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云南冶金第一矿一○一矿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九大”路线
加强干部革命团结 不断发展大好形势
据新华社昆明电 云南冶金第一矿一○一矿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不断加强新老干部的革命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进一步发展了全矿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去年,这个矿在矿体分散、原矿品位下降等困难条件下,掘进效率、出矿量、选矿实收率、精矿产量、工业总产值等五项指标都超过历史最好水平,提前完成了国家计划,今年又超额完成了一至五月份的生产任务。
云南冶金第一矿一○一矿党委领导成员中,有一批是做过多年领导工作的老干部,也有一批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新干部。在批修整风运动中,矿党委引导大家认真学习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和毛主席提出的“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三条基本原则,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革命大批判激发了大家对刘少奇一类骗子的无产阶级义愤,提高了大家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新老干部决心进一步加强革命团结,去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担任党委书记的老干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做加强革命团结的模范。有一次,党委在研究一个季度的工作计划时,有一个常委因病没有参加,有的同志认为,大多数人都同意了,个别人不知道就算了。但这位党委书记想到,如果能主动去征求这位常委的意见,就更有利于加强革命团结,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使党委实施正确的领导。于是,他亲自带着工作计划到医院去,认真听取了那位常委的意见。那位常委对此很感动,坦率地谈了自己的看法。结果,这个计划迅速变成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个矿党委的新老干部注意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工作中碰到困难,共同研究解决,有缺点错误,互相帮助克服。矿党委有一位副书记是个老干部,由于过去做领导工作中有些缺点错误,工作起来不够大胆。新干部杨宽文等就帮助他正确认识过去的缺点错误,鼓励和支持他大胆工作。同时,这些新干部还积极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群众正确对待老干部。去年年底,这位副书记在负责选矿厂尾矿坝的堵漏工程中,需要一部电铲。工人群众在生产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和劳动力,抽调电铲支援堵漏工程,使这项工程迅速完工。矿党委中的老干部也注意关心和培养新干部。一次,一位新干部到胜利坑设备室抓设备管理,碰到了困难,一位老干部就和他一起调查研究,一起分析问题,帮助他从抓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入手,提高干部和群众为革命搞好设备维修的自觉性,使全坑的设备完好率得到了迅速提高。
这个矿的党委坚持每季度一次开门整风的制度,健全了党内的民主生活。新老干部在有了意见的时候,不是背后议论,而是通过互相谈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来解决。由于党委的“一班人”加强了革命团结,带动了全矿职工的革命团结,使全矿的革命和生产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草原研究所科研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同牧民一起开展科研活动建设草原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研究所的科学研究人员,深入草原牧业生产第一线,和牧民们一起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在加强草原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
这个草原研究所设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腹心地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革命搞好草原科学研究工作。一九七一年初,他们组织了九个科学技术服务组,到自治区八个旗(县)的牧区社、队,建立科学研究基点。另外一些科研人员也常年到牧区蹲点。科研人员在草原上,学习贫下中牧的榜样,积极参加抗灾保畜、接羔保育和草原建设等集体生产劳动,努力改造世界观,同时和群众一起广泛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有些科研基点成了当地牧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在草原建设上起了示范作用,受到广大牧民的欢迎。
这个研究所的所有科研项目,都是紧紧依靠群众来进行的。研究所实行了两个三结合,即领导、群众、科研人员三结合和科研基点、试验场、实验室三结合。由于开展了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草原科学研究工作迅速取得了进展。两年多来,这个研究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有五十七项,已实验成功或取得显著成果的有二十八项。其中,关于引种多年生优良牧草、建立基本草牧场、防除醉马草(一种有毒的草)、生产和应用生物农药、大面积培育更新天然草场,以及禾本科饲草与豆科饲草混播试验等项课题,已经在不同地区推广和应用。
内蒙古牧区有着辽阔的天然草场,但由于季节的影响和畜牧业生产日益发展等原因,冬春季节有时饲草出现不足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各个科研基点上,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开展了培育和种植多年生优良牧草的试验。现在,这个所的九个科技服务组,共试种优良牧草四十七种,饲料四十九种,并从中初步选育出十三种抗旱、耐寒、高产的多年生优良牧草品种。驻镶黄旗宝尔达布苏大队的科研人员,一九七二年在严重干旱情况下试种的多年生优良牧草,平均每亩产草量比天然草场提高六点四倍。驻阿巴嘎旗萨如塔拉生产队的科研人员,和当地牧民一起,一九七二年在干旱、无霜期仅有六十二天的情况下引种栽培的优良牧草,平均亩产干草比天然草场提高四倍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为改造天然草原,建立人工基本草牧场,提供了重要经验。
为了对天然草场进行培育更新,这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还研究了生物农药的生产及其在天然草场上的应用问题。从一九七二年以来,他们先后试制了十几种生物农药,生产出各种菌种六千多管(支)。去年,他们第一次在天然草场上用飞机喷洒生物农药,使产草量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七。在天然草场上进行的补播、施肥、浅翻等试验,也收到了良好效果。这个研究所驻伊克昭盟乌审旗乌审召公社的科研人员,近两年经过反复实践,在用化学除草剂防除醉马草的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醉马草在草原上对牲畜危害很大,牧民每年要花很多劳力去铲除它。
这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同广大贫下中牧一起开展科学实验的同时,还先后举办了三十一期草原建设学习班,有六百九十多名牧民技术员参加了学习,为广泛开展草原科学研究、搞好草原建设,培养了一支新生力量。


第3版()
专栏:

随县砖瓦厂采取各种措施
千方百计少用农田
据新华社武汉电 湖北省随县砖瓦厂党支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量少用农田,解决砖瓦生产与农业争土地的矛盾。
随县砖瓦厂是个年产红砖一千四百万块、红瓦八十万块的机制砖瓦厂,过去每年需要从农田里挖取大量好土作原料。在工业支援农业的热潮中,工厂党支部认真学习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克服了那种认为“不占用土地,砖瓦厂就不能办下去”的片面思想。他们发动群众,挖掘潜力,采取了三条措施,把征用土地的面积压缩到最低限度。
首先,他们积极学习外地经验,用煤渣试烧内燃砖。砖瓦厂附近的电厂,每年要排除大量的废煤渣,过去都白白浪费掉。砖瓦厂派人学习了外地的经验,做了一台碎煤渣机,把废煤渣粉碎,掺进泥里做成内燃砖,经过试验效果很好。仅这一项每年就可节约用土五千二百多方,煤耗量也大大减少。
其次,他们把废弃的砖瓦土坯半成品都回收起来,进行再加工。过去不能进窑焙烧的砖瓦半成品都垫了路,现在把这些半成品收集起来再做成砖瓦,每年可节约用土一千多方。
他们还主动与附近生产队挂钩,通过挖塘做堰,平整土地得到大量的做砖用土。去冬今春,砖瓦厂组织职工,派出推土机,帮助附近五丰公社星光大队和环城公社五四大队平整土地七十九亩,兴修堰塘三处,取土达七万五千多方,不但解决了全厂砖瓦生产一年的用土,还为生产队增加旱涝保收农田一百零五亩。
在使用土地的过程中,他们本着征用土地不破坏土地的原则,取土时不挖大坑,取土深度一般不超过附近生产队农田最低的水平线,做到土用完后,及时平整,交给生产队耕种。


第3版()
专栏:

适应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伊宁市大力增产少数民族特需商品
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的工业部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以适应各少数民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据七月初的统计,伊宁市生产民族特需商品的九个行业的十三个工厂,都提前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的生产计划,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十多,产品有供应维吾尔、哈萨克等十三个民族的衣帽、靴鞋、炊具、乐器以及劳动工具等一百多种。畅销新疆各地的沙木沙克小刀、哈萨克花毡、地毯、马靴和莫合烟等产品,质量有了提高。过去靠内地加工的拉毛方头巾、百折裙等十多种特需品,现在本地已能生产一部分。
伊宁市革委会在组织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的过程中,注意经常了解各族人民的要求,凡是少数民族喜爱的、有利于生产、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各种用具和衣饰、乐器等,就纳入国家计划,大力组织生产。去年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农牧业生产连年丰收,各族牧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群众要求增加服装和靴鞋的花色品种。根据这种情况,伊宁市工农兵被服厂和团结靴鞋厂的各族工人,很快试制出三十多种服装和靴鞋新样品,拿到农村、牧区广泛征求意见。各族农牧民看到这些物美价廉的用品都分外高兴。
为了发展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伊宁市各工业部门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过去,伊宁市不能生产针织绒制品,维吾尔、哈萨克族妇女爱穿的百折裙全靠上海加工。去年,伊宁市针织厂的维吾尔族工人、共产党员依玛穆,在党支部和各族工人的帮助下,刻苦钻研,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地试制出第一件针织绒百折裙。然后,他们又进一步改革了机械设备,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产量。今年上半年这个厂生产的上千件百折裙,美观大方,很受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
伊宁市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的发展,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内地人民的亲切关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领导机关,在生产资金和原材料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许多单位,积极帮助他们改革和制造机械设备,培养技术人材。上海第一羊毛衫厂的工人,前几年曾经多次帮助伊宁市培养技术工人,改造机械设备。今年,他们又帮助伊宁市搞成了生产哈萨克族妇女特需的拉毛方头巾的机械设备。


第3版()
专栏:来信

注意保护内陆江河
我国内陆江河是关系工农业生产的交通要道,也是疏通上游山洪,保证广大地区汛期安全的洪水通道,因此必须对河床加以很好的保护。可是,我们发现内陆江河沿岸的一些工厂企业,对这个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工厂每天把废煤渣倾倒在江河中;个别工厂为了扩建厂区还填河造地,使一些内河河床上升,江道变窄。这不仅影响了水上交通运输,而且汛期一到,洪水水位上涨,还会加重江河两岸防洪堤坝的负担;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造成严重后果。希望紧靠江河两岸的企业单位,要切实重视这一问题,从全局利益出发,注意保护内陆江河。
广东省顺德县 岑民乐


第3版()
专栏:

安徽湖北春茧丰收
安徽省春茧获得丰收。到六月底,全省已生产春茧三万三千多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一。
去冬今春,金寨、绩溪、青阳、泾县等桑蚕重点产区的各级党组织,都领导群众认真总结经验,狠抓薄弱环节,大力搞好老桑园的培育管理,积极发展新桑园,为发展养蚕打下物质基础。金寨县今春育桑苗六百八十多亩,栽桑二百多万株,嫁接桑苗三百九十万株,使桑园面积比去年扩大四千多亩,今年春茧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六。
现在,各桑蚕产区在春茧丰收的基础上,正加强桑园夏季管理,努力提高桑叶产量,积极做好饲养秋蚕准备,力争秋茧丰收。
湖北省今年春蚕茧获得丰收,总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一成左右。
湖北省蚕区大力发展桑园。今年全省新育桑苗四万多亩,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黄冈地区十个县,今年育桑苗二万多亩,新发展桑园四万多亩,桑园面积扩大了将近百分之五十。对原有桑园,各地都加强了管理,桑叶茂盛,产量较高,为多养春蚕,实现春茧丰收提供了条件。
各地在发展桑蚕生产中都注意落实党的有关政策。襄阳地区由于政策落实得好,调动了广大社员养蚕的积极性。今年全地区春茧产量超过去年同期百分之二十左右。


第3版()
专栏:

青海积极发展三北羔皮羊
青海省牧区积极发展珍贵的三北羔皮羊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现在全省已发展纯种和杂种三北羔皮羊两万多只。自一九六八年以来,陆续给国家提供了出口羔皮七千四百多张,其中,一九七二年提供了两千六百多张,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了一倍多。
三北羔皮羊,原名卡拉库尔羊,是珍贵的羔皮羊品种之一。这种羊,除了羔皮珍贵外,还具有产肉多、产毛多、产奶多、尾脂多、适应性较强等优点,可以在海拔三千到四千米的荒漠、半荒漠贫瘠草原放牧。青海省牧区在一九五九年引进了二百多只三北羔皮羊的纯种公羊和母羊,进行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工作。近年来,全省饲养这种羔皮羊的牧民,在路线教育中,提高了为革命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省和地区的有关部门也制订发展规划,加强技术指导工作,从而使三北羔皮羊生产有了较快发展。


第3版()
专栏:

宁夏中宁县枸杞增产四成多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今年枸杞丰收。全县枸杞产量可比去年增长四成多。
枸杞树是一种多年生小灌木,枸杞子色泽鲜红,味美甘甜,含有糖、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品。近年来,中宁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更好地落实党的经济政策,进一步调动了社员发展枸杞生产的积极性。他们还针对枸杞既怕旱又怕涝的特点,组织各公社生产队大力整修和开挖排灌渠道,并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实现了枸杞种植区域化;对一些老的枸杞园则加以更新,加强管理,因而保证了枸杞丰收。(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锅帽山上的养路人
山西灵丘县的锅帽山,海拔一千四百多米,山峦重叠,沟壑纵横。这里风大沙多气候寒,光山秃岭少人烟。从大同到马头关的公路,途经锅帽山的十六公里山路,盘九个山头,跨十一处路堑,拐六十五个弯道。锅帽山道班就在山下的公路旁。道班设在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山高坡陡,备料不便,养护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共产党员郭玉恒来到这个道班八年了。他和同志们一起养护这段公路,填沙坑,挖水渠,栽树木,修涵洞,坚持在这里战斗、生活。他说:在艰苦的地方工作,这是共产党员最大的幸福和乐趣。
郭玉恒一九六五年来到锅帽山道班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班里有人因为这里艰苦,向他提出调动工作的要求。他到路面上看看,只见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辆满载农用物资的卡车抛了锚,停在他们道班负责管理的路段上。他便把全班同志叫到那辆汽车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咱们这条路是条重要的公路干线,路修不好,影响运输,车辆颠簸大,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这是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事。咱们不能只思迁,不思变,应该以路为家,加把劲,迅速改变这段公路的落后面貌。
锅帽山公路,以前是一条简易公路,缺桥梁,少涵洞,山上洪水没有出路,都从路面上横冲而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道班的同志们决定不要国家投资,自力更生修涵洞。郭玉恒和同志们一起采石料,虎口震破不叫苦,背石上山不喊累,汗水和在泥巴里。经过十几天的努力,他们就建起了一个跨径一米,高一点五米,长八米的石涵洞。紧接着,又建成顺水槽、拦水大墙等各种防水设施,使山上洪水有了出路。这些建设,共为国家节约投资两万多元。
但是,郭玉恒同志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和同志们一起通过实践认识到,应当从根本上解除山水对公路的危害。要治山,搞水土保持,就要在山上修截水沟、蓄水池,还要植树造林。
郭玉恒同志带领工人,在养好路的同时,镐刨锤砸,开山挖石。几年来,这个道班没有要国家一分钱投资,开挖截水沟三十九道,总长八千多米,蓄水池四十一个,容量达三千余立方,谷坊七十个,沟头护坡埂二千米,基本上做到山上山下层层设防,初步构成了一个能截、能蓄、能引、能排的排水系统。
几年来,道班的同志们还种树十多万株,并且开垦了梯田,种了粮食和蔬菜。他们决心在锅帽山上安家落户,为革命养好路。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