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扎根农村 茁壮成长
——记河北省玉田县石臼窝大队党支部书记柏玉兰
柏玉兰刚来到农村的时候,才十九岁。在这以前,她这个初中毕业生在哈尔滨铁路局担任着副列车长的职务,并且因为工作出色,曾被评为哈尔滨市的劳动模范。
来到农村以后,十一个多的年头过去了。在这些年头里,柏玉兰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经过了摔打,经了风雨,见了世面,茁壮地成长起来。现在,她是中共河北省玉田县委副书记和这个县石臼窝大队的支部书记。她坚定地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立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迹,成了玉田县广大知识青年学习的榜样。
回 乡
一九六二年春天,当时担任哈尔滨铁路局副列车长的柏玉兰,响应党中央大办农业的号召,连续把三封申请书交给党支部,请求党把她派到农业第一线去。铁路局党组织热情支持她的行动,批准了她的要求。
六月十四日,蓟运河畔阳光灿烂。柏玉兰和她的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全家七口,来到玉田县安家,当了石臼窝大队的新社员。
回乡后,柏玉兰就跟着社员下地锄玉米。从小长在城市的玉兰,连锄头也没有见过。她学着别人的样子,使出全身的劲儿,刨呀,刨呀,不一会儿,双手就打满了血泡。别人锄了一垄,她连半垄也没有锄完。回头一看,锄得歪歪扭扭,刚锄松的土又被自己踩实了。几天下来,她累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晚上收工回家,躺在炕上,浑身疼得翻不了身。
那时候,农村里有个别人对柏玉兰来农村安家落户的行动不理解,他们说:“放着城市生活不过,列车长不当,来这里找苦吃。”
柏玉兰听到这些话,心里泛起了一朵小小的浪花。她想:难道自己走错了路?
一天晚上收工回家,柏玉兰坐在煤油灯下,翻开毛主席著作,一字一句地读起来:“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那朵小小的浪花,被一股激流淹没了:“正因为农村暂时还比较艰苦,党才派我们来加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我的路走对了!”
柏玉兰是这样一个人:只要认准了方向,她就会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夏天拔麻,连壮小伙子也觉着累,柏玉兰抢着去干。轧地,一百多斤的石砘子,她抢着去拉。手磨破了,肩磨肿了,她妈妈心疼地说:“玉兰,歇几天罢,你干不了啊!”玉兰却说:“没啥,摔打摔打就好了!”
那年秋天,雨下个不停,地里积了一尺多深的水,收高粱的时候,地里进不去车,只能靠社员往外背。柏玉兰头上雨水浇,脚下泥水没脚脖子,再背起七、八十斤重的庄稼,就象小孩子学走路一样,走几步就摔跟头,浑身上下全是泥水。有人故意打趣地问她:“列车长同志,前边是什么站?”
柏玉兰响亮地回答:
“前方到站——社会主义新农村!”
听了这话,人们打心眼里佩服她:“看样子,这丫头有志气,有在石臼窝干一辈子的劲头儿。”
听了这话,一直把着手教柏玉兰干农活的老贫农笑开了颜:“中!这棵好苗子,能在咱这荒岗洼地长成材!”
斗 争
一九六三年五月一日,二十岁的柏玉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六七年一月,贫下中农一致推选柏玉兰为大队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领导全大队三百多户社员抓革命,促生产。
就在这一年,石臼窝遭到涝灾,柏玉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这时,一个暗藏的阶级敌人以为有机可乘,便利用自然灾害煽风点火,企图破坏大队的抓革命、促生产,也搞垮柏玉兰。
一天晚上,柏玉兰正在召开群众会,讲当时的革命和生产问题。这个阶级敌人蒙蔽一部分群众,要到一个医院里去搞什么“夺权”,并且带头在会上搞突然袭击,逼着柏玉兰表态支持。
柏玉兰针锋相对地对他说:“医院里的革命靠医院里的革命群众去搞,跨行业的行动,我们不支持!”
这铿锵有力的回答,立即得到了贫下中农的赞成。
在那些日子里,柏玉兰白天带领社员抗灾,晚上组织群众揭发、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和阶级敌人的阴谋。由于过分劳累,她的肝炎、胃病更重了,但是,她坚持战斗在抗灾第一线。晚上,她照常辅导群众学习有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文件,挨门串户发动群众,一直忙到深夜。有一次,一个白发苍苍的贫农老大娘拉着柏玉兰的手说:“闺女,听大娘的话,歇几天吧!”柏玉兰对大娘说:“抓革命、促生产任务很重,我不能躺下来啊!”
在柏玉兰的带动下,干部、群众积极抗灾,夺得了较好收成。这一年,石臼窝大队在留足口粮和种子粮后,还向国家卖了余粮。
激烈的阶级斗争一个回合接着一个回合。那个阶级敌人借向国家卖余粮的事又兴风作浪,造谣生事,说什么大队卖余粮,是柏玉兰要让群众少吃粮,并且诬蔑她是“假标兵”,“黑苗子”,甚至扬言要对她下毒手。
谩骂、造谣和恐吓没有使柏玉兰屈服。有的人劝她躲一躲,“避避风”,柏玉兰坚定地回答说:“共产党员要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前进,绝不能后退!”
柏玉兰心向群众,群众也惦念着她。石臼窝贫下中农同柏玉兰并肩战斗。他们把革命的大字报贴满全村,针锋相对地驳斥阶级敌人的谣言。柏玉兰开会不管多晚,贫下中农都自动护送她回家,并且监视和揭露阶级敌人的阴谋活动。
一天夜里,柏玉兰从大队开会回来。五十多岁的贫农高大娘已经在路上巡视了三个多小时。大娘关心地对她说:“玉兰,有人在打你的主意啦,可要当点心呀!”
柏玉兰紧紧握住大娘的手,眼里含满了泪花,半天才迸出一句话:“大娘,放心吧,有毛主席的领导,有贫下中农的支持,我啥也不怕!”
高大娘还告诉柏玉兰:那天带头闹着要上医院“夺权”的家伙,这几天整天在村里乱串,不知搞些什么名堂,听说这个人是解放后才到这里落的户。
听着高大娘的介绍,柏玉兰联系群众的揭发和检举,心中更有底了,她说:“大娘,阶级敌人想变天,那是做梦,我们一定要把他的老底揭出来!”
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柏玉兰紧紧依靠群众,团结群众,终于把阶级敌人揪了出来。原来,这个家伙是一个富农分子,一九五二年潜逃到石臼窝,在这里隐藏了十多年。
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石臼窝大队革命委员会于一九六八年胜利诞生了,柏玉兰当选为主任。就在这一年,石臼窝获得了又一次丰收。
成 长
雨后的青松更加刚劲挺拔,柏玉兰经过阶级斗争的锻炼茁壮成长。党和贫下中农信任她,把她推上了领导岗位。柏玉兰除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外,还先后被选为县委副书记、省委委员和共青团地委书记。一九六九年,她曾光荣地出席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贫下中农看到柏玉兰的成长,心里很高兴。老贫农杨玉昆找到柏玉兰,再一次向她讲述了村史,并热情地叮咛她:“玉兰哪,现时下你身上的担子重了,可千万别忘了玉田的人民,石臼窝的群众啊!”柏玉兰亲切地回答他:“大伯,放心吧,我决不辜负贫下中农的期望!”
柏玉兰担任领导职务后,牢记毛主席的教导,想着贫下中农的嘱咐,心里时刻想着群众。越是雨天、雪天,柏玉兰越是个忙人,她不是到东家看看房子漏不漏,就是到西家问问烧柴有没有。她给五保户洗衣拆被,给军属老大娘念信、写信,大事小事,她都想得很周到,和群众心连着心。
一天下午,寡妇高凤田突然得了急病。玉兰闻讯赶来,亲自把病人送到医院,守在身边,直到病人脱离危险。第二天,她又带着水果、罐头和奶粉来看病人。她亲自把奶粉调好,一勺一勺地喂到病人嘴里。
高凤田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出院以后,发现她的几间旧房已经翻新,三个孩子穿得很整洁,脸色红润。一打听,才知道自己住院期间,柏玉兰带着大伙帮助修了房子,料理了家务。
“她总是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从来不考虑自己。”社员们常常这样称赞柏玉兰。
一年夏天,石臼窝连降暴雨,蓟运河洪水猛涨。当时,柏玉兰正患病住院。望着窗外哗哗的雷雨,她仿佛看到了洪水正在猛烈冲击着蓟运河的大堤。她再也躺不住了,不顾医生的劝阻,立即返回大队,投身到了防洪斗争中。洪水一个劲地在猛涨,大堤处在危险中。在这紧要关头,柏玉兰和干部们把河沿上的几个五保户老人一个一个背到安全地带,又和社员们一起跳进齐腰深的水里,护堤,筑埝,整整坚守了四天四夜。
在生产斗争中,柏玉兰也是一个闯将。
石臼窝地处九河下游,低洼易涝,遍地碱疙瘩。一九六九年秋后,柏玉兰给大伙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研究洼碱地怎样才能创高产。
问题一提出,大伙就议论开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农纷纷找柏玉兰提出建议。
听了群众的建议,柏玉兰心里扎实了。她集中群众的智慧,同大队干部一起制定出改造洼碱地的规划。这年冬天,他们在老碱洼里摆开了战场。腊月天,北风怒吼,天寒地冻。一铁钎打下去,一个白点,一镐下去,一道白印。破土三尺,就是地下水,工程非常艰巨。
在这场改洼治碱的战斗中,柏玉兰出工走在前,收工走在后。胃病犯了,她就在地头上休息一会儿,再干。柏玉兰的行动带动了群众,工地上,社员们干得热火朝天。镐把断了,换一个再用;镐头秃了,锻一锻再使;虎口震裂了,用胶布裹一下。经过一冬一春的苦干,他们修了四百亩台田,第二年,由高粱改种了玉米,亩产达到了四百斤。
首战告捷,进一步鼓舞了群众的斗志。柏玉兰带领群众连续大干三个冬春,全大队挖台田五千九百多亩,渠道十万多米,使盐碱洼开始翻身,全大队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去年大旱之年,石臼窝仍获得丰收,总产高于丰收的一九七○年,秋后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相当于玉兰回乡那年的五倍。
一九七○年十二月,柏玉兰被调到县委工作。但是,她仍然经常下到生产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去年,玉田县遭到旱灾。根据县委决议,柏玉兰分管这个县南部洼地四个公社的抗旱工作。柏玉兰带着干部来到旱情最严重的王建庄大队。没进大队办公室,她就先到地里查看旱情,了解情况,发现这个大队有四百亩地因为离水源太远,来不及挖渠引水,还没有种上。柏玉兰立即动员全村男女社员,车拉人担,从四里地外把水运到地里,点水抢种。柏玉兰和社员们一样,泥里水里,一直干到深夜。他们苦干了几天,把四百亩地都种上了。秋后,收获粮食十六万斤。通过总结抗旱斗争经验,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推动了抗旱工作的开展。去年,这四个公社在大旱之年获得了较好收成。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福建省莆田县汪江公社汪东大队回乡知识青年、公社妇女副主任张金英,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在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公社的下乡知识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迅速成长
据新华社郑州电 河南省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各级党组织,认真加强对回乡和下乡知识青年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一九五五年,毛主席在对介绍郏县大李庄乡进行合作化规划经验的文章《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所加的按语中指出:“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大李庄乡成立了人民公社,并且取名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十多年来,一批批革命知识青年,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豪情壮志,高兴地来到这里,现在这个公社回乡和下乡的知识青年已由一九五五年的三十二名增加到七百六十一名。这些知识青年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迅速地成长起来,其中许多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有一百二十人被选进县、社、队各级领导班子,还有二百三十多人经过贫下中农推荐,担任了生产队的学习辅导员、农业技术员、保管员、卫生员和耕读教师等。
在党组织的教育下,许多知识青年不怕苦、不怕累,热爱农村,热爱贫下中农,为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这个公社南临汝河有一片沙石滩。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一起,采取“石子搬家”和“挖石填土”的办法,冒着严寒,把一尺来厚的卵石挖出来,运出去,再从几百米远的地方,拉来好土填上。大战两个冬春,他们在沙石滩上造林四百多亩,栽果树两千多棵。同时,造地八十多亩,去年种上了稻谷、油菜、花生等农作物,并获得了好收成,稻谷平均亩产七百多斤。公社的北部,因为地势高,水源缺,一直受到干旱的威胁。知识青年们和贫下中农一起扛着工具,来到打井工地,吃在井上,住在井旁,日夜奋战。几年来,全公社共打了一百零八眼机井,修硬边渠道六千一百多米。去年,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全公社的粮食产量仍然上了《纲要》。为了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不少知识青年还组织起来,写黑板报,搞土广播,自编自演小型文艺节目,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晚上,他们还到政治夜校讲课,帮助社员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文化,使整个公社呈现出一派生气蓬勃的景象。


第3版()
专栏:

建设农村的生力军
近几年来,福建省顺昌县五千多名下乡知识青年,已有八百六十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三百九十四人被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一千一百五十七人被推荐担任学习辅导员、会计、保管员、记工员、教员、赤脚医生等职务。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个县的许多下乡知识青年,经过几年的锻炼,已经初步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小筒大队知识青年党生,经过再教育,提高了觉悟,增长了才干,被推选为县委委员、大队党支部书记。挡头大队知识青年林静,经过锻炼,从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城市姑娘,成为生产上的能手,当上了铁姑娘战斗队队长。安浆大队的二十名知识青年,经过实践,成为一批科学实验的尖兵,创造了山区水稻平均亩产一千七百六十一斤的高产纪录。道吴大队女知识青年廖容树立了扎根农村的思想,根据贫下中农的需要积极学习医疗知识,从对医疗工作一无所知,成长为一个既能治常见病,又能治一些疑难症的“赤脚医生”,她用新针疗法,成功地治好一位老贫农的半身瘫痪症。罗坊大队女知识青年华捷,自告奋勇到偏僻山村,在贫下中农的支持下,办起一所小学校,被称为山村的好教师。三年多来,全县下乡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一道,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治山治水,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增加灌溉面积四万五千多亩;改造了三千多个山垄,共十万亩耕地。一九七二年,全县粮食总产比一九六八年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二。社员收益也逐年增加。


第3版()
专栏:

青年女桥工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活跃着一支由上山下乡女知识青年组成的女子架桥连。她们凿石劈岭,登高架桥,为开发和建设大兴安岭新林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支女子架桥连是由来自上海、杭州、佳木斯等城市的一百六十多名女知识青年组成的,平均年龄二十岁,她们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经受过革命风暴锻炼的红卫兵小将。一九六八年以来,一批女知识青年遵照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接受工农再教育的伟大指示,怀着建设祖国边疆的雄心壮志,先后来到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林区,参加新林区的建设工作。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她们组成了女子架桥连。她们在上级派来的十二名老工人的帮助下,承担了林区架桥任务。
几年来,这批青年女桥工,有的成了锻工、木工、混凝工、钢筋工、架子工,有的成了各种机车司机。她们初步掌握了各种架桥技术。
在党的关怀下,这个女子架桥连已有十一名女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百二十八名女青年加入了共青团,三十三名当了干部。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