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在广阔的天地里成长

把智慧和力量献给农村
——记广东省佛冈县回乡知识青年张大暖
不久前,我们访问了粤北山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佛冈县洛洞大队。一进村口,便看到一条条水管攀山而上,一道道水渠沿山环绕,一组组高压电线从小水电站向外伸延。解放前,这是一个有名的穷山沟,现在完全变了样。白天,各种机器隆隆响;夜晚,家家电灯放光芒。好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大队干部告诉我们:这些小型水电站,是自力更生建造起来的。洛洞大队家家户户安上了电灯,谷物脱粒、碾米、切苗、锯板、打浆、抽水实现了机械化。电力不但自给,每年还向国家输送五十多万度电。
这些小型水电站是谁设计的呢?这里的贫下中农兴奋地对我们说:这些电站的设计师不是从城里请来的专家,而是我们山沟里自己的“土专家”——知识青年张大暖。
提起张大暖办电站的事,还有一段过程哩!
一九五八年,全国人民在党的总路线的指引下,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高潮。张大暖的家乡洛洞大队的贫下中农,也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改造山河的斗争,要把过去的穷山沟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当时,正在县城念高中的张大暖,看到这些,心情十分激动。他想:“自己是贫农的后代,是洛洞第一代高中生,应该把自己的青春和知识,献给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新山区。”就在这一年,他怀着满腔的热情回到了家乡。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从回到山区的第一天起,张大暖就一直在琢磨着:要想办法利用山区的有利条件,把山区建设得更加美好。因此,他对山区的各种事物都特别留心。他看到农村里有一种水碓,是利用山沟水冲击木轮,带动碓子舂米的,就想利用这样的原理来发电。山区水力资源丰富,要是都能利用起来发电,该有多大用处啊!他越想,信心越足,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党支部,得到了大家的赞扬和支持。经过贫下中农的反复讨论,大队作出了建设水电站的规划。
一九六五年,洛洞开始兴建第一座水电站。党支部把工程设计和技术指导的任务交给了张大暖。连发电机都未摸过的大暖,一时被难住了。党支部鼓励他说:经验是从实践中来的,没有经验可以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经验。为了帮助大暖完成这个任务,党支部委员张大镜亲自带着他和几个青年到外地参观,学习兄弟大队办电的经验。党支部还送大暖到韶关地区小水电短期学习班学习。
经过反复学习,大暖初步掌握了办电的一些基本知识。回来后,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在工地上,大暖同社员们一起夜以继日地战斗。
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水电站建起来了。试机那天,附近各村的贫下中农都来看。但是,水闸打开后,水轮机转速很慢,发不出电来。大暖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十分焦急。这时,党支部书记范华罗鼓励他们不要被困难吓倒,要仔细分析,找出原因。经过检查,发现尾水管有漏孔,要潜入水中修补。张大暖不顾自己身体有病,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抢先跳下冰冷的河水里,坚持干了一个多小时,把尾水管修好。出来时,虽然皮肤冻紫了,手脚麻木了,但当他看到水轮机飞转,电灯第一次照亮山村,贫下中农欢声雷动时,心里却是热乎乎的。
从此,大暖为建设山区贡献力量的信心更强,劲头更足。第二座小电站建成后,大暖同两个青年吃住在那里,白天给社员碾米、磨糠,晚上发电照明。当时,限于劳动力和资金,厂房还没有盖起来,只搭了一个比人高一点的草棚保护机器。夏天蚊虫多,他们就用小竹箩盖着头;雨天,棚顶漏雨,他们不顾床铺被打湿,先把尼龙薄膜拿来盖好机器。
为了建设新山区,张大暖刻苦钻研,想了很多办法。水电站建起来以后,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涨水期发电多,枯水期发电少。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经过反复琢磨,大胆地提出把水轮机的铁叶转子换上木转子,同时把转子的角度改小。这样,水电站在水量少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发电,为山区水电建设闯出了新路子。
洛洞用上了电灯以后,大暖又开始盘算着怎样把电力用于农业生产。最初,他很希望大队能够买回几部电动打禾机,代替人力脱粒。但是,跑到供销社一看,一部电动打禾机要六百多元。为了节约资金,他决定自己动手制造。以后,他多次跑到十多公里以外的公社供销社去,仔细观察电动打禾机的结构。经过反复试验,他和几个青年制成了一种以木质结构为主的电动打禾机,每部只花二百多元,使各个生产队迅速实现了机械脱粒,解放了劳动力。
经过多年艰苦奋斗,洛洞大队建成了七座小型水电站,大暖全部参加了这些小电站的修建工程,其中大部分是他亲自设计的。小电站的建立,使许多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实现了电气化、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大队粮食亩产从一九六四年的六百多斤,上升到一千三百多斤。洛洞大队一九七○年成为广东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张大暖关于建设山区的想法,有一些已经实现了,还有一些正在实现中。
在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张大暖锻炼得越来越成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选为大队党支部委员,大队水电组组长,并被评为广东省下乡知识青年标兵。
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张大暖迅速成长。但是,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张大暖并没有感到满足,他想到: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家乡面貌的改变,仅仅是初步的,自己做的事情还很少。在青年一代的面前,任重而道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随着小水电建设的发展,全大队急切需要建立一支水电技术队伍。张大暖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对从各生产队抽来的四十多名贫下中农子女,进行耐心的指导,详细地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传给他们。他注意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新手,帮助大家树立为革命掌握科学技术的思想和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有些时候,为了帮助这些水电管理员掌握一项技术要领,他宁愿少睡觉,少休息,同管理员一起操作,手把手地教一遍又一遍,直到伙伴们都能掌握好为止。
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他想得很多、很细。他和青年们一起向党支部提出了许多安排洛洞山山水水的建议。党支部根据大家的建议,订出了新的规划。这个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修建一批小水库、山塘,既能灌溉、养鱼,又能调节电站水量。一九七一年,党支部又把洛洞第一个水库的测量施工任务交给了张大暖。从一九七一年上半年到去年上半年,整整一年里,大暖不管风吹日晒,废寝忘餐地同大家战斗在水库工地上,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去年下半年,他又投入了修建第二个水库的战斗,并且在施工中试验成功了空中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这座容量六十万立方米的水库。
张大暖的事迹传出以后,许多人写信向他请教。本县和外县的一些社、队还请他帮助建设电站。对于这些要求,他总是尽力办到。他常说:“光我们洛洞的贫下中农用上电灯还不够,还要使更多的贫下中农都用上电灯,才是我们的愿望。”他多次利用节日假日时间,骑上自行车到外地帮助设计和安装电站。有一年,他在春节前放假时到邻近的从化县瓦窑堡生产队,帮助那里建设电站。为了使那里的贫下中农在春节那天用上电灯,他顾不上回家,一直坚持到电站完工,按期发出了电。几年来,他帮助县内外的兄弟社队设计、安装了十多座小型水电站,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称赞。
张大暖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干革命,在同贫下中农一起辛勤劳动中,逐步实现着革命理想,同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成了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办电能手”。贫下中农亲切地说:“大暖在山区扎下了深根,他离不开我们,我们也离不开大暖!”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新渔民风华正茂
湖北省洪湖县红旗养殖场,有渔民一百三十八人,其中下乡、回乡知识青年占了一半。这批有文化的新渔民,坚定地走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新渔民的成长,经历了一个艰苦磨练的过程。在湖上不会驾船,等于不会走路。开始,这些青年在船上站立不稳,遇着风浪,船身颠簸,经常跌跤。经过向老渔民请教,苦练基本功,很快学会驾船的要领。渔民织网捕鱼,等于农民种田。他们经过刻苦学习,熟悉了各种技术,成为捕鱼好手。
这批新渔民勇于实践,心灵手巧。场里规定,为了发展养殖生产,只捕两斤以上的大鱼。他们自己设计、自己编织了一种长一百米、高二米六、网眼有豆腐干那样大的尼龙网。这样的网只捕大鱼,不捕小鱼。去年十月,他们用这种围网两天捕捞四斤以上的大鱼一万一千斤,其中最多的一网捕鱼二千八百斤。这种适合养殖湖泊捕鱼的网,现已增加到十二部。
在辽阔的水面上,捕捉野鱼较难。土地湖原系天然湖泊,野鱼很多。野鱼吞食家鱼,危害极大。但桂鱼、鳖、才鱼等野鱼,属于名贵鱼类,又不能伤害它。老渔民捕捉野鱼,很有经验。新渔民虚心向老渔民学习,并注意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春暖花开的日子,是捕获桂鱼的旺季。知识青年张宗祥为了摸清桂鱼的脾气和活动规律,白天不离湖水,夜晚不离渔船。他发现桂鱼爱在软和、光滑的牛尾草上产卵,然后由上而下地窜入水底。他先将牛尾草一堆一堆的摆布好,让桂鱼生活栖息;他还在草下安上捕鱼用的花篮。这样,桂鱼产卵之后,就窜入篮中,自投罗网。新老渔民掌握野鱼的活动规律,采取有效的捕捉方法,使产量大幅度上升。今年头六个月,他们共捕鳖二万多斤,才鱼三万多斤,桂鱼三千多斤。
知识青年们还承担了孵化鱼苗、养育鱼种的任务。一九七○年,陈家明、秦本力等十六人,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成功地孵化出百万尾草鱼鱼苗。一九七一年以来,他们孵化鱼苗的种类,有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今年,他们搞武昌鱼与草鱼的杂交试验,孵化鱼苗三万尾。经过比较鉴别,杂交的鱼苗病少、体壮、长势快。
“要大湖献宝!”知识青年发出了豪迈的誓言,传出了阵阵凯歌。一九七二年,新老渔民捕获两斤以上的鱼三十万零六千斤,比建场初期增长两倍。今年头六个月,又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四十。一九七二年,他们捕鱼、采莲、牧鸭、养猪,总共收入现金十六万五千元,平均每人的劳动产值为一千一百九十元。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她心里时刻想着农村
——记下乡知识青年赤脚医生邵丽英的事迹
一九六九年,邵丽英初中毕业以后,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从河北省沧州市来到丘县西倪宋大队插队落户。她看到村子里缺医少药,群众有了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就立志做一名赤脚医生。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邵丽英利用各种机会和业余时间,钻研医药书刊,练习针灸要领,逐步学会了一些医疗技术。白天,她巡回医疗在田间地头;夜晚,她走家串户为许多患者治好了病,受到社员群众的热情称赞。
一九七一年初,西倪宋大队的贫下中农为了使邵丽英提高医疗技术,更好地为群众看病,推荐她上了邯郸卫生学校。学习期间,她刻苦努力,成绩很好。毕业前夕,学校领导准备让她留校工作。是留在城市工作?还是返回农村?邵丽英想到自己到学校来时的动人情景:干部和贫下中农送了一程又一程,句句热心的话儿温暖着她的心。贫农王大娘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闺女,上了学可别忘了农村,俺都在等着你!”是啊!西倪宋大队缺医少药的状况需要她和贫下中农一道去改变,一些患慢性病的社员等着她回去继续治疗……。她想,留在城市工作是革命的需要,但农村的贫下中农更需要我。想好以后,邵丽英向领导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为了落实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我要返回农村去,把毛主席和党的关怀亲手送到贫下中农的心坎上!”她的这个请求,得到了学校党组织的大力支持。
邵丽英回村后,在党支部和贫下中农的支持下,因陋就简地办起了合作医疗站,积极开展防病治病的工作。为了防止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染,她和贫下中农一起进行防治疾病的调查,总结一些传染病发生的规律,制定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具体措施,使这个大队往年容易发生的几种疾病基本上消灭了。她还利用给贫下中农治病的机会,宣传毛主席的医疗卫生路线,讲解卫生知识,推动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她积极宣传和教育群众实行晚婚和计划生育,使全大队的节育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二十提高到百分之七十,晚婚由原来的百分之十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她推广了新接生法,防止了这个大队妇女产后的疾病和婴儿的死亡。她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积极做好医疗卫生工作的同时,平均每月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二十七天以上。她坚持勤俭办医的方针,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一年来先后采用和配制了三十多种民间验方,有的疾病原来要花一元到十几元钱,需要十天、半月才能治好;现在她采用自己配制的土药方,只用几分钱,三、五天就能痊愈,方便了贫下中农,巩固了合作医疗。只要听到那个社员有病,她就主动送医上门,对每个病人都很负责。去年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她为贫下中农看病到深夜,回家刚休息,忽然又听到有人叫门。一打问,才知道是东倪宋大队贫农社员暴廷宝的爱人难产。邵丽英一骨碌爬起来,背着药箱和产包跑步前往。产妇过去因疾病的折磨,十七年没有生育,暴廷宝全家是多么渴望自己的亲人安全分娩啊!可是,由于产妇宫颈扩张较慢,开始已被一个旧接生婆折磨得疼痛难忍,一家人真是心急如火燎。邵丽英满怀对贫下中农的高度责任感,一面对产妇进行精神安慰,一面采用针灸疗法减轻产妇痛苦,从深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上午,保证了产妇和婴儿的安全。暴廷宝一家眼望着又白又胖的孩子,心里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最近,邵丽英出席了县团代会,并被选为团县委委员。她说:“我的成长是毛泽东思想哺育和贫下中农教育的结果。”她决心把取得的成绩当作继续革命的新起点,坚定不移地沿着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奋勇前进!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农村需要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在安徽省霍丘县平岗公社红旗大队
为了使知识青年不断提高理论和文化水平,红旗大队党支部规定星期日为学习日。这是青年们在学习《反杜林论》。
红旗大队农具改革组的知识青年,积极、认真地研究和制造农具,为农业生产服务。
知识青年曹承芳(中)担任平岗公社党委书记以来,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这是她和同志们一起检查水稻生长情况。
在红旗大队党支部的带领下,知识青年积极参加劳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做到了生活上基本自给。这是女青年们试穿用自己的劳动收入添置的新衣。(本栏照片为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