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公社走过的道路
给公社委员艾杜阿·瓦扬①
欧仁·鲍狄埃
公社使巴黎感到骄傲,
象一声震天动地的惊雷;
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
惊惶的世界还闻到火药味。
失败者正在等待报仇的时机,
弗拉加斯、伏都尔、洛月拉之徒,②
他们的地位从此摇摇欲坠……
公社走过这条道路!
战斗曾掀起铺路的石头,
多少战士曾英勇牺牲;
平等用它巨大的铁犁,
初次在田野里深耕……
敌人进行了大屠杀,
但哪里鲜血染红了泥土,
哪里就有种子发芽……
公社走过这条道路!
公社痛恨那个虚假的大人物,③
他站在旺多姆圆柱的顶上,
他使人类蒙受奇耻大辱,
他象征着对外武力扩张。
阿提拉的拙劣摹仿者,④
轻轻一推就粉身碎骨……
任凭沙文之流⑤
忿怒叫嚣,公社走过这条道路!
我们想起土伊勒里宫⑥,
十二月⑦钻进了一个杀人凶犯。
他荒唐透顶,把这座宫殿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妓院。
在那贪污腐化成风的年代,
他的荒淫无耻的勾当不可胜数。
我们终于烧毁了这座宫殿……
公社走过这条道路!
不论美国或者古老的欧洲,
劳动者都在召开代表大会,
科学拿起了刨子工作,
铁锤不停地把进步锻造。
未来在阳光照耀下成长,
没有国界能把他们挡住:
全世界人民只有一个纲领……
公社走过这条道路!
代表大会庄严地宣告:
“铁路和运河,
矿山和土地,
电报、汽船、工厂,一切生产工具,
所有权应当掌握在我们手里!
为了建立大规模生产,
社会必须占有这些财富,
我们要消灭游手好闲的阶级……”
公社走过这条道路!
我们的头脑接受了光明,
劳动人民变得更伟大;
无论在工场,还是在茅屋,
他们更加优秀,更有文化。
“光明的日子!终于来到眼前!”
在破烂的房子里人们齐声高呼,
这就是他们日夜盼望的红旗!
公社走过这条道路!
* 这首诗大约写于一八八○年前后。鲍狄埃在这首诗中回忆了巴黎公社经历的战斗岁月,号召工人阶级走公社的道路,为消灭剥削阶级斗争到底。
① 艾杜阿·瓦扬(一八四○——一九一五),巴黎公社委员。
② 弗拉加斯是法国浪漫派作家戈底叶(一八一一——一八七二)的小说《弗拉加斯上尉》(一八六三年)的主人公,这里把他作为军阀的化身。伏都尔是一个残酷的地主。洛月拉是反动的耶稣会的创始人。
③ 旺多姆圆柱是竖立在巴黎市中心旺多姆广场上的铜柱,顶上有拿破仑第一的立像。这是拿破仑第一为了炫耀他侵略战争的胜利,用缴获的一千二百门大炮铸成的,所以又称为“凯旋柱”。巴黎公社成立后,于一八七一年四月十二日通过法令,决定拆毁旺多姆圆柱,指出它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五月十六日旺多姆圆柱被拆除。
④ 阿提拉(四五三年死),匈奴族的首领。在阿提拉时代,匈奴部落联盟极为强盛。阿提拉曾率领匈奴人蹂躏高卢和意大利。这里“阿提拉的拙劣摹仿者”是指拿破仑第一。
⑤ 沙文是一个狂热地拥护拿破仑第一的侵略扩张政策的法国士兵。以后沙文一词就成为资产阶级侵略性的民族主义者的代名词。
⑥ 土伊勒里宫是十六世纪法国封建王朝在巴黎建筑的王宫。后来,成为法国历代皇帝和国王的王宫。一八七一年在凡尔赛军队和巴黎公社作战时被焚毁。
⑦ 一八五一年十二月一日夜间,当时任总统的路易·波拿巴举行政变,指使军队占领了巴黎所有的重要战略据点。政变之后,路易·波拿巴搬进了土伊勒里宫。一八五二年他又自封为拿破仑第三,法国历史上开始了“第二帝国”时期。第二帝国对内残酷地镇压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以实现反动的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要求。


第3版()
专栏:

巴黎公社的原则永存
——《鲍狄埃诗选》读后感
韦闻
在巴黎公社成立一○二周年前夕,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鲍狄埃诗选》。诗集的篇幅虽然不大,却集中地反映了那一历史时期激烈的阶级斗争,充满了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定胜利的坚强信念。这些诗代表了巴黎公社时期革命文学的卓越成就。
列宁曾在《欧仁·鲍狄埃》这篇光辉的文献中指出,鲍狄埃是一位“最伟大的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从一八四○年起,他就用自己的战斗歌曲反映法国生活中的巨大事件,唤醒人们的觉悟。一八四八年,鲍狄埃写出了《该拆掉的老房子》一诗,把资产阶级统治比喻为一幢墙壁裂缝、地基下陷的老房子,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号召人民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一八七一年鲍狄埃亲身参加了武装起义和创立巴黎公社的活动。公社失败以后,他在诗歌中记载公社时期震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坚持公社的革命原则,号召无产阶级继续担负起重任,完成公社所遗留的革命事业。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八八八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鲍狄埃对阶级和阶级斗争有着很清醒的认识。在《铁匠的梦》这首诗中,他借劳动者的自述,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阶级变化和阶级压迫的形态,并且着重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阶级压迫的继续,工人无非是“工资的奴隶”,机器生产更加深了对工人的压榨。诗人尖锐地指出:资本主义的“自由”是“骗人的自由”,它的
“进步”是“血腥的进步”,资本主义制度“全靠绞刑架支撑才能生存”。他告诉读者,无产阶级这个巨人的出现已经使统治阶级浑身发抖,感到末日来临。无产阶级并不是“分享”资本家手中的财产,而是要他们“全部归还”,无产阶级创造的一切必须属于自己所有。
鲍狄埃在他的诗歌中坚决捍卫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时指出: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摧毁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新老修正主义却百般维护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反对无产阶级专政。鲍狄埃在《美国工人致法国工人》这首诗中,对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作了无情的剖析,暴露出它们那种永远使富人发财、永远使工人贫困的反动本质。无产阶级不应对它抱任何希望,而应该用革命的暴力摧毁它。鲍狄埃在不少的诗中歌颂了革命的武装起义,他对被剥削的人们说:“快拿起你们的镰刀和斧子,跟他们算账!要得到一切必须靠夺取。”他热情地赞扬一八七一年“到处筑起街垒,震天动地”的珍贵岁月,赞扬这些日子既是“史无前例的创举”,也是“明天的序曲”,“赤臂的工人”建立专政,正是为了消灭寄生虫和毒蛇猛兽,重新改造世界。今天,当我们读到鲍狄埃的这些深刻的诗句的时候,我们更能看穿苏修叛徒集团歪曲巴黎公社历史、背叛无产阶级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狰狞面目。而刘少奇一类骗子妄图改变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也只能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这两种观点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区别,反映了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和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路线的根本区别。欧仁·鲍狄埃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上回答这个问题的。他在响彻全球的《国际歌》中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在另外一些诗中,鲍狄埃也一再宣传这个观点,对那些自以为能随意征服世界,决定历史命运的“英雄”和 “大人物”,鲍狄埃一针见血地戳穿了他们的假象。拿破仑第一曾经是资产阶级拚命吹捧的“英雄”,他自己也念念不忘使自己名传百世,用在侵略战争中夺得的一千二百门大炮铸成旺多姆圆柱,把自己的铜像放在柱顶上。可是,不但这位
“英雄”早已为历史所否定,连他所苦心经营的圆柱,在巴黎公社的汹涌澎湃的群众革命运动浪潮中,也经不起“轻轻一推”就倒下了。至于梯也尔一类野心家,虽然千方百计镇压巴黎公社,但在不到一百年期间,公社的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更高的阶段上获得广阔的开展,而他和他那一伙狐群狗党则早已受到历史的判决。
马克思在巴黎公社还在进行战斗时就曾指出:“无论公社在巴黎的命运怎样,它必然将遍立于全世界。”五年以后,鲍狄埃在他的诗中写道:
在多少个悲惨的世纪之后,
各国人民的团结一定会实现,
自由的人类按照他们的伟大理想,
一百年后要将广大公社在全球展览!
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让我们在巴黎公社举起的革命火炬的熊熊照耀下,在革命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使马克思伟大的预言尽早地实现吧!


第3版()
专栏:

灿烂的珍珠
张洪舜
春日融融,鲜花艳艳。在一个风清气爽的日子里,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珍珠村。
站在村南的路口上一看,嘿,我真被家乡的美景陶醉了。村西是碧波滚滚的江流,村东是果树丛丛的青山,田野是葱翠嫩绿的新苗,故乡啊,故乡,你简直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走了一会,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水塘,塘里微波荡漾,清澈见底,光洁的水面如同一面明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我正看得出神,忽然从村子里走过来一个人。越来越近了,我才看出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姑娘。我刚想招呼一下问问路,不料,她身子一纵,“扑通”一声跳进水里。这是怎么回事?!正在我着急的当儿,她却在塘中间浮了出来。她手里捧着个什么东西,看了一阵,又放到水里。我喊道:“快上来吧,别出什么岔子!”听到喊声,她抬头看了我一眼,忽地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不一会儿,只听眼前的水面哗啦一响,钻出个水淋淋的面孔:“金参谋,你回来啦!”说着三步两步跳上岸来。我仔细一看,这不是下乡知识青年翠玉嘛!
这女孩子三年前我见到时还挺瘦小,现在看上去壮实多了。她那张圆圆的脸膛,红光净亮,两道眉毛象用丝线绣上去的,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深邃透明,两条扎得紧紧的短辫,如同两根粗粗的鼓槌。翠玉上前抢过我手中的提包:“来,我给你提。”说着,我们便向村里走。她边走边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村人工养殖珍珠成功啦!”她刚才下塘就是检查养珠的河蚌。
珍珠,这是多么闪光的宝贝!
珍珠,这种极其贵重的药材和装饰品,如今竟生长在我的故乡——过去被人称做蛤蟆塘的穷乡僻壤,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喜事啊!
吃了晚饭,乡亲们聚集在一起,又唠起了养珍珠的事。这个说:“要说这事,真该给翠玉记上一功哩!”那个讲:“翠玉花的心血最多,不管刮风下雨,哪天不去塘里看几遭,这不是,衣服还没干呢!”
翠玉见大家摆她的功劳,脸却红了起来,干脆推开门跑了。
乡亲们散去后,我想到养珠场看个究竟,便向村南的水塘奔去。
这是个月白风清的晚上,月亮在淡云里穿行,田野、山峰、村庄、河流都披上了银色的光辉。我刚走出村头,忽地从岔路上传来一阵敲钢击铁似的调门儿:“那不是金泉子吗?”听这声音就知道是老支书,我急忙上前:“陆大伯,你还没睡!”
“孩子们没白没夜的忙火,我能躺得住吗!”大伯按上了一锅子烟,便和我边走边谈地来到了水塘边上。
我们走到塘北沿,蓦地,从南边传来一阵笑声。在月色下,隐约有几个人在干着什么。我说:“大伯,那是翠玉她们吧?”“不是她们是谁!”老支书说:“为了养这珠子,翠玉动了多少心劲,可真是名不虚传的‘珍珠迷’!”
翠玉自小生长在城市,一九六九年夏天,初中刚毕业,就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行李卷一打,来到了这偏僻的农村安家落户。到了村里,她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和社员们一起学习大寨,战天斗地,一锹一镐地建设着社会主义新农村。
根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翠玉她们几个姑娘提出一项建议:要人工养殖珍珠。“庄户人养珍珠,这真是天下奇闻!”一时间,好些人不相信,可老支书陆大伯和广大贫下中农却拍手叫好:“想得对,有志气!”坚决支持她们。
为了给队里节省开支,她们自力更生,因陋就简。没有手术室,自己盖;没有操作台,自己做。到河里抓回几筐蚌,就试验开了。开始几个女孩子干得挺心盛,谁知,河蚌手术后吊放在塘里没几天,全部死掉了。第二次吊放,又没活成。第三次吊放,仅活了几只。连着几次挫折,有的人灰心了。可翠玉却不信邪,她说:“咱不能失败了几次就打退堂鼓,为了给国家增添财富,就是下海挖龙眼,也要抠出珍珠来!”这时候,老支书陆大伯来到了养珠小组,带领她们反复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帮助她们总结经验教训,使大家增强了信心。
在那年的三九,大风雪连着闹腾了好几天。广播喇叭说,最近几天将有一股大寒流。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大家都着急了。人们知道,水塘比较浅,如果大寒流一来,翠玉她们吊养在塘里的河蚌,就要全部冻死。
风,越来越大;雪,越来越猛。暴风雪撕扯着树木和屋顶,也撕扯着人们的心,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办法。就在这时,只见翠玉拉着个爬犁向村内奔来,她浑身沾满了冰雪,简直成了雪人。在她的爬犁上用花被包着个什么东西,还用绳子捆得紧紧的。都火烧眉毛了,翠玉怎么搞起这个,真是令人迷惑不解。等她拉到屋里一看,噢,原来被子里裹的是一口大缸,缸里装的是河蚌。紧接着其他几个姑娘也拉着爬犁回来了,她们说,是翠玉想出这个好办法,把河蚌转移到屋里。这下子,人们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这当儿,一个社员过来摸了摸翠玉那两床沾满了冰雪泥水的被子说:“翠玉,你这保温缸做得真管用,可惜这被子糟踏了!”翠玉一边挪缸一边说:“只要保住蚌,给国家养出珍珠,舍出什么也值得呀!”听了翠玉的话,一个叫秋芳的姑娘笑了:“翠玉姐满脑子装的都是珍珠,连晚上睡觉还喊珠子养成功了,简直成了‘珍珠迷’!”从此,“珍珠迷”这个绰号就传开了。
现在,陆大伯又提起来,我说:“那年冬天那么冷,能保住蚌可不容易呀!”“就是啊!”陆大伯连连点头说:“天是冷,可翠玉的心是火热的呀,她白天晚上守在缸边,整整劳神了一个冬天,二百多只河蚌,一只也没遭损。”陆大伯停了一会又说:“常言说功夫不负有志人,这珠子到底养成啦。为了纪念咱庄户人养珍珠成功,大家一致赞同把咱村改名为珍珠村。”
我和陆大伯唠着唠着,不知不觉转到了水塘南边。说来奇怪,刚才还见到人影,这会儿怎么没有了?我们正纳闷,突然“格格格”一阵笑声,打芦苇丛里跳出好几个姑娘,她们调皮地向老支书伸了伸舌头,走上岸来。翠玉说,这几天很热,塘里的水有些下降,装上珍珠片的河蚌是最怕晒的,在大热天,露出水面一天就要死掉。她们今晚是连夜往塘里加水。我四外一瞅,原来离塘边八九十米的地方,周围有好几口井,井口通往塘边的地方挖了深深的流水沟。我以敬佩的口吻说:“你们这些青年,可真是改天换地的闯将啊!”
翠玉望了望远方:“现在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要实现彻底改变家乡面貌建设好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今后的路还长着呢!”她指了指水塘,“就拿咱这河蚌育珠来说,就不够理想。过去我们用的那种蚌,只能装三四十个珍珠片,前天我们去卧龙湾看,那里的蚌大得多,足能装五六十个珍珠片哩。要是我们把珍珠养得更多些更大些,对国家的建设就多增加一份力量啊!”
陆大伯怕姑娘们累着,招呼她们坐下休息一会儿。他在鞋底上搕了搕烟锅说:“卧龙湾离咱这十五里路,还得翻山过沟,你们抓蚌去,本来队里准备明天派个车去,可今天上午接到公社电话通知去拉化肥,车马就没工夫了,你们晚几天去吧!”
“不”,翠玉忽地站起来说:“咱把土篮大筐都准备好了,明天起个大早走,半上午就回来了。我们已经作了分工,秋芳留在家里取珠,我和其余几个人去抓蚌!”
休息了一会儿,她们又去摇井上的辘轳,那潺潺的流水,唱着欢快的歌曲,又向塘里流去……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老支书陆大伯来找我去看珍珠。我们跑到塘边时,秋芳已把珍珠取了出来,用一块红布包着,放在桌子上。秋芳把红布包一打开,霎时,人们赞叹声响成一片:
“哟,真是上等好珠!”
“哎呀,真叫棒,直门儿晃眼睛!”
这是北方晴朗春日中最明媚的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把它那千万条耀眼的金线,强劲地照射过来,一颗颗珍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
我正看得眼花缭乱,忽地远处响起了嘹亮的歌声,一看,是翠玉她们抓蚌回来了。翠玉挑着一担河蚌,走在前面,几个姑娘和小伙子跟在后面,有的挑担,有的抬筐,一个个都沐浴在灿烂的金光里。
我看看珍珠,再看看翠玉她们,顿时心潮澎湃。我觉得在翠玉她们的身上也好象在闪闪发光,那光芒,也象珍珠的闪光一样绚丽动人。
是啊,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的每一个革命青年,不都是一颗灿烂的珍珠吗!


第3版()
专栏:

绿化〔套色木刻〕 杨家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