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为什么我一天内变成了品学“兼劣”?
——一个初中学生给本报编辑部的来信
编者按:初中学生辛若愚提出的问题,请大家讨论、解答。现在有些人,总是看不起学生。他们不想一想,自己年轻时就那么高明?学生是要教育的,但要看用什么路线、什么思想进行教育。这里面是有斗争的。希望革命师生一起站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上,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世界观,搞好学校的斗、批、改。
编辑同志:
我迫切需要你们给以解答:我历年来品学兼优,为什么一天之内变成了品学“兼劣”?
我是广州市九十七中学初三级的学生。一九七三年十月下旬,我们年级去分校学农期间,举行了期中考试。数学老师出了十一道题,我做了九道题,余下两道题怎么也做不出,准备就这样交卷了。这时,一个同学对我说:我给你问问别的同学吧。要是过去,我是不会同意这样做的。我在下分校前,刚学习过十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关于要完全改变旧的考试制度的文章,我认为很有道理,就同意那个同学的建议。她问了回来,我一看就转过弯来了,把运算过程抄好,交给了老师。
过了几天,班主任问我:这次数学考试题是不是你自己做的?我说有两题是请同学做的,其余都是自己做的。她听了便说:经年级组老师研究,决定给你的数学考卷打“零”分。接着她把试卷塞给我。我感到愕然和恼火,便把它从本子上撕了下来。她一看我这样做,十分震怒,马上在班内对我进行点名批判,说:“一个红卫兵战士考试不老实,不懂就是不懂嘛,为什么要问别人,一定要斗私批修。”
当天,我病了,第三堂课没有上,也没有斗私批修。她又在班上说:一个红卫兵经不起批评,老虎屁股摸不得,如果不向全班斗私批修,就要全年级分析,全校批判。果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在年级大会上重复了这样的话。面对着这个情况,有的同学劝我不要坚持了,还是先斗私批修吧,不然在分校一通过就可以批判你。当时,我手上没有《人民日报》,怕自己搞错了,被迫写了一份斗私批修材料,但坚持没有向全班斗私批修。我准备回总校后,再向党支部汇报。
学农结束回家,我又一次看了《人民日报》,觉得自己没有错。我懂得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党和人民交给的。我一向反对那种马马虎虎的学习态度,自问学习是认真的。从小学到中学,都被评为好学生,直到上学期期终,学校还发给我品学兼优奖状。老师说,考试不应该问别人。这是不对的。学生以学为主,自己不懂,问了别人懂了,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这次总结评比下分校的积极分子时,年级里怕有同学评选我,就宣布:“凡被点过名的不应该评积极分子。”有部分同学心里不同意,对我说:“你犯了这个错误,多可惜呵!”可是,我并不感到可惜,评不上,还是一样革命。
我认为老师把考试作为他们管学生的法宝,谁触犯了他们,就拿“评分数”这件武器来卡学生。给我打“零”分就是这个原因。这难道不正是“师道尊严”的反映吗?这就是路线斗争。
我的看法和做法正确否,请给我分析、批评。
广州九十七中学初三级学生 辛若愚


第2版()
专栏:

培养什么人,什么是标准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标准。
有人认为,文化学习好,政治上过得去,能说会道的,就是好学生;而对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工作,但文化学习吃力的同学,就看不起,甚至讽刺、打击。这使学生感到:文化学习不好,就抬不起头来。例如:一位同学是班委也是团支委,他对党和毛主席有深厚的阶级感情,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为革命积极工作,文化学习积极努力,但成绩一时还提高不快。对这样一位同学是怎样看待的呢?高中刚开学时,他是比较有威信的。过了一段时间,渐渐地发现他文化学习不行,有的说他“就会搞政治,没点儿真格的”等等。这些讽刺、奚落的语言,使他抬不起头来,从此无声无息。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讲:“共产主义大厦不是耍嘴皮子耍出来的。”这给学生的实际影响是“智育第一”,只要使自己成为工业、科技人材就行了,对上山下乡,国家的大事,世界的大事就不用去想了。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路线,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侵袭着学生的头脑,而教师正是这样自觉不自觉地把那些修正主义的东西灌输给学生。有个同学深有体会地说:“过去我也说一定要接好老一辈的班,可是心里想接的班,不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班,而是那些所谓‘专家’
‘名人’的班。”这就深刻地反映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回潮对学生的毒害。照这样下去,把学生引向什么道路,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难道不应当引起我们每个人的深思吗?北京市十三中
高二学生
唐燕锋 朱 全
白山云 赵 宇
杨士珍 袁 盈
殷立宪 章 凡
教师
李林森


第2版()
专栏:

要警惕走“智育第一”的老路
毛主席说:“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我们办学是为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学习文化知识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可是,我在实际生活中的感觉是:学生进学校就是学知识,政治教育和文化学习有些脱节,为革命而学,“又红又专”,强调的不多。文化学习成绩差些,“调皮”一点,自然是不讨老师喜欢的;文化学习不够好,劳动再好,有的老师也当没看见。个别“好心”的教师,对那些文化学习“不用心”的学生说:“现在学习不用功,将来还想不想上来?”说穿了,还是要我们埋头死读书。有些人提起文化大革命以前学生的学习,总是津津有味、眉飞色舞,并要学生学习那种“精神”,这实际上是要我们走“智育第一”的老路。
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整风的推动下,教育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正如伟大导师马克思指出:陈旧的东西总是力图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我们一定要批判修正主义路线,警惕走“智育第一”的老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将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安徽蚌埠二中学生 江光明


第2版()
专栏:

师生团结 破旧立新
对于考试制度的改革,很多教师认为这是关系到执行无产阶级教育路线,还是按照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办事的问题。他们积极改革,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考试方法。也有一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老年教师,受旧教育思想影响较深,仍循着旧的考试制度办事。他们认为,自有考试以来,就是这样搞的,已经有千百年了,要改革,也得慢慢来。
在考试问题上反映出来的这两种态度,两种做法,也就是两种教育思想、两条教育路线的斗争。我认为,改变旧的考试制度,我们学生有责任,教师更有责任。师生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一起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一起改革旧的考试制度。
北京市八中高二学生
崔铁英


第2版()
专栏:

一次化学开卷考试
江苏省苏州市第九中学高一化学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在一堂辅导课上,钱老师重点讲了第一道题:在含铜屑的工业垃圾中提炼金属铜,然后制取硫酸铜。要求同学们写出上述生产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实验室里,钱老师一边演示,一边启发说:“同学们在考虑这道题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要搞二次灼烧,只搞一次灼烧行不行?除了刚才讲的方法外,还有什么其它更好的方法?”
钱老师提的几个问题,打开了同学们的思路。课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学找来参考书;有的同学和化工厂的工人、自己的父母等一起讨论研究。
高一(8)班红卫兵张炳德、田伟根所在的学习小组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从工业垃圾中制取硫酸铜的三四种不同方法。虽然这些方法理论上都讲得通,但不适合工业生产的实际。有没有更完善更简便的方法呢?他们一时找不到正确的答案。
考试的前一天,小张和小田来到了苏州市郊铜材厂。工厂技术科负责人了解他们的来意后说:关心年轻一代的成长,支持教育革命,这是我们工人阶级应尽的责任。二车间甲班班长丁师傅,早班刚要下班,听说有两个学生来学习,顾不得回家,就满腔热忱地向他们俩讲了土法“沙里淘金”,从工业垃圾中冶炼金属铜的生产过程。技术员老程,耐心地向小张、小田介绍了自己厂用电解法从工业垃圾中生产电解铜,回收副产品硫酸铜的生产原理及其工艺流程,还介绍了上海冶炼厂用鼓泡塔生产硫酸铜的先进技术。工人师傅又和他们一起就试题中介绍的制取硫酸铜的途径进行了讨论。工厂下班了,他们还在和工人师傅们一起认真讨论着。在工厂里,他们看到我国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学到了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
第二天,张炳德把从工厂调查来的情况向同学们作了汇报。同学们普遍受到了一次教育,对这道化学题也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考试结束了。钱老师认真地批阅着同学们的试卷。当批阅张炳德的那张试卷时,只见上面写得密密麻麻的,第一道题的下面,写了一种比较先进的而且为实际生产中能够大量采用的方法。答案的下面,张炳德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试题中介绍的方法,造价高,铜的回收率低,不能大规模生产。
钱老师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这张试卷,心情非常激动。从这张考卷上,钱老师看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新的一代正在茁壮成长。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最近,我们在进行电工课“照明电路”一章中关于“电度表的配电装置”、“导线与熔丝的选择”内容的考试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考试前,我们组织师生学习毛主席关于“教育要革命”的一系列教导,进一步批判刘少奇、林彪一伙鼓吹的反动谬论,增强了改革考试制度的自觉性。大家认为,旧的考试方法一定要完全改变,考试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三脱离”的错误做法。要让学生当考试的主人,可以自己设题、解题,由教师辅导,改变过去把学生当敌人,搞突然袭击,使学生被动应付的老办法。要给学生一个调查研究,相互讨论的时间,改变过去试卷只限在课堂里独自完成,到时抢卷,动辄“扣分”等不讲道理的做法。
考试时,先由教师提出要求,复习有关知识,并列举一些例题启发学生。学生在完成试卷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及时加以辅导;特别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重点进行帮助。这样做了以后,学生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设题和解答,都比较有创造性。有的结合学校新造的乒乓房提出了照明电路的设计方案;有的在了解学校教学大楼电路分布的基础上,懂得了该用什么样规格的导线、电熔丝和电度表。
考卷交上来以后,以小组为单位,师生一起评卷。选择其中设题、解题好,富有创见的和原来成绩较差而在考试中有显著进步的学生,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准备情况和解题过程,教师帮助总结提高,使大家赶有方向,学有榜样。
第一,调动了学生为革命而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年级有一位同学,为了更好地设题,利用课余时间,到小学去了解照明电路的安装,根据实际使用的电功率,来设计和计算所使用的导线、熔断丝和电度表等规格,并作出了简单的平面电路图。更多的学生到工厂,请教工人师傅。个别学生家长还带自己子女到工厂见习,帮助子女解决设题、解题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一些原来考题也看不懂的学生,也做到了自己设题、解题,学得主动积极,很有收获。面对着一派生动活泼的学习新气象,教师很有感触地说:“在考试中把学生当作敌人还是当作主人,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两条不同的教育路线。”
第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班的几位女同学,过去对电碰也不敢碰。通过这次考试,参加了电工小组的活动,不但不怕电,而且掌握了日光灯装修的一般技术,对电工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一般学生通过考试,都会自行设计住房、大楼、礼堂、灯光球场等的简单电路,并能掌握在应急情况下处理断丝、加灯的技术。
第三,促进了教师的思想革命化。
在改革旧的考试制度的实践过程中,革命小将的“五敢”精神对教师启发教育很深。大家迫切感到需要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接受再教育,进行再学习。有个教师虽然已教了十多年书,但由于理论脱离实际,实际知识懂得很少。一个学生在设题过程中,向他提出:“如果在学校礼堂里放映电影,放映机的电功率应怎样算法?”这个老师一时答不上来,考了一个“不及格”,他就向放映队的同志请教。这类例子说明,在教育革命日趋深入的今天,我们做教师的多么需要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际斗争中先受教育啊!
上海市继光中学工基科中二备课组


第2版()
专栏:

从语文课作笔记谈起
上语文课作笔记,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笔记由谁作,如果我们只按老师的要求,每天忙忙碌碌地把老师分析出来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生搬硬套地抄在我们的本上,不求甚解,这怎么能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对有些抄下来的东西似懂非懂,倘要考试,再把老师塞给我们的礼物如数奉还,我们很轻松,老师也很满意,高分数跃然于我们的卷面上,这样的学习方法又与八股文的敲门砖有什么两样呢?照这样年复一年,我们的笔记抄了厚厚的几本子,也可谓有些“真才实学”了吧!但是,我们将来走出校门,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去,将怎样工作呢?难道还要麻烦我们的老师给我们做笔记吗?由此看来,笔记由谁作,怎样作,决不是小事一桩,其中也有教育路线问题。
毛主席早就指出,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我们为什么不反?列宁教导我们:“你们不仅应当领会你们学到的知识,并且要用批判的态度来领会这些知识,使自己的头脑不被一堆无用的垃圾塞满,而能具备现代有学识的人所必备的一切实际知识。如果一个共产主义者不用一番极认真、极艰苦而浩繁的工夫,不理解他必须用批判的态度来对待的事物,便想根据自己学到的共产主义的现成结论来炫耀一番,这样的共产主义者是很可怜的。”遵照革命导师的伟大教导,我在学习中采取了以下做法:老师讲课时,自己认真听;老师叫抄笔记的时候,自己努力思考分析,吸取老师讲课的精华,然后自己总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样做,要比抄现成的费力气,然而确实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吃别人嚼过的馍要强得多。
辽宁赤峰市二中学生
李振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