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英雄的朝鲜钢铁工人的颂歌
——朝鲜宽银幕故事影片《轧钢工人》观后
首都钢铁公司工人评论组
我们怀着兴奋和喜悦的心情,观看了朝鲜宽银幕故事影片《轧钢工人》。影片展现的朝鲜钢铁战线上火热的战斗生活,高大的钢铁工人英雄形象,使我们更加亲切地感受到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革命热情和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气概。
炉火闪闪,轧机轰鸣,钢花四溅,火龙飞舞,这画面立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沸腾战斗的钢铁厂。在巨大的轧机旁,作业班长太镇和他的战友们,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操作室。他们为了响应党的号召,自力更生,力争提前完成九万吨钢锭的任务,正在开始一场新的战斗——试验连续轧钢,向生产的新高度冲锋。突然,红红的钢锭被卡住了。太镇操纵着控制器,费了很大的劲儿,可是轧机咬住牙,再也不肯同时吃两根钢锭。
试验遇到了挫折,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就此罢手?太镇,这个从朝鲜人民军海军鱼雷艇复员的作业班长,正象在战场上与敌人英勇搏斗一样,在生产战线上,也决不向挫折和困难低头。挫折激发起他更高昂的斗志,困难使他向自己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在厂党委委员、老工人洙范的帮助下,他认识到克服困难要靠大家,搞技术革新要依靠群众,学会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全班同志团结得象一个人,继续战斗。
革新试验不仅遇到技术上的难关,同时也遇到了思想上的阻力。试验连续轧钢,就要增大电机的负荷量,这样会不会烧毁电机?这是总工程师阻止试验的主要理由,也是决定试验成败的主要关键。围绕着电机问题,太镇与总工程师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太镇以不屈不挠的战斗的姿态,同困难作斗争,同保守思想作斗争。为了击败保守思想,坚持试验,继续前进,太镇组织业余技术学习班,认真读书,翻查资料,向科学技术进军,努力解决电机负荷量的问题。
斗争越来越尖锐化了。在生产任务压顶的情况下,太镇作业班与责任工程师合作,积极准备继续试验。正在这时,总工程师却决定停止试验,想用购买外国轧钢机的办法来提高产量。隐藏的阶级敌人乘机对他们的试验进行破坏和捣乱。
在这个关键时刻,太镇毫不动摇,坚决顶住了这股歪风。他立即找到总工程师,坚决反对进口轧机。他豪迈地说:“应该无条件地靠自己的轧钢机完成任务”。“让阶级敌人看看,我们朝鲜工人阶级的威力吧!”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太镇同作业班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终于革新成功,使旧轧机为国家作出了新贡献。
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烈火样燃烧的革命热情,是工人阶级先进人物太镇的性格主要特点。影片是把太镇放在两个阶级、两种思想激烈斗争的典型环境里,展示他的思想,塑造他的形象的。在这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太镇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推动着斗争向前发展。所以太镇的形象,太镇的性格,给人的印象是强烈的,突出的。
在这场斗争中,太镇这个英雄人物是有成长的过程的。影片就是沿着他前进的脚步,展示了他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优秀品质。
最初,太镇虽然脾气急躁,但是在厂党委委员洙范大叔面前,却象个淘气的孩子遇到严厉的家长一样,立即变得听话了。当他由于态度生硬,脱离了群众的时候,大叔语重心长地给他讲述他父亲——老轧钢工牺牲生命保护电动机的英雄事迹,给他讲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对轧钢工人的教导和期望。太镇在党的亲切教育下,很快地提高了思想认识,改变了工作作风,带领群众,冲破重重困难,取得了试验的成功。
这部影片虽然写的是一件技术革新的故事,但是它并没有在烦琐的技术细节上纠缠,而是着力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影片巧妙地抓住解决电机负荷量这一技术问题展开矛盾冲突。电机是轧钢机的心脏,而当时这座轧机又是朝鲜的“独生子”。电机一旦毁坏,不好的后果和影响是很大的。
太镇在这种情况下,毫不退缩,而是千方百计地要把革新试验搞成功,充分表现了工人阶级敢于革命的精神,生动地体现了朝鲜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伟大革命志气。由于人物与技术的关系处理得好,所以,影片不仅塑造了钢铁工人的高大形象太镇,其他人物如洙范、南洙、成浩、明姬、总工程师等,也都是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不仅生动地反映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斗争,而且很好地反映了生产领域里的阶级斗争。
英雄的朝鲜人民在进行了伟大的抗美救国战争之后,为了祖国的自主和平统一,在自己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以一九五七年朝鲜千里马运动的故乡降仙炼钢厂为背景的影片《轧钢工人》,集中地反映了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斗争,太镇和他的作业班的艺术形象,正是朝鲜人民革命英雄主义的概括,朝鲜工人阶级崇高思想和优秀品质的写照。
影片《轧钢工人》向我们揭示了一条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无产阶级的革命干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可靠保证。
我们首钢广大工人要虚心学习朝鲜工人阶级敢想、敢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决心在发展我国钢铁事业的征途中,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继续革命,大鼓革命干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3版()
专栏:文艺短评

多编多演小型文艺节目
闻哨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指引下,在大力普及革命样板戏的基础上,一个群众性的革命文艺创作运动,正在蓬勃开展。最近,广大工农兵业余作者和专业作者,创作演出了一批优秀的小型戏剧、歌舞、曲艺和群众歌曲。这些节目,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从多方面反映了广大工农兵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阔步前进、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值得大力提倡。
提倡多编多演小节目,这是贯彻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需要。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事业,是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坚决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战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上的广大工农兵群众,不但需要展现我们时代阶级斗争画卷的大型作品,也迫切需要迅速反映当前现实斗争的小型节目。这就需要我们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演出中注意轻重搭配、大小结合,充分发挥小节目在文艺宣传中的轻武器的作用。
小节目,生动活泼,富于战斗性。它篇幅较短,便于迅速地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素材,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反映工农兵的火热斗争生活。对于社会主义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它能及时地热情讴歌;对于资本主义的歪风邪气,它能敏锐地予以揭露和批判。首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三周年游园活动中演出的许多优秀歌舞、曲艺节目,篇幅都很短,但却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我们伟大时代斗争的风貌,歌颂了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各条战线上取得的伟大胜利。从祖国首都到边疆,从五彩缤纷的纺织车间到阳光灿烂的晒谷场,正在深入进行批修整风运动的我国广大工农兵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生动活泼、丰富多采地展现在我们的文艺舞台上,紧密地配合了当前的政治斗争。
小节目,演员较少,道具简单,便于工农兵业余文艺团体的排练、演出,也便于专业文艺团体上山下乡。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广大工农兵自觉地拿起了文艺武器,为保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创作和演出。但是,他们都战斗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生产劳动、集中大量人员去排练大节目。专业文艺团体,要把在大城市舞台上演出的那些大型节目搬到广大农村去,特别是到偏远的山村、海岛去,也比较困难。而一支一、二十人的小队伍,带上一批小型多样的节目,背上几件轻巧的乐器和简单的道具,却可以跋山涉水,挺进于峰回路转的山区,驰骋于惊涛拍岸的海岛,广泛、深入地为工农兵演出,充分发挥革命文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
多编多演小节目,还能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培养、锻炼作者和演员。小节目要求迅速地反映现实,但这决不是对于生活现象的简单重复,它同样必须加以集中、概括,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抓住生活的本质,掌握时代的脉搏。这就有助于锻炼、提高作者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去敏锐地观察生活和概括、提炼生活的能力。同时,由于小节目能够经常上山下乡,广泛演出,演员就可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小队伍小节目上山下乡,还要求文艺工作者一专多能。这一切,都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事业的繁荣,有利于推动群众性文艺创作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提倡多编多演小节目,并不是忽视大型节目的创作。无论是大型节目还是小型节目,只要遵循毛主席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就必将受到广大工农兵观众的热烈欢迎。我们反对的,是不从工农兵的迫切需要出发,脱离工农兵的火热斗争生活,轻视小节目,贪大求全的倾向。为了让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更好地占领广阔的思想文化阵地,我们应该多编多演内容革命、形式多样的小型节目。
愿我们广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指引下,在进一步学习、普及革命样板戏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3版()
专栏:

艺术上要精益求精
云岚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指引下,各地群众性的文艺创作蓬勃兴起,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艺战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经验,对于不断提高我们文艺创作的思想水平和艺术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它是无产阶级在文化领域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重要工具,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而革命文艺的这种战斗作用,是以它特有的形式、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实现的。鲁迅说得好:“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如果忽视文艺本身的特征以及它为政治服务的特殊手段,不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文艺作品也就达不到很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目的。
我们的文艺作品,要塑造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夺回被剥削阶级的各种代表人物长期霸占的文艺舞台,就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不但在思想内容上必须是革命的,在艺术上也应该力求完美。革命样板戏,正是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指引下,既注意主题思想的不断深化和提高,又注意艺术上的精益求精,达到了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才不断地粉碎了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和阶级敌人的破坏,使历史的真正主人——工农兵英雄人物占领了文艺阵地,充分地发挥了革命文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
如何处理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同修正主义文艺路线长期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刘少奇一类骗子时而鼓吹“艺术即政治”的反动观点,时而又兜售“政治可以冲击其他”的谬论,其目的都是为了实行地主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政治,反对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从根本上取消我们的革命文艺。我们一定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锐利武器,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谬论。在我们革命队伍内部存在着的那种“抓政治保险,抓艺术危险”、“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思想也是错误的,应当认真克服。我们要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高度,以革命样板戏为榜样,努力提高文艺作品的思想水平和艺术质量。
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告诉我们: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里就有一个如何认识和反映生活的问题。要对人民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要把正确认识了的生活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把无比丰富生动的人民生活加以集中、概括,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塑造出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还必须有一个艰苦细致、反复深入、不断琢磨的创作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最初的艺术构思,主题思想的提炼,人物形象的形成,情节细节的概括和选择,语言文字的推敲,直到最后反复修改完成作品。这个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一个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品,一个从生活中概括出来而又“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工农兵英雄形象的塑造,不经过反复的认识、反复的构思、反复的琢磨,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是不能很好地完成的。
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正是这样。主题思想、人物形象都是在创作过程中逐步深化、逐步树立起来的。当作品初具规模时,应该说杨子荣、李玉和、郭建光、洪常青、方海珍、严伟才等主要英雄人物形象的轮廓,都已相当生动地勾画出来了,但这些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丰满厚实、高大完美地树立起来,则是在江青同志的继续直接指导下,在后来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中,才逐步完成的。经过实践(包括创作和演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多次的反复,创作人员对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生活、革命斗争、阶级关系的各个方面,对所塑造的主要英雄人物及其他人物的全部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都理解得越来越深刻,观察得越来越清晰,分析得越来越精细,把握得越来越准确,然后才一步一步地通过独特巧妙的艺术结构,生动精彩的文学语言,丰富优美的唱腔设计,最新最好的舞台艺术,调动一切艺术手段,铸造出性格鲜明、独放异彩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如果不是从生活到艺术,从创作到演出的反复实践过程中,经过一丝不苟的反复比较和琢磨,从各种不同的事件和细节中选择和提炼了最典型的事件和细节,从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安排,那杨子荣、李玉和、洪常青这样一批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就不可能如此光彩照人。我们通常说要发扬“十年磨一戏”的精神,就是根据这个创作规律提出来的。
文艺创作中能不能做到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实质上是一个能不能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问题。刘少奇一类骗子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相对抗,鼓吹什么搞创作只要抓住所谓“如同电光石火,稍纵即逝”的“灵感”就可以完成,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他们把唯心论的先验论的所谓“灵感”,当作一种“神力”,否定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否定文艺创作的规律,其目的是要把文艺工作者引上脱离生活、自我表现的修正主义邪路,为复辟资本主义服务。对刘少奇一类骗子的谬论必须彻底批判。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文艺作品的政治内容对形式起主导的作用,而形式又能给内容以积极的影响。崭新的革命内容需要崭新的艺术形式。如果形式陈旧,不能适应革命内容的需要,就将对革命内容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起破坏作用。因此,我们要大胆创新,要标社会主义之新,立无产阶级之异,创造适应于表现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新的艺术形式,努力达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要创造一种表现我们时代社会主义内容的新形式,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下苦工夫,必须精益求精。一方面,对过去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传统,要批判地继承和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这就要认真细致地做一番分析、研究和鉴别的工作,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才能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反映现实斗争生活,表现英雄人物的需要,大胆革新,创造新的形式。正如鲁迅所说:“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而且,这工作是决不如旁观者所想的容易的”,需要有一个反复实践,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革命现代京剧在剧本结构和语言运用上,既保持了京剧的风格特色,又坚持从生活出发,打破了旧京剧的许多老框框,砍掉了旧京剧中必有的定场诗、自报家门、插科打诨之类,摈弃了旧京剧中常用的僵化了的陈词滥调,经过反复的琢磨、修改、千锤百炼,才创造了适应于表现工农兵英雄人物的戏剧艺术结构和文学语言形式。在音乐、舞蹈方面,革命样板戏也进行了大胆而又成功的革新和创造,不断地精益求精,加工提高,使音乐、舞蹈更好地成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重要手段。
毛主席教导我们:“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写文章是这样,搞文艺创作也是这样。创作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们把革命样板戏历次演出本摆在一起对照学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革命样板戏正是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长期的反复研究,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才达到现在这样高度的思想水平和光辉的艺术成就的。我们有的同志把创作看得轻而易举,对于搞出来的作品不愿意再改,满足于最初的成就,或者碰到困难绕道走,搞一个丢一个,这是对革命事业缺乏责任感的表现,也是不符合创作规律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丰富经验,坚持深入生活,改造世界观,苦练基本功。以对革命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发扬革命的“牛劲”,不断地攀登无产阶级文艺高峰,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