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新的飞跃
——江苏吴县越溪公社发挥人民公社优越性农业生产大发展
高产地区,粮食亩产超过千斤后,能不能继续大幅度增产?有人说:“增产到顶了”。真的是这样吗?
吴县越溪公社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只要认真执行党的路线,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就能继续大幅度增产。
这个公社的粮食亩产,在一九六八年就达到一千零四十八斤,到一九七二年跃到一千七百八十三斤,四年中每亩田增产了七百三十五斤,平均每年递增一百八十四斤。
火车飞奔要有轨道 农业飞跃全靠路线
人民公社化以来,越溪公社不断前进。一九六九年春,公社党委根据党的“九大”精神,提出了一个五年农业发展规划,要求一九七三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六百斤。规划一提出,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热烈拥护,少数人却认为步子太大,难以实现。
能不能多快好省地发展农业生产?一场群众性的讨论展开了。他们认真总结学大寨以来的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一九六四年起,越溪公社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狠抓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调动了干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生产大步前进,连续三年粮食亩产超过千斤。后来,受到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有些队放松了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一度迷失方向,生产连续两年停滞不前。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只要路线对,农业生产就能多快好省地发展。
公社党委自觉地抓阶级斗争,抓路线斗争。七大队紧靠市镇,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尖锐,有的干部敌我不分,方向不明,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受到挫折,农业生产一度下降,是全公社有名的后进单位。公社一位领导同志到这里蹲点,组织干部、贫下中农反复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提高了大家的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觉悟。依靠群众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整顿了领导班子,煞住了资本主义的歪风邪气。革命带动了生产,一九七○年全大队粮食亩产比一九六八年增长三百零三斤。去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七百四十斤。
越溪公社的实践证明:“火车飞奔要有轨道,农业飞跃全靠路线”。干部群众路线觉悟的提高,推动了生产不断飞跃。到一九七一年,全公社粮食亩产达到一千六百五十七斤,三年完成了五年的指标,一九七二年又飞跃到一千七百八十三斤。
放下包袱迈大步 不断实践闯新路
越溪公社不断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和骄傲自满情绪,推动了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水稻一季改两季,是耕作制度上的一次大改革。一九七○年双季稻面积比上年增加一倍。越溪公社党委清醒地认识到,双季稻面积扩大了,不等于保守思想没有了。为了树立先进的榜样,他们带领四个大队的干部、社员,在土质最差、从未种过双季稻的湖田里,第一次试种了五百亩双季稻。
双季早稻秧苗插下后,二十多天还没有发棵。有人吹冷风,有人干脆提出改种单季稻。怎么办?公社党委发现七大队第四生产队种的二十多亩双季早稻,一片葱绿,粗壮有力。他们从这里看到了双季稻的希望。这个队在每亩田里施了二十五担猪灰和三十斤磷肥,加上精心管理,使稻苗茁壮成长。公社党委立即在田头召开现场会,介绍了他们的好经验,用活生生的事实,进一步批判了保守思想。这一年,双季早稻初次试种成功,亩产达到七百多斤。后季稻又继续增产,亩产六百斤,双季稻的亩产比单季稻增加五百多斤。
这个公社地势低洼,三麦产量超过二百斤的年份很少。这里有一种说法:“三麦难过三百关”。三麦真的难过三百关?群众的创造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三大队有一部分低洼田,历来不种麦。一九六九年,他们试种了一百多亩麦子,亩产达到二百五十多斤,最高的田块达三百多斤。一大队第五生产队,采取了多种增产措施,一九七一年亩产达到四百五十六斤。
群众的实践闯出了新路子,冲击了旧思想。一九七二年,全公社三麦平均亩产超过四百斤。
发展副业促农业 两条腿走路跑得快
水稻一季改两季,一年要用两年肥,缺少肥料怎么办?劳力紧张,要发展机械化,资金怎么办?新的矛盾摆在越溪公社党委和干部、群众的面前。
广大贫下中农提出:“困难吓不倒越溪人,缺肥料我们自己动手解决,要资金就发展集体副业”。
群众的革命精神,使公社党委受到很大启发,下决心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发动生产队和社员大力发展养猪事业。一九七○年全公社养猪一万三千多头,比一九六八年增长一倍。生猪增加,饲料跟不上。三大队第六生产队社员、共产党员谢建国,试验用水花生饲料喂猪成功,使集体养猪增加一倍多。公社党委推广了这一经验,提出了向太湖要饲料的战斗口号。经过三年奋战,在太湖边上大力发展水生作物,建立了一条三十多里长的绿色翠带。一九七二年,全公社生猪饲养量达到二万五千多头,又比一九七○年翻了一番。平均每人两头,每亩田一点八头。
越溪公社发挥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家禽、养鱼、蚕桑、刺绣、编织、苗圃、蘑菇和河蚌育珠等副业生产。副业项目由十多项增加到四十多项,真是五业兴旺。四年来副业总收入达三百多万元,比一九六九年前的四年增加二倍左右,为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大量资金。现在,全公社基本上实现了排灌、耕作、植保、脱粒、粮食加工的机电化和半机械化。
心想共产主义明天 脚踏实地干在今天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和批修整风运动的教育,越溪公社干部、党员和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心想共产主义明天,脚踏实地干在今天”,吃大苦,耐大劳,越干越有劲。
一九六九年,公社负责同志和几个大队支部书记到大寨参观学习后,提出了重新安排越溪山河的号召。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制订了重新安排越溪山河的五年规划。
一九七○年冬,一场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人民战争打响了。五大队十四、十八两个生产队有一百二十亩田,七高八低,易涝易旱。公社书记顾虎生同志打起背包,前往蹲点。他同干部社员一起平整土地,搬掉了五十六条老田埂,开了三条排灌两用沟,平整了一百二十亩土地,及时种上了麦子。一九七一年,这片土地的三麦亩产量增加了四倍。
二大队第七生产队有个“铁姑娘”战斗队。她们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斗中,起得早,睡得晚,挑得多,跑得快。在她们的带动下,苦干二个冬春,全队二百三十六亩耕地全部建成高产田。一九七二年粮食亩产比平整前的一九六九年增产近五百斤。这种事迹,到处可见,队队都有。
几年来,越溪公社干部群众,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一条扁担两个肩,挑掉二千多个高土墩,搬掉了三千多条田岸,填平了二十九条废河浜,修筑了一千一百多条排灌两用沟,平整了八千多亩土地,把绝大部分农田建设成能灌能排、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同时,在公路、拖拉机路、渠道、河道两旁和家前屋后,植树一百三十多万株。如今的越溪,土地平整田块成方,沟渠成系交叉纵横,拖拉机路穿过田野,绿色林带锦上添花。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越溪公社积极发展水面庄稼,为农副业提供饲料肥料。图为社员正在收割水花生。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侗寨新歌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来到贵州从江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高增公社。
五月的苗岭,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更加郁郁葱葱。山上,松杉茂密,山下,流水淙淙。层层梯田伸向云天,早稻秧苗,正打苞抽穗。就在这深山密林处,座落着十五个侗族村寨。一幢幢木瓦结构的吊脚楼房,密密匝匝,鳞次栉比。我们来到寨子,四处寂静无声,公社的办公室,一扇扇大门反锁着。原来这里的社员群众,总是天不亮就上山,社队干部跟群众一起劳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在办公室很难找到他们。
走出公社,登上金白山,举目瞭望,四处群山起伏,云雾缭绕。一群群身着青衣裙的女社员,正在田里栽插秧苗。那头包青帕、身扎腰带的男社员,正驾着犁,扬鞭催牛。半山坡的草地上,几个老人牧放着牛群和羊群。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谈笑声和牛羊的嘶叫声。
在一个牛棚里,我们见到了银良大队革委会主任吴补团。趁劳动休息之际,他给我们讲述了社员群众中的许多动人事迹。吴补团老主任指着山梁对面的新生大队说:“这是过去穷得有名的‘叫花子村’,如今完全变了样。”
新生大队,原名叫岭庙。解放前,三户地主霸占这里的田土和林木。当时,从外地讨饭流浪到这里的三十三户穷人,住在地主的牛棚里,靠租种地主的田土过日子。年复一年,上山砍杉木,下地种庄稼,还是少不了讨吃度日,到处流浪。
一九四九年,一声春雷,苗岭山的劳动人民得到了解放。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后,结束了侗家人耕作粗放的历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们以大寨为榜样,抓好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推动生产迅速发展。他们战天斗地修水利,劈山砌坎造良田,大搞科学种田,种植双季稻,粮食大增产,亩产连续两年跨过了《纲要》。
新生大队的变化,是高增公社变化的一个缩影。全公社六个大队,过去都有自己一部苦难的历史。今天,他们在人民公社里发展农业生产,粮食亩产跨过《纲要》,以劳动的汗水谱写侗家的新篇章。
美德大队原是这个公社的一个后进大队。原来,大队领导班子只抓生产措施,忽视抓阶级斗争。队里几个地主、富农分子,利用民族、家族关系,破坏干部和群众的团结,大家心不齐,生产上不去。一九七一年,经过整党建党后,党支部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坚持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干部和群众,积极主动地率领群众向阶级敌人斗争,提高了大家的阶级斗争觉悟,干部群众积极投入了紧张的劳动。
去年四月,正是春暖花开时节。美德大队突然遭到寒潮的袭击,吹垮了温室育秧棚,冻坏了大片的秧田,损失面积达百分之七十。党支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大家的头脑,齐心协力,团结战斗,重新搭起了温室育秧棚,在冰冷的水田里,干部和群众一起插秧补种。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补种了一百三十多亩早稻秧田。在战胜寒潮后,美德大队又经受了一场罕见的严重旱灾的考验。就在这一年,美德大队粮食获得了丰收,平均亩产八百三十四斤,年产量比历史上最高的一九七一年增产百分之二。去年,高增公社的干部和群众,面对一个又一个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取得较好的收成。
不仅农业面貌大变,五小工业也有发展。公社党委书记徐蔚文同志领着我们参观了高增大队的综合加工厂。这里房屋、设备简陋,但却热气腾腾:铁匠房里,风箱啪啪,炉火通红,工人们正在赶制各种农具;木工班里,几个木工师傅在解板锯木,制作农具和用具;篾工组里,工人们正在削篾编筐,为收割早稻作准备。另一间房子里,电动打米机、压面机、粉碎机正在飞速运转。公社书记说,现在公社有汽车、拖拉机、发电机、柴油机,还有电影放映机和各种农副业产品加工机械。公社还办起了林场,集体的耕牛、山羊、生猪和渔业也有较大发展。今天的高增公社,已是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寨子里电灯亮了,我们夜访高增大队一队贫农社员吴公义。这个年近六十岁的老人,一个心眼扑在集体上,他看水,田不干;喂牛,牛肥壮;放羊,羊发展。这个饱尝旧社会辛酸的老人告诉我们,他家四个劳动力,去年分得粮食五千七百斤,平均每人九百五十斤,分得现金三百七十九元。家里衣、柜、帐、被等样样齐全,还喂有肥猪三头,存款三百八十元。公社信用社的会计,曾给我们提供过这样几个数字:社员存款金额由一九六三年的八百三十元,上升到今年一月的四万三千多元;社员存款户也由百分之八,上升到百分之六十四点九。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额济纳旗草原巨变
在甘肃省古长城以北,有一片约十一万多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区,这就是额济纳旗草原。
过去,在历代反动阶级的统治下,肥美的天然牧场,逐渐枯萎。如今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力量,草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群群膘肥体壮的驼马牛羊,奔跑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台台拖拉机,驰骋在新开垦的田野里;一座座小工厂,接连兴起。昔日的塞外荒野,变成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有了公社,一定能改造草原
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就利用居延海畔的天然草场,经营牧业。在万恶的旧社会,牧民被迫过着“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个体经济无力抗御的自然灾害,不知给广大贫下中牧带来了多少苦难。
经过初级社和高级社,一九五八年,广大贫下中牧欢天喜地参加了人民公社。牧民们满怀豪情地说:“有了人民公社,我们一定能改造草原!”他们踏遍千里草原调查研究,制定重新安排草原的蓝图。
温图高勒公社永红生产队,处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拐子湖里。这里名虽为湖,其实并没有水,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一九七二年冬天,生产队组织了打井专业队,在五十多岁的党支部委员巴拉登带领下,在戈壁上挖井。经过二十多天的紧张劳动,终于挖出了深井。一九五九年,拐子湖草原的戈壁滩上只有四眼井,现在已打井二十五眼,开发了大片草场。在连年荒旱的困难条件下,目前,全队牲畜已发展到八千多头,比刚成立公社的一九五九年增长五千多头。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强大的集体经济,在改造自然,建设草原方面不断取得成就。近几年来,全旗四个人民公社共打牧业用井七十六眼,基本上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他们并利用河水灌溉草场一百零四万亩,提高了草原载畜量;建立基本饲料饲草基地五千多亩,储存饲草二百五十二万多斤。各类牲畜由解放初期的二万九千多头发展到现在的十万多头,增长二点五倍。
牧业发展 粮食满仓
人民公社化以来,广大牧民群众逐渐改变了“自古放牧不种田”的习惯,开始发展农业。苏古淖尔公社牧民群众,在这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
这个公社的亚布图生产队,解放前是个“地上不长草,荒芜人烟少”的穷牧区。他们在以牧为主保护草原的前提下,从一九六四年开始,积极、合理地发展农业。广大牧民群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以大寨为榜样,披荆斩棘,垦荒造田。几年来,开垦了数千亩农田,一九六七年达到全队粮、料自给。一九七二年,这个队战胜多种自然灾害,农业获得了丰收,平均每户生产粮食一万多斤,总产达到五十五万多斤。旗、社党委及时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全旗农业耕地面积达到五万多亩,一九七二年总产达到六百三十万斤,连续四年实现粮、料自给。各社队依靠集体经济购置了拖拉机等动力机械,基本上实现了耕、耙、播种、磨面机械化。
农、牧业的发展给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他们充分利用土特产品,自力更生兴办起了农牧机械修造、皮毛加工等小型地方工业,年产值五十万元左右,厂厂有盈余。
文教卫生事业大发展
人民公社使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解放前,全旗只有一所小学,而且多数学生是王公、贵族、牧主、富牧的子女。目前,全旗全日制学校由一九五八年的三所发展到二十八所,实现了上小学不出队,上中学不出社,上高中不出旗。全旗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三以上,青壮年大多数人已扫除文盲,还建立了广播站、新华书店、文化馆、电影馆和乌兰牧骑队等。
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发展。过去这里瘟疫流行,疾病蔓延。解放后,国家从内地派来大批医务人员,调拨各种药品和医疗器械,支援边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了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
人民公社给群众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去年全旗四个公社总收入比一九五九年增长了近两倍。不少牧民购置了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干劲足茧成山
——钱塘江公社蚕茧丰收侧记
五月,正是蚕乡大忙季节,浙江海宁县钱塘江公社的干部、社员面临着艰巨的战斗任务。
雨,一直不停地下,桑叶剪不进来,可把蚕室的饲养员急坏了。半夜里,民谊大队的桑园里突然人声鼎沸,一道道手电筒光柱划破夜空。原来,这个大队的干部、社员趁雨点稍停的间隙,正在突击抢剪桑叶。这几天,大队党支部书记陶小荣白天黑夜都在注视着天气的变化,当他在半夜里发觉雨点暂停时,立即在广播里发出了通知,抓紧时间抢剪桑叶,各个小组,挑起桑筛,拿了桑剪,直奔桑园。用电筒照着,紧张而有秩序地抢剪桑叶。奋战一个多小时,抢剪桑叶六百余担。民谊大队“雨夜抢桑”的消息很快在全公社传开,到处出现了争分夺秒抢剪桑叶的动人场面!
蚕儿进入大眠旺食,给蚕儿吃湿叶吗?不行!怎么办?他们用蒲扇扇,用干毛巾一片一片地揩,可是速度太慢,石井大队十三生产队贫农饲养员林月仙,将一片片湿叶摊在布上,然后把布卷起来吸干水份,这样一来速度快多了。林月仙的做法一传开,出现了一个“男女老少一齐动手、家家户户挑灯夜战”的生动局面。全大队四百多户社员,奋战一个夜晚,保证了蚕儿不吃一片湿叶。
往年喂一次叶,浪费很多,蚕儿没有吃完,就倒出来作羊食。为了节约用叶,公社党委书记林明仁同干部们分头跑遍了全社二百七十九个养蚕室,广泛听取饲养员们的意见,在全社开展了一个“节叶增茧”的群众运动。做到剪叶树上不留叶,挑叶地上不掉叶,饲叶脚底不踩叶,喂蚕篇里不剩叶。
要节叶增茧,饲养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他们采取勤喂薄饲的办法后,饲养员不断巡回检查,随时进行补叶。大家豪迈地说:“宁可熬瘦几斤肉,换得银茧堆成山!”
钱塘江公社,是全国蚕茧亩产较高的单位之一。去年全公社每亩桑园产茧二百十四斤,云龙大队达到亩产三百零六斤。今年,杭嘉湖平原低温多雨,但通过艰苦奋斗,钱塘江公社春茧又获丰收,每亩桑园的产茧量一熟就达一百零五斤。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