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教育和文化部举行积极分子会议
讨论意识形态斗争和改进学校教育问题
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已有八所高等院校,近三万学生
新华社地拉那一九七三年三月十四日电 据阿尔巴尼亚通讯社报道,阿尔巴尼亚教育和文化部三月十三日举行积极分子会议,讨论关于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加强学校和文化工作的问题。
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副主席查·斯巴秀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会上,阿尔巴尼亚教育和文化部副部长哈·杜马作了题为《关于学校在教育青年学生方面的某些现实问题》的报告。教育和文化部副部长曼·巴拉作了关于加强思想工作和提高文化艺术水平问题的报告。
在报告和讨论中谈到了全面改进学校教育工作,加强对年青一代的思想、道德和美学教育的问题。
会上,教育和文化部以及各区文教局的负责人回顾了所进行的工作,并确定了今后的改进措施。
据新华社地拉那电 在人民政权的年代里,阿尔巴尼亚的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今天阿尔巴尼亚有一所地拉那大学和七所高等院校,它们分布在首都和其它地区。有二万八千六百多名学生在这些学校学习。目前,仅一年的时间培养出来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就几乎等于战前索古反动统治十五年期间培养出来的专家人数总和的七倍。
许多城市开办了高等学校的分校。工矿企业和国营农场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在这些分校学习工程、机械、农艺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现在,阿尔巴尼亚高等学校的专业有六十多种。本国培养的干部已经能够基本满足主要经济部门的需要。(附图片)
阿尔巴尼亚广大青年学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工厂农村进行锻炼。这是科尔察机械学校的学生在工厂里听取工人传授生产技术。 新华社记者摄


第6版()
专栏:

我代表黄华到巴拿马出席安理会会议
表示希望会议能对支持拉美各国维护独立主权和反对超级大国侵略、干涉、颠覆、控制的斗争作出贡献
新华社巴拿马城一九七三年三月十三日电 出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巴拿马会议的中国代表黄华、临时副代表熊向晖以及随行人员,三月十三日下午乘飞机到达巴拿马城。这次会议将于三月十五日在这里举行。
到机场欢迎中国代表的有:巴拿马外交部副部长卡洛斯·奥索雷斯,内政和司法部副部长塞萨尔·罗德里格斯,巴拿马政府首脑奥马尔·托里霍斯将军的妹妹贝尔塔·托里霍斯·德阿罗塞门纳以及华侨代表。
黄华代表在机场发表了一篇书面声明。他在声明中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巴拿马政府致意,并向勤劳、英勇的巴拿马人民表示亲切的问候。
黄华说:“中国政府积极赞成安理会在巴拿马首都召开会议。这是安理会应巴拿马政府的邀请第一次在拉丁美洲地区举行的十分重要的会议。”
黄华表示“衷心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对支持拉丁美洲各国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经济资源、反对超级大国的侵略、干涉、颠覆和控制的斗争作出贡献”。
黄华最后说:“中国人民同巴拿马人民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间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我们深信,这种友好关系将在我们今后的共同斗争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6版()
专栏:

罗马尼亚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一万体育协会遍布各县、市和工厂农村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三年三月十四日电 罗马尼亚群众体育运动近几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今天的罗马尼亚,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丰富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年举行各种体育比赛约达一百万场。各县、市和工厂、农村,建立了将近一万个体育协会。全国拥有业余体育教练二万多名。
足球运动,是罗马尼亚广大群众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目前全国共有二千二百个足球队,拥有十万名队员,其中大部分是工农业生产战线上的青年。阿拉德市纺织厂职工组成的“乌达”足球队,曾两度荣获全国足球赛冠军,名闻国内外。
冬季体育运动是近几年在罗马尼亚发展较快的运动项目。国家北部地区的苏恰瓦县最近连续举行了两届“冬季体育运动节”,进一步推动了冬季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该县去年冬天举行运动节期间,参加滑冰、滑雪等项比赛的人达三万多名,其中包括学龄前儿童和退休的老人。
罗马尼亚的群众体育运动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迅速发展的。现在,全国已经建立了一百多所体育学校,修建了许多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滑冰场等。首都布加勒斯特解放前只有一个较大的体育场,但今天这里已建成了五、六个大型综合体育场和体育馆。许多城市和农村通过群众的爱国义务劳动修建了自己的运动场。


第6版()
专栏:

科威特国民议会举行会议
呼吁印度政府释放巴基斯坦战俘
斯里兰卡外交研究组织主席说印度的立场毫无道理
新华社科威特一九七三年三月十四日电 据科威特电台广播,科威特国民议会在三月十三日举行会议后宣布,科威特国民议会极为关切地注视着巴基斯坦战俘被继续扣留,国民议会以自由的名义呼吁印度政府释放被扣留的巴基斯坦战俘。
科威特国民议会还呼吁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力量作出努力,使巴基斯坦战俘能尽早获释。
新华社科伦坡电 斯里兰卡外交研究组织三月六日在科伦坡举行公众集会,要求印度释放全部巴基斯坦战俘。
外交研究组织主席阿拉季亚瓦纳教授在讲话中说,由于印巴战争,九万三千名巴基斯坦战俘被印度拘留。巴基斯坦已经按照日内瓦公约释放了全部印度战俘。但是,印度对释放巴基斯坦战俘的问题,一直采取狂妄无理的态度,并且坚持要巴基斯坦必须首先承认“孟加拉国”。印度的立场按照任何国际法来说都是毫无道理和无法辩解的。
工会工作人员苏雷拉吉在会上讲话说,按照日内瓦公约以及联合国和安理会所通过的决议,在印巴战争结束后,印度应当立即释放巴基斯坦战俘。
斯里兰卡国民议会议员吉明·森纳那亚克说,按照国际法律和人道主义的理由,释放巴基斯坦战俘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承认“孟加拉国”和这个问题无关。为了次大陆的和平和稳定的更大利益,应迅速释放巴基斯坦战俘。
会议通过的一项决议说:“不顾国际法律和开明的舆论而把九万三千名不幸的战俘和平民继续拘留在印度是非法的、不公正的和不人道的,并且是同印度声称它忠于联合国宪章原则的说法完全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要求印度毫不拖延地释放巴基斯坦战俘。”


第6版()
专栏:

一九七三年开罗国际博览会开幕
埃及总理西德基主持开幕式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三年三月十日电 一九七三年开罗国际博览会三月十日在开罗开幕。
埃及总理阿齐兹·西德基主持了博览会的开幕式。埃及副总理穆罕默德·阿卜杜勒·卡德尔·哈特姆和穆罕默德·阿卜杜拉·马扎班,埃及的一些部长以及各国驻埃及的外交使节出席了开幕式。
开罗国际博览会每年举行一次。参加这次博览会的除了埃及外,还有二十三个国家和八个国际公司。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首相和伊朗首相
签订关于赫尔曼德河水的条约
解决了两国为了灌溉而分配河水的长期争端
新华社喀布尔一九七三年三月十四日电 据巴赫塔通讯社报道:阿富汗首相穆罕默德·穆萨·沙菲克和伊朗首相阿米尔·阿巴斯·胡韦达三月十三日在喀布尔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赫尔曼德河水的条约和两个附加议定书。从此,阿富汗和伊朗之间百年来为了灌溉而分配赫尔曼德河水的争端终于获得解决。
报道说,条约规定了从赫尔曼德河流到伊朗境内的水量;附加议定书规定了河水专员的职责以及对可能产生的争执进行调解的办法。
《喀布尔时报》三月十一日发表社论说:“一百多年来,赫尔曼德河水的问题,一直是阿富汗和伊朗两国不和的根源。既然双方同意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完全有理由希望,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和睦邻关系,将会变成有益于阿富汗人和伊朗人的福利的富有成果的合作。”
赫尔曼德河起源于阿富汗中部山脉,全长一千四百公里。赫尔曼德河流域构成阿富汗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阿富汗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这个地区。赫尔曼德河三角洲位于阿富汗和伊朗之间,三角洲的一部分是伊朗的领土,所以伊朗有用水权。
伊朗首相胡韦达三月十二日到达阿富汗进行了两天国事访问后于十四日离开这里回国。


第6版()
专栏:秘鲁通讯

友谊的海洋把我们连结在一起
——中国沈阳杂技团访问秘鲁散记
秘鲁是一个倚山临海、靠近赤道、有着光荣斗争传统的文明古国。“秘鲁”一词在印第安语中就是“太阳之国”的意思。
二月六日,当沈阳杂技团带着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从圣地亚哥飞抵秘鲁首都利马的时候,一股暖风迎面吹来,秘鲁朋友们一双双温暖的手向我们伸来,一束束香气扑鼻的鲜花送到我们手里。在晨光熹微中,穿着秘鲁民族盛装的男女艺术家在我们面前翩翩起舞,纵情歌唱。在这“太阳之国”的国土上,中国客人一开始就深刻感受到友谊的温暖。
“要保卫我们的海疆”
杂技团到达利马的第二天晚上,在幽静的新华社利马分社的住所里,秘鲁女歌唱家塔尼娅·利维塔德和其他音乐界朋友们,在秘中文协主席曼努埃尔·赫苏斯·奥尔韦戈索及夫人的陪同下,向杂技团乐队介绍了秘鲁民族音乐并且教一位中国女演员演唱秘鲁民歌。塔尼娅在吉他伴奏下用时而深沉、时而高亢的声调,演唱了正在秘鲁人民中流行的歌曲《保卫二百海里》,歌词唱道:
二百海里,
我们秘鲁的海洋。
它辽阔宽广,
寄寓着无限希望;
它多么丰富地把食物储藏,
供我们在自由生存中同享。
我们所有秘鲁人,
要保卫我们的海疆,
我们是兄弟姐妹,
要把这民族任务来担当。
这支歌曲表达了秘鲁人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民族自豪感和反对帝国主义掠夺、保卫国家主权的坚强决心。它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中国演员。塔尼娅还逐字逐句地教中国演员唱《我的秘鲁》,并演唱了几支歌颂秘鲁民族英雄的歌曲。奥尔韦戈索夫妇还为中国客人表演了秘鲁古代的《海军舞》。这些歌舞的内容多数反映了秘鲁人民保卫领海的意志。这使我们了解到,保卫领海是秘鲁人民的光荣斗争传统。
在这次欢乐的聚会上,中国女演员也为秘鲁朋友演唱了中国歌曲,中秘两国音乐工作者促膝谈心,从音乐谈到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奥尔韦戈索先生说得好:“中国和秘鲁虽然相隔很远,但太平洋却把我们连结在一起。”
就在这歌声引动下,我们游览了利马市的海滨。当我们在海滩上漫步的时候,看到鱼鹰在海面上低低飞翔,渔民们在码头附近撒网、晒网或补网,潜水员在浅海繁忙捕鱼。这些景象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海洋、渔业和保卫二百浬领海的斗争对秘鲁的重要意义。
早在远古时代,秘鲁人民就从事捕鱼事业。我们在利马一些博物馆里看到,在古代陶器上就有栩栩如生的渔民和鱼的图画,也看到铜制的海鸥以及刻有海鸟形象的木船。后来,秘鲁成为拉美的主要渔场之一。近年来,每年捕鱼量达一千万吨,一九七○年高达一千二百万吨以上,是世界上捕鱼量最大的国家。早在一九四七年,秘鲁就确定领海为二百海里,并为此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贝拉斯科总统一九六八年执政以来,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卫国家海洋资源,发展渔业,维护二百浬领海权。
热情的接待、亲切的共鸣
到秘鲁访问演出的中国沈阳杂技团受到了秘鲁政府和秘鲁全国文化委员会的热情接待,也得到秘中文协以及秘鲁其它友好团体和各界朋友的大力协助。沈阳杂技团是秘鲁全国文委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个外国艺术团体。在全国文委的安排下,曾出动直升飞机在利马市上空散发介绍杂技团演出的有关材料。总统府乐队和海、空军乐队先后在杂技团演出前奏乐助兴。为了使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有机会欣赏中国的杂技艺术,全国文委安排杂技团在利马市一座大型体育馆演出,并降低了票价。此外,杂技团还为工厂、政府部门职工作小型演出。
秘鲁人民很关心新中国第一个访问秘鲁的艺术团的演出。观众赞赏年轻的中国杂技演员们所表现的勇敢、矫健、乐观主义的精神风貌。在《车技》节目中,十名英姿飒爽的女演员,在飞驰的自行车上先后塑造了各种优美的形象,把传统的杂技技艺和芭蕾舞、体操的某些动作结合在一起。节目结束时,舞台上出现十人组成的“孔雀开屏”的画面。这时,整个剧场掌声雷动,观众对演员的精采表演发出了热烈的赞扬声。
居住在秘鲁的爱国侨胞对祖国杂技团的来访感到异常兴奋。他们从秘鲁各地远程赶来观看杂技团的演出。
二月八日,有十名厄瓜多尔华侨结伴乘坐货车从一千多公里以外的瓜亚基尔城前来利马。他们轮流开车,走了二十六个小时赶到利马看了演出。这十个人中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华侨,第一次在海外看到祖国艺术团体的演出,感动得热泪盈眶。
互相学习增进友谊
在利马街头上有许多纪念民族英雄或文化史迹的广场。当我们在先驱者广场散步的时候,看到在一座巍峨的牌楼顶端立着一头展翅欲飞的铜鹰,它锐利的双爪正对准广场中央的三匹铜马。传说雄鹰象征秘鲁,马代表殖民主义者,鹰把马赶跑了,秘鲁获得了自由与独立。在全国历史博物馆,演员们看到一幅油画,上面画着一位身穿白色衣服、手里拿着信件的英雄人物,这就是秘鲁著名爱国者何塞·奥拉亚。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他参加了反抗殖民统治的爱国斗争,担任交通员。有一次泅水送信,不幸被敌军发现,为了保卫革命的机密,他把信件吞下肚里,壮烈牺牲。
通过演出和访问,中国演员们结识了许多秘鲁朋友。杂技团乐队的一名队员和秘方陪同人员塞萨尔·罗德里格斯成了好朋友。他们用看图识字的办法进行交谈,互相学习中文和西班牙文。在罗德里格斯的笔记本上,已积累了不少中文词汇和中国演员给他画的图画,其中有“朋友”、“北京”、“中国人”等字样,他还学会了几句简单的中国话。
秘方舞台工作负责人路易斯·布斯塔曼特在杂技团访问的两周中,一直不知疲劳地工作。一次在体育馆装台时,他同中国朋友一起接连干了十三个小时的工作。平时,他加班加点,熬得嗓子都哑了。当中国演员向他表示感谢时,他说:“我和你们一起干活是愉快的,难忘的。”
日夜伴随着杂技团的司机路易斯·卡夫雷拉性格豪放,对中国人民有深厚感情,朋友们都亲切地称他“路乔”(爱称)。二月十二日那天,从早晨六点半至深夜两点,他为杂技团工作近达二十小时,第二天又一早起来继续开车。在同中国朋友分别的时候,他深情地演唱了一支叙述好友离别时心情的秘鲁歌曲。他的歌声反映了秘鲁工人阶级和人民的友好心意。当我们从机窗俯瞰秘鲁富庶的群山和波涛汹涌的海洋时,我们在心里默想:再见吧!美丽的秘鲁,友好的人民!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