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时刻记着自己的责任
——记河北省宽城县山家湾子公社党委书记带领群众学大寨的事迹
一九六九年秋,张德文到宽城县山家湾子公社担任党委书记。这个公社紧靠都山脚下,长河从都山发源,每到雨季,山洪倾泻,把个山家湾子变成一片乱石滩。合作化后,沿岸各队兴办一些农田建设工程,面貌改变不大。张德文来后,三年间山家湾子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九六九年全公社总产量是四百万斤,一九七○年达五百万斤。去年大旱仍获得好收成。
从改造自己开始
张德文刚到山家湾子公社,看到耕地零零碎碎,一出门不是爬梁就是趟河。怎样改造这个穷地方?开始他有些信心不足。一天,他来到半山腰的车道子大队,老共产党员王合方热情地领着他走遍了大小沟岔。走到一个狭窄的山缝里,王合方指着一块块零碎的土地说:“这全是学大寨以来,我们抡大镐刨出来的。解放前,这地方一片耕地都没有。抗战时期,我们就住在这里和八路军一起坚持战斗。解放这么久,现在还没搞好呵!”这些话句句触动着张德文的心。他觉察到自己与贫下中农感情上的距离,也看到了蕴藏在群众中的改天换地的力量。张德文回到公社把背包一放,就和党委副书记谈自己的感想。他说:“党把山家湾子交给我们,山家湾子群众看着我们。眼下要紧的是从改造自己开始,把我们的思想感情和贫下中农的感情一致起来,把山家湾子真正建设好。”
从这以后,张德文把行李搬到龙凤沟大队,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一起劳动。在他的带动下,公社的其他干部也都走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研究。
一九七○年春节,是张德文来到山家湾子的第一个春节。他和公社全体同志打破了回家过节的惯例,在这里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除夕晚上,他亲自把七十多岁的军属老大娘刘素兰请到公社,给大家作忆苦思甜的报告。第二天又和公社党委副书记雷万岐同志一起,带领干部到当年八路军坚持游击战的山洞里,请当地群众讲述革命烈士的英雄业绩。公社党委还采取整风的方式邀请了全社三百多名贫下中农代表,在龙凤沟大队开了一个“交心会诊会”。张德文看着全体代表诚恳地说:“党委请大家来,就是一件事,让你们帮助我们滤滤世界观,找找思想根子,为什么缺乏焦裕禄那样鞠躬尽瘁为人民的革命志向?为什么缺乏杨水才那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给我们会诊!”代表们看到张德文诚恳的态度,感动地说:“张书记,你就带领大家干吧!山家湾子是能改变的。”这次会既教育了干部,也鼓舞了群众,大家决心使山家湾子变个样。
到群众中去求得真知
改造山家湾子的山河,从那里下手?一九七○年,张德文在外地参观回来后,心里觉着有了点门道,就提出一个改造山家湾子的规划。谁知这个主意和干部、群众一见面,大家都摇头。有的说:“张书记,你不知道长河的脾气,它平时河底干,雨季冲倒山,这计划不行。”
为什么自己的主张在群众中通不过?是长河治不了,还是计划不切合实际?带着这个问题,张德文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明确了好主意不能单凭热情,只能从实践中来,从群众中来,调查研究,依靠群众,描绘建设山家湾子的蓝图。
在这次调查中,张德文风雨无阻,走遍了全公社。在老贫农的炕头上,在饲养室的槽头旁,到处和社员交谈,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老贫农张明玉提出在河滩里修坝造田的建议。根据调查情况,张德文亲手抓了两个典型。一个是在龙凤沟大队的河滩上修坝,坝内填土造田,种稻十一亩,收获稻子九千八百多斤,使多年的荒滩第一次收获了粮食。一个是在西尖山大队的弯沟搞山水林田综合治理,从沟首到沟尾,节节筑坝拦洪,两坡育林,沟膛填土造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九七一年秋,公社党委邀集了各级干部、社员代表,到这两个点上开了现场会。会上,张德文给大家出了两个题目:过去治滩为啥失败?长河沿岸三十里荒滩能不能象龙凤沟、西尖山这样治理?张德文带领大家边看边议,那条沟该怎么治理,什么地方打井修坝建电站。这次会象把火一样,把积蓄在群众中的革命热情迅速点燃起来了。紧接着公社召开了党委扩大会,制订了全社农业发展规划,一场群众性的改河开滩造田战斗打响了,三十里长河沿岸红旗招展,一片沸腾。
领导就要抓路线和政策
前几年,山家湾子公社由于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各队在执行干部政策、农村经济政策方面,存在些混乱现象。有的干部对张德文说:“政策问题弄不好犯错误,不如等等再说。”张德文想,农业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路线和政策问题。党的领导就是路线和政策的领导。想到这里,张德文说:“一个党员看着违反政策的事不去解决,只怕担风险,藏着小心眼,那才真是要犯错误”。张德文就组织各队普遍办了政策学习班,解决了不少政策问题。
有人说:张德文教育干部群众“不怕磨破嘴,跑细腿”。为了说服一个大队干部的家属,他一连十三次登门说服教育,终于使这个妇女觉悟过来,积极支持丈夫工作。有个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受处分后情绪低落。张德文发现后,把他领到村前一块三百多亩的平地上,亲切地问他:“你还记得这块地是怎么来的吗?”一句话,使二十几年前的斗争涌现在他的眼前。就在这块地上,他拉着红绳,领着穷兄弟丈量土地,把土改中从地主手中夺回的土地还给农民;就在这块地上,他带领社员,削平地界,搞合作社,建设园田;就在这块地上,他曾一度迷失方向,搞过包产到户;……张德文一字一句地向这个干部说:“路线决定一切。路线对了,就办出有益于党的事;路线错了,就办出错事。正确和错误,都是过去的脚印。共产党员的两只脚,要步步迈向共产主义,这么一个小坎就站下不走了,还谈得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是严厉的批评,又是热情的鼓励。以后这个干部几次参加老干部座谈会,谈学习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的体会,工作很积极。
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
张德文经常说:“当干部要实干,不能光说嘴。”他正是这样做的。一九七二年春,干旱严重发展,三十里长河,大部分断流了。张德文在这场抗旱斗争中,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一个早晨,他的心脏病发作,突然晕倒。原来,他瞒着大家带病坚持劳动,白天和社员一样担水抗旱,夜晚学习到深夜,累坏了。党委决定把他送到龙凤沟大队去休养,但是张德文怎么肯休息呢!
来到龙凤沟的第一天下午,他跑到稻田和群众一起抗旱,发现有的人对担水抗旱信心不足。第二天,他和社员一起担着满满的大桶水,挥着汗水一步步登上梯田。第三天,他又到第八生产队,看到满坡担水播种的庄稼苗,长得又齐又壮,心里十分激动。晚上,他拿起笔写了一篇广播稿。一早,全社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从广播里听到了张德文充满革命豪情的声音:“干旱,对我们是一场考验,它要考考全社各级党组织的腰板硬不硬;要学习龙凤沟八队抗旱保苗的精神……。”第四天,他实在下不了地了,还一步一挪到学校里找老师研究教学问题。
张德文在龙凤沟呆了四天,和群众战斗了四天。人们从这普通的四天中,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事业的忠诚。
张德文到山家湾子三年多,山家湾子的山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胜利面前,张德文想些什么呢?有一件事激励着他:一九七一年秋后的一天,张德文正在办公室里起草全公社农业学大寨运动总结,忽然葫芦峪大队东英沟生产队长马存走进来。张德文亲切地问他:“你来有什么事?”马存沉思了片刻说:“今年受灾,公社党委决定我们队征购任务全免,社员心中不忍哪!社会主义大库里,没有东英沟一粒粮食,我们心里多难受!”听了这话,张德文感动得许久说不出话来。
事情过去一年多了,但它一直在激励着张德文。他想:社员从社会主义大仓库里,看到没有自己一粒粮食于心不安,我们公社党委是不是记住了自己的责任呢?我们对党贡献了什么?他回想三年来走过的道路,感到离党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他想到这里,感到自己身上担子有千斤重。他在记录本上,又重重写了两句:“一定要学焦裕禄,为革命战斗到最后一口气!”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夸队长
提起我们生产队长、共产党员张少才,我们心里就象喝了蜜糖似的甜。少才哪,当官不象官,两手老茧梆梆硬,浑身上下泥土香。他站得高,看得远,使不尽的劲,用不完的力,带着我们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往前闯。
我们生产队在老山脚下,前几年是:抬头看,光秃山,低头看,乱石滩,平均每人不足五分地,生产老是上不去。大家心里憋着一股劲,怎么办哪?少才邀上几个老贫农,上东岗,奔西岗,东看看,西摸摸,和我们一起细细琢磨,制订了一个“迈大步,学大寨”的规划。这时,个别思想保守的人却唱起了歪调调:“生就的沙土乱石岗,怎能变成沃土米粮仓!”少才胸一挺,手一扬,大声说:“要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就得有股大干的劲儿,小炉匠补锅,拼拼凑凑怎行!”隆冬腊月,北风凛冽,少才把棉袄一甩,领着我们干。大雪纷飞,少才却满头大汗。一次,少才发高烧,鼻腔直淌血,我们劝他休息一下,谁料他抄把雪一擦,又抡起了大锤。
大伙苦干两冬春,扩大了耕地面积,开凿了环山渠道。从此,真是人变地变产量变。一九七二年,粮食亩产从文化大革命前的七、八百斤,提高到一千九百六十五斤,对国家作出较大的贡献,社员分配平均一人一百零四元。这一下,我们心里可乐开了花。冲着少才,打心眼里迸出了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好好干!”
干,最要紧的还得看清方向,走正路子。我们队少数思想落后的社员嘀咕:“粮食产量这样高了,该让社员自己捞点现钱活活手头了!”少才听着,眉头皱成了疙瘩。当下,就唤着我们坐下来,认真学习毛主席教导,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他说:“干,得有个方向啊!离向背道,干劲越大,受害越深。”接着,少才带领我们张罗开了:又做土砖,又伐树木,又砌土墙,又搭猪棚,他乐呵呵地说:“我们要豁出股冲天劲,打一场大养其猪的硬仗,继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过一阵猛干,猪舍搭好了。去年,实现了一亩一头猪。兄弟生产队都夸着说:“石塘湾,变了样,猪满圈,粮满仓,金黄麦子堆满场,荒山岗变米粮仓。”
江苏江阴县月城公社


第3版()
专栏:

迎着北部湾的风浪前进
——广西北海市外沙渔业大队见闻
五月的北部湾已是炎炎盛暑,我们来到北部湾畔北海市的港湾里,只见鳞次栉比的机帆,满筐满筐的海鱼,海浪伴和着机器的轰鸣声,显示着海洋渔业的繁荣。
这里,过去祖祖辈辈用风帆在海上捕鱼。没有风,风帆成了没脚蟹;风太大,风帆又顶不住。当地人说,在旧社会,一场台风过后,在海滩上就会见到飘来的尸体,每当夜深人静时,海滩上时时传来凄凉的哭声。如今,这里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我们走进外沙公社外沙大队,映入眼帘的再不是零落的旧渔村,而是朝气蓬勃的小市镇。这个大队三千多人,机帆占渔船总数百分之九十,共有三十艘,三千四百多马力,机帆队安装了电讯设备和渔群探测器,去年产鱼十八万九千多担。这个大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渔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
决不向大海低头
我们会见外沙大队党支部书记卢亚保的时候,他刚从海上回来。卢亚保,苦大仇深,七岁给地主放牛,九岁卖给资本家当童工。以后,资本家把他转卖给这里一个姓卢的。解放以后,他翻了身,当了干部。经过办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在党的领导下,卢亚保决心实现渔业机械化,为国家多贡献渔产品。一九六一年,他开始把风帆改为机帆,失败了;一九六二年,他改装了机帆两艘,还是没有成功,故障多,产量低,造成亏损。因此,有人以为还是走老路稳当。
敢不敢创新业闯新路?大家的眼睛瞧着党支部。卢亚保想,毛主席指引我们走机械化的道路,这条路一定要走下去,站起来的渔工决不向大海低头。
党支部开会总结经验,研究技术,发现柴油机马力小,船速慢,鱼从拖网中溜了;有时一根小油管坏了,也要送外厂修理,出海时间被耽搁了。怎么办?他们从城里请来一位技术员,这个人讨价钱,讲条件。鱼船一回港,往往需要不分昼夜检修机件,他却要按平时那样上班下班,不肯多干一点活,这怎么行!
在困难面前,党支部表示,一定由自己培养技术力量,把机械化的道路走到底。党支部的决心增强了群众的信心。他们前后派出六十个人,到外地去学技术,给渔业机械化奠定了基础。到一九六四年,机帆显示了优越性,一条机帆的平均产量比风帆高四倍。
“上刀山,下火海,也要闯!”
新路闯开了,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机帆逐年增加,光靠几个维修组,跟不上;送外厂修,花费大,时间长,影响出海。每前进一步都有新的困难,外沙大队的群众说:“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要闯!”他们决定自己盖个修造厂,把全部维修任务统统承担下来。
一个生产大队要盖一个机器修造厂,资金从何而来?有人想靠国家贷款,有的说:“资金有困难,慢慢来!”党支部认为“向上伸手”和“慢慢来”都不是大寨精神。没有资金,就向大海要!于是全大队响起了一个战斗口号:“向大海要宝!”
来到渔船上,你才会体会渔民的日日夜夜是怎样过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们几乎有三百天颠簸在辽阔的大海上。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做不完的活。捕鱼的方法有四种:围、拖、刺、钓。一天要拖几次网,一夜要用灯光围几次鱼,那有几个好觉睡。北部湾无风三尺浪,老渔民好久不下海,刚下去时也要呕吐,何况是新手!比较名贵的鱼,如红鱼、石斑鱼都在暗礁间游动,撒网不行,只能一条条钓上来。鱼拉上来了,没有冷藏设备,就得赶快抹上盐,否则鱼就坏了。由于群众积极性的提高,现在是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抢风头,追风尾,五级大风,照常捕鱼。一分资金一把汗,为了社会主义美好的明天,这里,有多少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有一次,十六号渔船快要把沉甸甸的一万多斤鲜鱼起上来,突然,扣网尾的环闩掉了。一些青年几次潜入七米深的海里把环闩穿上,但没有成功。这时候,只见旁边十五号船上的政治指导员黄志成和民兵副班长梁文基,猛地跳下海去,经过顽强的战斗,终于把网尾的环闩穿上,使一万多斤鱼,无一漏网。由于潜水时间过长,有的人口和鼻出了血。
又有一次,机帆五号的腌鱼柜被海浪打裂了缝,鱼汁灌入淡水柜,淡水变得又咸又臭,他们只好用咸水煮饭、洗澡,有的社员吃了腹泻,但仍坚持在海上战斗了六天,直到鱼满舱才胜利返航。
外沙大队有一对“妇女号”机帆,是广西有名的娘子军渔业队。一天晚上,刮起八级大风,巨浪扑来,淹过船头,冲进船舱,渔船面临下沉的危险。在这紧急关头,共产党员、船长王秀英带领全船妇女坚持斗争,用水斗把灌入船舱的海水一瓢瓢的戽出舱外,终于使渔船安全脱险。
经过这样的艰苦奋斗,资金问题解决了!于是自己动手来盖厂房。没有石料,自己到岭上去开采;没有木材,用旧船材顶用;没有设备自己来设法解决。奋战了五个月,终于在一片海滩上建起了一座一百二十多平方米的厂房。他们自行设计制造了土车床和一套铸造设备。现在,这个工厂有车工、钳工、船体、铸造等五个车间和各种机床,做到小修不出船,大修不出队。现在大队已积累了固定资产三百六十万元。
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亦渔亦工的新型劳动者正在成长。老渔工符兆安,原是个半文盲,他立志要当机器的主人,一九六二年当上了轮机员。后来党派他去领导修造厂,他成为既能铸造、打铁,又能修理机器的多面手。贫渔冯树生,边学边干,自行设计,造了三部土车床,被誉为“土”专家。黎秀莲是个不识字的家庭妇女,她用惊人的毅力,学会了轮机操作,后来又学钳工,现在也成为一个熟练工人。党支部又让轮机人员上岸去学维修,让维修人员下船学开船,使他们的技术得到全面发展。十年来,他们培养了技术人员二百六十多人,大部分是年轻人,其中三十多名是家庭妇女。
有了人材,那怕没有更多的船!从一九六九年开始,他们自己动手造船。我们来到大队修造厂,看到五艘机帆的庞大船体正在兴建。除柴油机等主要机件和科学仪器由国家供应外,如船体、推进器、油箱等都是自行制造。他们说,这五艘机帆下海,风帆在这个大队基本上被淘汰了。
不断拨正航向
新路决不是平坦的,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斗争。思想上的风浪并不比北部湾的风浪小。
成绩使人振奋,但也使一些人陶醉起来。一九七○年这个大队被树为全自治区先进单位,有的干部产生了骄傲情绪,说:“只要机器响,不怕不增产”,“我们家底厚,别队比不上”。正在这时候,柴油机的机座被一个隐藏的阶级敌人破坏了。这件事给党支部敲起了警钟。于是,党支部开门整风,找思想差距,查薄弱环节,拨正了航向,使一些人的头脑清醒起来,注意抓阶级斗争。
不抓路线斗争,干劲决不能持久。机帆四队原来是高产单位,但由于放松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少数人追求个人收入,不热心集体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倾向,致使渔船停港多,产量显著下降。党支部成员到那里去蹲点,加强路线教育,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群众的路线斗争觉悟提高了,干劲又重新起来,创造了每马力年产七十二担的新纪录。
有的年轻人学技术很积极,但不想扎根在渔业上。卢亚保以自己凄惨的童年的经历,谈家史、村史,向青年们进行阶级教育,要他们千万不要忘记过去。
外沙大队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思想工作的重点放在第一线,建立了一套海上政治工作制度,提出“五到船”:党小组建在船上,政治指导员设在船上,政治夜校办在船上,大批判、学习经验交流会开在船上。现在,海上的生活那么紧张,大家还是挤时间看书学习,涌现了一批学习积极分子。
在外沙大队,我们看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渔业的美好远景。北部湾的风浪能吞噬人,但也能磨练人。外沙大队的群众就是迎着北部湾的大风大浪闯过来的。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附图片)
外沙大队“妇女号”机帆从海上满载而归,这是她们正在卸鱼。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