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积极组织协作 大挖企业潜力
旅大市机械工业局党委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体会
辽宁省旅大市机械工业局党委,积极组织全市机械工业的协作,努力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加快了生产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了沿海工业基地的作用。全市机械工业,一九七二年与历史上最高水平的一九六六年相比,生产总值增长了一点二倍,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九,矿山冶金设备、大型机床、柴油机、轴承等重点产品分别增长了一点七倍至三点三倍。同时,还发展了新产品近四百种。
旅大市现有机械企业一百多个,其中,既有近万人的大厂,也有几十人的小厂;既有全民所有制的骨干企业,也有集体所有制的街道工厂。这些厂的生产能力大小不一,设备使用也忙闲不均。
自一九七○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上级给这个局下达的主机生产任务大大增加,一度出现了关键设备紧张,一些配套产品短缺,某些工序不适应生产需要的情况,影响着主机生产任务的完成。怎么办?是伸手向上、依赖外援,还是立足本地、自己解决?旅大市机械工业局党委,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回顾了一九七○年下半年的一件事。当时,上级要求大连柴油机厂成批生产一种刚刚试制成功的大马力新型柴油机。由于这种柴油机需要的滤清器、始动机、发电机、油箱总成等十多种主要配套产品还没有着落,到外省市联系,也解决不了。最后,没有办法,只好由局里组织有关企业实行协作,设立了十几个柴油机配套生产点,结果,完全依靠本市机械工业的力量,圆满地完成了大马力新型柴油机的生产任务。回顾这件事,增加了大家立足本地、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局党委领导成员,又带领机关干部到基层认真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旅大这个沿海工业城市,因为老企业多,蕴藏着的生产潜力也大;只要把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就能够把潜力进一步挖掘出来,有效地加强加工能力和配套能力。
为了挖掘生产潜力,这个局在组织协作中,首先加强机械工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热加工生产能力不足,是旅大市机械工业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少工厂的铸铁件、铸钢件和锻件都不能满足需要。过去,全市没有统一组织,各厂自行挂钩协作,使有的厂热加工潜力不能充分发挥。针对这种情况,他们调查了热加工力量的分布和利用情况,把现有的热加工厂、点组织起来,进行统筹安排,组成了以大连冷冻机厂、大连第三机床厂等为中心的铸铁件协作点,担负了十多个单位的铸铁件生产任务;以大连农机铸钢厂为中心的铸钢件协作点,担负了全市所需要的农业和临时急需的铸钢件生产任务等等,从而使热加工能力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多,基本上保证了发展生产和完成国家计划的需要。
为了挖掘生产潜力,这个局在组织协作中,采取了关键设备统一调度使用的措施,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旅大市机械系统共有二百多台大型和稀有设备。过去,这些设备往往是一个厂用不了,别的厂用不上,生产很不均衡。现在,机械工业局对这些设备逐台进行了登记,组织了统一调度使用。大连齿轮厂有两台精密磨齿机,本厂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市内生产冶金、矿山设备等的许多工厂,由于没有这种专用设备或加工能力不足,主机配套需要的精密齿轮每年有百分之三十七要靠外省协作加工。后来,局里组织这个厂为大连机床厂、大连工矿车辆厂等十几个单位加工各种精密齿轮。这样,不仅使设备利用率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七点五,而且满足了全市生产主机单位的精密齿轮的加工需要。
为了挖掘生产潜力,这个局在组织协作中,还十分注意发挥街道小型机械厂的作用,提高了机械产品的配套水平。旅大市有几十个区、社办的街道机械厂。过去由于忽视对这些小厂的统筹安排和合理组织,这些厂的生产形成自流状态,积极性不能很好发挥。这几年,旅大市机械工业局根据主机发展的需要和配套产品的短缺情况,加强了对这些厂的组织指导和统一安排,让他们根据大厂的需要,生产一种配套产品,帮助他们与大厂订立协作合同,固定协作供应关系。如一种磨床配套用的液压操纵箱,几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常常影响主机出厂。一九七一年开始,这个局组织一个小厂试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九七二年就生产了二百台,满足了配套需要。他们为了更好地发挥区、社办工业的积极性,尽快形成生产能力,还采取大厂帮小厂的办法,在技术上加以扶植。如大连工矿车辆厂配套用的弹簧,一直由大连弹簧厂供应。为了适应配套需要的增长,局里又组织了两个街道小厂进行生产。并指定大连弹簧厂供给技术资料、培训技术骨干,帮助制造一些专用设备。这两个小厂的产品质量迅速过关,产量大幅度增长,目前每年已能生产小型弹簧一百多万件,不仅满足了工矿车辆厂的需要,而且使大连弹簧厂能够集中力量生产技术比较复杂的产品。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新的力量
公冶平
旅大市机械工业局党委,通过社会主义协作,把全市机械工厂组织起来,互相取长补短,解决了各个企业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挖掘了生产潜力,提高了生产能力,取得了显著效果。这种办法值得提倡,这样的经验应当推广。
恩格斯指出过: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旅大市机械工业局开展社会主义协作的经验证明,确确实实是这样。
这个市由于组织了社会主义协作,热加工这个薄弱环节加强了,大型和稀有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一些街道工厂的作用更好地发挥了,确实造成了促进生产发展的新的力量。一九七二年全市机械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历史上最高水平的一九六六年还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九,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一点二倍,有的产品的产量甚至增长三倍以上。这些突出的成绩,是同他们开展社会主义协作分不开的。一句话,社会主义协作形成的新的力量,产生了多快好省的效果。
当前,我们既要大大增产,又不增人,有效的办法就是挖掘企业内部的生产潜力。怎样挖掘潜力?旅大市机械工业系统的经验证明,开展社会主义协作,正是一个重要方法。有些产品的生产,靠一个企业是无法完成的,可是,只要组织若干个企业进行协作,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要很好地开展社会主义协作,一定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路线教育,加强政策教育,加强组织性和计划性。一方面要提倡全局观念,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同时,也要注意坚持等价交换的社会主义原则。要反对形形色色的本位主义现象,反对不顾国家计划的其它不良倾向。还要象旅大市机械工业局那样,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各个企业的情况,做到统筹安排,合理组织,才能使社会主义协作,产生新的更大的力量。


第3版()
专栏:

思想好 干劲大 风格高
——江苏丹阳化肥厂支援山西高平化肥厂侧记
春耕大忙的阳春三月,山西高平县化肥厂新产的化肥堆积如山,运输化肥的车辆接连不断。可是,谁能想到,不久以前,这里一天生产的化肥还装不满一汽车呢!
高平县化肥厂是个新建的小型化肥厂,由于技术不过关,生产一直不正常。广大职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为了争取时间,多产化肥,支援农业,他们以殷切的心情向全国第一家小化肥厂——远隔千里的江苏省丹阳县化肥厂发出了一封信,请求在技术上给以支援。可是他们担心,全国向丹阳化肥厂求援的单位一定很多,它能顾得上吗?
丹阳化肥厂帮助别的化肥厂的任务的确很重,但是他们总是有求必应。全国各地一百多个化肥厂,都留下了他们热心帮助的脚印。
丹阳化肥厂党委会接到这封信,立即召开会议讨论,作出了支援的决定,并组织全厂主要生产部门最有经验的十三名职工,由厂革委会副主任赵钦诚同志带领,奔赴高平。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十六点,飞速的火车在高平车站停了下来。高平县革委会和化肥厂的领导同志一拥而上,十分热情地接过丹阳化肥厂师傅们的行李,要他们到县机关招待所休息。可是这些师傅们支援别人心切,哪顾自己休息。他们立即来到了高平化肥厂,并且立即深入车间,了解情况。老师傅丁友成、陶世芳来到造气车间,脱掉棉衣就干开了。他俩和值班同志一块仔细检查各台机器的运转情况,询问操作规程,用心寻找变换炉温升不够的原因。职工们劝他们先休息一下,丁师傅诚恳地说:“干革命就要不怕苦和累。我们不能看着机器空转,白白消耗原料!炉温升不够,坚决不休息!”两位师傅一直干到深夜,终于找出了变换炉温升不够的主要原因是蒸气箱的阀门漏气,于是及时进行了修理,使炉温恢复了正常。
丹阳化肥厂来的师傅们经过反复调查,亲自操作之后,又发现脱硫率低是影响生产的关键。
于是,人们一方面积极备料,改建脱硫塔;一方面采取紧急措施,提高脱硫率。还办起了技术学习班,一边组织工人学习,一边实践,很快解决了问题。脱硫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三十迅速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日产化肥也由几吨迅速提高到五、六十吨。
高平化肥厂的合成塔内筒坏了,这种物资一时较缺,可又是关键设备。丹阳化肥厂的师傅们便主动和本厂联系,询问有无备件。恰巧,这时丹阳化肥厂的合成塔内筒也坏了,只有一套备件,准备换用。他们决定把仅有的这一套内筒设备支援高平化肥厂,自己克服困难修理坏了的内筒。高平化肥厂的离心机出了毛病,丹阳化肥厂的师傅也给厂里拍电报要求派人来修。厂里立即派检修离心机的能手黄培荣星夜赶来。黄师傅整整干了一天一夜,修好后没有休息就返厂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战斗,丹阳化肥厂的同志们要回去了。火车即将开动,赵钦诚副主任与高平化肥厂王德普书记的手还紧紧握在一起。赵副主任一再说:“你让技术员好好想一想,看还需要什么东西,告诉我们,如果有,一定支援!”
丹阳化肥厂的师傅们走了,但是他们的干劲,他们的风格,一直在鼓舞着高平化肥厂的广大职工。
今年一月,襄垣化肥厂有一个叫作“考克”的零件坏了,由于没有备件,被迫停产,便派人到高平化肥厂求援。高平化肥厂的领导同志到了仓库,翻箱倒柜没找见这零件,原来已被碳化车间领走了。怎么办?他们学习丹阳化肥厂把方便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的高尚风格,从车间把新“考克”取来,支援了襄垣化肥厂,把坏了的修好自己用。
陵川县化肥厂最近安装合成塔,找不到安装工人。高平化肥厂知道以后,学习丹阳化肥厂的革命精神,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他们依靠本厂老工人,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帮助陵川化肥厂把合成塔安装成功了。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增产节约新事

奋力排故障
在大连第二轧钢厂二车间里,生产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突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加热炉内的钢坯溶液与废渣熔合在一起,流在炉口结成一个大疙瘩,阻碍着钢坯滑行,影响着生产进度。往常处理这样的故障,就得停机。
这次,当班的班长、共产党员孔宪洪一边果断地说:“立即把它砸掉”,一边举起钢钎冲到加热炉前。
条条火舌直扑炉外,炙人的热浪阵阵袭来。可是,孔师傅象钢打铁铸的一般,任凭热浪袭人,他两手紧紧地攥着钢钎,让别人的铁锤一下一下砸在钢钎上。很快,疙瘩砸掉了,故障排除了,一块块火红的钢坯又畅通无阻地滑行在辊道上。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增产节约新事

短芯“复活”了
安徽省芜湖县标准件厂青年工人陈德贵看着他操作的螺帽冲床上四百毫米长的芯子,用到三百二十毫米就作废了,很是心疼。他想:怎么能把这些短芯子也利用起来,为国家节约一些优质钢材呢?
开始,小陈采取加垫片的办法,能用到二百八十毫米;他不满足,又用夹具代替垫片,能用到二百五十毫米了。小陈仍不罢手,继续革新夹具,最后,把短芯子一直用到七十毫米。
一千一百多根报废的短芯子“复活”了。仅此一项,就能为国家节约优质钢材两千八百多斤,价值五千多元。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增产节约新事

巧用铅笔头
长途台的话务员每天都要用铅笔作记录,每个话务员一个月要用两三支,每支用到两寸来长不能再用,就作废了。几年时间,广西玉林地区电信局长途台就积存了两小木箱的铅笔头。
去年十月,局党委号召职工向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同志学习。共青团员、话务员覃厚文同志想:雷锋同志为了节约国家开支,减轻人民负担,他连旧衣服、破袜子也舍不得丢,总是补了再穿,破了再补。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铅笔头利用起来,为国家节约一些开支呢?
一天,他在机修班发现了一个废塞子套,就把它磨平,修好,把铅笔头装上使用。从去年十月开始,他一直坚持使用铅笔头,每月为国家节约两三支铅笔。
从今年二月份开始,全班都学习小覃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做个铅笔套,使用铅笔头,每月能为国家节约二、三十支铅笔。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北京针织总厂印花车间老工人、共产党员李六荣(右二),和工人一起攻克技术难关,解决圆盘印花的自动化问题。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挖掘原料潜力 完成生产任务
昆明冶炼厂充分发动群众,挖掘原料潜力,向渣子要料,向烟尘要料,解决了原料不足的问题,今年一至五月全面完成了国家的生产计划。
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个厂的原料供不应求了。去年七月份,就曾因为缺乏原料而一度影响了生产。广大职工批判了“来多少原料,炼多少金属”的消极等待思想,决心自己动手,克服原料困难。在党委领导下,全厂立即开展了一个“向渣子要料”的群众性增产节约运动。
要把堆积如山的各种渣子变成原料,就得用鼓风炉把渣子炼成粗料。这个厂只有一座小鼓风炉,处理正常生产中排出的渣子还有困难,要炼掉一座渣子山,更加困难。鼓风炉工段的工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采取种种办法,提高了冶炼效率,终于把一座七千多吨重的渣子山炼掉了。这个厂去年为国家多回收的金属共达一千一百多吨。
为了把从渣子中冶炼出来的粗料变成精料,三车间熔炼工段职工又大鼓干劲,想了许多办法。
粗料对锅的腐蚀严重,怎么解决呢?开始,他们采取好料和次料搭配熔炼的办法。这对锅的腐蚀是减轻了,只是熔炼时间仍较长。他们又采取了烧火升温的办法。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站在灶膛边,钢锨不离手,使熔化时间大大缩短了。
这个操作经验,很快在全工段推广,全段平均每锅金属熔化时间,普遍缩短到三、四小时。金属熔化时间缩短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今年前四个月金属原料的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三十,有力地保证了主产品车间生产的需要。
在其它车间为主产品车间千方百计提供原料的同时,生产主产品的二车间工人也提出:不能坐等兄弟车间提供好料,自己也要想办法用粗料炼出好产品。
为了从粗料中炼出好产品,二车间四个班的工人不分昼夜投入试验。开始,有的班用碱作熔剂,渣子虽然化少了,可是,渣子又和金属混在一起,捞不起来。有的班用白砂作熔剂,渣子和金属虽然分离了,可是投入多少砂子,就增加多少渣子,工人劳动强度更大了。吸取了这些经验教训,又经过反复试验,他们最后找到了用烟煤粉作熔剂的办法,使渣内含金属量大大降低,终于用粗料炼出了好产品。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