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罗霄山麓展新图
——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大好形势
从弯弯的浏阳河,沿湘江逆水而上,越过“飞涟灌万顷”的韶山灌区,向东行至罗霄山麓,就是有着光荣斗争传统的湘中、湘东革命老根据地。四十六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考察了这里的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县,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光辉著作。今天,这五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沿着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大踏步前进。五县人民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大干苦干,使革命和生产的形势大变快变,创造了一幅气壮山河的新图。
巨大动力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生产的巨大的推动力。这五县在一九六六年以前,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粮食亩产只有五、六百斤。一九七一年,五个县全部跨过了《纲要》。去年,虽然遇到大旱,醴陵县平均亩产仍然达到一千零一十四斤;湘潭县近三年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二亿五千多万斤;其他三县,也都是大幅度地增长。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革命化,使他们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转变了工作作风。近三年来,这五县每年从县、区、社抽调七千多名干部深入基层,狠抓后进社队的转化工作。衡山县白沙公社,历来易旱易涝。过去,公社领导没有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缺乏改变面貌的雄心壮志,致使粮食产量年年全县倒数第一,被人称为“拖脚社”。一九七一年秋,县委书记吴振东来到这里蹲点。有人说:“你一没带钱,二没带粮,一双空手来改造后进,只怕是老牛下滂田——难上岸。”老吴回答说:“我们靠的是党的路线和群众的革命干劲,只要路线对头,有了一股‘牛劲’,不怕变不了!”他帮助公社党委狠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路线斗争觉悟,振奋了大家的革命精神。在很短的时间内,全社自筹资金,依靠集体的力量,修建了一座一百五十瓩的电力排灌站,开了一条二十华里长的主干渠,一年就打了个翻身仗。去年全社粮食平均亩产九百三十五斤,总产比上年增长三成,“拖脚社”迈出了大步,跨入了先进行列。全县的后进社、队有百分之七十五改变了面貌,二十六个公社党委书记蹲点的后进队,一九七二年每亩平均比上年增加一百九十八斤。
“一石激起千层浪”,后进上来了,促进了先进,各县出现了一个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局面。湖南省农业学大寨的老先进典型——醴陵县军山公社龙佳洲生产队,在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七年里,粮食平均亩产连续三年超千斤,去年单产又比前年增长一百零九斤。社员们说,真是一年一个样,一步一重天。
五业兴旺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这五县得到了落实,多种经营之花到处盛开。
就拿湘潭县的造林来说吧,这里是个“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地区。过去,由于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山是“和尚山”、“癞子头”,水土流失严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精神,广大干部和社员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植树造林热潮。在改造荒山,兴办社队林场时,县委认真落实党的林业政策,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原则,凡是便于生产队经营的小片荒山,大队帮助统一规划,由生产队植树造林。生产队荒山多,目前无力开垦造林的,采取公社、大队“统一领导,统筹规划,联队经营,比例分益”的办法建林场,尊重生产队的山林所有权,调动了广大群众大办林业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奋斗,如今湘潭全县共营造松、杉、樟、梓等用材林七十多万亩,竹林两万亩,兴办社队林场七百二十四个,建立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用材基地六十二处,社员屋旁栽树五千多万株。昔日“草不长,鸟不落,山山岭岭秃脑壳”的地方,变成了“层层梯田绿,条条林带长”的新山村。
湘潭县不仅粮丰林茂,而且打破了历史上很少种棉的习惯。去年,县委加强了对棉花生产的领导,认真落实政策,合理布局,建立了一批棉花基地。还培养了一批植棉能手,摸索了一套植棉经验。去年,响塘公社新屋生产队女知识青年陈沛兰、肖湘成,坚持为革命种棉,用科学种棉,她们管理的棉田,亩产皮棉二百五十一斤,创造了湘潭地区的棉花高产纪录。
长沙县是生猪大发展的一个典型。由于县委坚持两条腿走路,积极发展社、队集体养猪,大力鼓励社员家庭养猪,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养猪政策,大大地调动了广大社员养猪的积极性。去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一百二十九万五千多头,每人平均一点零四头,每亩平均近一头,超过了一九七一年全年饲养量的百分之十一点九,全县交售给国家的肥猪有四十三万八千多头,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六点五。
各县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既努力发展当地传统农副产品,如湘莲、辣椒、茶叶、蜂蜜、柑桔、席草、药材等,又积极引进一些新产品,如甘蔗、蒲葵、榨菜、蚕桑、殖蚌养珠等,使农副业生产出现了一派兴旺景象。去年,五县的生猪、棉花、油料、茶叶、辣椒等,都是历史上产量最高,对国家贡献最大的年头。
山河新貌
在这五县纵横四百多里的辽阔土地上,山河的巨大变化,特别引人入胜:紫荆山下两条雄伟壮观、全长七十二华里的人造河,吞吐着千溪万流;奔腾不息、长达一百二十华里的石狮江,被裁弯取直,听从了人们的调遣;一架架渡槽凌空而起,一条条渠道盘山过岭,塘坝、水库星罗棋布。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兴修水利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力。从一九七一年秋天开始,醴陵县在一年之内,抢修三条贯穿全县东、南、北三乡的酒埠江东干渠、官庄右干渠和麻庄渠道,形成三条水利大动脉,使全县百分之九十的农田免遭干旱。搞这样大的工程,劳力从哪里来?县委从调查军山公社新屋场生产队大干水利的事迹中得到了启示。为了迅速改善水利条件,从一九七○年冬起,这个队抽调了二十四个劳力搞水利建设,分三班昼夜施工,连续苦战七个月,挖通了一条长达一百一十多米的石隧洞,解决了本队的水利问题,还新开了二十多亩田,当年的早、晚稻都获得了丰收。新屋场队的事实有力地说明:群众的干劲大无边。于是,县委打破了过去只在冬季兴修水利的框框,采取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常年施工,农忙不间断,农闲大会战。县委许多领导干部深入工地,和群众一起出大力,流大汗。官庄右干渠八号隧洞,滂深泥烂,施工困难。县委常委肖帮来和其他负责同志与民工一起,挑烂泥,舀浸水,扛坑木,架拱肋,奋战七天七夜,打通了这个“咽喉隧洞”,终于在去年八月全线通水了。其他两条大干渠也先后竣工受益。一年多来,共修通二百七十三华里的主干渠和二千一百四十华里的支渠,完成了一千七百三十七万多土石方。如果把这些土石方筑成高宽各一米的堤,相当于从醴陵到北京整个里程的十六倍多。
醴陵县的水利新图,只是湘中、湘东地区农田基本建设的一个缩影,其他四县采取山、水、田、土综合治理的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现在,旱涝保收农田都达到了总农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近几年这五县机耕面积不断扩大,排灌、脱粒、轧花、碾米等农业操作和农副产品加工,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
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五县人民,正在用多姿多彩的画笔,描绘着更新更美的画图。
本报通讯员


第5版()
专栏:

队里办起托儿所 妇女顶了半边天
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江苏丹阳高桥大队。这里,山上青松翠杉,郁郁葱葱;山下隆隆机声,劳动号子,交响回荡,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山村高桥的变化,同托儿所的创办有密切关系。一九五八年,高桥大队党支部为了帮助妇女从孩子的拖累中解放出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八个生产队,队队办起托儿所。
“托儿所办不办大不一样。”支部书记周明书说。办起了托儿所,十五年来,妇女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未办托儿所之前,全大队有一百三四十个妇女被孩子拖累,不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托儿所办好了,妇女顶了“半边天”,投工量占全大队总投工数的百分之七十。四千六百亩宜林山地全部绿化,至今已积蓄了二万立方米的木材,粮食亩产也超过了千斤。
妇女在生产中作出贡献,在政治上得到了锻炼,成长很快。陆桂娣是第一个把孩子送进托儿所的女社员。解除了带孩子的拖累以后,更加精神焕发,生产上流大汗,学习上花大力,认真读毛主席的著作,政治觉悟提高得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选为建山公社党委委员、丹阳县委委员。
在高桥大队,象陆桂娣这样的妇女,队队都有。周桂英,只读过几年书,攻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有困难。她坚持把孩子放在托儿所,孜孜不倦,刻苦学习,弄通了马列著作的一些基本观点,成了大队批修的骨干。由于妇女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已有十一个妇女分别担任了大队、生产队的领导干部,其中四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高桥的同志们把办好托儿所看作一项政治任务。他们不满足于带好孩子,更注意使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大队的八个托儿所现在有一百一十七名孩子,小的两个月,大的六岁,多数是四周岁以下的幼儿。十五年来托儿所没有发生过一桩孩子摔伤、溺水事故。穿过林荫小道,我们到了第七生产队的托儿所。保育员李翠英,在所工作十五年了。她不但管好孩子的生活,还组织大一点的孩子到田头参加有益的活动,院里放的一篮麦穗就是孩子们拾的。去年,托儿所的孩子为集体拾了二百多斤稻麦。他们还给孩子们讲雷锋和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教唱《东方红》、《我爱北京天安门》等革命歌曲,孩子们生活得很愉快。
党支部很重视抓好十六名保育员的思想工作。每当农事紧张的日子,保育员就主动在上工前,把孩子接进托儿所,收工后,又送给家长;哺乳的妈妈劳动地点近的,就抱孩子到工地喂奶;劳动地点远的,事先准备好吃的,不让婴儿受饿;孩子病了,保育员主动送到卫生所诊治,按时给孩子服药、打针。保育员工作负责,家长放心,托儿所越办越好。
本报通讯员


第5版()
专栏:

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锻炼,清江化工研究所科研人员的精神面貌起了很大变化。
技术员胡鉴纲研究工程塑料已经有十多年了。一九七○年九月,他来到清江大众塑料厂锻炼。开始,他天天跟工人同志在一起,打水、扫地样样干。这时有人说,“老胡干活真够劲,没有知识分子架子”。他自己也觉得,工人上班我上班,工人流汗我流汗,这样也就算同工人“结合”了。
有一次,领导上要他和另外几个技术员同工人同志一道,研究尼龙1010工艺的技术改造问题。这下子老胡有点发难了,他想,这条工艺比较成熟,如果改得不好,自己的面子往那搁?所以,他没有发表多少意见。
工人师傅看出了胡鉴纲的心思,就主动找他谈心说:“老胡呀!你同我们工人在一起,要发挥你的长处,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呀!”老胡听了这番话,心里翻腾起来。他看到自己和工人同上一个班,同干一个活,工人师傅一个心眼想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而自己考虑的却是个人的面子,这说明自己的立足点还没有真正移过来。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他找到了自己在世界观上的差距,下决心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中改造世界观,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车间党支部领导下,胡鉴纲根据工人的建议,同大家一道研究出了一个技术改造方案。实现后,使尼龙1010的生产能力比原来提高了百分之六十,劳动力节省一半。
青年技术员王淬生等四位同志接受了研究工程塑料——芳香尼龙的任务,他们认识到这是党对自己的关怀和信任,决心努力完成任务。
试验工作开始后,他们按照国外资料的介绍,采用异丙醇作溶剂,制作芳香尼龙的中间体——合成盐。经过多次试验,由于溶解情况不好,没有取得进展。大家都很着急。在工人同志的鼓励下,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实践论》。认识到在科学实验中,学习别人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作具体分析,照搬别人的东西是不行的。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溶剂最合适,要靠自己实践,取得直接经验。于是,他们便和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同志讨论、研究,从实际条件出发,终于成功地采用一种来源广、又经济的溶剂代替了异丙醇,溶解效果很好。
经过二百六十多次试验,把洁白透明的芳香尼龙聚合体拿出来了。后来,他们又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终于研究出用芳香尼龙聚合体纺出强力较高的芳香尼龙丝的新工艺。
本报通讯员


第5版()
专栏:

不辞辛苦的乡村放映员
湖北安陆县棠棣区放映队,近几年来,遵照毛主席关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伟大教导,长年累月,挑着放映担,上山下村,为贫下中农放映电影。
乡村生产队,羊肠小道弯弯曲曲,交通不便。放映队的同志,每天要挑着一百二十多斤重的担子,走十里多路。开始,他们挑着放映机,爬山越岭,干劲满大。可是,时间一长,就感到有些吃不消了。思想一动摇,担子就慢慢从肩上卸下来了。有次转“点”,生产队派来三个社员挑机子,其中有位五十多岁的老贫农。放映队的同志见路远担子重,不好意思让老人挑。老贫农笑了笑说:“庄稼人挑重担走远路是常事,宣传毛泽东思想,还能怕苦怕累!”老人的话引起了放映员们的警惕。他们总结前段工作,算了一笔账:每次转“点”要生产队派三个劳力搬机子,全县八个放映队每年要转两千多次“点”,这样一来,就得花六千多个劳力。如果把这批劳力用于农业生产,对农业该有多大贡献?这笔账,震动了放映队每个人的思想,他们重温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决心在为贫下中农服务中,自觉改造世界观,将革命的担子挑到底。打这以后,他们又挑着放映机,巡回放映在全区七十多个“点”上。
放映队在巡回放映中,不仅尽量减少贫下中农负担,不增加生产队的麻烦,还尽量抽出时间为贫下中农办事。谁家的广播不响了,他们便去修理;生产队打米机坏了,他们帮助检修。有一次,放映队在胡巷大队放映时,正在抽水抗旱的柴油机坏了。当时抗旱正紧,机手急得满头大汗。放映队负责人刘传兴马上来到现场,和机手一道拆开柴油机,发现是喷油嘴坏了。他们不顾劳累,立即抢修。抽水机修好了,干部社员十分感激。
本报通讯员


第5版()
专栏:

他们欢度着幸福的晚年
湖南省武冈县城关镇敬老院,背倚古城墙,面对云雾山,宅前有一条小河流过,屋后长满了四季青、夹竹桃和万年松,景色宜人。
走进院子时,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饱满的老人,正在做着各种有益的活动。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戴着老花眼镜在看报纸、画报,有的在聚精会神地下象棋,有的围在收音机旁听音乐,还有的正在给菜园里那些刚种下去的南瓜、豆角浇水。
这所敬老院是在一九五八年,为收养丧失劳动力的鳏寡孤独老人建立起来的。十五年来,共接纳了二百五十多位老人。现在院里的老人,年龄最高九十二岁,最低的六十五岁。这些老人绝大多数是旧社会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被接进敬老院以后,得到党和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吃、穿、住和治病都不用担忧。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晚年。
有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名叫伍爱秀,从小父母双亡,十二岁被迫卖给地主当丫头。在一个大冰雪天,狠心的地主逼着她上山砍柴。冰封雪盖的山上,坡陡路滑,伍爱秀不幸从山上滚了下来,双眼被树楂戳瞎了。地主又把她赶了出来。她住在山洞里,靠讨米过活。后来,她和一个长工结了婚,生了一个男孩。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到十七岁,又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了壮丁。丈夫活活气死,她的生活更加悲惨。一九四九年武冈解放后,人民政府把她从山洞里接出来,为她解决了衣、食、住、医疗等问题,伍大娘从此才真正过上了人的生活。一九五八年进了敬老院,日子过得更美好了。
厨房里飘出了阵阵饭菜的香气,吃晚饭的时间快到了。这时,外出游玩的老人们三三两两陆续回来了。有的互相报告着在街上见到的新闻,有的评论着刚才欣赏过的电影和戏剧。院里除每天组织大家学习一个小时以外,其余的时间都由老人们自己安排。老人们由于劳动惯了,闲不住,常常喜欢在院里院外的空地上种些果木树和蔬菜。
敬老院门前有两株古树,在火红的晚霞映照下,格外生机勃勃。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