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第2版()
专栏: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一件大事
——对下乡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工作的体会
中国共产党明水县委员会
编者按: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教育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这项工作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认真地抓起来,经常督促检查。黑龙江省明水县委的经验,值得重视。
一九六八年以来,我县先后有一千多名城镇知识青年奔赴农村,插队落户。几年来,我们县委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要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的教导,把对下乡知识青年的再教育,看做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培养接班人的一件大事,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引导青年们认真看书学习,积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使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斗争中发挥作用。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比较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正确看待下乡知识青年,才能做好再教育工作。
正确看待 才能高度重视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广大知识青年热烈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纷纷下乡插队落户。当时,由于我们县委对毛主席的指示理解不深,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件大事,单纯看作是个劳动力安置问题,很少过问再教育工作。后来,一些青年的先进事迹给了我们很大启示。
就拿胜利公社东方红大队第八生产队来说吧。一九六九年春天,由于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破坏,领导班子瘫痪了,春耕生产没人抓。在这里插队的知识青年王克勤,勇敢地挑起了生产队长的重担。他自觉接受大队党支部的领导,紧紧依靠贫下中农,同阶级敌人展开斗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抓革命,促生产,八队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斗争中形成了坚强的领导班子,粮食亩产比前一年增长百分之四十。
事实使我们逐渐地认识到,在广大下乡知识青年身上,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决不能把他们单纯当作劳动力使用,必须把他们当作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培养。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县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对知识青年工作的领导。
首先,我们把这项工作纳入了县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并指定一名常委具体负责,做到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紧急问题及时解决。
其次,各公社、大队普遍建立了“三结合”的再教育领导小组,每个青年点都选派两名插队干部担任指导员,使这项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落到实处。
第三,县委领导同志和机关干部下乡时,都到知识青年点去看一看,帮助青年们解决思想、生产和生活上的问题。
第四,我们县委领导干部在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特别注意带头送子女务农。几年来,县委常委的子女凡应下乡插队的,全都到农村去了。这样,不但为机关干部和广大知识青年的家长做出了榜样,而且促进了县委的思想革命化。
正确看待 才能大胆使用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对毛主席的这一教导的理解,我们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加深的。
我们县有一个大队,由于受社会上一些歪风邪气的影响,有些人对下乡知识青年只看缺点,不看优点,一味强调他们斗争经验少,办事“毛愣”,不敢放手使用,不少青年的革命热情受到压抑。
与此相反,庆丰大队比较注意发挥知识青年的作用。一九六八年春天,有三十八名知识青年到那里插队,大队党支部选派了八名老贫农,带领他们到离屯子五、六里远的荒草甸子上,组织起“抗大青年队”。他们自力更生,努力奋战,开荒一千五百多亩,当年就向国家交售粮食八万斤,以后每年交售粮食近十万斤。在艰苦创业中,青年们受到全面锻炼,涌现出一批先进分子,有的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的观礼,有些参加了各级领导班子,许多人担任了技术工作,成了全省知识青年的一个先进集体。
两种作法,两样结果。我们从中认识到:对下乡知识青年只看缺点,不敢使用,是完全错误的。只有大胆使用,才能使青年们在革命的大风大浪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大有作为;也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帮助青年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更好地接受再教育,改造世界观。从此,我们把放手使用知识青年,当作再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几年来,全县先后推荐和提拔一百九十三名优秀知识青年,参加了地、县、社、大队和生产队领导班子;三百一十多名知识青年,担任了学习毛主席著作辅导员、生产队会计、保管员、出纳员、农业技术员、拖拉机手、赤脚医生、民办教师等;其中不少人被评为积极分子和劳动模范。这些青年朝气蓬勃,敢想敢干,在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中,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正确看待 才能坚持教育
广大下乡知识青年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弱点和缺点。强调大胆使用,不是说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只有在使用中坚持教育,才能使青年们沿着正确的方向更快地成长。
一九六九年以来,我县先后组织许多知识青年参加“一打三反”运动。针对青年们缺乏斗争经验的弱点,县委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选派了有斗争经验的老干部,结合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对青年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政策教育,帮助他们增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观念,提高政策水平。
我们县委还注意对先进青年的继续培养教育,促使他们更先进。知识青年易秀兰,下乡后进步比较快,不久入了团,当了生产队长。后来,她看到和自己一起下乡的同学,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当了工人,产生了“先进吃亏”的思想,工作劲头不象以前那么足了。在这里蹲点的公社党委书记于永恩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找小易谈心,帮助她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农业劳动,使她逐步树立了长期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思想。从此,易秀兰严格要求自己,带领群众抓革命、促生产,劲头很足。最近,她光荣地出席了黑龙江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集体、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对少数后进知识青年,我们不是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而是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亲近他们,团结他们,说服他们,鼓励他们前进。这样做的结果,全县一些比较后进的青年,都有了较大进步。崇德大队知识青年点,有个在全县出了名的“后进尖子”。有人主张别再管了,由他去算了。大队党支部书记曾元庆反对这种做法。他说:“如果不再管他,就是放弃了我们自己应尽的责任,放弃了同资产阶级夺取青年一代的斗争。”曾元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这个后进青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他出身于苦大仇深的工人家庭,本质是好的;坏思想不是天生的,是社会上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结果,只要耐心教育,是一定能够转变的。从这一认识出发,曾元庆经过半年多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终于帮助这个青年变好了,后来还加入了共青团。
正确看待 才能热情关怀
青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热情关怀他们的成长,积极开展适合其特点的活动,是做好再教育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也是促进他们在农村安家落户的一个必要条件。
对下乡知识青年,首先必须从政治上思想上热情关怀。我们县召开的党代会、团代会、干部会等重要会议,都有知识青年的党员、团员和干部代表参加。对符合党员、团员条件的知识青年,我们积极而慎重地及时发展。几年来,全县共吸收二十一名知识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三百八十九名加入了共青团。在各项活动中,我们要求知识青年当骨干,起带头作用。为了满足青年们求知的欲望,使他们又红又专,我们还抓了他们的看书学习。在每个青年点,都设立了图书室,订了报纸,安装了广播喇叭。规定每个月有四、五个下午的时间,学政治,学文化,学农业技术,开展对修正主义的批判。有的还请学校老师讲课、辅导。
最近两年,县委从关心下乡知识青年的生活出发,根据情况的变化,统一调整了知识青年集体户,尽可能把他们安排在领导班子强、发展生产潜力比较大的大队。远大大队党支部,经常鼓励青年们自力更生,提高生活自给水平。发动他们自己打烧柴、抹房子、种蔬菜、养猪禽,几年来共节余生活费一千四百多元,粮食一千二百多斤。我们在全县推广了这个大队的经验后,每个青年集体户在贫下中农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起了宽敞、明亮、结实、暖和的住房,生活费有积累,粮食有节余,肉菜能自给。更重要的是,青年们养成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作风。
根据知识青年活泼、好动、爱唱等特点,我们还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每个知识青年集体户,适当添置了一些乐器,成立了业余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农村文艺阵地。每个青年点,还因陋就简,设立篮球场、乒乓球室,晴天、雨天都有运动的场所。
为了保证知识青年们健康地成长,县委要求有关生产队给他们派活时,要适当照顾,由简到繁,注意劳逸结合。知识青年生了病,要及时治疗。根据女知识青年的生理特点,规定例假期间不干重活。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贫下中农的热情关怀下,全县下乡知识青年基本上做到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附图片)
广西邕宁县康宁大队党支部,非常关心下乡知识青年的成长,经常请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忆苦思甜,对青年们进行阶级教育。
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在建设边疆的战斗中
内蒙古生产建设部队某部,地处浩瀚的库布齐沙漠北端。战斗在这里的知识青年们,在无产阶级政治的统帅下,热心钻研农业技术;学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让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以连队为家,热爱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下面介绍的,是这个部队的几名知识青年,在建设边疆的战斗中锻炼成长的一些事迹。
农业生产的好把式
五连的天津知识青年刘茂生,为了扎根边疆,刻苦学习农业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一名“好把式”。
小刘刚来边疆的时候总觉得:农业生产是个力气活,只要肯干就行了,有啥技术可学呢?一次,班里派小刘放水浇地,他想只要不跑水就行了。可是,由于他没有掌握住水情的大小,渠埂被决了一个小口子。他心里着急,忙着从外边堵,谁知越堵越大。后来,他脱下衣服包了一大包土塞进决口处,也没有用。多亏几位老战士闻讯赶来,从里面堵才堵住了。从这次教训中,小刘悟出了一个道理:堵小决口也有大学问,建设边疆光凭一股子热情不行,还要有虚心好学的科学态度,掌握更多的实际本领。
打这以后,小刘为革命热心钻研农业技术,劲头越来越大了。他经常走出连队,向附近生产队的贫下中农请教。春耕期间,他和全班战士一道,观察各个地块的土质情况,学习掌握播种的深浅和均匀程度。麦收季节,他反复练习打腰子,保证麦捆不散开。在灌水浇地的日子里,他根据地形打堰埂、开水口,掌握水情的流动规律。
秋收运回的庄稼,需要垛起来,而码垛是个技术性强的农活,一般人码不好很容易塌倒,打场时也不好取。小刘中午不休息,请老贫农做示范,他跟着码。码了一次又一次,塌了一回又一回,毫不灰心。经过一段时间,小刘终于练就了一套码垛本领。大垛四周的捆数,中间的对茬,扒角的安排,小刘心中一清二楚。他码出的垛,不仅美观结实,打场时取起来也很方便。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多来,小刘为革命刻苦钻研农业技术,学会了挖渠打坝、垒修堰埂、灌水浇地、收割装车、码垛扬场等各种农活,成为连队农业生产上的一名“好把式”,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欢迎。
第2版()
专栏:
探家带回的“特别礼物”
青年人探家归来,总喜欢带点吃的、玩的东西。可是,这个部队的许多知识青年探家归来,带回来的却是建设边疆的必需品:首都中南海的向日葵籽,江南水乡的水稻良种,东海之滨的苹果树苗,松花江畔的特效农药……。
在三连,人们热情地传诵着共青团员、女知识青年赵秀丽探家归来带回“特别礼物”的事迹。
那是生产建设部队组建后的第二年,小赵因事探亲回家。十几天的假期眼看就要过去了,小赵心里盘算着给连队带回一些什么?一道回家的伙伴告诉她,应该带点“稀罕”的东西。小赵想:自己是个饲养员,连队刚刚组建,应该为连队的养猪事业增添点力量。她决定,给连里买一只小母猪崽,为边疆建设做点贡献。小赵家在城市,城里没有小猪崽,她跑到几十里外的郊区,走亲访友,终于买到了一只品种优良的小猪崽。
火车进站了,小赵抱着小母猪崽走上了车厢,返回了连队。战友们看到她探家带回的“特别礼物”,都热情地夸奖说:“赵秀丽处处为边疆建设着想的好思想,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啊!”
小赵带回那只小母猪崽后,和战友们一道精心饲养。盛夏,她们冒着酷暑挖野菜;深秋,她们带着干粮去放养;隆冬,她们顶着凛冽的寒风筛麦糠;深夜,她们挑灯试制发酵饲料。一年以后,那只小猪崽长成了一头大母猪。两年多来,仅这只母猪就繁殖了五十多只小猪,连队养猪事业得到大发展。每当人们看到猪群时,都说:“这里凝聚着小赵热爱边疆的心血啊!”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勤俭节约的有心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这里,给同志们讲一讲七连后勤排副排长任学民勤俭节约的故事。
任学民所在的后勤排,分管牧马、放羊、喂猪、赶大车等项工作。小任认真领会毛主席的教导,心里经常琢磨: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后勤排刚成立那阵子,由于没有分棚圈,牛、马、驴、骡都关在一块儿,给饲养工作带来很多不方便。小任带领战士们挖草坯、打基坑,利用一个夏天的功夫,盖了一百五十平方米棚圈,垒起了围墙,把牛、马、驴、骡分开喂养,膘情显著增长了。
大车上牲畜用的挽具、搭腰、套绳等,买一副现成的就得花百十元钱。小任不声不响,自己动手,用废轮带缝制了几个搭腰。他还自己制作了一架打绳机,把细麻绳打成又粗又长的缰绳,做成了一副副挽具。喂牲口的铁槽,买一个需要十几元钱,小任觉得:能为建设边疆节省一元钱,就决不多花一分。他跑到仓库里翻箱倒柜,找来了一些废铁皮,借来一把钢钻和铁锤,一块块铆好,打成半圆形,镶上槽边,制成了一个个结实耐用的铁槽。在干这些平凡工作的日日夜夜里,小任磨破了手指,熬红了眼睛,同志们心疼地劝他休息一下再干,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没有今天的辛勤劳动,哪能描绘出边疆的崭新画图?干革命就不能怕苦怕累!”
连队养的骡马,经常要钉掌,每钉一次,一匹牲畜就得花几块钱。几十匹骡马一年钉几次,这笔开支也不小。小任一心想自己学习打、钉马掌,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给连队党支部,领导同志很支持,派他到有关单位去见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小任学会了打、钉马掌。如今,打掌、钉掌、修蹄、铲刮,小任样样精通。仅这一项,每年就可为连队节省几百元钱。
三年多来,任学民处处做勤俭节约的有心人,为国家节省开支几千块钱,连年受到部队党委的通令嘉奖,去年还荣立了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