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敢于实践 努力创作
初澜
当前,在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在批修整风运动的推动下,以革命样板戏为榜样的群众性的文艺创作运动,正在蓬勃地向前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好的和比较好的作品,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欣欣向荣的一派大好形势。
我们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正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进军。革命样板戏的创作成功,突破了京剧、芭蕾舞、交响乐这些顽固的艺术堡垒,为各种文艺形式的革命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满怀信心,乘胜前进,加快文艺革命的步伐。地方戏曲以及话剧、歌剧等剧种的革命,要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起来。在文艺创作方面,要运用各种形式,塑造更多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对青少年文艺作品的繁荣和发展,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此外,大力办好文艺刊物,对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要完成这些任务,只有遵循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敢于革命,努力实践,才能取得胜利的成果。
要实践,就会遇到困难。是“知难而进”,还是“知难而退”,这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扫除畏难情绪,振奋革命精神;要大胆创造,不要怕挫折,不要怕犯错误。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的政权是人民民主政权,这对于为人民而写作是有利的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给了新的保证。如果你写得对,就不用怕什么批评,就可以通过辩论,进一步阐明自己正确的意见。如果你写错了,那末,有批评就可以帮助你改正,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党热情地鼓励我们积极实践,努力创作,广大工农兵群众期待着我们拿出更多的好作品来,我们决不能辜负党和群众的希望。即使在实践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拿出来的作品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党和群众也会热情地鼓励和帮助我们在实践中改正错误,克服缺点,不断提高作品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我们一定要树立为革命而创作的雄心壮志,彻底肃清“文艺工作危险论”的影响,坚持深入到工农兵群众中去,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写出更多的好作品,塑造出更多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敢于革命,勇于实践,不要怕犯错误,而且要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不论是改革一种文艺形式,或者是创作一部文艺作品,搞出来的东西都不要轻易丢掉,而应该怀着向人民负责的高度革命责任感,虚心地听取工农兵群众的意见,以锲而不舍的革命“牛劲”,大胆实践,反复推敲,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好作品来。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国文艺队伍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农兵业余文艺战士的大量涌现,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成长,使这支队伍更显得朝气蓬勃,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三十九年前,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曾自豪地指出:“我已经确切的相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今天,鲁迅这番话,更激励着我们为夺取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更大胜利而奋斗。让我们沿着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明的方向和道路,敢于革命,勇于实践,鼓足干劲,努力创作,标社会主义之新,立无产阶级之异,夺取更大的胜利!


第3版()
专栏:

为革命练好基本功
中国京剧团 袁世海
目前,广大革命文艺战士,正在以批修整风为纲,认真看书学习,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文艺,勤奋地钻研业务,刻苦地练习基本功。这种做法值得提倡。这里,谈谈我对为革命而练好基本功,以及如何摆好练与用的关系问题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京剧艺术的特点是载歌载舞。为使京剧艺术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让工农兵英雄形象牢固占领舞台,就须做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如果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就不可能在舞台上塑造好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我们说的京剧的基本功,分为音乐形象和舞蹈造型两个部分。概括起来就是唱、念、做、打四个字。演一个角色,如果唱不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念不清人物的语言节奏,做不出人物的情绪变化,打不出人物的革命激情,那么,所演的人物必然是没有光彩的,不会感人的。我们只有怀着为党争气的决心,不怕艰苦流汗,为革命而练,经过不断实践,才能攀登新的艺术高峰。革命样板戏的成功,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通过《红灯记》的创作,我深切地感到,要在舞台上塑造好工农兵的英雄人物,首先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另外,也得具备唱、念、做、打几方面厚实的基本功才行。
唱,是塑造英雄人物的主要艺术手段。要唱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要唱得动听感人,就非得有扎实的基本功不可。例如,在革命样板戏中,高八度〔二黄导板〕曾用了几处,但唱得各有特点。《沙家浜》“坚持”一场,郭建光要唱出听到枪声后对敌情的判断思考和关心群众安危的激动心情;《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一场,杨子荣要唱出纵马驰骋在林海雪原,面对群山,胸有朝阳的英雄气概;《奇袭白虎团》“插入敌后”一场,严伟才要唱出率领尖刀班插入敌人心脏,在雨暴风狂里急行军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上三个例子中,同是用了高八度〔二黄导板〕的调式,但演员却唱出了剧中人物彼时彼地不同的内在情绪。再如,《红灯记》“刑场斗争”一场,李玉和唱“狱警传似狼嗥我迈步出监”出场。这一高八度〔二黄导板〕,不仅要唱得脆美高昂,干净利落,聆者悦耳,更重要的是揭示出无产阶级英雄李玉和对敌斗争的必胜信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如果演员没有唱功方面坚实的基本功,就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要求,也不会给观众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念,是唱之本。俗话说“七分念白三分唱”。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唱在音乐形象中的重要作用,而是从另一侧面强调了念白的重要性。演员在舞台上,大部分时间是以念白为手段表演的,所以,对念白也要下苦功夫。如果念白口齿不清,拖泥带水,不分轻重缓急,就不能将剧本赋予剧中人物的任务完成好。例如,有的剧本中要求的“悄悄话”,既要求念白的音量小,又必须把念的词句清晰真切地送到后排观众的耳里,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必须刻苦地进行锻炼。再如,剧本中台词都是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我们必须对每段话、每句词都过细地研究,看其重点是什么,欲交代什么,说明什么,一定要很好地“叠折”。背书似的念白是最可忌的。例如,《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一场,李玉和念“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一段,这是有双关意思的话,一定要重点地念清“底”字。李玉和说的这个
“底”,既是他赴宴斗鸠山行前向革命母亲倾诉衷怀,也是向哺育他成长的伟大的党表示斗争的决心,更是他誓为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献身的宣言。随着李玉和念“有您这碗酒垫底”后,表演上伴之以昂首挺胸,他象一株屹立的青松,满怀革命豪情地说“什么样的酒”——任何阴险狡诈的敌人——“我全能对付!”这段话,是描写李玉和想到党的嘱托和期望,激励自己同顽敌坚决斗争的重要的一笔。如果这段话念得没有重点,口齿无力,水水而过,那么,对李玉和的英雄形象是有所损伤的。
做,指的是表演。在舞台上,要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样,一抬手,一投足,一个眼神都能“到家”地完成人物的规定动作。表演,首先要有充沛的革命激情,同时还要有程式表演的基本功。例如,《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一场,李玉和唱完“临行喝妈一碗酒”一段后,李奶奶用手抚摸着李玉和的肩头,两人紧紧握手,相视无言。这是互相信任、互相鼓舞的相视。此时无声胜有声。随之李玉和突然转身,迎着凛冽的寒风奔赴战场。如果不是满怀革命激情和有厚实的基本功,怎能把李玉和、李奶奶崇高的精神世界深刻动人地展现在舞台上呢?
打,是说翻舞扑跌、造型身段等等。这对塑造英雄形象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红灯记》“刑场斗争”李玉和出场的一套组合动作为例,这里用了“蹉步”“颠步”“跨腿、大片腿”等舞蹈的艺术手段,表现了李玉和虽然“戴铁镣,裹铁链,锁住我双脚和双手,锁不住我雄心壮志冲云天”的英雄气概。如果没有扎实的形体训练素质的基本功,就不能把李玉和的造型演美。
上述这些,给我们革命文艺战士提出了如何为革命而练的严肃课题。为革命苦练基本功,必须朝朝如是,日日皆然,以苦为乐,持之以恒。“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经过不断的练习实践,掌握了一定水平的基本功之后,也还存在一个怎么用的问题。搞革命现代戏是党的文艺事业,创作是很艰苦的,所以,就不能凭个人的专长去滥用和卖弄技巧。我的体会,要用好基本功,首先要解决一个立场问题,也就是屁股坐在哪一边的问题。我在创作《红灯记》中鸠山这个人物时,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就曾走过一段弯路。创作的前一阶段,我错误地认为“赴宴斗鸠山”这一场是“对儿戏”,所以在表演处理上没有很好地为无产阶级英雄人物让路,而是不适当地渲染了敌人嚣张的气焰。例如,李玉和痛斥鸠山,唱完“你只能把我的筋骨松一松”一句后,从容镇定地走到台中桌前,拿起帽子一掸,表现了共产党人面对酷刑,毫无惧色,巍然如山的革命气质。作为陪衬人物鸠山的表演,应当是被李玉和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震惊得目瞪口呆,站在那里盯住李玉和从容下场,这对后面他颓丧地念出“共产党人,为什么比钢铁还要硬?我软硬兼施全落空”,也是重要的铺垫。然而,以前我的表演处理是当李玉和掸完帽子后,我也掸手回身,取一种丑角的表演。这样,观众的哗然冲淡了舞台上两个阶级尖锐的政治斗争的严肃性,产生了不应有的反效果。鸠山这个反面人物的典型,是我们鞭挞的对象,演员应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坐在革命英雄人物一边,去揭露敌人的阴险残暴和侵略的本性,这才能对正面人物起到应有的反衬作用。
根据用的需要,我们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掌握自己不熟悉或者不会的基本功。《红灯记》结尾开打时要刀劈鸠山,鸠山要做一个“掖刀斜身扑虎”动作。当提出这一问题时,我曾想到自己近六十岁了,所以产生了一些畏难情绪。是毛主席“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的教导,给我增添了克难制胜的信心。在同志们热情帮助下,我把练这项技巧作为世界观改造的一环,从难从严,科学对待,从而使舞台上“刀劈鸠山”达到了大快人心的效果。
要用好基本功,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这就是要深入研究人物的性格,既要掌握人物的共性,又要掌握人物的个性。在试验演出的革命现代京剧《平原作战》中,我演日本军官龟田。龟田和鸠山,都是少佐军衔,同是日本军国主义驯养的忠实走狗,这是两个人物的共性。但行伍出身的龟田,是一个嗜血成性,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刻画他应着力于表现其凶狠残暴,愚蠢笨拙的一面;鸠山则是一个穿军衣的间谍分子,对鸠山的刻画,应重点揭露它阴险狡猾,手段多变的一面。如果对这两个人物性格理解得不深,表演方面的基本功不娴熟,就会把龟田和鸠山演成一种类型的人物,那就是千篇一律“一道淌”了。
为了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的新文艺,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不为名,不为利,要为无产阶级争气!在旧社会,演员被称为“戏子”,是供有钱人摆弄的玩物。在刘少奇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统治下,我们中过毒,走了许多弯路。通过京剧革命,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对江青同志所说的:“吃着农民种的粮食,穿着工人织造的衣服,住着工人盖的房子,人民解放军为我们警卫着国防前线,但是却不去表现他们,试问,艺术家站在什么阶级立场,你们常说的艺术家的‘良心’何在?”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认识。为了在舞台上塑造出光彩照人的工农兵英雄形象,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不怕苦、不怕累,为革命苦练基本功!
党的革命文艺事业在前进,新的创作任务源源不断。我们只有认真攻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在三大革命运动和艺术实践中刻苦改造世界观,才能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把无产阶级文艺革命进行到底。


第3版()
专栏:

端起龙江化春雨
——记宣恩县晓关区电影放映队普及彩色影片《龙江颂》的事迹
在湖北宣恩县晓关区的丛山峻岭中,活跃着一支农村电影放映队。他们身背电影机,手提影片箱,日里夜里,风里雨里,长年累月奔走在高山、河谷之间。今年春节以来,他们更是不辞辛苦,第一次采取双机联点放映,把彩色影片《龙江颂》送到贫下中农的家门口,把党的关怀送到山区人民的心坎上。
去年冬天,广大贫下中农热烈盼望的彩色影片《龙江颂》就要上映了。社员群众欢天喜地,奔走相告。可是,按照往常的办法,这部片子在全区巡回放映一次,起码要两个多月时间。如何才能尽快满足全区社员群众的心愿呢?放映队的同志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提出打破老一套放映办法,采取双机传片,联点放映,来加快放映进度。但是,全区方圆百把里内,开门见山,出门爬山,山外还有山,在相距十多里的两个放映点之间来回传送片子,困难的确不小。面对这些困难,队长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毛主席的伟大教导,象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深深地激励着大家。同志们说:“干革命不能躲着困难图轻松。怕困难,就是缺乏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龙江颂》是配合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好影片,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尽快让贫下中农看到自己阶级的英雄形象。”在县电影管理站的支持和协助下,大家决心排除一切困难,采取双机联点放映。放映队的发电员家住武汉,五年没有回家团聚,早已请好探亲假,准备回家过春节。这时,他主动推迟了假期,决心为普及革命样板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双机传片放映《龙江颂》的日日夜夜里,他们白天翻山越岭转运机器,夜里攀岩过沟传送影片。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腿泥。在紧张的战斗中,有的同志产生了“机器请人挑”的想法。这时,队长又组织大家重温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回顾这几年所走过的道路。这个队从一九七○年成立以来,为了减少生产队的负担,每人都坚持长年累月挑机器。有一次,从西坪转点到大山坪,放映队的发电员一连拉了三、四天肚子,他仍然咬紧牙关,坚持同大家一样挑机器。经过几天转点放映,他们终于爬上了一千六百多米高的大山坪。两年来,他们每人行程六千多里,总运量七万多斤,为生产队节省了六百多个劳动日。贫下中农热情赞扬他们的“扁担精神”,称他们是大办农业的有心人。通过学习、回顾,大家心里更热火。大伙儿说:“大办农业,这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我们为大办农业不能增斤,也要添两。多省一个劳动力,就是为大办农业增加了一份力量。”他们继续发扬“扁担精神”,每天多次转点行军,争分夺秒地奔走在丛山峻岭之中,一赶就是几十里山路,一映就到深更半夜。
一天,队长带领的一个放映组,由高桥公社转点往中岭,途中接到西坪公社要他们赶去放一场电影的通知。为了满足这个公社的要求,又不打破原来的转点放映计划,他们挑着机器小跑,爬两座大山,翻两条深沟,赶几十里山路先到中岭映出了日场,接着又收拾机器,再往西坪公社赶。大家脚板磨破了不叫痛,肩头压肿了不叫累,终于在煞黑时赶到了西坪公社。这一天,他们共放映了三场,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三点多钟,几个人稍微合了合眼,天麻麻亮又起来检修机器了。为了不误下一个点的开映时间,他们饭没顾上吃就挑着机器匆忙赶路。这一天,四野冰冻,小雪飞舞。他们凭着一颗火红的心,驱严寒,化飞雪,一口气赶了二十多里山路,来到了桐子营。这时,人虽然又渴又饿,浑身酸软,但为了准时开映,他们机器刚放下肩,就又忙开了,一直忙到放映完毕,才喝上水,吃上饭。
为了充分发挥革命样板戏的战斗作用,晓关放映队的同志们经常在映完电影以后,趁雨雪天群众有空,还组织群众重温影片内容,交流观后心得,使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深深扎到群众的心中去。有一次,他们组织晓关公社夏家坳生产队的社员座谈时,贫下中农对照先进找差距,决心学习龙江人民淹田送水的精神,多卖余粮,支援灾区。第二天一早,干部和社员就把多卖的余粮挑到了粮站。这件事深深感动了放映队的同志们。为了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放映队打算把这件事绘制成幻灯片向群众宣传,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个放映员。这个同志文化水平低,过去没有拿过毛笔。他利用夜晚时间坚持一边干一边学,一块片子画了擦,擦了又画,有时画到鸡子开叫。经过刻苦实践,他终于学会了绘制幻灯片的技术。夏家坳生产队学“龙江精神”的幻灯片上映以后,震动很大,社员群众说:嘿!夏家坳受到鼓励,我们可得好好干啦!高桥公社宋家塆生产队的社员看了《龙江颂》和夏家坳生产队学龙江的幻灯片后,一致表示要发扬龙江人民战天天低头,斗地地献粮的革命精神。他们奋战两天,修起了原计划要两百个工才能完成的一条水渠。打这以后,放映队的同志们把许多典型事迹绘制成幻灯片,在放映《龙江颂》前向观众加以报道,为推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晓关放映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受到广大社员群众的赞扬。贫下中农热情地说:“放映队的同志为了普及革命样板戏,促进农业大上快上,真是操尽了心,用尽了力,为我们服务到家了啊!”
本报通讯员
(附图片)
河南省鲁山县二郎庙公社电影放映队深入偏僻山村,为贫下中农放映彩色影片《龙江颂》。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