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千斤重担众人挑
——开滦煤矿林西矿实现高产、优质、低消耗的调查
开滦煤矿林西矿党委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群众的革命干劲和创造才能,挖掘老矿潜力,取得了高产、优质、低消耗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国煤炭工业战线学大庆的先进单位。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煤矿认真贯彻执行
“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连年实现稳产、高产。一九七二年,他们全面完成了国家计划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超产原煤十六万吨,煤产量达到了矿井设计能力的百分之一百六十一;洗精煤超产八万八千吨;原煤灰分降到计划指标以下;坑木消耗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低耗矿标准,成本比国家规定的标准低得多,成为全国采煤工作面产量最高、成本最低的煤矿。
进入一九七三年,职工们意气风发地继续乘胜前进,全矿又出现了一个抢时间,争速度,创造生产新水平的大好局面。一至四月份,煤炭产量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分之三十三点八九,超产原煤九万多吨,创造了历史上同期生产的最好成绩,为实现今年大幅度增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
在开滦煤矿党委领导下,林西矿党委豪迈地提出,要鼓足革命干劲,挖掘老矿潜力,促进煤炭产量大幅度增长,为加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较大贡献。
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林西矿党委的回答是:全心全意地依靠群众,依靠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广大矿工。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千斤的重担要众人来挑。
为了使全体党委成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林西矿党委在批修整风运动中,领导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教导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天才论”和“英雄创造历史”的反动唯心史观,认真总结了林西矿解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解放初期,这个矿经过民主改革,广大矿工砸碎了剥削阶级的反动枷锁,改革了旧的管理制度和落后的采煤方法,以主人翁的姿态忘我地劳动,使这座曾被帝国主义掠夺蹂躏的古老矿山焕发出了青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矿的煤炭年产量比解放前增长了一倍。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中,全矿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对矿山进行改建扩建,到一九五九年,煤炭年产量又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平均年产量翻了一番。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群众的路线斗争觉悟更加提高,他们进一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努力挖掘老矿潜力,连年实现了稳产、高产。历史事实证明,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生产潜力,就存在于群众之中,存在于群众的干劲和智慧之中。作为党委领导,必须努力组织、充分发挥群众的这种积极性,引导群众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依靠群众去夺取新的胜利。
经过总结,林西矿党委进一步提高了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他们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方法,把国家计划交给群众讨论,工程部署和设计交给群众审查,生产关键问题交给群众解决,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才能,使群众运动开展得生气勃勃,搞好矿山的生产建设有了可靠的保证。
群众的干劲和智慧就是潜力
群众一旦发动起来,就有无穷的威力。他们抢时间,争速度,把自己的汗水洒在矿山建设上,把心血用在社会主义事业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促进煤炭生产不断发展。
这个矿已经开采了九十多年,浅部煤层越来越少,开采条件越来越困难。要持续实现大幅度增产,必须开发深部煤层,向地层深处进军。开发深部煤层,需要把足够的风量送到六百米以下的地层深处。因此,如何解决通风的问题,就直接关系到林西矿的命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对这个问题,领导想过,一些技术人员也研究过。可是,由于没有依靠群众,只是少数人关起门来搞设计,结果用了六年时间搞出来的通风方案,不仅需要四百万元的工程费用,而且要使矿井的生产能力降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林西矿革委会把这个问题交给群众讨论,发动群众来解决。广大职工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成立了以通风区老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设计小组,决心尽快设计出一个新的合理方案来。全矿职工也十分关心这场战斗,纷纷献计献策。设计小组的同志跑遍了井下所有的巷道,测算了一万多个数据,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研究和比较,制订出了一个新的通风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和以前的方案比较,矿井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工程投资节省百分之八十。目前,深部开发的第一期工程已经胜利竣工,日产煤炭占全矿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今年初,矿党委决定安装一条开发深部煤层的运输大皮带。这条皮带长九百六十米,按照常规,需要停止井下部分采煤工作面的生产,由专业工程队负责安装。林西矿职工为了争取时间,决心自己施工。在矿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基建、机电、井运等七个单位抽出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了一支施工队伍。他们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准备,制定了一个不停产的快速施工方案。原计划安装这条大皮带需要三个半月,减产十二万吨煤炭,结果只用了两个月就胜利完工,而且在施工期间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这个矿的工人把整个开滦煤矿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看做自己的职责。去年,由于赵各庄矿井下透水,吕家坨矿遭受风灾,开滦煤矿完成国家计划遇到了困难。在这关键时刻,林西矿的职工挺身而出,主动承担了增产十三万吨煤炭的任务。井上工人两个人干三个人的活,抽出人力支援采煤第一线;井下工人努力提高劳动效率,矿党委领导成员轮流值班,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指挥生产。全矿职工奋战五十天,超产煤炭十六万吨,为开滦煤矿完成全年国家计划作出了贡献。
群众一发动起来,煤炭质量提高,成本也降低了。工人们以“采煤人要想着用煤人”的精神,千方百计地提高煤炭质量。全矿从采煤的第一道工序到原煤出矿的最后一关,都有人认真地拣矸石。今年一至四月,仅在原煤出矿的最后一道关口,工人们就一块一块地拣出矸石四万五千八百吨,大大降低了原煤的含矸率和灰分。点滴节约、勤俭办矿,在全矿形成了风气。有的老工人长年累月,肩背挎包,随时拣拾丢弃的废旧器材。去年一年,林西全矿光从井下回收的废钢铁就有一千一百多吨;把井下运上来的乱料加工改制成有用的材料,节约木材三千多立方米。洗衣房的工人对工作服上沾的煤粉都十分珍惜,把工作服上洗下来的黑水放到池子里沉淀,去年一年回收煤粉十二吨。由于领导上注意精打细算,工人们注意点滴节约,这个矿的坑木等材料的消耗和原煤成本都不断降低。
在企业管理上,这个矿也认真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近两年里,这个矿建立了有二千八百多人参加的一百七十个群众管理小组,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一个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企业管理网,使管理工作井井有条,避免了设备的积压和丢失,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为实现高产、优质、低消耗创造了条件。
在群众中领导群众
群众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领导怎么办?林西矿党委认为,要使群众运动健康地发展下去,领导成员必须置身于群众之中,在群众中领导群众,和群众一道干,带头干。许多干部起早贪黑,挎包里装着干粮,吃在矿上,干在井下,整天和工人滚在一起,工人们称赞他们是“时刻同群众在一起的干部”,“看不到他们有休息日”。
这个矿的领导成员作计划,办事情,都注意从实际出发,和群众商量。他们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从不浮在上面凭空出主意,瞎指挥。他们有这样一句话:“办公室里出不了煤炭,纸上谈兵解决不了生产上的关键问题。”今年年初,林西矿在连续五年稳产、高产的基础上,又制订了一个先进的增产计划。当时存在的困难是井下采煤第一线人力不足。怎样解决这个矛盾?矿党委领导成员分头带领调查组,到井上、井下向广大群众请教。他们发动二百多个工种和八百多个班组的群众,对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作了分析。广大职工纷纷反映井上井下的劳力配备“头重脚轻”,各个环节上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窝工浪费现象。他们研究了群众的意见,经过同基层干部和工人反复商量,调整了机构,从井上抽出一百六十名工人充实到井下采煤区,做到不增加人也能保证增产煤炭。
采煤三区的职工通过实行正规循环作业,提高工程规格质量和机电设备维修质量,实现了工作面的大面积丰产。党委主要负责人立即到这个区和群众一起总结经验,把他们的经验在全矿推广。在推广过程中,他们又帮助每个采区首先抓好三分之一的工作面,带动其他工作面,结果取得了高额丰产的新成绩。今年一至四月,全矿单位工作面的平均日产量比去年同期提高百分之十九,煤炭总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六以上。
林西矿党委领导成员经常是那里有困难就在那里出现,那里是关键就到那里去工作。今年四月的一天,七道巷一个放煤小井突然被堵塞,如果不及时疏通,煤炭运不上来,深部的采煤工作面就要被迫停产。老矿工出身的党委副书记马上赶到现场,下到七米深的小井里面去查找原因。工人们关切地对他说:“下去挺危险,你在上边指挥,我们下去就行了。”这个副书记回答说:“我下去有危险,你们下去就不危险?”他带领三名工人到小井里面,仔细观察,弄清了堵塞的原因,汗流浃背地战斗了三个小时,疏通了小井,使深部煤层的煤炭畅通无阻地流入矿车,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开滦煤矿林西矿广大职工在连年夺得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今年前四个月又超产原煤九万多吨,创造了历史上同期生产的最好成绩。这是第三采煤区工人正在起动联合采煤机。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湖北省水利建设战线夺得新的重大胜利
汉北大型排涝工程基本建成并发挥显著效益
新华社武汉电 湖北省广大人民群众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水利建设战线上又取得了一个新的重大胜利——新建的汉北大型排涝工程已经基本建成,并且已经收到显著效益。
汉北水利工程,包括对湖北境内的汉江以北、汉宜公路以南广大地区的河流湖泊的全面治理。按照规划,整个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主要是开挖一条长一百一十公里、深十米、宽二百二十米至七百五十米的人工运河,建设七处大中型水闸、泵站和公路桥梁。这期工程,已经在一九七○年五月建成。第二期工程,主要是建筑两座大型电力排水站与排水闸、十四座通航船闸和大型公路桥梁。到目前为止,这期工程除个别建筑物尚在施工外,其余已全部竣工。
在兴建上述大型枢纽工程的同时,各受益县、社和生产队,在总体规划下,还兴建了许多当年受益的中、小型配套工程。
兴建汉北水利工程,是加速发展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一工程的建成和逐步发挥效益,将保证这个地区的天门、汉川、应城、孝感、云梦等县一百九十多万亩农田达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这一带南临汉江,境内大小湖泊五十多个,地势低洼,属于襟江带湖的水网地区。过去,这里只有一条窄狭、弯曲的老天门河和四座小型排水闸,每当汛期,上游来水和湖水排泄不畅,形成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的局面,常年不保收的农田达七十万亩。
在怎样改变汉北地区的水利面貌问题上,长期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早在一九五八年,汉北地区的广大群众和干部,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鼓舞下,提出了全面治理汉北地区的方案。但是,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这个方案未能实现,致使这个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在原有水利设施的基础上进行分散、零星的治理。当时兴建的一些工程虽然也发挥了一定效益,但是由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上游和下游、排水和用水之间的矛盾得不到解决,因而这个地区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汉北地区人民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罪行,批判那种“拖拖踏踏,困难重重,这也不可能,那也办不到”的懦夫懒汉世界观,认真总结过去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到,要办好社会主义农业,必须大步前进,决不能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同时,他们提出变分散治理为统一治理、变单一治理为综合治理的设想,决心彻底改变汉北地区的水利面貌。
在国家和有关单位大力支援下,汉北地区制定了分期施工方案,于一九六九年冬开始动工。全地区的治水大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冒着风雪严寒,战淤泥,斗流沙,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仅用了六个多月时间,就开成了规模宏伟的人工运河——汉北河,并在运河两岸筑起了大堤,建成了七处大中型排水闸、泵站、公路桥梁。
汉北水利工程基本建成后,大大改变了汉北地区的自然面貌。近三年来,这个地区的抗灾能力不断提高,旱涝保收面积不断扩大,仅天门、汉川、应城等县的旱涝保收田就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了近一百万亩。过去由于湖区农田渍水较深,又经常遭受洪涝灾害,每年要用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排涝防汛,不能参加田间生产,因而长期以来这里只种一季中稻和产量很低的深水稻,双季稻种植面积很小。随着汉北水利工程的建成,大大节省了防汛、排涝用工,更多的劳动力投入了田间生产,使这里的双季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去年,全地区双季稻面积达一百万亩,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了一倍多。随着旱涝保收田和双季稻面积的扩大,粮食产量逐年上升。过去被称为“水袋子”的汉川县,一九七○年虽然遭受与一九六九年同样严重的涝灾,粮食总产量却比一九六九年增长六成以上,一九七一年又比一九七○年增产二成多。一九七二年,这个县又战胜严重干旱,粮食仍然比一九七一年增产。这一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九年翻了一番。
汉北水利工程的基本建成,还为综合利用水利资源创造了条件。过去,这里许多湖泊同河水不分家,不能发展人工养鱼,完全靠天然繁殖,天然捕捞,成鱼产量很低。现在这里固定了湖泊水面,控制了水位,已新建十八个养殖场,投放了上亿尾鱼苗。此外,水上交通的发展改变了汉北地区过去那种“春夏有水秋冬干,小河弯曲难行船”的状况。现在,在汉北河、天门河、大富水等宽阔的河道上,都能通行上百吨的大拖轮;一些支流河道经过治理,机动船也能行驶了。加之大堤上的汽车畅行无阻,这样,水陆交通运输四通八达,把汉北地区的几个县连成一片,沟通了城乡物资交流,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汉北地区人民认真总结了兴建汉北水利工程的经验,找出了差距,决心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以大寨大队和昔阳县为榜样,再接再厉,抓紧工程配套,努力创造增产条件,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步伐,为把汉北地区和江汉平原建设成商品粮棉基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2版()
专栏:来信

相互协作 不放空车
冷水江铁厂和矿务局都在冷水江市区内,各自有几十辆汽车,运输地点相互交错。过去,他们的汽车天天行驶在同一条运输线上,大部分是单边放空,两个单位的运输效率都不高。
在批修整风运动中,这两个单位的运输工作人员,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要提倡顾全大局”和增产节约的教导,加强了全局观念,认识到:两个单位担负的具体任务虽然不同,但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都要注意节约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应该互相支援,互相协作,充分挖掘运输潜力。
认识一致了,行动就协调了。这两个单位的同志共同研究出提高运输效率的方法:冷水江铁厂汽车队利用去程放空的机会,把矿务局的原材料、设备带上山;矿务局汽车队利用回程放空的机会,把冷水江铁厂七里江铁矿的矿石运到厂内。由于这两个单位相互协作,运输效率大大提高了。
湖南冶金工业局 蒋宝


第2版()
专栏:来信

急运种子
不久前,河北省宝坻县牛道口公社从万全县调拨了十一吨玉米种,货主来到孔家庄车站,要求及时运回宝坻县。由于铁路运输任务比较繁忙,零担货车已经装满了货物,这批种子暂时装不上车。货主焦急地说:“我们急需这批种子下种哩!耽搁几天,就误了农时。”站务员孙有仁想到支援农业是铁路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便和工人商量,怎样才能把这批种子运出去。有的同志提议从客车行李车上运走,可是客车停站时间短,来不及装车;分批装运,又不能同时到站,将给受货单位带来不便。这时,正好调度所通知:第二天上午将有一列货车到站。同志们高兴地说:我们一卸完货,马上把种子装上。领导支持了大家的意见。第二天,货车一到,工人们就立即紧张地装卸。不多时就把玉米种子装上车去了。为了不浪费车皮,同志们还把一些顺路托运的零散货物,装在这个车皮里。
说来也巧,刚装完车,河北省交河县粮食局的同志赶来车站,要求往泊镇运七吨种子。怎么办?要运,只有把装上车去的那些不是急用的零散货物再卸下来。这对工人来说,是相当麻烦和劳累的。可是,工人同志说:为了支援农业,我们宁愿承担一切困难!于是,车站又重新编制了运输计划,工人们一鼓作气,把零散货物卸下来,又把种子装上去。
孔家庄车站职工热情支援农业的行动,受到了群众的称赞。
张家口铁路地区报道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