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时刻把人民利益牢记心上
——济南部队某部一连遵纪爱民纪事
济南部队某部一连,是一个具有遵纪爱民优良传统的连队。
一九四九年青岛刚解放时,这个连队进驻青岛执行警卫任务。他们牢记入城守则,严格遵守党的城市政策,宁肯自带木柴、干粮,尽量不借用群众的东西;宁肯冒雨露宿在街头,也不占用一间民房。上级机关授予他们“秋毫无犯”连的光荣称号。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连遵纪爱民的优良传统一代传一代。
露 宿 打 谷 场
一天,连队急行军百十里,来到福山县岗嵛村,已是深夜一点多了。紧张的行军,使战士们的棉衣都被汗水湿透了,北风一吹,浑身冰冷。
部队在村头打谷场上停下来。连长于培海沉思起来,眼下深更半夜,群众劳动一天正在睡觉,要是知道我们来住宿,家家腾房、烧炕,就要打扰群众,影响明天的生产。于连长把情况向全连一讲,同志们一致表示,要象革命老战士打青岛时那样,宁肯露宿村头,也不能打扰人民群众。当下,于连长就让大家在打谷场边、草垛前找个背风处,悄悄地宿了下来。
同志们宿下不久,生产队饲养员由大伯起来筛草喂牛,看见场上躺着那么多人,不觉大吃一惊。仔细一看,原来是解放军,真是心疼极了。他想,解放军野营走那么多路,再顶风冒寒宿在外边,那怎么行呢?他叫醒了睡在场边的同志,立即要给同志们找房子去。于连长急忙拉住他说:“不用了,眼下深更半夜的,让贫下中农安排这么多人住宿,太麻烦了!”由大伯手一甩,生气地说:“这是那里话,你们都是人民子弟兵,就是我们全村人不睡觉,也要让解放军到屋里休息。”于连长看拦不住,急忙改换口气说:“大伯,贫下中农的心意我们知道,露宿也是我们训练的一个内容!”说到这,由大伯只好依了于连长。他抱来一大堆柴,点上火,给同志们驱寒取暖。
第二天清晨,村里的干部和贫下中农知道了解放军露宿打谷场,又是心疼又是埋怨。男女老少,推推拉拉,把全连同志拉到自己家里。
果园下的电缆怎么挖?
不久前,一连接受了挖掘地下电缆的任务。电缆有一段正好从一片苹果园下通过。要挖出这段电缆,就得把几十棵果树挖掉,这么大的树,移栽不容易活。正在大家发愁时,生产队社员干活来到这里,纷纷议论说:“挖吧!这些果树已经按棵折了价;再说,解放军挖电缆,是落实战备的大事。”
贫下中农的话,使同志们很受感动。挖不挖呀?指导员程洪本就招呼战士们坐下来,讲了一段老前辈爱护群众利益的事:
一九四七年,解放山东省潍县时,这个连担任阻击任务。为了顶住敌人,在武家王儿庄挖了三天战壕。有一段战壕正好通过一个小梨园,需要挖去十几棵小梨树。在敌人的炮火下,同志们仍然小心翼翼地把梨树连根起出来,整整齐齐放在一边。战斗胜利结束后,同志们把战壕填平,把小梨树一棵一棵栽在原处,又用行军锅端来水浇了一遍,才离开阵地。
听了这段革命故事,同志们很受教育。大家说,无论怎么困难,也要想办法保护果树不受损失。大家一起开动脑筋,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在果树两边的空隙里向下深挖,找出电缆后,再从两边挖通,既能取出树根下面的电缆,又能保护上面的果树不受破坏。这样挖,得多费几倍的气力,沟开得小了,使不开工具,开得大了,又怕伤着树根,只能在下面一点点地挖,一锨锨地往上端土。一个多月以后,果园下的电缆全部挖出来了。村里的社员看着一片葱绿的果树,一棵无损,夸奖说:“解放军和当年的老八路一个样,和咱贫下中农心连着心!”
收下六十斤苹果以后
前年八月,一连四排驻地曲家村,因山洪暴发,河水决堤,几百亩庄稼、果园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紧急时刻,四排长孙继福带领全排战士跳进激流,筑人墙、扛石头、堵决口,连续战斗一天一夜,战胜了洪水,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可是,四排五名战士却着凉生病了。
曲家村的贫下中农听说有几个战士病了,非常难过。大家让党支部代表全村贫下中农写了封慰问信,又摘了两筐又大又红的苹果,派人送到四排去慰问。贫下中农的关怀使战士们很受感动,四排长孙继福就代表全排指战员收下了慰问信,但坚决不收苹果。一方要留,一方不收,互相推让。后来,孙排长看实在没法推辞了,就过了秤,经过再三解释,按村里卖苹果的价付了钱。
贫下中农走后,战士们议论起来:一般情况,村里卖的都是等外苹果,可是这两筐都是一等的红香蕉,要是按一样的价付钱,就不符合买卖公平的原则了!孙排长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赶忙派人到供销社打听价格。第二天清晨,四排的战士们把补上的钱用纸包好,又附了一封感谢信,派人往村里送去。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那里肯收,战士们一遍又一遍地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买卖公平”的规定,直到贫下中农收下来,才愉快地走开。贫下中农深受感动地说:“解放军执行纪律不差秋毫,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传统棚”
南京长江大桥附近,排排厂房,幢幢高楼。但在守桥部队四连的营房里,有一座简陋的木棚,战士们称它“传统棚”。
一九六八年春天,四连从偏僻的山沟,调来长江大桥值勤。那时,正在紧张施工的大桥工地上,没有空地,没有营房。同志们就在工棚旁搭起席棚住下了。一座施工用过的破旧工棚,当成了连里的会议室和饭堂。大桥建成后,这里陆续建起了工厂、学校,景象焕然一新;战士们也住进了几排敞亮的砖房。为了节省国家开支,连里仍然用这座破旧的工棚做会议室、饭堂。
使用多年的工棚,四面透风,一遇大风大雨,上面漏、下面流,棚子里浸进一片片水。驻地的工人同志看到这种情形,几次跑到连里说:“我们帮助翻盖个新会堂吧!”也有的同志认为:我们守卫大桥,还住这破旧的木棚,有点不相称。盖一个会堂花不了多少钱,还是翻盖一下好。党支部认为:人民越关怀我们,我们越要艰苦奋斗,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决不能把人民的关怀,当作追求享受的资本。
为了提高同志们的认识,党支部对全连进行传统教育,讲述“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指导员对大家说:过去在山沟,我们睡地铺,住草棚,艰苦奋斗。今天,来到了繁华的城市,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可不能丢啊。指导员一番话,深深地印进每个战士的心坎。大家决心把这简陋的木棚留下来,让艰苦奋斗的传统发扬光大。
于是,全连同志动手整修木棚。把霉烂了的棚顶换下来,把断掉的木桩接起来,墙壁上刷上白灰,地上砌起排水道,破旧的木棚又变得完好整洁了。几年来,同志们都在这木棚里吃饭、开会,越来越爱这座木棚。炎热的夏天,大家打开四周的墙壁,木棚变成了通风的凉棚;寒冷的冬天,大家又往墙上裹起芦席,木棚又成了保暖的“温室”。战士们乐哈哈地说:“咱们这旧木棚,还是冬暖夏凉哩!”
新战士来了一批又一批,简陋的木棚一直被指战员们爱护着、使用着。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补课
夜深了,解放军某部炮三连饭堂里还亮着灯。炊事班长杨恩作正聚精会神地补铝盆。
新战士马锁红醒来,跑到饭堂,看见杨恩作手里的铝盆补了许多补钉,他数了数,光盆底上就补了大大小小的十六块。有一块补钉掉了,成了“窟窿盆”,不能使用了。小马说:“这个盆用的够本啦,再补也补不出啥名堂,买个新的算了,何必费这么大劲去补呢?”听了这话,杨班长心里一愣,觉得小马对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的教导理解不深。自己是炊事班的班长,不仅要以身作则,而且要帮助新战士提高认识,让他们树立艰苦奋斗的好作风。想到这里,杨恩作让小马坐下,一边补盆,一边给他讲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的教导,讲老炊事班长给自己讲的本班的一个故事。那是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役中,炊事班跟随部队执行切断敌人运输线的阻击任务。当部队刚渡过大同江时,就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行军锅被炮弹炸了一个洞。为了及时保证部队照常开饭,全班同志一齐动手,没有钻子就用手榴弹弹头顶,没有铆钉就把钉子截断,没有铳子就用废剪子来代替。就这样,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用炮弹皮补好了行军锅。以后,行军锅被炸弹炸坏了三次,他们又补了三次,保证了部队按时开饭,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讲到这里,杨班长就语重心长地说:“这个盆坏了就补,整整用了二十年,现在虽然坏的不成样子啦,但补一补,还能用些日子。别小看这一块块补钉,它却体现了我军艰苦朴素的好传统啊!”一席话,使小马听了深受教育。他感动地说:“杨班长,你今天不仅补好了盆,而且给我补了一堂生动具体的艰苦奋斗的教育课。”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搬家
去年二月,北京卫戍区某部二连来到顺义县平各庄公社河南村执行任务。黄大爷把三间地势较高的好房子让给炊事班作仓库,自己一家人挤在两间小房子里。一天,指导员黄景宽到炊事班去,看到这种情况,他想:“贫下中农把好房子腾出来让给我们用,是对我们的关怀,群众越是关怀我们,我们越要处处想到群众。”在支部会上,他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讨论究竟怎么办合适?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教导,纷纷说,不应为了自己方便给群众住房带来困难。我们要仓库,我们要自力更生想办法解决。
为了培养全连战士遵纪爱民的好思想,党支部就这个问题,召开了大会,对全连指战员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
在会上,连长苗二元讲了在解放战争时期本连队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的事迹,使全连同志深受教育。大家一致表示:把群众的房子腾出来,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盖房子。
于是,就地取材干起来。没有砖,托土坯来代替;没有椽子,从烧火的树枝里挑选;没有盖房顶的席草,跑到五里外的河边打野苇子。当时正是数九寒天,同志们脱掉鞋袜,挽起裤腿趟水和泥;泥墙时,抹子不够用,大家就用手一下一下往墙上抹……。经过三天的奋战,盖起了三间简易的房子。仓库搬到这里,还为生产队存放了一些农具。
后来,上级领导表扬了他们遵纪爱民、艰苦奋斗的事迹,其他连队纷纷向他们学习。当地群众也称赞他们说:“解放军真是毛主席教导出来的好战士,处处都为咱们贫下中农着想。”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海防前哨“拥军船”
茫茫大海,碧浪滔滔。一艘满载物资的小帆船,扯满风帆,向海防前哨的一个小岛飞驶而去。
驾驶这只小帆船的两位老船工,常年飞舟跨海,为子弟兵服务,一次又一次地出色完成海上交通运输任务。当地军民热烈赞扬他们,上级也授予他们“拥军船”的光荣称号。
这只“拥军船”,是当地党和政府派出支援驻岛部队战士的支前船。老船工庄荣贵和卓潘龙,十七年来,不畏艰辛,跨海来去,先后航行五万多浬,写下了许多拥军支前的感人诗篇。
有一年春天,黄梅雨筛筛不止,海面上浓重的雨雾,没有一丝风,没有一点浪,行船全靠摇橹。老船工已经在海上连续摇橹航行二十多个小时,手摇麻了,脚站酸了,全身象散了架似地,眼看有些支持不住了。这时,在旧社会苦熬了将近四十年的庄荣贵,给卓潘龙讲起自己苦难的家史。他激动地说:“潘龙老大,我们都是从苦海里闯出来的人,没有赶上支援大军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今天支援大军保卫海防,我们要豁出自己的力量!”潘龙老大也很激动,他说:“放心吧,老阿哥!只要还有一口气,小船就停不了!”说着,又精神抖擞地摇船前进了。整整一个春天,他们就这样把一船又一船物资摇上小岛,保证了守岛部队的需要。
有一年,大风袭击海岛,一连九天九夜不能行船。想到岛上新鲜蔬菜已经不多,两位老船工急得饭吃不香,觉睡不甜,天天蹲在海边观测风潮。到了第十天,再也等不住了,决定装满一船蔬菜,顶风开航。有人劝他们说:“风浪太大了,出航有危险,再等几天吧!”他们毅然决然地说:“一天也不能等了。”
小船在大风中英勇出航了。小山一样的浪头,打到船头上,炸起一丈多高的白色水柱,劈头盖脑地向两位老大身上打来。狂风,一阵比一阵更猛,吹得人透不过气,睁不开眼。突然“嘭”的一声,桅杆被风浪齐腰打断。霎时,小船进退不得,直在浪窝里打转,情况十分危险。荣贵老大招呼潘龙老大:“为了亲人解放军,坚决挺住!”潘龙老大回应荣贵老大:“没啥了不起,风浪再大也要上去!”凭着几十年的航行经验,他们操着剩下的半叶风帆,在风浪中顽强地向前进。经过十多个小时的奋勇搏斗,硬是把一船新鲜蔬菜送到了岛上。战士们看到满身透湿的两位老大,感动得围着他们不住地道谢。大家说:“大海再深,比不上军民鱼水情深。老大呀,你们送来的不只是一船菜,你们送来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人民的爱护啊!”
庄荣贵和卓潘龙把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深情,倾注到拥军支前的实际行动中去。春天,岛上要翻地种菜了,他们及时把菜籽送来;母猪发情了,及时运到大陆去配种。建岛初期,岛上没有居民,没有商店,一针一线全要到大陆去买。每次离岛前,他们都是一个一个战士询问,不论谁要寄信、寄钱、买书、修钢笔,都一一代办;回岛后,又把家信和代办的东西,挨个送到战士的手里。在过去的十七年中,谁也说不清楚他们究竟经手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但是有一样,大家清楚记得,他们从来都是有求必应,没有弄错过一分钱,办错过一件事。“拥军船来了!”“老大来了!”成了全岛战士的欢乐。
“拥军船”还是小岛和大陆之间的交通船。一批批入伍的新战士乘着“拥军船”登上小岛;一个个退役的老战士坐着“拥军船”离开。两位老船工把乘船上岛下岛的战士和前来探亲的战士亲属,都看成自己的亲人。船舱打扫得干干净净,上船就象到家一样。
有一天,“拥军船”迎来了一批新战士。老船工一边摇橹,一边给新战士讲解放前海岛兵匪作乱、百姓遭殃的苦难历史,讲如今岛上军民一家、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讲驻守海岛的光荣,并且同岛上带兵的老战士一起唱起了“我们的海岛好……”。一路行船一路说,一路桨声一路歌,使这些新战士还没有登上小岛,就深深地爱上了海防前哨的这个战斗岗位。
在长期的拥军航行中,部队的党组织把老船工看作是不在编的“老战士”,经常帮助他们学政治,学文化。战士们把老大看作是不在队的“老战友”,逢年过节,都要和他们共度节日的欢乐。谁要是复员或者调动工作,对老船工更是依依惜别。有一次,某部站长范壮年要调离海岛。他乘“拥军船”离开,和两位拥军老大在路上亲切地交谈。范壮年在这里同两个老大整整相处了八年。他清楚地记得,岛上那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是老大指导大家抬土拣石垒起来的;那一排排崭新的营房、一座座坚固的阵地,一砖一瓦都是老大运来的;营房前后,原来是荒山乱石,如今绿树成荫,桃树开花,梨树结果,每一棵树苗也都是老大用小船送来的。他深深感到人民拥军情意的温暖,激动地对两位老大说:“这些年你们风里来,浪里去,为我们操心受累了。以后风浪里行船要多多注意保重呀!”两位老大深情地望着范壮年,这个八年前自己亲手摇船送上岛去的年轻人,如今在海防前哨的斗争中成长起来,就要去执行新的任务,心里也很不平静。他们说:“老范呀!你进步了,我们心里真高兴。希望你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为人民多作贡献,常常给我们捎信来!”小船靠岸了,两个老大一直把老范送到长途汽车站。范壮年拿出两张照片给老大留念。老船工紧紧抓住老范的手不放,古铜色的脸上挂满了泪水。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解放军某部汽运连团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伟大教导,经常组织青年到驻地农村走访。这是他们正在请刘老忠同志讲述一心为革命的事例。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