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
新疆涌现一批学大寨的先进典型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一九七三年五月十九日电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涌现出一批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县、社、队和军垦农场。这些先进单位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变面貌,出现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生活改善的兴旺景象。它们为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九七二年,自治区虽然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但农牧业生产仍取得了好收成,涌现出一批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在今年二月举行的全区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上,有米泉、乌苏、奇台、裕民、吐鲁番等九个县和七百多个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一百多个农、林、牧、渔等场(站、队),以及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两个农业师、五十三个团(场)、六百多个生产连队,受到自治区党委的表扬。
“新疆大米”产地之一的米泉县,去年在多种自然灾害情况下,由于坚持批修整风,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调动了各族社员团结战斗的革命积极性,全县粮食亩产上《纲要》。长绒棉重点产区的吐鲁番县,棉花也达到了《纲要》规定的指标。塔城地区的乌苏县,连续三年夺得农业生产的丰收,一九七二年平均每人生产粮食一千四百七十三斤,棉花、油料的总产量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奇台、裕民等县,一九七二年平均每人生产粮食也都超过了千斤。霍城县伊车嘎善公社三大队,由于地广人稀,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适当扩大耕地面积结合起来,学大寨八年,面貌大变样,耕地面积增加一点二倍,粮食总产量增长近二倍,一九七二年平均每人生产粮食三千二百五十八斤,每个劳动力生产粮食七千八百二十斤。
不少先进单位是在戈壁荒原、沙漠丘陵、高寒山区和盐碱滩上盛开的“大寨之花”。从一九六四年起就以大寨为榜样战天斗地的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公社各族干部和社员,不论是在冰封雪飘的严冬,还是在骄阳似火的酷暑,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豪迈地喊出:“大寨贫下中农能在穷山沟里改天换地,我们也要在戈壁滩上建设起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们以“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连续奋战九年,在戈壁荒原上修建起一道道水渠,平整出一块块条田,营造了一行行林带,盖起一排排新房,初步改造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一九七二年粮食总产量比学大寨前增长了一倍半。地处戈壁滩上的玛纳斯县新合公社团结第四生产队,所有耕地全是白板土,土层薄、石头多,向来是“种一葫芦收一瓢”。在学大寨中,各族社员树雄心大志,振奋革命精神,硬是把四千多亩薄地改造成为平展展的丰产田,连续二年粮食单产上《纲要》,一九七二年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八年增加了五倍。博乐县燎原公社地处博尔塔拉河和阿拉套山之间,过去是一片长满芨芨草的盐碱滩,聚居在这里的八个民族的农牧民生活都非常困苦。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学大寨以来,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一九七二年粮食总产量比学大寨前的一九六八年增长了一倍,牲畜也有大量增加。全公社现在拥有拖拉机三十五台,自动和半自动的联合收割机八台,各种类型的脱粒机四十二台。各种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具以及磨面、榨油等加工机具,都基本满足了需要。
屯垦戍边在天山南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各军垦农场,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的光荣革命传统,坚持以路线为纲,在学大寨中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一九七二年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农九师创造了全师平均每人生产粮食二千零五十六斤的成绩,农七师皮棉亩产上《纲要》。孔雀河垦区的二十九团,去年在盐碱滩上创造了万亩水稻单产跨“长江”的奇迹。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在辽阔的草原上,也出现了很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位于巩乃斯草原的新源县红星公社,聚居着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锡伯、汉、回等九个民族。在学大寨群众运动中,各族干部和群众亲密团结,并肩战斗,就地取材修建了二百三十二个牲畜棚圈、配种站和接羔房等,大大增强了抗灾保畜的能力。去年,在严重的自然灾害情况下,全社牲畜达到了九万六千头,比前年增长百分之十八,粮食生产也获得了好收成,农牧业生产都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金光牧场,职工们自力更生,大搞牧业基本建设,连续六年获得大丰收。一九七二年各类牲畜存栏头数比建场初期的一九五八年净增一倍多。
现在,这批学大寨的先进典型正深入开展批修整风,不断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夺取新的胜利。


第3版()
专栏:

合肥市郊区党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
抓好路线教育落实各项经济政策
据新华社合肥电 中共安徽省合肥市郊区委员会在领导农业生产中,结合郊区农村实际,对广大干部、社员不断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领导各公社既搞好了城市需要的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生产,又提高了粮食产量,为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合肥市郊区共有十一个公社。人口多,土地少。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认为,这种情况为实行精耕细作,搞好郊区农业生产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应当利用充足的人力把郊区的农业发展步伐迈得更大一些,用更多的农产品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但是,也有少数人认为,郊区地少人多,农业搞不出什么名堂,主张多搞工业、副业,增加经济收入。蜀山公社前年一度有大批劳动力到外面做活赚钱,不管农业活计多忙,也不回来参加农事劳动,对群众思想和农业生产都造成不良影响。郊区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到这个公社蹲点,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同公社党委一起,以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纲,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看清楚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的反映。据此,他们对干部、社员认真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提高了大家的社会主义觉悟。为了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副业,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他们以路线为纲,同这个公社的干部、社员共同商量,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应该纳入集体经济轨道的工业、副业,由集体经营、接洽,收入按政策合理分配;二、农闲时,多搞点工业、副业;农忙时,参加工、副业生产的大部分社员回队参加农业劳动;三、端正社办工业的服务方向,坚持为农业服务。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全公社集中人力、物力大办农业,去年粮食总产量比前年增加三百多万斤。区委吸取了这个公社和其他单位的经验,在全郊区农村普遍进行了路线教育,整顿了社队工业、副业,有力地加强了农业。
合肥市郊区区委在领导农业生产中,还教育干部、社员树立全局观点,使郊区农业生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城市人民生活服务。这个市的郊区有三个公社、二十二个大队担负城市需要的蔬菜生产任务,近几年来,随着广大菜农觉悟的提高,蔬菜生产一年比一年好。一九七二年,合肥市郊区蔬菜生产任务完成得较好,淡旺季差距缩小,蔬菜品种有所增加,改善了市场供应情况。
区委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领导各公社生产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在增产的基础上,使社员收入逐年增加。一九七二年,郊区社队公共积累比一九七一年增加一倍以上,社员收入增长百分之九到百分之十五,许多社员家庭有余粮、有存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