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县委书记和“生产顾问”
——四川省广汉县县委书记常光南深入基层依靠群众
四川省广汉县县委书记常光南,在领导生产上遇到问题,照例要找他熟悉的生产老手们商谈。这些人中,有的是基层干部,有的是社员,有的是农业科学工作者。人们说,这些人都是县委领导农业生产的“顾问”。
常光南是一位在广汉工作多年的老干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他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和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为了搞好抓革命、促生产的工作,从一九六八年以来,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县委这些思想觉悟高、经验丰富的“生产顾问”,就是他在走村串户中结识的。
常光南把和“生产顾问”们的联系,看作是在领导农业生产中集中群众智慧,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最近几年来,广汉县的农业生产能够比较快地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同县委实行这一条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大有关系。
深入农村访“诸葛”
广汉县地处都江堰灌区。这里历来是一年两熟,即:小春作物收割之后,再种一季水稻。要想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就必须提高复种指数,把小春作物收割后的一季稻改为双季稻。但是,种植双季稻有一个难题不好解决,这就是早稻育秧和晚稻扬花期间,常有低温寒潮袭击,工作上稍有延误,不是早稻受损失,就是晚稻抓不住。因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双季稻在这个县始终没有推广开。
在广汉的气候条件下,究竟能不能种双季稻呢?常光南在调查研究中,听说金鱼公社十三大队第五生产队有种双季稻成功的经验,便立即跑去了解。他一看一问,果然不假。这个队在生产队长、种稻能手王继银的领导下,从一九六二年就开始进行种植双季稻的科学实验,每年种植面积虽然不大,但是由于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搞好早晚稻的品种组合,做到适时插秧,已能躲过寒潮在关键时刻对早晚稻的袭击,在保收问题上达到了十拿九稳。
常光南仔细地了解了这个队种植双季稻的经验,又到气象站翻阅了近十年的气象资料,印证了他们的经验确实有科学根据,符合县里一般年份的气候规律。这时,他喜出望外,没有料到自己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今就在离县城不远的生产队里找到了答案。他深有感受地说:“群众中有的是‘诸葛亮’啊!过去没能及早发现,都怪自己没有两眼向下。”他当即向县领导班子汇报,提议推广这个队的经验。从此,他经常到这个队来,虚心学习这个队的群众已有的经验,还同王继银和社员一道种试验田,继续研究解决种双季稻中存在的问题,把这个队的社员群众和王继银,当作指导全县种植双季稻的老师和“顾问”。
广汉县的双季稻,就是在县委的倡导下,从王继银所在生产队最初仅有的两块田起家,自一九六九年起逐年扩大,到一九七二年已经发展到二十万亩,占全县水田总面积百分之五十,是都江堰灌区发展双季稻最快的一个县。由于复种指数提高,这个县粮食平均亩产量显著增长,由过去长期的六、七百斤,上升到一千二百多斤。
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一九六九年底,常光南到三星公社搞调查研究的时候,一天清早,听到远处河滩里起石挖地的声音响个不停。当时正是数九寒天,田野上大雾弥漫,寒气逼人。是哪些人这么早就出工了呢?他走去一看,原来是因对工作部署好提不同意见,表现“稳重”,被一些县、社干部认为“思想保守”的红光大队党支部书记梁开富,正在领着一群青年,在热气腾腾地改造一片乱石密布的河滩地。
梁开富是土改和农业合作化、公社化时期的积极分子,生产上的老把式。就是他,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带领群众把一个过去年年要吃国家二万多斤供应粮的穷大队,改变成为一个每年向国家出售大量余粮的先进单位。
梁开富的思想真的“保守”吗?常光南在和他深入接触的过程中,发现那些因他对工作考虑得比较周密,敢提不同意见,就认为他“保守”的说法是错误的。
比如在发展双季稻问题上,不少社、队已经开始做出了成绩,而红光大队却踏步不前,面积没有扩大。最初,常光南也认为梁开富不积极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是没有道理的。
可是,听了他的意见,分析了他的一些看法之后,觉得他的考虑确有可取之处。比方说,他怕扩大了双季稻会影响小春绿肥和饲料作物的生产,给轮作换茬培养地力带来困难,反过来对双季稻生产也不利。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而常光南恰恰没有考虑到。他从梁开富的意见中得到启示,便向县委提议,积极组织力量,进行专题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适当安排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合理进行品种组合,大搞间种、套种的办法,来解决轮作换茬培养地力的问题,使双季稻和小春粮食、绿肥、饲料作物互相促进,产量都有提高。这个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的进一步发展,红光大队双季稻面积也扩大了。
通过这件事,常光南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认识到,象梁开富这样一些从革命利益出发,肯对工作提出意见的同志,正是领导干部不可缺少的“顾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于肯对工作提出不同意见的同志,不能不加分析地随意乱扣“思想保守”的帽子;对他们的意见要耐心听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准绳,从中吸取对革命有益的东西。常光南这样做了以后,在领导生产上避免了不少形而上学和瞎指挥的毛病,使许多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
四川省农科院老农技师李于嘉,一九七○年春天,随同院工作组来广汉县兴隆公社搞科学实验。这时,常光南也在这里蹲点。在日常接触中,李于嘉看到常光南全然没有什么官架子,处处和社员群众打成一片,使李于嘉很受教育和感动,他以对工作负责的精神,看到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便诚恳地及时地向常光南提出。
广汉县各社、队第一年普遍试种双季稻成功后,部分干部滋长了自满松劲情绪,把种植双季稻看得轻而易举。李于嘉有过不少类似的经验教训,便提醒常光南:“一年成功,并不等于年年成功;小面积上成功,并不等于在大面积上成功。”常光南听了,作了专门调查,感到李于嘉的话有道理。同时,认识到这个问题主要是出在自己身上。试种双季稻成功后,自己就有一种沾沾自喜的情绪,放松了领导。实际上,第一年各社、队试种双季稻虽然成功了,但面积还很小,而且是在风调雨顺和有充足的物质条件下取得的。大面积种双季稻的一些技术问题,以及水、土、肥、工具等,还没有很好解决。于是,常光南和县委其他领导成员,以身作则,带头反骄破满,同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一起,继续鼓足干劲,增添措施,使全县双季稻的推广工作顺利向前发展。
李于嘉和农科院的其他同志,看到县的领导这样重视他们的意见,就更加积极地为当地生产服务。他们见到这里早稻烂秧严重,就主动向县里介绍外地用塑料薄膜育秧的经验,并亲手作出样板,现场示范,使这项办法很快被群众掌握。他们还从外地和省农科院里引来了一些水稻和油菜良种,对这个县增产粮食和油料也起了作用。
一九七一年,李于嘉回省农科院去了。但是,善于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的常光南,仍然把李于嘉当作县里的“生产顾问”,继续向他虚心请教。县委和县革委会每当研究和总结生产上的重大问题时,经常打电话邀请他和农科院其他同志来参加。有一次,李于嘉在农科院里看到一份广汉县一九七二年早稻栽培计划,发现播种期规定迟了,这和他在广汉蹲点时收集的数据有较大的出入,他又查看了院里的技术资料,也证明有问题,便赶忙给广汉县的领导写了一封信,提请他们注意。常光南收到来信后,立即召集有关方面研究讨论,认为李于嘉提的意见是对的,及时修改了原订计划,使早稻避免了不应有的损失。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为国家生产优质的产品
为国家生产优质的产品,这是大连电机厂工人吴元旭工作中的一个特点。他十年如一日,注意有效地利用每天八小时的生产工时,年年月月保持高产优质的好成绩。
吴元旭是车工,担任小型电机转子精加工的工作。为了给国家生产出优等质量的产品,为了使车床能正点投入生产,他每天提前到厂,做好开车准备。在八小时生产时间里,他总是分秒必争地利用工时。加工转子,上活卸活频繁,出汗多,常常需要喝水。吴元旭为了不耽搁生产时间,在班前把开水准备好,口渴了,利用走刀的间隙喝水,做到车床不离人,不停转,为国家多创造财富。
吴元旭珍惜时间,但在需要花费时间的地方,又从不吝惜时间。他常说:我们不仅要多出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出质量好的产品。十年来,他每加工一个转子,都一丝不苟地按照规定,在卸活前自己检查一次。这样做不但麻烦,而且每干一个活要多用十几秒时间。但是,对于这个时间,他却毫不吝惜。十年来,他加工的二十三万多个转子,废品率不到万分之一(国家规定为千分之五)。
吴元旭认为,充分利用工时,还要做到在一定的时间里生产更多的产品。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注意巧干。过去,加工转子的刀具磨损大,车十多个就得换一次刀,浪费许多时间。吴元旭和同志们一起刻苦钻研,反复实践,搞成了一种圆盘刀具,节约了工时,提高效率一倍,而且使产品质量保持稳定。
在吴元旭和其他老工人的带动下,他们所在的转子班工时利用率不断提高,月月超额完成计划,产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五四,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指标。 (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铁道卫士
——记河南省军区某执勤部队守卫铁路的事迹
河南省军区某部广大干部和战士,不分白天黑夜,不避暴雨狂风,不惧严寒酷暑,常年护卫在铁道线上,保卫着列车的安全行驶。
老八路作风发扬光大
这个部队长年分散在一千多里的陇海线西段执勤,干部战士在飞沙弥漫的河滩上安营扎寨,在乱石林立的山腰上劈山盖房,把一个个执勤点建成了“哨兵之家”。
五连四班战斗在登高英雄杨连第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他们刚来时,这里一片荒山秃岭。班长谭志华把全班战士带到杨连第烈士纪念碑前,对大家说:“当年,登高英雄杨连第为解放祖国大西北,不畏艰险修大桥。今天党把我们安排在这里为人民守大桥,我们就要守好桥,建好家。”全班同志以英雄为榜样,艰苦创业,在哨所附近栽上树苗,种上瓜果。几年工夫光秃秃的山岭上一片翠绿,面貌一新。
这里吃水困难,担水要跑二里多山路,每逢天旱,水源干枯,还得跑到更远的地方去取水。一盆水洗脸洗衣,洗脚刷鞋,最后还要用来和煤生火,真是滴水贵如油!但战士们却乐呵呵地说:“这比上甘岭的条件好多啦!”荒山秃岭缺菜吃,他们就在乱石堆里开垦荒地,做到了蔬菜自给有余。和四班朝夕相处的巡道工,目睹着这一切,高兴地说:“老八路的作风正在新的一代人身上发扬光大。”
军民联防
这个部队广大指战员牢记党的基本路线,时刻想着人民利益,百倍警惕地战斗在千里执勤线上。
一个漆黑的夜晚,狂风夹着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站在四号洞哨所里的共产党员、老战士王印芳,全神贯注地倾听着,观察着。为了便于警戒,他索性走出了哨所。大雨从他的头上往下灌,冷风吹打着他的全身。王印芳却不顾这些,集中精力搜索着四周。忽听“喀嚓”一声响,他借着雷电光迅速走近一看,发现是一根树枝被风刮断掉在了路轨上。他把树枝拉到一边,又机警地继续巡视着。
战士们深深懂得:要守好铁路,不能光靠自己单枪匹马,还必须动员起铁路沿线的千百万人民群众。他们经常深入执勤地段的农村、工厂,向群众宣传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驻地民兵组织起军民联防。每逢节假日或重要列车通过时,民兵们都主动和战士们一起站岗放哨。铁路沿线军民团结一心,筑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钢铁防线。
“为人民舍得自己的一切”
“为人民舍得自己的一切!”这是护路战士的共同誓言。他们守卫在千里铁路线上,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一天,战士郝天运执勤路过平桥车站,站上已落下扬旗,一六二次列车高鸣着汽笛飞驰而来。突然,候车的人们惊呼:“老大娘,快!快呀!”郝天运回头一看,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正拄着拐棍横跨铁路,才迈过一股钢轨,她被迎面扑来的火车惊呆了。郝天运见此情景,一个箭步冲出人群,飞快地跨上路基,用右臂猛地挽着老大娘,顺势向前一扑,翻出了路轨。火车“刷”地擦身而过,大娘得救了。人们紧紧围着郝天运,齐声赞扬他的英雄行为。
一天拂晓,副班长缑广忠正在八号桥巡视。突然,“呼隆隆”一声巨响从东边传来。他立即向出事地点奔去。他到现场一看,原来是山石风化滚下来三块大石头,横卧在路轨上。他正俯下身去搬石头,猛听得“当当”的打点声,这是列车马上要从这里通过的信号。“一定要抢在列车的前面!”他连推带拥把两块大石头滚下了路基。当他搬第三块石头时,由于太重,几次都没有掀动。这时火车已经开过来了!缑广忠临危不惧,用尽平生力气抠起石头下缘猛朝路基下翻。说时迟,那时快,当他刚把石头滚下路基的瞬间,列车就带着强大的气浪飞奔而过……
大桥保住了,旅客脱险了。累得满头大汗的缑广忠,望着远去的列车,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记北京市邮局包刷科查验室职工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北京市邮局邮件转运处包刷科查验室的七名老邮工,遵照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很多动人的事迹。
每天,来往于北京或途经北京中转的近两万件包裹和印刷品,都在邮件转运处分拣。在这些邮件中,天天都有一些由于地址不清难以投递,或是因为包裹包装不牢、途中运输不慎造成破损的邮件需要处理。查验室就是专门负责查找、处理这些邮件的。
这七名老邮工十分爱护人民群众的财产,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件邮包。散了的包裹,他们给包装好;破了的包裹,他们给缝补好;发现木箱破碎或不牢固的,他们就给换个结实的木箱,尽量不使群众的包裹受到损失。
过去,信件地址不清或收件人住址变动,邮局无法投递,都由投递局退还寄件人,查验室从不过问。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查验室职工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他们在党组织和分拣工人们的支持下,不管是本市邮局或外地经北京中转的退包,凡是可以想法投递的,都千方百计地送到收件人手里。一九七一年年底,新疆的一位维吾尔族老大爷给来北京探亲的女儿寄来一件包裹,包裹上写的地址是“西城区文教胡同四十七号”。支局按地址找不到这个人,又试投文华胡同四十七号,仍然没有,只得退回。查验室的同志想到边疆人民跑一趟邮局多么不容易呀,决不能轻易把包裹退回去。他们下班以后,到带有“文”字的胡同一一查问,终于在文昌胡同四十七号找到了收件人。
查验室的职工,总是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满腔热忱地为人民服务。去年六月,由福州寄给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转交蒲黄榆大队的一包菜籽,上面写着“待种”两个字。如果按常规经邮局投递,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收到。查验室的同志想,节气不等人,延误一天下种,蔬菜就要受到影响。他们立即把菜籽直接送到蒲黄榆大队。查验室的同志在整理包裹时,发现急救用药、病历、X光照片、病理切片、电台的录音胶带等急用和脆弱易碎物品的邮包,都是下班以后亲自直接送给收件单位和群众,保证时效和安全。一天晚上,从云南寄给丰台铁路工人家属宿舍一件航空邮包,上面印有“救急用药”的字样。正在上夜班的阎荣山想到群众的生命安危,下了夜班,没等天亮,就直奔丰台。当他把药送到病人家中时,收件人一家正围着病人着急。他们见到阎荣山送药来,又感激,又高兴,不知说什么好。
查验室的同志们说:“邮件不管大小,都是人民群众的财产。”不论是贵重的包裹,还是价值几角钱的平寄印刷品出了差错,他们都帮助认真查找。去年三月八日,一位解放军同志,利用开会休息时间,跑到邮局寄了三本书。由于匆忙和粗心大意,没有写清收件人和自己的地址。第二天,他到邮局一查问,印刷品已转递到北京市邮局包刷科,他就写信请查验室帮助查找。查验室的同志不但细心地帮助找到,还根据来信中写的地址代为寄走。
从一九六九年以来,经过查验室同志们的辛勤劳动,近十万件破损邮包完好地度过了旅途,三千七百多件“瞎邮包”找到了主人。他们还帮助洗净污染衣物一千多件,为群众代购、代修各种物品一百多次。全国各地群众给他们寄来了三百多封表扬信和感谢信。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鼓舞着查验室职工们不断前进。他们决心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把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做得更好。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客运段八十九次列车的第七包乘组的行李车厢的服务员在缝补散包。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