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保证年年季季全面完成国家计划
——记持续二十四年优质高产的马恒昌小组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马恒昌小组,是一九四九年建立的。二十四年来,一直保持优质高产,年年季季提前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产品合格率始终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今年上半年,这个小组又超额百分之三十四完成了国家计划。
严肃负责地对待国家计划
不了解情况的人也许以为,这个小组的技术水平一定很高吧!不,这个小组的老组员早已先后调离,现在的二十六名组员中,大多数是一九六九年以后入厂的青年工人,全组平均技术等级仅仅一点八级。或者以为,这个小组的设备一定很好吧!也不,除了一台仿型车床是新的,其余十六台都是老设备。这个小组的条件并没有什么特殊,为什么能这样持续地优质高产,保证年年季季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呢?他们的经验是把完成国家计划提到路线高度,看成是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需要,任何时候都严肃对待,一丝不苟地保证完成。建组初期,他们在敌机轰炸下,坚守岗位,提前完成支前任务;抗美援朝时期,他们艰苦奋斗,提前完成军工任务;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时期,他们大鼓革命干劲,十年中提前两年零三个月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他们一边积极闹革命,一边抓紧搞生产。有人讽刺他们说“马恒昌小组这个时候生产还这样卖力?”他们顶住歪风,坚定地表示:我们小组是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的,毛主席指示我们“抓革命,促生产”,我们坚决照办。因此,他们坚持白天搞生产,业余闹革命,仍然月月完成任务,用实际行动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争了光。
去年六月下旬,正当全组同志齐心合力准备提前完成全月国家计划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市里布置的修江堤的任务。修完江堤,按厂里规定可以休息三天。但是六月份的计划已经拖了几天。如果休息,六月份就完不成国家计划。要完成国家计划,就不能休息。同志们想到了小组的传统,想到了自己的责任,想到了国家计划的严肃性,觉得休息可以放弃,完成国家计划的责任可不能放弃。于是,他们发扬了连续作战的作风,赶回车间,投入了更紧张的劳动,全组同志把休息的三天,变成了苦干的三天,终于胜利地完成了全月计划。
一九七一年的九月,有两个情况,使马恒昌小组完成计划碰到了极大困难。一个是由于支援省里的重点工程和到哈尔滨参加技术革新表演等等原因,组里抽得只剩下了十三个人;一个是当时生产的产品,全部是大家还不熟悉的新产品,格外费工。要完成当月的计划,就相当于过去两个月的工作量。但是,马恒昌小组是“泰山压顶不弯腰,天大困难不动摇”,大家表示,决不能把这个月的任务拖到下一个月去。全组同志焕发精神,协力同心,有时干得班次不分,昼夜不分,终于提前完成了当月任务。
坚持不懈地开展技术革新
群策群力,不断革新技术,是这个小组保证完成国家计划的一项有效措施。
自从一九四九年老组长马恒昌同志革新胎具以来,技术革新成为小组的一个优良传统,一直没有间断。二十多年共实现了七百五十六项革新项目,推广运用外单位先进经验一百零九项,仅文化大革命以来就革新成功了七十五项,有的提高工效一至六倍。
他们坚持革新的主要经验是:第一,一人提出,全组研究;一人革新,全组帮助;一人成功,全组推广。第二,坚持学习、坚持试验、坚持改进、坚持创造、坚持运用。第三,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自己动手,因陋就简,解决革新的问题。第四,本着小改见大效的精神,认真研究推广点滴经验。第五,重视技术学习,抓紧对新工人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
由于技术革新坚持不断,生产效率稳步提高。一九五三年,加工一个主轴需要三十二个小时,加工一个丝杠需要二十七个小时,经过先后十几次的改革,目前,两个多小时就干完一个主轴,三个多小时就干完一个丝杠。最近,他们还运用“优选法”,调整了车刀的加工角度,使加工质量一直稳定提高。
严格认真地加强班组管理
充分依靠群众,加强班组管理,是这个小组保证完成国家计划的一个重要条件。
建组初期,他们就建立起“三人技术互助”、“首件检查”、“废品分析”、“工具管理”等制度。二十多年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反复完善充实。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又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制度作了分析:是否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是否符合党的经济政策,是否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增强革命团结,是否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揭露矛盾,不断改进健全。他们的体会是:
组长以身作则,认真抓。他们认为,组长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是小组管得好不好的一个关键。马恒昌小组的历任组长,都能模范地遵守小组的制度,为群众作出表率。通过实践,他们总结出一套“三、四、四”的领导方法。每日三抓:即抓思想,开好班前班后会;抓竞赛,开展比学赶帮;抓典型,表扬好人好事。每周四查:即查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查设备保养、安全、卫生情况;查工具保管情况;查政治、技术学习情况。每旬做好四件事:即月初交形势、交任务、找关键、定措施;月中抓检查、抓进度、抓实现、抓宣传;月末总结评比、交流经验、公布成果、树立标兵。由于组长天天抓、周周查,定期召开小组管理分析会,紧紧依靠群众,使马恒昌小组的各项工作忙而不乱,卓有成效。
工人管理员认真负责,大胆管。马恒昌小组的每个工人管理员都能够认真管理,主动做思想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工具管理员总结出“专用工具个人保管,通用工具集中保管,损坏工具及时修复,丢失工具登记查找”的方法,不仅认真管理,还主动对新工人讲授工具使用方法。核算员王均英采取从月计划着眼,狠抓周计划,从昼夜班计划入手,狠抓月进度的作法。因此,不管小组出现怎样特殊的情况,都能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小组任务的完成。由于她掌握的账目清楚,数字准确,同志们都称她为“活的生产进度表”。
群众高度自觉,坚持做。一个老工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总结出“三不将就”,即“机床有毛病不将就;准备工作不充分不将就,刀具不好使不将就”,对质量一丝不苟,成为长期不出废品的标兵。一次有个新工人,上夜班时加工丝孔,由于没有认真检查,钻头已经磨损,结果出了几个废品。和他同一台机床倒班的新工人张振奎知道后,就主动写出检查贴到小组质量公布板上,检查自己交班不细,没有告诉夜班干活前再磨一下钻头,结果造成不应有的废品。这对那个新工人和全组都有启发和教育作用。
马恒昌小组从实践中认识到:要搞好班组管理,关键是组长,骨干力量是工人管理员,基础是群众。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编后

严肃地对待国家计划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的马恒昌小组,为什么二十四年来能够年年季季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呢?关键就在于这个小组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对待国家计划有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每个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企业中的每个职工,在对待国家计划的问题上,都应该有这种态度和精神。
国家计划是按照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制定的,每个企业的计划,又是根据整个国家计划的需要和这个企业人力和设备的可能制定的。而且,一般地说,是留有余地的。只要努力,不但可以完成,而且是能够超过的。如果有一个企业或者一种产品完不成计划,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努力完成国家计划,就不仅仅是一个生产业务问题,而是一个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问题,是一个坚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绝大部分企业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也有少数企业的计划完成得不理想。这些企业应该好好想一想,为什么绝大部分企业能够完成国家计划,为什么马恒昌小组二十四年之中,年年季季能够出色地完成国家计划,自己却完成得不好呢?这些企业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应该向马恒昌小组学习,以对国家计划严肃负责的态度,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国家计划。
五年看三年。力争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对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将有重大意义。所有企业应当不骄不满,再接再厉,为更加出色地完成国家计划做出贡献。


第3版()
专栏:

稳定青年工人工种的措施
——张家口市通用机械厂的经验
河北省张家口市通用机械厂党委,在培养教育青年工人的过程中,注意稳定他们的工种,使他们尽快地掌握了生产技术知识,在抓革命、促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开始,这个厂对稳定青年工人工种的工作注意不够,结果发现那些工种变动频繁的青年工人和比较稳定的青年工人相比,掌握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很大差距。这样,一些工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够独立操作,不但影响了青年工人的进步,也影响了生产。实践使厂党委认识到:稳定青年工人的工种,是使青年工人尽快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早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重要环节。
稳定青年工人的工种,首先要进行思想和路线方面的教育。这个厂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青年工人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工种,每项工作,都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教育他们,要把党的需要做为自己的志愿,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与此同时,这个厂又积极采取措施,保证青年工人工种的稳定:
定工种。青年一入厂,这个厂就根据当前的生产情况和全厂的发展规划分配工种,大体可以保证在学徒期间不至于因客观上的变化而更换学徒的工种。即使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调动工作,也可以做到人调动工种不动。
定师傅。一师一徒制度,对于保证青年工人的学习,稳定青年工人的工种,有很大作用。工具车间学员王民建在学插工一年之后,他的师傅调离本厂,领导上又及时抽调插床技术比较熟练的老工人继续担任他的师傅。车工芦玉成因工作需要,调往维修车间,领导上考虑到他有徒弟,为了不影响学员的学习,决定让芦玉成带着徒弟一起调往维修车间。
定考核。为了关心青年工人的技术学习,各车间都举办了“业余技术学习班”,聘请老工人和技术员结合青年工人的工作实际讲授生产技术和基本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此外这个厂还根据不同工种的不同情况,制定了学徒年限和出徒条件。学徒期满时,要作出思想鉴定和技术考核,然后办理出徒手续。这对鼓励青年工人努力钻研技术,提高技术水平,起了促进作用。
近两年来,这个厂先后有六十一名青年工人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成为抓革命、促生产的一支积极而有生气的力量。他们在老工人的指导下,实现的技术革新就有六十多项,并自制了万能工具磨床、方孔铣床、双头铣床等十二台专用设备。这个厂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全年产量计划的百分之八十五,是同这些青年工人发挥的作用分不开的。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来信

身居林海不忘节约木材
川南森工局二○一工段的林业工人批判了“身在林海,遍山木材,好的就用,歪的就甩,理所应该”的错误思想,时时处处都注意节约木材。从一九七○年到现在,为国家节约木材三千九百八十六立方米。下面是他们节约木材的几个小故事:
一笔细账
这个工段,过去有些人图省事,总是拿好木材当柴烧。为教育大家节约木材,党支部给大家算了一笔细账:全工段有八个烤火堆,每天每堆烧零点三立方米的好木材,全年烤火八个月,就得烧掉三百五十六立方米的好木材;再加上烧炭、煮饭用去的木材,每年的好木材浪费高达一千多立方米,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如果用这些木材支援农业生产,进行铁路建设,那作用该会多大呢?通过这样一算,大家深受教育。从此,他们烤火、烧炭、煮饭,都坚持用枝丫废材。大批好木材就被节约下来了。
寸木必争
在节约木材的群众运动中,采伐班的同志提出降低采伐木桩,增大木材利用率的建议。在伐木中,伐桩越低越难采,比平常伐木格外费力气。采伐班的同志们却坚定地说:“多花点力气,多为国家节约一点木材,这正是我们伐木工人的责任!”他们通过反复实践,把伐桩由原来距地面五十厘米以上,降低到十厘米左右,使每株树可多生产零点二立方米左右的木材。按照这个班每年采伐三千多株树木计算,一年就多为国家节约木材六百多立方米。采 集 禁 伐 树
深沟狭谷,悬岩陡壁的川南林区,为了保证采伐工的安全,有不少自然“禁伐区”。过去,工人们眼看着一根根参天好树不能采伐,非常惋惜。通过节约木材的教育,大家在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的条件下,以排除万难的精神,深入“禁伐区”,采集禁伐树。
一天,集材二班和索道六班,在架设索道中,发现附近笔陡的“禁伐区”的山上,有六根粗大的云杉。为了采伐这些云杉,富有采伐经验的周立志小组作了细致研究和周密准备,腰系保险绳,手持油锯、开山斧,顽强地攀上了笔陡的山坡。由于坡度大,不能站着采伐,他们便跪着采伐,终于在一天之内,将六根云杉都一根一根砍倒在地,制成了四十多立方米的上等木材。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福建浦城县寨下林场青年工人林树波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虚心向工人学习,认真改造世界观。这是他(左)正在向老工人请教育苗技术。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来信

边角余料应当充分利用
在当前增产节约运动中,在努力挖掘人力和设备潜力的同时,注意充分利用边角余料,生产一些适应工农业需要的产品,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就拿我们厂的事实来说吧。我们厂在生产木工刨刃的过程中,每年都要废弃将近二百吨边角余料。这些边角余料,过去只能利用很少一部分生产刨盖,其余的都当成废料处理了。去年,在批修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大家发扬“为革命节约每一寸钢材”的精神,群策群力,围绕充分利用边角余料大作文章。一年来,用这些边角余料生产了刨盖、线刃、平铲等二十多种规格的木工工具四十多万件,产值达十五万元,节约钢材六十八吨。这些小产品投入市场后,很受欢迎。
一切事物都要一分为二,边角余料也是这样。它对一种产品来说,可能是废料,而对另一种产品就是好料;或者对于某一类工厂来说是无用之材,而对另一类工厂来说就是有用之材了。因此,把这些边角余料充分利用起来,生产一些需要的产品,这对多快好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很有意义。因此,建议各级领导部门和厂矿企业,应当重视边角余料充分利用的问题。
山东省潍坊工具厂工人  毛学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