1974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田志松
当前,批林批孔运动正在普及、深入、持久地向前发展。在这个运动中,我们要刻苦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彻底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和他宣扬的孔孟之道,并认真总结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为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服务,为反修防修服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一)
毛主席教导说:“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是研究现状、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当前研究儒法斗争历史的基本方法。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只有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一切政治思想学说,才能在复杂的历史现象中,理出一条基本线索,正确评价这些学说,弄清实质,找出规律。
反动的剥削阶级都竭力掩盖阶级和阶级斗争,歪曲历史。以孔老二为代表的儒家,采取种种卑劣手法,把中国古代的历史歪曲和颠倒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欧美资产阶级的实验主义,经过买办文人胡适的推销,曾经影响过中国的思想界。他们宣扬“史料即史学”,把对历史的研究仅仅归结为“考证”、“训诂”一类的史料工作,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歪曲和颠倒历史,为帝国主义者、官僚买办和封建地主阶级服务。
五四运动时期,一些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虽然参加了“打倒孔家店”的斗争,但是,“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不是阶级分析的方法,因此,他们不能彻底批判孔孟之道,也不能弄清儒法斗争的阶级实质。
在思想史的研究工作中,有些人往往偏重于各种思想之间的联系和继承关系,忽略一种思想所借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根源,不把一种思想与当时的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分析,其结果,常常是只能罗列一些现象,改订某些史实,不能弄清这些思想的实质和各种思想的内在联系。
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例。如果不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只是一般地指出它产生的历史背景,摆出一些历史资料,就不仅不能抓住儒法斗争这个纲,而且还可能错误地认为这是“狗咬狗”的斗争。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才能弄清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认清当时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是腐朽没落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是新兴的封建制生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同没落奴隶主阶级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把百家争鸣放到整个社会阶级斗争的范围内,就可以看清儒家代表了没落奴隶主阶级利益,竭力维护旧制度,疯狂反对社会前进,力图开历史倒车;法家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用地主阶级专政代替奴隶主阶级专政,百家争鸣主要是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儒法两家的斗争。
脱离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方法,不仅不能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理出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在研究具体的历史资料时,也难于透过表面的现象找出隐藏在它后面的本质关系。例如,韩非的《五蠹》篇里所讲的“商工游食之民”,如果理解为从事工商业职业的人,那是不对的。相反,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韩非的这个观点,是针对工商奴隶主阶级而言的。当时,工商奴隶主当中有的人垄断盐铁,“与王者埒富”。象吕不韦这样的大商人,则“家累千金”,“家僮万人”。他们在经济上剥削奴隶劳动,危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巩固;在政治上,竭力推行“兴亡继绝”,复辟奴隶制度的反动政治路线,专干篡权、复辟的阴谋勾当。韩非在《五蠹》篇里批判“商工游食之民”,指出他们在经济上,“奸贾财货得行于市”,“聚敛倍农”,“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在政治上,“行货赂而袭当涂者则求得”,“官爵可买”,正是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同工商奴隶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斗争的反映。可见,不掌握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是看不清楚问题的本质的。 (二)
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首先要充分估计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劳动人民群众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受压迫受剥削的阶级,始终是革命的基本动力。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历次的农民战争都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秦末农民起义摧毁了胡亥、赵高的反动统治。绿林、赤眉起义推翻了复古倒退的王莽新朝。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隋、元、明这几个朝代,都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垮台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历史上的农民战争也影响着儒法斗争,推动着儒法斗争。早期法家思想的产生,是和奴隶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分不开的。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奴隶逃跑、反抗和起义,迫使一些奴隶主不得不改变剥削方式,用租税制代替井田制。这时,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鲁国的“初税亩”,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开阡陌封疆”,就是顺应这个历史潮流提出来的。
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的历史证明,单靠地主阶级不可能粉碎以赵高为代表的奴隶主复辟势力。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复辟势力,促进了法家进一步反对奴隶主复辟,坚持实行法家路线。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国,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的。
东汉末年连续二十多年的农民大起义,打击了反动腐朽的东汉政权,扫荡了世族豪门的割据势力,在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给东汉以来的儒家路线以猛烈的冲击,在客观上为三国时期法家路线的推行扫除了障碍。没有东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也就不可能有三国时期法家路线的胜利。
宋代王安石的变法,也是在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激化,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的推动下搞起来的。列宁指出:“历史的真正动力是阶级之间的革命斗争;改良是这种斗争的副产品”。
历史是奴隶们创造的,决定历史结局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判断法家代表人物在历史上功绩的大小,主要是看他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了阶级斗争所决定的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要从阶级斗争和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出发来考察法家人物的产生,评价法家人物的进步作用和他们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三)
毛主席说:“历史上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它们取得统治权力以前和取得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们是生气勃勃的,是革命者,是先进者,是真老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它们的对立面,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步壮大,并同它们进行斗争,越来越厉害,它们就逐步向反面转化,化为反动派,化为落后的人们,化为纸老虎,终究被或者将被人民所推翻。”阶级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在我国历史上,随着社会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内容的变化,儒法斗争的阶级基础和法家的作用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必须在阶级斗争的变化中研究儒法斗争以及法家本身的演变,从中找出发展的规律性。
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儒法两家的斗争,主要是反映了没落奴隶主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的斗争。这时的法家,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显示了他们生气勃勃的革命作用。他们在斗争中提出并推行了一条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以地主阶级专政代替奴隶主阶级专政的正确路线,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
西汉中期以后,随着奴隶制复辟的危险逐渐消失,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逐渐尖锐和激化。地主阶级作为整个阶级来说,逐渐丧失了原来的革命进取性,从尊法反儒转向尊儒反法,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在不同情况下、在不同程度上坚持法家路线。这以后,儒法两条路线的斗争主要是在地主阶级内部进行。法家人物一般代表地主阶级中经济、政治地位比较低的阶层,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豪强大地主的压抑。因此,他们敢于批判儒家思想,宣扬某些进步观点。在他们当权执政时,则采取某些革新措施,对豪强地主顽固派作斗争。但是,随着整个地主阶级走向反动和没落,作为这个阶级一翼的法家代表人物,已经提不出什么根本解决社会危机的改革的办法了。代之而起的是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历史就是这样一步步向前发展的。因此,我们只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才能深刻批判反动的儒家,正确评价法家的作用,总结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 (四)
列宁说:“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历史研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任何阶级对历史的研究都是站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来判断是非,决定褒贬,并为自己的政治斗争服务。不过,由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是剥削阶级,他们的利益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是对立的,因此,常常不敢说出这个真理,往往打着超阶级的幌子歪曲和颠倒历史。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与科学性是一致的,他们敢于说出这个真理,明确提出研究历史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服务。
历史上阶级斗争的经验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战国时期的阶级斗争表明,奴隶主阶级不是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是经过长期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才实现的。这个时期的阶级斗争还表明,有没有一条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路线,是能否实现社会变革的根本条件。战国初期,魏国强于秦国,是同任用法家李悝、吴起等人,推行一条适应社会前进的正确路线有关的。秦国原来比较弱,后来任用商鞅、李斯实行法家路线,就转弱为强,最后统一了中国。这个时期的阶级斗争还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在思想上打败反映没落奴隶主思想的儒家的反动理论,需要作更长期、更困难的斗争。封建制代替奴隶制,只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尚且如此。今天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和旧的传统观念的革命,一定要经历更为长期的、复杂的阶级斗争。
毛主席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我们要遵照毛主席教导,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研究儒法斗争,坚持古为今用,总结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经验,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第2版()
专栏:

用阶级斗争的理论研究历史
北京冷冻机厂三车间机工乙班
我们班有十五个人,大部分是青年。从今年六月起,我们研究儒法斗争史,首先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段。开始的时候,大家积极性很高,翻阅了很多历史材料,有些同志研究了法家、儒家、道家、墨家、名家、兵家等的著作。但是,抓不住重点和问题的实质。有的同志对于百家争鸣的现象及其与当时天下大乱的关系,提不出正确的解释。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学习了列宁的教导:“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离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的理论,不用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社会历史现象,就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它们的规律性。那么,怎样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大乱和儒法斗争的形势呢?我们通过学习毛主席的教导,研究有关的历史资料,弄清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斗争的历史背景、斗争的焦点和实质。
毛主席教导我们:“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急剧变革的时期。当时,由于铁制农具和耕牛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要求突破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建立与它相适应的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可是,奴隶主阶级顽固地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奴隶阶级,激起了广大奴隶的反抗和斗争。广大奴隶的起义和斗争,动摇了奴隶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新兴的地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起来向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权。这样,就造成了天下大乱的局面。
社会向何处去?出现了百家争鸣。毛主席指出:“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之下,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一个阶级的各集团中还各有各的主义。”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阶级各个集团的政治思想代表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就叫“百家争鸣”。从当时历史的具体条件去考察,所谓百家,其中主要是两家,一家是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儒家,一家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
由于儒法两家代表人物很多,斗争范围很广,我们着重研究了他们的斗争焦点和实质。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政治上是主张礼治还是法治;经济上是主张维护、恢复井田制还是废除井田制;思想上是尊天命还是反天命;制度上是主张分封制还是郡县制。儒法斗争的实质,是搞“克己复礼”,维护和复辟奴隶制,还是实行革命,建立和巩固封建制。
“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我们通过阶级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认识到: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家,主张法治,废井田,反天命,建郡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它是进步的力量,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儒家,主张礼治,复井田,尊天命,搞分封,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它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是反动的,是腐朽没落的势力。我们认识到:先秦时期的儒法斗争,实质上就是没落奴隶主阶级同新兴地主阶级两大阶级的生死斗争。
我们还对商鞅变法和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具体分析。商鞅和秦始皇,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坚持法家路线,注意运用国家机器,对没落奴隶主和反动儒生,进行了镇压。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由于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阶级的革命,是一个剥削阶级专政代替另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革命,因此,新兴地主阶级不可能彻底镇压反革命势力。正是因为这样,在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上台,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复辟势力也卷土重来,杀害了商鞅。这说明,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是十分激烈的,也是十分复杂的。同样,秦始皇虽然实行过“焚书坑儒”,镇压过反革命势力,但是,他在统一六国以后,放松了对于奴隶主复辟势力的警惕,因而象赵高这样的阴谋家得以留在秦朝政权里面,窃取重任,等到秦始皇一死,就玩弄手段,篡权复辟,实行儒家路线,把许多法家人物和成千上万贫苦农民淹没在血泊中。这同样说明,在地主阶级专政代替奴隶主阶级专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是多么尖锐和复杂。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革命战胜反动,新兴的阶级战胜没落的阶级,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这样的阶级斗争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在今天,我们同林彪反党集团的斗争,就是一场坚持革命坚持前进,还是实行复辟实行倒退的斗争;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的斗争。林彪代表反动没落的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尊儒反法,推行“克己复礼”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妄图把社会拉向倒退,复辟资本主义。两千多年前,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反动儒家搞倒退,结果被历史巨轮所粉碎。林彪搞倒退,也落了个粉身碎骨的下场。“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我们通过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斗争史,加深了对古代和现实阶级斗争的规律性的认识,提高了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原来,一些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认识不深。通过研究儒法斗争史,特别是通过研究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和反复辟斗争的历史,加深了对于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的认识。
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在秦国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过七代国君,历时一百四五十年,复辟和反复辟斗争此起彼伏,从未停止过。我们认识到: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还要经过那样长期的斗争,社会主义革命是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的革命,一定会遇到资产阶级更激烈的反抗。资产阶级要复辟和无产阶级反复辟的斗争一定是激烈的、复杂的、长期的。我们一定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抓紧批林批孔,反修防修,使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