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分清两条认识路线的界限
——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体会
中共上海市汽车运输公司委员会
人的认识和才能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这是哲学上两条认识路线斗争的根本问题。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说的: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他还指出:
“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怎样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区分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先验论的试金石。尽管哲学上的思潮和学派五花八门,但都不能回避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他们无不按对这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凡断定存在或物质是第一性的,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后天才有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断定思维或精神是第一性的,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先天就有的,就是唯心主义。彻底的唯物主义还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而只能来自社会实践,来自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刘少奇一类骗子胡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革命导师凭“天才”写出来的,这是十分荒谬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新的思想和科学理论,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只有当生产斗争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进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时,才会应运产生。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有多大的才能,都不可能超越社会实践的发展,“先知先觉”地提出一套什么新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其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对于这个问题,恩格斯在《终结》一书中,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主要是他们积极地参加并领导了当时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由于他们亲身参加了工人运动,研究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在火热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发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局限性,清算了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他们在早期曾经是“黑格尔的信徒”,接着又成为“费尔巴哈派”。以后,他们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综合了人类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才创立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恩格斯是同时代的人,为什么他不能批判地继承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走上彻底的唯物主义道路呢?主要是因为他脱离了阶级斗争的实践,在穷乡僻壤中过着孤陋寡闻的生活。
这就说明,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决不是什么革命导师的个人天赋造成的,也不是什么“先知”的光芒显灵。刘少奇一类骗子否认历史的条件和革命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成是“天才”头脑中主观自生的,竭力鼓吹“天生”的领袖,胡说“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这是对历史的歪曲,对革命导师的诬蔑,充分暴露了他的唯心主义的反动面目。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这是哲学家和历史学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我们同刘少奇一类骗子斗争的一个原则问题。
恩格斯在《终结》一书中指出:“那末应当注意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这就是说,决定历史发展的最终因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斗争,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不是个别杰出人物的思想动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而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英雄人物只有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才能在历史上起到伟大的作用。承认不承认阶级斗争推动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毛主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是推动社会革命发展的决定力量。正是人民群众的革命,解决了旧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才实现了社会历史的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了主人,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的领导,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间的矛盾,推动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并不否认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但是,任何英雄人物的正确思想都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都要依靠群众的斗争来实现。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那一个都不行。因此,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历史创造英雄,是群众的伟大斗争造就了英雄人物。离开人民群众,任何英雄人物都将一事无成。
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往往是通过具体历史人物的活动,而一定历史时代的思想又是由某些思想家概括和反映出来的。因此,一切剥削阶级、反党野心家和阴谋家,总是利用这种现象,蓄意歪曲历史真相,竭力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渲染、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孔子,早就鼓吹过“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谬论。刘少奇一类骗子抽掉阶级斗争讲政变,离开人民群众讲历史,把历史描写成是由个人意志所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积,完全是用臆造的人为联系来代替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把几个阴谋家和野心家美化成“一呼百应”的“英雄”,而把人民群众污蔑为只能“跟着跑”的“马大哈”,这是对历史的颠倒,是“英雄史观”的大暴露。他们所鼓吹的“英雄和奴隶共同创造历史”的谬论,也不过是“英雄史观”在新形势下的一个变种。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决定作用,看到一切剥削阶级鼓吹“英雄史观”的目的在于要让少数王公、贵人来统治世界。
哲学斗争总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正象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一样,在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比较一下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和十九世纪德国哲学的不同,就进一步理解了恩格斯所阐明的这一真理。由于法国十八世纪的一些哲学家代表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广泛地宣传唯物主义,因而遭到了封建王朝和教会的严重迫害。而十九世纪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就不同。德国的资产阶级政治上虽有一定程度的变革现实的要求,但又害怕群众起来革命,反映在哲学上虽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但其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是为反动的普鲁士王朝唱赞歌的。
这就充分说明:哲学历来就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总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归根到底,反映了敌对阶级的利害冲突。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个问题。刘少奇一类骗子向党进攻,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复辟资本主义,是以“天才论”作为炮弹,穿着哲学外衣出场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坚持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深刻地批判了“天才论”,击中了这伙骗子的要害,粉碎了他们的反革命阴谋。事实深刻地教育我们,一定要认真看书学习,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学会辨别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才能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大风大浪中,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坚决捍卫和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第3版()
专栏:

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
中共吉林省榆树县委书记 谢效模
作为领导干部,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出主意。主意是从实践中来的。怎样才能从实践中产生符合实际的好主意呢?我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从实践中调查得来的情况,只有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认识,把工作做好。
我刚到榆树县工作时,我们县的先进典型突出,后进队也比较突出。我想,只要抓好先进,就可以带动后进单位,加快全县农业学大寨的步伐。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县委同志到先进队去得多,表扬的多;到后进队去得少,批评的多。这样,效果是有一些,可是,仍然有一些后进队变化不快。个别先进队认为自己工作不错,也开始翘尾巴。
这种情况,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应当怎样认识先进和后进?有的同志摆了两个队的变化情况,对我很有启发。一是光明公社小福安生产队,原来比较先进,由于背上了自满的包袱,放松了政治思想工作,变成了后进。后来,公社党委下了很大功夫,才改变了这里的后进面貌。另一个是大坡公社城南大队第三生产队,在路线教育中,他们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苦战一年,改变了落后面貌,成了全县的先进队。
联系这两个队的实际,使我认识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无论是先进队还是后进队,都存在着先进和落后两种因素。这两种因素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后进队,当然问题多一些,但也有先进因素,如干部和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增产潜力大等等,只要我们去做好转化工作,后进也就能变成先进。先进队,以先进因素为主,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容易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等等。过去,我看先进队,似乎一切都好;看后进队,就认为一切落后。结果,积极因素不能充分发挥,消极因素也不能向积极方面转化。这就影响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后来,我们从阶级斗争和路线教育入手,组织县、公社、大队三级干部到后进队蹲点,抓先进带后进,抓后进促先进,出现了一个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的局面。经过努力,全县有百分之八十的后进队发生了变化,先进大队和生产队增加到一百多个。这几年来,全县粮食产量跨过《纲要》。去年平均亩产仍有所提高。
“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事物总是复杂的,看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去看,要学会分析。只有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做好工作。
要做到有中肯的分析,必须对实际情况作周密的调查,详细地占有材料。这一点,我们在解决谷子低产问题上体会得比较深刻。
谷子是我们县的一种传统作物,历年播种量约占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因为它产量低,有一个时期,每年制定生产计划时,都有人主张少种。这样一来,粮食产量虽然增加了一些,可是带来了新问题:牲畜饲草不足,又影响社员生活的安排,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们本来是想把工作搞好的,为什么事与愿违呢?
“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离开了调查研究,离开了对客观事物全面的了解,是打不出什么好主意的。于是我们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我们发现一些生产队同样是种谷子,产量却不一样。我们又查阅了资料,把历史和现状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一九五八年以前,谷子的产量和玉米、高粱相差无几。到一九六八年,玉米单产提高一倍,而谷子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谷子产量为什么不能很快提高?我们对此进行了历史的分析:过去,各种作物都是采用旧的耕作方法,现在,玉米、高粱实行了科学种田,而谷子还是旧的耕作方法。如果把谷子和玉米、高粱同样对待,它的产量也同样会提高。通过分析,我们改变了对谷子的看法,并且推广了种植谷子的先进经验,结果谷子的产量很快提高了。一九七二年,有些生产队谷子单产达到六百斤以上。这样,原来的矛盾解决了。
以前对谷子所以产生错误的认识,是缺乏调查,把过去种谷子的老办法、老印象当做分析的根据,这样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做为一个领导干部,分析每一个问题时,必须对客观实际作周密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材料,这是分析问题的前提。调查好,才能分析好,只有充分占有材料,才能反复进行比较,去粗取精,全面地看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3版()
专栏:

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中共广州锌片厂委员会
“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毛主席关于客观条件和主观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是破除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影响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指引着我们夺取战争的胜利,也指引着我们搞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我们厂是个轧延锌、铝等有色金属的老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条件较差。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国家要求我们生产数量更大,规格、品种更多,质量更好的产品。在这种形势面前,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自力更生,充分利用和逐步改变原有的生产条件,争取为国家多做贡献。目前,我们厂的锌片和铝片年产量分别达到了原设计能力的二点四倍和二点六倍。全厂连续四年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指标。
反复认识客观条件
金属轧延是个耗电较多的行业。去年前三季度,我们实现了节电增产。十月初,有关部门又要求我们在继续增产的前提下,节约一些电来支援工农业生产。厂里有些同志说:多少电轧多少锌片,历来如此;电耗已降到最低限度,再减电就要减产了。
再节电是否一定要减产?怎么看待客观条件的限度?毛主席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对于客观条件的限度,也是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逐步达到正确的认识的。
于是,我们发动群众,对全厂生产用电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大量事实表明,我们厂用电的情况,不是已经达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度,而是离客观条件的限度还很远,还大有潜力可挖。比如,铝片车间生产大型铝母线,浇铸的毛坯要冷到常温,然后通过电炉加热轧延。这种工艺耗电相当多。工人同志们提出,加热是为了使铝“再结晶”,保证产品质量,那么,能不能采取其它保证质量的措施,来节省电力呢?我们按照这一设想,反复讨论和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平均每班节约电力三千三百多度。锌片车间有一台轧机,过去需要由一百瓩的马达带动。工人们反复探索,把这台轧机的胶木轴瓦换为合金轴瓦,减少了磨擦力,降低了耗电量,用七十五瓩的马达就能够带动了。通过这样再实践,再认识,多方挖掘潜力,我们终于做到了再节电,再增产,实现了“马儿跑得好,马儿少吃草”。这说明,正确认识客观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越深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越充分。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决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使自己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正确,一次比一次深刻。
能动地改变客观条件
过去,我们只能生产普通铝片,国家急需的宽铝片却生产不出来。有的同志说:轧宽铝片,要有宽轧机,咱们的轧机窄,条件不具备。
广大工人不这样看。他们提出要学习大庆油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他们建议把一台中轧机换上大轧辊,改成宽轧机。工人同志的想法启发了我们。毛主席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我们既然懂得了生产宽铝片需要有宽轧机,那么为什么不能动地去创造这个条件呢?我们同工人、技术员一起,分析了那台中轧机。经过计算,认为这台机器能够承担较大的压力。经过五十八天的奋战,工人们改制宽轧机成功,轧出了平滑如镜、厚薄公差不超过半根头发丝的宽铝片。从此,我们就能够接受国家订货,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出一把力。
事实教育了我们:客观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不具备的条件,经过人的努力能够创造出来,关键是要充分看到人的因素,相信广大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我们讲客观条件,不仅要看到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人的因素,要看到物质条件是靠人去掌握的,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广大工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在正确路线指引下,他们是能够掌握科学技术,战胜各种困难,改变生产条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的。也就是说,应当发挥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要动员广大群众都发挥主观能动性,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近两年来,我们发动全厂群众动脑筋,想办法,大搞技术革新,大力改变生产条件,取得了显著成绩。去年一年,铝片车间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十二项技术革新,制成了车床、钻床、吊车、压平机等八台大设备。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变,促进了生产的不断发展。我们厂产品的规格、品种逐步增多,今年提前四十一天完成了上半年生产计划。全厂同志改变生产面貌的信心越来越大,大家说,决不做客观条件的奴隶,一定要做客观条件的主人。
要防止主观随意性
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在对待客观条件的问题上,要防止两种偏向:既要防止思想落后于客观实际,看不到客观条件所允许的可能性,把本来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看成是做不到的;也要防止那种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否定每一具体事物的有限性,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去计划自己的行动。我们提倡尊重客观规律的主观能动性,防止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随意性。
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教训的。厂里的干部和工人,不甘于老设备、老产品、老指标的现状,渴望改变企业的面貌。两年前,凭着这股强烈的愿望,我们着手新建一些车间,同时改革原有三个车间的落后工艺,多项工程一齐上马。这种要求发展生产的愿望本来是好的。从企业发展的远景来看,搞这些工程也是需要的。问题是当时我们只看到需要,没有分析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没有区别现实的可能性和将来的可能性,没有考虑到现有的资金、设备、材料、技术力量是有限的,一个时期只能集中力量解决一个主要问题。这样不分轻重缓急,分散使用力量,结果是气力用了不少,真正迫切需要的项目反而搞不成。例如,我们厂熔铸和轧延用的设备,多半是三十、四十年代的老家什,解放后虽然做过一些改革,自动化程度仍然很低,轧延工人劳动强度很大。如果首先加以改造,就能够改善劳动条件,迅速提高工效。可是由于各项工程同时铺开,这项工程拖了一年多还没有完成。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懂得了:打仗只能一仗一仗地打,敌人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工厂只能一个一个地盖,农民犁田只能一块一块地犁。于是,我们对全厂需要和可能之间的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看那些是有条件能够很快解决的,那些是要创造条件才能解决的,那些是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的,坚决把可以缓建的工程停下来,集中人力物力对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锌片和铝片的熔铸工艺,终于实现了操作机械化和控制自动化。这样,全厂的生产效率很快有了显著提高。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一切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正确思想的做法是正确的行动。思想落后于实际,看不到客观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无所作为,消极悲观,工作就失去了主动权。反过来,超过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去计划自己的行动,同样会陷入被动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