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3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毛主席派来的造福人”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崩龙山区,枝叶繁茂的亚热带丛林中镶嵌着一座座傣族、崩龙族和苗族人民的村寨。人民解放军昆明部队某部“边防红色堡垒三连”就驻守在这里。指战员们同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密无间,为开发边疆和建设边疆积极贡献力量,傣族贫下中农热情地赞扬他们是“毛主席派来的造福人”。
“给傣家带了幸福来”
三连防区有个傣族城子寨生产队,气候条件比较好,土地肥沃。但是,因为对科学种田重视不够,粮食产量增长速度不快。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三连党支部就派副指导员板常安带领一批战士前去帮助。他们到生产队后,同干部社员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介绍大寨贫下中农大干巧干夺高产的事迹,并且同生产队干部一起到栽过水稻新品种的兄弟队去取经,学习科学种田方法。
大种试验田的活动展开以后,他们又同社员团结战斗,深翻土地,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城子寨的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稻产量创造了寨子里有史以来的新纪录。在此基础上,他们又乘胜前进,第二年水稻产量又上升了百分之二十四。
在欢庆丰收的时候,傣族歌手放声唱道:“解放军进山村,给傣家带了幸福来!”
“子弟兵和崩龙心连心”
小长沟,是个崩龙族聚居的山寨。大路两旁,整整齐齐盖了十三幢新房。这幢幢新房,都记载着三连指战员对崩龙族人民的深情厚谊。从田间劳动了一天的社员,回到自己温暖、舒适的房屋里,总是感激地说:“多亏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多亏解放军的热情帮助!”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小长沟寨的社员大清早就到远处山上劳动去了。快到中午时分,突然寨子里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眼看整个山寨就要被大火吞噬。正在附近执勤的二排战士,个个奋不顾身冲向火海,连队的同志和上山劳动的社员也飞快赶来,在崩龙寨里展开了紧张的灭火战斗。新战士王文俊烧着了衣服也顾不上扑打,一脚踢开门栅,迎着火焰冲进去砍断缰绳,把惊叫的牛群赶出来。佤族战士李岩三在最高的房顶灭火,不料柱子烧断,从房顶上掉下来。他不顾竹子戳破衣裳,划开皮肉,急忙爬起来冲进屋里,背出一袋包谷一袋黄豆。共产党员、班长段德良听到火中有小孩的哭叫声,迅速冲进火海,把两个孩子救了出来。
经过一场紧张的战斗,大火被扑灭了。为了帮助群众克服困难,重建家园,战士们把连队生产的五百多斤粮食和一百五十斤青菜,挨家挨户送给受灾群众,还抬着连队盖营房的木料和茅草,同贫下中农一起重盖房屋。崩龙族贫下中农深情地说:“山上的龙竹根连根,子弟兵和崩龙心连心。”
“应当感谢解放军同志的帮助”
在大茶山脚下,有一片没有开垦过的肥沃丘陵地。为了发展生产,多打粮食,从附近生产队迁来十八户人家,建立一个新的寨子,人们就叫它茶山脚生产队。
新成立的生产队在队长雷双印的带领下,用砍刀和斧子向荒山开战,向荒野要粮。三连指战员为帮助他们安家建寨,发展集体生产,一面同干部社员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指示;一面派出人力同他们一道在生荒地上砍杂草,刨树根,挖沟开地,除石运土。经过一个冬春的苦战,军民合力开出一百五十亩地和四十多亩水田,种上了庄稼,第一年就获得好收成。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傈僳族战士余泽兴根据当地冬季比较暖和的特点,向生产队提出了种冬包谷的建议,得到干部和群众的支持。十月,刚收完包谷,他们就立即深翻土地,撒下肥料,种下包谷,经过精心管理,冬包谷试种成功,给社员很大鼓舞。回顾生产队艰苦创业的道路,贫下中农说:“应当感谢解放军同志的帮助!”
山寨办夜校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边寨村头的小课堂里,总是挤满了傣家姑娘和崩龙族小伙子。沉静的边寨顿时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这里就是三连同志帮助各族群众开办的山寨夜校。
这个夜校是三连指战员应边寨贫下中农学政治、学文化的迫切要求开办的。开始,没有教室,一班长杜全周和战友们和泥运沙,割草砍竹,修补了一间废弃的空房;没有桌椅和黑板,他们就和寨子里的青年人到山上砍来木头锯板做;识字课本不够,战士孔庆启用钢板蜡纸刻印。战士们还热情地给每个上夜校的学员送去笔记本和铅笔。有文化的战士轮流当老师。
夜校象冬天的火塘那样吸引着人们,学员越来越多。共青团支部副书记、十九岁的傣家姑娘刀丽叶,经过努力学习,现在已能学习毛主席著作,看懂报纸了。她十分高兴地说:“有了文化,就象鸟儿长了翅膀,飞得高,看得远。”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水上雄鹰
在浩瀚的黄海海面上,只见一架架战鹰在滑跑起飞。它们就象奔驰的骏马,脚踏千层白浪,卷起数十米长的银花。转瞬间,它们腾空而起,飞翔而去。
这里,海军某部的一支水上飞行队,正在紧张地进行飞行训练。
十多年来,就是这些年青的水上飞行战士,在日夜警惕地保卫着祖国的辽阔海空,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海上抢险救生、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穿云破雾寻渔船
有一次海上突然刮起台风,正在捕鱼的不少渔船来不及进港避风,被刮得下落不明。上级命令水上飞行部队立即出动协助查明情况,进行抢救。
台风刚过的水上飞机场风狂浪高,气象条件十分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起飞,对这个部队来说还是第一次。副大队长辛启轩驾驶的战鹰,刚到怒涛滚滚的海面,就被大浪抛起几米高。在这种情况下,操纵稍不小心,就可能发生危险。为了尽快找到渔民兄弟,辛启轩和机组的同志们早把个人安危置于度外。他们抖擞精神,谨慎操纵,冲破层层巨浪,直上万里云天。
辛启轩驾驶战鹰在海面上空盘旋搜索。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艰苦战斗,他们发现了失散的第一、二批船队的位置,但是还有一些渔船仍然没有找到。第二天,他们又继续起飞三架飞机进行搜索。陈广立驾驶的飞机刚一升空,迎面就遇上了乌云。狂风夹着豆粒大的冰雹密集地打来,飞机在强烈的气流中剧烈地抖动。按规定,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请示返航。但是,为了让渔民兄弟尽快脱险,陈广立勇敢顽强搏击风雹,终于冲出云层,胜利向前。
战鹰在万里海空盘旋,远海的大雾压了过来,海面上什么也看不清楚。为了保证搜索胜利进行,他们决定作超低空飞行,把飞行高度下降到一百米、七十米、五十米;最后,几乎是在贴着浪花飞行。他们经过五个小时的搜索,找到了被台风刮散的最后一批船队的位置,迅速报告有关部门,很快把遇险的渔船都救了回来。
胸怀朝阳绘海图
水上飞行部队接受了一项新任务:为地方测绘海图。指定测绘的海区,礁石林立,恶浪咆哮,水文气象非常复杂,气流很不稳定。而这项测绘任务,要求数据必须十分准确。飞行员们在地面设想了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处置方法,认真作好了一切准备。
那天,大队长寇万通和飞行员赵家春分别驾驶水上雄鹰,向指定的海区飞去。在激烈的气流中,飞机象在大海怒涛中航行的一只小船,忽儿被上升气流推上几十米,忽儿又被下降气流压得倾斜过来。要获得测绘的准确数据,要求飞机必须保持固定的高度、速度和航向。当时,正值盛夏,烈日当头,骄阳似火,耀眼的阳光透过座舱刺得他们两眼火辣辣的,再加上舱内的气温高达四十多度,整个机舱象个大蒸笼,飞行服都被汗水湿透了。但是,他们顽强战斗,全神贯注着海面和仪表,冷静分析各种情况,及时修正飞机位置,把战鹰操纵得平平稳稳,准确地航行在规定的航线上。
当寇万通和赵家春完成了测绘任务胜利返航的时候,在途中天气突然变坏。水上机场上空雷电交加,八级大风掀起三、四米高的巨浪。他们驾驶的飞机降落到海上,立即被压过来的巨浪覆盖了。牵引艇来拖飞机时,茶杯粗的缆绳震断了几根,还是无法向岸边靠拢。飞机在水中激烈颠簸,机组的同志们感到一阵阵头晕,一阵阵恶心。他们又顽强地跟风浪搏斗了三个多小时,才胜利靠岸。
第二天,根据预报,测绘的海区气象很好,而水上机场附近的气象并不好。飞行员们坚决表示不放弃一次测量的好机会。他们又一次克服了种种困难,斗志昂扬地驾机起飞了。
就这样,他们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奋战,胜利地完成了测绘海图的任务,受到有关部门的赞扬。
劈涛斩浪救海员
我国远洋货轮“和平31号”有一天正在海上航行,轮机长唐炳生突患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进行抢救。这时,货轮远离大陆一百多浬,一时靠不了码头。地方海运局怀着对子弟兵的无限信任,向部队请求援助。水上飞行部队奉命立即派水上飞机去抢救。
绿色信号弹刚刚升起,大队长寇万通带领的水上雄鹰立即风驰电掣般地跃入海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预定海区。
“毛主席派飞机来了!”“和平31号”的船员们聚集在甲板上挥手欢呼。水上飞机在货轮上空盘旋下降。深海,常常是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在这里降落,是水上飞行最难的科目之一。飞机一接触浪头,就被涌浪抛起五、六米高,然后又被摔进三、四米深的浪窝。咆哮的巨浪劈头盖脑地从机翼上翻过来,压过去,仿佛要把飞机吞掉、撕碎。寇万通怀着一颗对人民群众的火热的心,勇敢沉着地操纵飞机,劈开巨浪,滑行到靠近货轮的海面上。飞行员们立即按照预先研究的救生方案,争分夺秒地把唐炳生运上飞机。为了减轻飞机颠簸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寇万通抓住巨浪扑来之前的短暂平静时机,果断地加大油门,拉杆蹬舵,让飞机劈开滚滚怒涛直插云天,及时把唐炳生送到驻军某医院进行手术抢救。
十几天后,唐炳生痊愈出院了。不久,水上飞行部队收到了他写的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上面写道:
人民军队爱人民,
阶级情谊比海深。
劈风斩浪向前进,
战天斗海为人民。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帮助子弟兵解决吃水困难
大庆附近某部驻军,由于地下水源缺乏,吃水成了大问题,每天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担。这件事被大庆革委会知道后,立即派工人前去解决吃水问题。
正是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大庆工人来帮助子弟兵打井的消息一传开,干部战士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奔出营房,和大庆工人一齐卸下了井架、锅炉、钻头……。
没有吊车,人员又少。三十多米高的钻机怎样起吊?几吨重的机械怎样安装?钻井队民兵营张营长和工人们商量,一致表示:要向“铁人”王进喜学习,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铁人”的精神鼓舞着工人们,干部战士也纷纷赶来助战。工人们爬到几十米的高空进行绑架,手冻麻了,使劲搓一搓,耳朵冻疼了,用手揉一揉。他们把几吨重的机械挂上绳子,人拉肩扛,终于固定到了合适的位置。虽然在滴水成冰的气候下作业,但他们都干得满头大汗。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整个准备工作便就绪了。
开钻的时候,只见工人们往下一按煞把,钻机轰响,钻杆飞旋。一米、二米、三米……,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工人们都坚持战斗。为了找到充足的地下水源,工人们认真地化验了地下水的成分,仔细测量水的蓄藏量。突然,钻杆急剧颠动,钻机骤响,根据多年的钻井经验,工人师傅知道这是碰到了岩石层。岩石层是钻井中的难点,稍不注意,就会卡住钻头,折断钻杆,使井报废。只见工人师傅沉着应战,熟练地操纵着升降杆,时而轻轻提起,时而用力下按。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穿透了岩石层,一口水井在辽阔的荒原上打成了。
清清的泉水从地下喷射出来。这水,来自地下一百五十多米的深处,凝结着工人阶级关心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干部战士手捧泉水,甜在心头,喜上眉梢。部队党委代表全体指战员,向大庆革委会和工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决定把这口井叫做“军民团结井”。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甘蔗林里的故事
辽西战役期间,解放军战士身在苹果园里不吃苹果,遵纪爱民传佳话。现在,我军的新一代继承光荣传统,自觉维护群众利益的事情,层出不穷。下边讲一个发生在甘蔗林里的故事。
去年秋天,驻湖北省解放军某部指挥连,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在鄂西地区的崇山峻岭间架设一条高压线。王富文等三个战士组成一个架设小组,负责在一个地段挖坑和埋设高压线杆。三十五号杆位,正好在一块十几亩的甘蔗林中间。
鄂西山区的初秋,骄阳似火。三个战士扛着作业器材,钻进了密密层层的甘蔗林。他们来到杆位前,一时都愣住了。战士萧水明发愁地说:“甘蔗这么密,咱挖八十厘米口径,两米深的坑,还能不挖掉三、四十棵?”小组长王富文想了想说:“是呵,这是贫下中农用汗水浇大的甘蔗,咱一定得想办法少挖掉点。”于是,三个人蹲在甘蔗林中,反复合计起来。最后,决定只挖掉九棵甘蔗。
三个粗手大脚的战士,小心翼翼地刨起土来。每一锨都要琢磨琢磨,每一镐都要思索思索,生怕碰坏旁边的甘蔗。同时,为了不压坏旁边的甘蔗,他们还把从坑里挖出的土,一锨锨运到甘蔗林外边。不到一刻钟,三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王富文甩掉顺衣袖流下的汗水,诙谐地说:“咱们都成‘海军’啦!”小萧说:“这活儿,比叫咱绣花还难啊!”王富文说:“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朵花咱无论如何要绣好!”
甘蔗林里密不透风,又闷又热,气都透不过来。三个战士渴得嗓子冒烟。旁边,挖倒的九棵甘蔗整齐地放在地上,不时沁出一滴滴甜汁来,可谁也没伸手碰它一下。他们深深地懂得,这是人民的甘蔗,“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
太阳落山了,三个战士才扛着挖掉的九棵甘蔗,送往附近的生产队。生产队贫协主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看到浑身大汗淋漓的战士,很心疼,非逼着他们把甘蔗吃掉不可。三个战士说啥也不吃。老人发了脾气:“为什么不吃!你们都是我们贫下中农的孩子,不吃就不放你们走!”三个战士一齐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毛主席给咱定的纪律。老一辈在苹果树下不吃苹果,咱在甘蔗林里也不能吃甘蔗啊!”说罢,三个人顺着山路一溜烟地跑了。
老人望着三个青年战士远去的背影,嘴里直念叨:“这是多自觉的战士呵!真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孩子!”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沙漠新村巴拉岱
初夏,登上贺兰山的北部山峰阿拉乌拉,极目远眺,北面是浩瀚无际的乌兰布合大沙漠,南面是峰峦起伏的贺兰山,转首向西,在荒山和大沙漠的结合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茂盛葱绿的小绿洲,这就是沙漠新村巴拉岱。但谁能想到,三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风吹沙石跑,地上无青草”的大沙窝?
一九七○年春,人民解放军某部三营指战员,来到了巴拉岱。开始,他们吃菜要从内地调,吃水也得到三十多里外的地方拉。在批修整风运动中,三营干部战士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坚定了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信心。他们向荒漠开战了。
要改造荒漠必须有水,三营指战员把打井找水,作为改造荒漠的第一仗。可是,向北是沙漠,向南是荒山,处处干得冒烟,哪里有水呢?同志们踏遍了周围一个个沙丘,察看了一条条河滩,凡是潮湿有草的地方,都成了指战员们找水的目标。大家利用休息时间,在五个地方挖了十多米的深坑,仍然不见水星。魏营长带领一个调查组,遍访了周围三十多里的蒙古包和放牧点,得知了七、八个可靠水源。经过分析比较,营党委决定在西南方向,离巴拉岱有七里路的一个山脚下打井取水。
严冬腊月,寒风刺骨,飞沙走石,刮得人眼难睁。打井的同志在连队干部司建英、赵洪贵的带领下,顶风冒雪,在冰水里捞沙子,撬石头,很快挖出了三眼井。接着,他们又从二里多路的山上背来石头,修了一个水库,凿通两座山梁,修了七里长的石砌水渠,把井水成功地引到了巴拉岱。大家看着呼呼外冒的清泉,高兴地命名它为“创业泉”。
在打井修渠的同时,开荒造田也在紧张进行,同志们用大镐铁锹,平沙丘,搬石头,刨开坚硬的冻土,开出八十多亩荒地,又从二十多里外的羊圈拉来羊粪。使巴拉岱第一次长出了粮食。
巴拉岱,蒙语是大沙窝的意思,但这里也是个大风窝。乌兰布合大沙漠的流沙,常常随着狂风,就象洪水一样卷进巴拉岱,要在这样的地方种出青菜来,可是个大难题。根据巴拉岱的自然条件,营党委作出了长远规划,首先在田地周围打了一道土墙,又栽上树,筑起层层防风林带,战士们从各自家乡,写信要来了各种菜籽。
一九七一年春,干部战士先在三十亩地里精心播下了希望之种。可是,种子下土后,等了半个月,还不见菜芽出土,扒开一看,不是没发芽,就是出芽后干死了。什么原因呢?原来是新开的沙土地,保水能力差,灌水后,渗的快,地皮过于板结造成的。他们赶紧采取催芽下种的办法,又播下了第二次。这一次,苗虽出的很齐,可是,经过几场大风沙和寒流的侵袭,又死了不少。
吃一堑,长一智。三营的指战员迎着困难上,把革命的冲天干劲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重新修渠整坝,平整了土地。在一九七二年,又满怀信心地播下了新的菜种。这一次,他们吸取头年教训,下种时,为了保持水分,稍种深一点,又在下种地方垒起小土堆,幼苗快出时,再把土堆扒开;浇过水及时松土。菜苗出来后,他们管理得更加精心。
辛勤采得百花蜜,汗水换来瓜菜香。经过辛勤劳动,陕西的大萝卜,江苏的窝瓜,宁夏的大白菜等,二十多种瓜菜成功地在巴拉岱开花、结果。有的大窝瓜重达五十一斤,西瓜二十八斤,向日葵九斤多……。全营八十多亩地,收冬夏菜十八万斤,实现了蔬菜大部自给。沙漠地里栽下的柳树、杨树等,成活了四千八百多棵,一株株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巴拉岱变了。昔日的秃山荒漠。如今渠水纵横,菜畦如画,绿树葱茏,一派生气勃勃。去年春天以来,十几户在周围过着游牧生活的蒙、汉族牧民,也纷纷赶来巴拉岱,参加建设,为巴拉岱增添了新的力量。军民齐心协力,在这儿盖起了学校、商店和俱乐部,使巴拉岱又成为牧民的生活中心。目前,巴拉岱军民在毛主席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光辉思想照耀下,艰苦奋斗,努力作战,正向新的目标前进。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