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不毛之地”绘新图
——访藏北高原安多县布曲公社
本社驻西藏记者最近来到藏北高原,访问了安多县布曲公社。这个公社位于终年积雪的木乃山下,平均海拔在五千米以上。解放前在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这里地广人稀,草原上一片荒凉,牧民生活困苦不堪,是当地有名的“不毛之地”。如今,在这贫困落后的地方开出了人民公社的鲜花,“不毛之地”变成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布曲的变化,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果,是西藏广大牧区的一个缩影。布曲公社的事实又一次雄辩地证明,“现在的社会主义确实是前无古人的”。
罪恶的封建农奴制度给西藏高原带来的是极端的贫困,在高寒的藏北高原,人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布曲在一九六二年成立乡人民政府时,全乡只有八十二户,其中有七十二户还是常年依靠国家救济来生活。一九七○年,布曲乡翻身牧民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强劲东风,办起牧业人民公社。公社成立了党支部。从此,这个地方生产一年比一年发展,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昔日的“不毛之地”,变得生气勃勃,面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在这海拔五千米的高寒地区,风雪灾害是发展畜牧业的大敌。公社成立以后,这个地区在一九七二年和一九七三年两年遇见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雪灾,今年春天又发生了特大的风灾。可是,布曲的翻身牧民们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公社的集体力量,以顽强的革命精神和惊人的毅力,连续战胜了这些严重的自然灾害,连年夺得牧业丰收。现在,全公社牲畜总头数达到五万五千多头,每人平均占有牲畜一百二十头,比一九六二年增长了四倍。过去依靠国家救济的布曲,如今牧民们欢欣鼓舞地向国家出售畜产品。他们那种高兴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办社三年来,他们共向国家交售羊毛十五万六千多斤,牛羊肉七万多斤,酥油一万九千多斤,共收入八十五万四千多元。过去全乡没有一间房子,现在公社盖起了水磨坊、保管室、文化室,各生产队和作业组修了仓库,办起了民办小学和政治夜校,还兴修了水渠。几年来,布曲公社社员们已经做到丰衣足食,家家有储备粮,户户有存款。到一九七四年八月间统计,社员们共有存款十四万元,平均每户有存款一千四百多元,百分之七十九的户有手表、闹钟和半导体收音机。牧民们谈起布曲的变化,更深刻的是人们政治思想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党的基本路线也深入了人心。牧民们经常谈论国家大事,谈论怎样巩固社会主义阵地,不断批判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散布的各种谬论。公社成立以后,一小撮阶级敌人曾经跟着刘少奇、林彪一伙散布“阶级斗争熄灭论”,胡说什么:“人民公社是一家,穷已变富,富已变穷,大家都平等。”有一个富牧分子便对贫牧社员说:“咱们喝的是一个角(指挤牛羊奶用的野牛角)里的奶,都是阶级兄弟。”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中,公社党支部带领干部和群众反复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开展回忆对比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控诉万恶的封建农奴制度,声讨林彪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揭露和批判一小撮阶级敌人散布的谬论。翻身牧民们说:我们和阶级敌人虽然喝的是一个角里的奶,可是走的不是一条路。我们决不能忘记狼要吃羊。牧民们通过开展阶级斗争,进行了整社,建立了共青团、妇联、贫协、民兵等组织,牢固地树立了贫下中牧的优势,巩固了社会主义阵地。
翻身牧民经过民主改革、文化大革命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一系列斗争,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精神面貌发生的一个最深刻的变化,就是“神”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里发生了根本的动摇。他们在战天斗地夺丰收的斗争中,大破“天命论”,摧毁千百年来“神权”的统治,大讲奴隶们创造历史,大讲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树立人定胜天的思想。这在布曲草原上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大变化。
一九七二年十月,正当牲畜抓膘配种的时刻,一场鹅毛大雪连续下了三天三夜,平地积雪两尺多深,布曲山河一片茫茫,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威胁。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怎么办?牧民们没有象在封建农奴制度统治时期那样去求神拜佛,而是在公社领导下奋起抗灾保畜。他们学习《共产党宣言》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批判林彪鼓吹的“天才论”和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鼓吹的“天命论”,批判“刮风、下雪、山洪暴发都是神的意志”、“天灾不可抗拒”等谬论。牧民们豪迈地说:“公社力量大无比,敢与老天比高低!”在那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不少社员脱下皮袄,拿出毛毯,给集体的瘦弱牲畜盖上。有的社员日夜照料集体的羊羔,想出各种办法解决牲畜饲料的困难,终于战胜了雪灾,保住了羊群。
为了保证畜牧业的发展,布曲公社的牧民们尽量不杀和少杀牲畜。他们组织打猎队获取大批野生动物,每年可得野生动物肉二十多万斤,以此来改善群众的生活。一九七二年雪灾期间,布曲公社的打猎队顶风雪,战严寒,打野驴一百五十匹,其他野兽二百五十只,共猎获野兽肉六万五千多斤。这些野兽肉全部用来喂养幼弱的牲畜,大大减少了成畜的非正常死亡。
在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统治时期,歧视妇女的谬论无奇不有,她们受到了比男人更为残酷的压迫。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中,妇女们个个扬眉吐气,大破“妇女无用”、“妇女落后”等反动谬论,做出了许多在旧社会不敢想、不敢做的事。中共多马区委委员、布曲公社贫协副主任司塔和公社妇联主任、共产党员仲措是姊妹俩。在抗灾斗争中,她俩发动全社妇女批判歧视妇女的谬论,带头破除“妇女杀牲口变女鬼”的迷信思想,勇敢地承担了全社冬宰牲畜的任务。完成任务后,为了解决牧场的困难,她俩又抢挑重担,赶着四百多头牛犊到远离公社所在地的向阳山坡去放牧。山上白雪皑皑,八头小牛得了雪盲症,司塔姊妹早上把牛犊背到草场去放牧,晚上背回牛圈。天气严寒,有的牛犊的嘴和蹄子被冻得出血了,她们就用狗熊油、冻疮膏给牛犊治冻伤。两人白天一边放牧,一边拣牛粪,晚上在牛圈里燃起熊熊的牛粪火,用自己的酥油茶和糌粑,对体弱的牛犊实行偏喂偏养。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终于保住了四百多头牛犊。
布曲的翻身牧民们在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中,思想大解放,敢与老天抗衡。他们就是依靠了自己的力量,接连战胜了两年的大雪灾和一九七四年春天的风灾,夺取了畜牧业生产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如今的布曲,一天天繁荣起来。奴隶们挣断了身上的锁链以后,在“不毛之地”绘出了崭新的画图。(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纪登奎、倪志福、吴桂贤同志会见朝鲜职业总同盟代表团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三日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纪登奎,候补委员倪志福、吴桂贤,今天下午会见了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职业总同盟中央副委员长赵成一为团长的朝鲜职业总同盟代表团全体成员。会见时,中、朝两国同志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朝鲜驻中国大使玄峻极和大使馆一等秘书朱轸极,参加了会见。
会见时在座的还有中联部部长耿飚、副部长张香山,北京市总工会副主任张世忠,以及韩西雅、毛宝忠、崔成俊、姚世根等同志。
会见后,纪登奎、倪志福、吴桂贤等同志设宴招待朝鲜同志。(附图片)
图为会见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坚持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接受再教育,和工人群众一起进行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据新华社上海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三日电 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坚持科学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个研究所是一九六九年建立的。它担负着研制和应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为生产单位和科研、设计部门解算课题的任务。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打破“坐在家里等任务,呆在机房搞算题”的惯例,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几年来,全所有四分之三的计算科研人员走出研究所,分期分批轮流深入生产第一线,和工人群众一起搞科研,总结群众经验,先后研究成功了二十多项科研、设计项目。同时,坚持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三结合”,进行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使所内、所外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所的科学研究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科研人员深入工厂,到了生产第一线,眼界扩大了,思路开阔了,对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摸得透,抓得准,有利于科研工作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到航道局参加“潮汐水位预报”工作的科研人员,了解到用人工计算方法,工作量大,而且不够精确,跟不上预报工作发展的需要。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到工人群众中去,虚心听取工人群众的意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多次跟船出海参加数据测量工作,从实践中取得了大量的有关潮汐水位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和工人、技术员一起研究计算,不断总结经验,根据上海港航道的浅水特性,研究编制出了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水位预报的一整套程序。现在,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潮汐水位,数据出得又快又精确。这对于进一步保证船舶进出长江口和黄浦江的安全行驶,对于上海地区沿海沿江加强防潮、防汛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科研人员到生产第一线,有利于接受再教育,有利于业务上进行再学习。有一位科研人员刚来到上海沪东造船厂时,看到这里的工作室在船体车间旁边,屋子又小,又闷、又热,机器声又响,就犹豫起来。他想:这样的条件能搞科研计算吗?这时,工人师傅就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带他参观正在建造的大型客轮“长征号”的现场。工人阶级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那种在小船台上造大船的英雄气概,使他受到深刻的教育,找到了自己思想上的差距。以后,他处处注意以工人为榜样,在科研工作中与工人密切结合。就是在这间工作室里,他与工人、技术员一起完成了大型客轮“长征号”设计的计算任务。
到上海微型电机厂的科研人员,也同工人、技术员一起,边学习,边劳动,边计算,把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当成自己的任务去研究解决。他们了解到这个工厂在电机设计过程中还靠用人工计算的方法后,就主动地和工人群众一起调查、试验,搞出了一套利用电子计算机计算的新方法。原来手工计算需要四天才能解决的问题,如今用电子计算机五分钟就完成了,不仅减少了工人繁重的手算劳动,而且大大缩短了微电机的设计周期。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需用电子计算机解算课题的部门日益增多,广大群众迫切希望掌握电子计算知识。面对这种情况,这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广大工农兵的支持下,积极开展了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推广工作。从一九七一年开始到现在,他们已先后举办了光学、造船、机械、电机、航空、动力、水文等系统的学习班十二期,有一千七百多人次参加了学习,使一些在生产实践第一线的工人、技术员程度不同地了解和掌握了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技术。
科研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与工农相结合,也促进了所内的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这个研究所已经完成了来自全国四十多个城市和上海本市的有关航空、船舶、光学、水文、电机、建筑、勘测、纺织、医药卫生等科研课题一千三百六十多项。


第4版()
专栏:

外事往来
日本铁道技术代表团到达北京
由日本国有铁道公社技师长滝山养率领的日本铁道技术代表团,应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十一月一日乘飞机到达北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韩力平,以及苗秋林、梅崇德等前往机场迎接。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外交官员也到机场迎接。
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回到北京
由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敏率领的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红十字会协会第九十次执委会后,于十一月一日乘飞机回到北京。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