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第1版()
专栏:

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教育革命的方向前进
上海机床厂一批工人大学生毕业回厂后积极发挥作用
东北工学院第一批工人大学生毕业回到生产实践中作出显著成绩
据新华社上海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电 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一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的光辉指示,指明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方向,肯定了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五年来,上海机床厂先后选拔了一百一十名有实践经验的工人进入本厂创办的“七·二一”工人大学学习,还向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等学校选送了十一名工人学员。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名工人大学生陆续毕业回厂,其中有九名已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原来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人,经过新型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如虎添翼,在生产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现在,这些工人大学生,有的在本厂科研和技术部门工作;有的回到原来工作的班组,边参加劳动,边从事技术工作;有的支援了内地建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女共产党员周赛飞,上大学以前是二车间的装配电工,毕业后分配到本厂磨床研究所工作。尽管她担负的设计任务比较重,她始终坚持认真看书学习。在批修整风中,她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和《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毛主席著作,联系实际,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罪行。她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技术上也成长很快。毕业两年来,她已经完成了全自动双端面磨床、高精度的外圆磨床等四台机床的电气设计任务。在完成采用可控硅调速装置的机床电气设备这一设计时,她还到车间和工人一起参加产品制造。她这种不脱离无产阶级政治,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受工人们的爱戴。原来在二车间做过装配钳工、电工和导轨磨工的余余兆,去年夏天从清华大学工人进修班毕业,回厂担任了二车间技术组副组长。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又调到修理组。他总是愉快地接受分配给他的任务,到那里就积极发挥作用。在技术组工作时,他负责编写《导轨磨工艺》。在群众的帮助下,他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写出了一本几万字的《导轨磨工艺》初稿,并且和工人逐项逐条进行检验,反复修改,使这套工艺更加切合生产实际。
这些工人大学生回厂后,勇于实践,敢挑重担,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就完成了好几项国家交下来的重要科学研究项目和一批技术革新项目。“七·二一”工人大学毕业生沈关松,怀着为国家多作贡献的雄心壮志,参加一项新的科学研究课题的工作。他和试验小组的同志们走出厂门,到许多单位去调查研究有关新技术在各方面的运用情况,然后结合科研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试验,掌握了大量数据。在进行这项科研的过程中,沈关松既积极大胆地提出试验方案,又虚心听取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通过实践,他的技术水平又有了很大提高。
五年来,上海机床厂沿着毛主席指引的“七·二一”道路不断前进。他们不仅选拔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工人到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去学习,并且还在车间、工段举办业余专业理论班,使更多的工人有学习技术理论的机会。许多回厂的工人大学生,担任了“七·二一”工人大学和车间、工段业余专业理论班的教师。他们把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工厂的生产实际进行讲课,讲得生动活泼,明白易懂,很受工人们欢迎。
据新华社沈阳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电 东北工学院第一批工人大学生毕业回到生产实践中以后,在抓革命、促生产中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大胆革新,作出了显著成绩。厂矿干部和工人群众称赞他们不愧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的毕业生。
这批工人大学生共五十九名,一九六九年底入学时,平均工龄十三年。他们在东北工学院学了两年多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现在,他们当中有十九人担任了厂矿工段长以上的领导工作,有二十四人当了技术员,有九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有两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他们回到厂矿以后,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态度,运用所学知识全心全意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炼钢专业毕业生李光宇回到鞍山铸钢厂以后,担任铸钢车间技术员。他看到电弧炉的炉衬寿命短,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便主动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工厂领导的支持下,李光宇运用在东北工学院所学的知识和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同工人群众一起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用镁砂管代替镁砖做炉衬,使炉衬寿命由原来的三十多炉提高到一百四十多炉,使钢的产量大大增加。过去工人检修电炉要站到炉内,用镐刨,用锹装,往外扔废炉衬,又累又热。李光宇经过反复研究,设计了一个铁槽子,修炉时用吊车把它吊到炉内,工人在槽子里工作,打下的废料直接掉进槽内,用吊车运走。这样,既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又加快了修炉速度。修炉工人说:“别看这简单的铁槽子,过去就长期没人想到,咱们工人大学生回来后,不但想到了,而且做了出来。”李光宇回厂一年多,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去年八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厂矿的干部和工人们反映,工人大学生毕业回厂后,拿起工具就能干活,同工人群众心想到一处,活干到一起,敢挑重担,勇于创新。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张嘉群,回到本溪合金厂后,敢于碰“老大难”问题,敢于在生产关键上下力气。厂里有四台移卷调压器,耗电量很大。张嘉群抓住这个“老大难”问题,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同工人一起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制造出了四台可控硅调压器,代替移卷调压器,一年能为国家节约一百多万度电,解决了本厂多年来的一个生产关键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多来,东北工学院第一批工人大学生毕业回到生产实践中以后,已经搞成新产品设计和技术革新三十三项。
这批工人大学生,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反复钻研,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机器制造专业毕业生薛洪书回到营口机床厂后,担任技术科副科长。他看到本厂生产的插齿机,刀具冲程数比较低,就下决心努力赶超先进水平。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认真研究国内外先进刀具的优缺点,运用在校所学知识,对插齿机进行了改革。最后,在一台改装的插齿机上进行高速冲程试验,达到每分钟冲程七百二十次,比原来提高了四百八十次,而且机床运转正常,刚度不受影响。薛洪书并没有满足,他和技术革新小组的同志一起,继续研究,基本上实现了插齿机加工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片)
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实行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图为教师就学生设计的半自动车床,分析力学原理,进行理论教学。
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

应金日成主席邀请前往朝鲜访问
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离开北京
宾努首相、英·萨利特使和周恩来、李先念、徐向前等到车站欢送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讯 柬埔寨国家元首、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应金日成主席的邀请,今天下午乘专车离开北京,前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访问。
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中央政治局主席、王国民族团结政府首相宾努亲王和夫人,柬埔寨国内特使英·萨利,我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李先念,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徐向前等,前往车站欢送。
随同西哈努克亲王前往访问的有,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大臣秀木,尤瓦那王子和夫人、西哈莫尼王子、诺林达拉邦王子、凯卡妮娅公主、博夫人、古伦夫人等。
朝鲜外交部副部长陈忠国专程前来北京迎接并陪同柬埔寨贵宾前往平壤。
到车站送行的还有:
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大臣杨森安将军和夫人、吉春和夫人、秀蒲拉西,沙林察大臣的夫人、副大臣万比尼和夫人,柬埔寨驻中国大使笃坎敦和夫人;
我国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交通部副部长郭鲁,有关方面负责人林佳楣、黄杰、陆维钊、王珍、高建中、孙浩;
朝鲜驻中国大使玄峻极和夫人。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康矛召和杨玲同志陪同贵宾至我国边境城市丹东。
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今天下午路过天津时,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和天津驻军负责人解学恭、吴岱、刘政、王曼恬、许诚、费国柱、李士曾和朱宪彝教授等,前往车站迎送。


第1版()
专栏:

周恩来、姚文元同志会见越南《人民报》代表团
同黄松同志等进行了十分亲切友好的谈话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姚文元,今天下午会见了越南劳动党中央候补委员、越南《人民报》总编辑黄松和由他率领的越南《人民报》代表团全体团员,同他们进行了十分亲切友好的谈话。
参加会见的代表团团员有:《人民报》国际部主任光泰,《人民报》驻北京记者黎思荣,《人民报》记者武慧琼。
越南民主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阮进,越南南方共和驻中国大使阮文广,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驻北京记者黎春和,也参加了会见。
会见时在座的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务院文化组秘书长石少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负责人申健,《人民日报》负责人鲁瑛、陈浚、潘非,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肖特,以及张德维、胡乾文等。(附图片)
图为会见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

天津地区切实加强防汛准备工作
利津县检修黄河堤防以确保安全渡汛
据新华社石家庄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电 河北省天津地区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以批修整风为纲,领导群众对防汛工作加强了准备。
河北省天津地区位于海河水系各河的下梢,地势低洼,洼淀面积占全地区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近些年来,全地区人民在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兴修了很多防洪防涝工程,大大加强了防洪抗涝能力,为夺取农业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近两年来这个地区持续出现旱象,广大群众把主要精力投入了抗旱斗争,因此,有些人对可能发生的洪涝放松了警惕,产生了麻痹思想。针对这种情况,中共天津地委和地区革委会,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就专门召开了各县负责人会议,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引起了大家对防汛防涝工作的重视。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当时,全地区各县在坚持抗旱斗争的同时,就把防汛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各县和主要河系普遍建立了防汛指挥机构,对防汛准备工作切实加强了领导。在各级领导干部带领下,全地区先后有一万六千多名干部和群众,对主要河道、堤坝、水库和洼淀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不能安全渡过汛期的工程及时地进行了处理,以确保汛期安全。
据新华社济南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电 中共山东省利津县委和县革委会以批修整风为纲,深入发动群众,从思想上、组织上和物料上切实做好黄河防汛准备工作,以确保黄河安全渡汛。
利津县地处黄河最下游,防汛堤段长达二百里,险工较多。解放后,这里的干部和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不断加固堤防,汛期积极抗洪防险,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去冬今春天气持续干旱的情况下,有些社、队的领导干部产生了麻痹思想,只注意抓水抗旱,忽视了防汛工作。县委和县革委会针对这个问题,及时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认真总结往年防汛工作的经验教训,使大家充分认识搞好黄河防汛的重大意义,讨论制订了开展防汛工作的具体措施。会后,县委确定由两名常委分工抓这项工作,迅速建立和健全了县、社、队各级的防汛组织,做到层层有人管,各级领导亲自抓。
这个县在落实防汛措施中,注意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抓紧对黄河大堤要段险工和防汛重点工程进行检查、抢修和续建。现在全县黄河堤防已堵塞穴洞一千多个,清除河道滩区的行洪障碍二十多处。护河民兵们正在加紧进行锥探压力灌浆,搞引黄淤背、填塘固黄工程六处,并且准备了各种抢险物料和器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