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许多亚非国家代表在联大特别政治委员会会议上发言
谴责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坚决反对安理会不明确规定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两个决议
我代表指出不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就不能真正解决中东问题
新华社联合国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四日电 联合国大会特别政治委员会从十一月五日到十四日辩论所谓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许多亚非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强烈谴责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者推行侵略和扩张政策,支持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各国人民为收复失地和恢复他们的民族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萨达特·哈桑在发言中说,巴勒斯坦人从本世纪开始以来就为反对殖民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联合势力而斗争。他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坚决反对安全理事会的二百四十二号决议和今年十月二十二日通过的三百三十八号决议,因为这些决议没有明确规定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也没有把巴勒斯坦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他指出,不充分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他们在自己的家园实行自决的权利,中东就不可能有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哈桑还说,联合国不应当被大国利用来维护它们的既得利益。
伊萨·纳赫勒代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代表团在发言中指出,巴勒斯坦人民有权把自己的国家从犹太复国主义的军事占领下解放出来,而帮助他们完成这一任务是世界各国的道义责任。
叙利亚代表迪亚·法塔勒说,以色列不打算让巴勒斯坦人返回他们自己的家园,而返回家园是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叙利亚将永远支持这一权利。
埃及代表艾哈迈德·奥斯曼在发言中向那些同以色列断绝关系的非洲国家道贺。他说,正义力量必将战胜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所代表的邪恶力量。
苏丹代表奥马尔·比里多说,让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承认他们自决和独立的权利,这是在中东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的必要先决条件。巴勒斯坦人民的问题根本上是以色列进行殖民化、占领、扩张和侵略的问题。他指出,必须迫使以色列结束暴行和犯罪。
坦桑尼亚代表阜姆说,不应当用难民需要援助这一点来转移人们对真正问题的注意,而真正的问题是:正义和恢复巴勒斯坦人的权利。
阿尔及利亚代表贾迈勒·扈胡指出,问题是整个民族被剥夺了它的权利并且被赶出了家园,而难民问题则是其后果之一。他强调说: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是在中东实现公正与持久的和平的关键。
阿尔巴尼亚代表佩特拉契·皮亚尼指出,美苏勾结暴露了这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政策。不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就不可能解决中东问题。他说,英雄的巴勒斯坦人民将通过不屈不挠的斗争恢复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
中国代表王润生在发言中说,所谓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侵略反侵略的问题,是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权利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整个中东问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要阿拉伯人民的失地一天不收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一天不恢复,中东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
他指出:“中东问题的实质是两个超级大国在这个地区争夺霸权,他们又争夺又勾结,这是中东问题长期不得解决的根源。”他谴责两个超级大国在今年十月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在抗击以色列侵略的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时急忙抛出“就地停火”的提案,去扑灭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反对以色列侵略的熊熊烈火。他强调说:“我们坚决反对它们拿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以及阿拉伯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作交易的任何阴谋。”
王润生最后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切同情,将始终不渝地坚决站在受侵略、受欺凌的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民一边,支持他们的斗争。尽管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各国人民今后的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但是,我们坚信,只要他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团结,坚持斗争,在世界人民和主持正义的国家的支援下,就一定能够排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阻力,最终实现收复失地、恢复巴勒斯坦人民民族权利的崇高目标。”


第6版()
专栏:

阿拉伯联盟邀请阿拉伯各国国家元首
出席阿拉伯最高级会议讨论当前局势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四日电 据中东通讯社十一月十四日报道,应埃及总统萨达特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要求,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里亚德十一月十四日向阿拉伯各国的国家元首发出邀请,请他们出席将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阿拉伯国家最高级会议,以讨论当前阿拉伯局势和国际形势。
报道说,在阿拉伯国家最高级会议召开前,阿拉伯各国外长会议将在十一月二十四日也在阿尔及尔举行。


第6版()
专栏:

阿拉伯人民的命运不应由超级大国决定
法国《红色人道报》、英共(马列)《工人报》和“马来亚革命之声”谴责美苏干涉中东事务,阴谋剥夺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
据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四日电 最近一期《红色人道报》在一篇题为《应由阿拉伯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的文章中指出,“一九七三年十月,阿拉伯国家和人民以及巴勒斯坦人民的光荣的斗争打破了中东‘不战不和的局面’。两个超级大国今天企图恢复这种局面。但是,应由阿拉伯人民,而不应由两个超级大国来决定阿拉伯人民的命运。经过斗争和克服困难,决定权一定属于阿拉伯人民,这是我们的信念。”
据新华社伦敦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三日电 英国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机关报《工人报》最新一期发表文章,谴责两个超级大国干涉中东国家的事务。
这家报纸说:“正是苏联热衷于派部队去中东。”“苏联没有能够使它的军队包括在联合国部队中,于是派它自己的‘观察员’去那个地区。”
报纸说,中东战争“并不威胁世界和平,却威胁以色列侵略者和帝国主义国家。直到两个超级大国对中东国家的事务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涉,它才成为对和平的一种威胁。”
报纸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谅解鼓励了以色列对其邻国进行侵略和占领。
报纸说:“依靠苏联只能意味着讹诈和失败。”
报纸指出,超级大国的讹诈和武力绝不能使巴勒斯坦人民武装不为实现他们的目的而继续战斗。
据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四日讯 “马来亚革命之声”电台十一月十三日广播一篇评论,谴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阴谋剥夺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
评论说,最近,当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奋起反击以色列侵略者的时候,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又背着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同美帝秘密达成协议,炮制了一系列“决议”,派遣军队,对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实行变相的托管,并且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施加压力,要他们参加所谓“和平谈判”。
评论谈到苏美正在策划的所谓“巴勒斯坦国”方案时指出:“这是他们剥夺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大阴谋,也是苏修叛徒集团出卖阿拉伯人民利益的又一个新罪证。”
评论说:“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从苏修的卑鄙行径中更加看清,苏修和美帝是一丘之貉,苏修是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的假朋友,真敌人,是更阴险的敌人。”
评论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炮制的所谓‘停火协议’,根本不提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甚至连巴勒斯坦人民的存在也不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达成的协议,是危害阿拉伯人民和瘫痪他们革命动力的帝国主义圈套。”


第6版()
专栏:

地中海最大的公害
伊华
最近期间,人们注意到一种现象:一方面,苏联领导人高唱他们“关心在近东建立真正持久和公正的和平”,另一方面,苏联的军舰一艘艘开进地中海,使苏联海军力量在那个海域达到空前的规模。
据报道,到十一月四日为止,苏联在地中海的舰只已达到九十五艘创纪录的数字,大大扩充了它在地中海已经相当庞大的舰队。苏联的海军陆战队也登上了地中海的舰只,这都是前所未见的。
窥测方向,乘机而入,从来是苏修的拿手好戏。一九六四年,苏修为了争霸的目的,开始派海军到地中海进行持续的游弋。但那时,它在地中海只保持十几艘军舰,与美国的第六舰队相比,处于劣势。一九六七年中东战争爆发,苏修看到机不可失,就把黑海舰队的大批舰只开进了地中海,以后就长期赖了下去,设立常驻特遣舰队,俨然以地中海的主人自居。从此,它在地中海的舰只数字经常保持在五、六十艘之间,实力比一九六七年前猛增了几倍。今年十月六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对苏修来说,又是一次可乘之机。在这次中东战争期间,苏修总共派遣了三十多艘舰只进入地中海。甚至在它伙同另一个超级大国把停火强加给阿拉伯国家之后,也还没有就此罢手。十月底,一艘苏联导弹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驶进地中海,参加了驻在地中海上的苏联舰队。这不能不引起许多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严重不安。
人们记得,苏联政府曾经一再提出什么“要把地中海变成和平与友好合作之海”,什么“加强整个地中海的安全”,“稳定”这一地区的形势等等。真是娓娓动听!但是,即使有三寸不烂之舌,也不能把全付武装的军舰云集地中海说成是为了“友好合作”,是对局势的“稳定”。恰恰相反,苏修在地中海耀武扬威,同另一个超级大国在那里争霸,严重危及地中海国家的安全,已经成了地中海最大的公害。
苏修在地中海这样大肆扩张,另一个超级大国也不甘落后,坐视不顾。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杰克逊前几天宣称:苏联军舰集结“是地中海内的一种威胁”,因为中东和它的水道是“西方世界的咽喉”。美国为此下令调遣军舰,把一支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派往临近地中海的印度洋,把三艘导弹驱逐舰开进濒临苏联西南腹地的黑海水面,并毫不讳言美国舰队到那里去是执行“显示武力”的任务。目前,两个超级大国在地中海集结了一百五十艘左右的舰只,这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这个地区聚集数目最多的一次。这是什么“和平与友好合作之海”!明明是地地道道的超级大国军事对峙之海。
苏修的拚命扩张,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对峙,造成地中海的紧张局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地中海国家发出“地中海是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地中海”的正义呼声。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国家和人民主张地中海成为“和平之海”;法国强调要“使地中海摆脱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马耳他政府和人民要求“使地中海成为一个只由地中海各国人民控制的自由的地中海”。这种要求是完全正当的。超级大国的舰队应当撤出地中海,只有这样,地中海的局势才能有所缓和,地中海国家人民的正当愿望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第6版()
专栏:

一些阿拉伯国家对埃以协议作不同反应
有的指出要“致力于使和平不致于损害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巴勒斯坦人民”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五日讯 一些阿拉伯国家官方和报纸对埃及—以色列六点协议作了不同的反应。
突尼斯外交部长穆罕默德·马斯穆迪十一月十一日在谈到这项协议时说:“这不是一个和平协议。”他说:“我们将致力于使和平不致于损害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巴勒斯坦人民。”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萨卡夫十一月九日在对记者发表的讲话中说:“除非我们看到(以色列)撤退成为事实,任何东西也不会使我们真正感到高兴。只有行动才会受到赞赏”。
叙利亚还没有对这项协议发表评论。
伊拉克政府也没有正式发表评论。执政的伊拉克复兴社会党同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阵线在十一月十四日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宣布,“拒绝在安理会二四二号决议基础上的解决办法”,“拒绝根据安理会三三八号决议所强加的停火”。
阿尔及利亚《圣战者报》十一月十日刊登了这项协议,也没有发表评论。该报在上述消息之后转载了黎巴嫩《东方—今日报》十一月九日关于这项协议在一些阿拉伯国家中引起了不满的报道。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政府都没有发表评论。
正在伊朗访问的苏丹外交部长曼苏尔·哈立德十一月十二日在德黑兰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以色列—埃及关于稳定停火的协议,好象是隧道尽头的亮光:应当朝着亮光前进。但是,要达到目的,我们还必须表现出诚意,如果必要的话还要施加一些压力。”
科威特《政治报》十一月十一日发表社论说,阿拉伯国家从未指望就十月二十二日停火线进行谈判,“以色列军队应当回到一九六七年战线”。社论说:“石油武器并不是用来取得既含糊又无效的停火协议的。”


第6版()
专栏:

埃及以色列两方代表签署一项六点协议
协议墨迹未干,以总理就叫嚷“以色列绝不准备从它目前军事阵地撤退到被称为十月二十二日线的那条想象和虚构的线上去”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五日电 埃及和以色列两方代表在联合国紧急部队参谋长恩肖·西拉斯沃出席的情况下,十一月十一日在苏伊士城附近签署了一项六点协议。
据中东通讯社报道,这项协议规定:“埃及和以色列一致同意认真遵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要求的停火;
“双方一致同意,它们之间的会谈将立即开始,根据关于在联合国主持下双方部队脱离接触和分开的协议,解决回到十月二十二日阵地的问题;
“苏伊士城将每天得到粮食、水和药品的供应。苏伊士城内一切受伤的非军事人员将予以撤离;
“不得阻碍非军事补给品向东岸的运送;
“开罗—苏伊士公路上的以色列检查点将由联合国检查点接替。在该公路的苏伊士一端,以色列军官可以同联合国一起在运河河岸监察货物的非军事性质;
“在开罗—苏伊士公路上的联合国检查点一建立,就将交换全部战俘,包括受伤战俘。”
这六点协议是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十一月六日至八日访问开罗,同埃及总统萨达特进行会谈期间提出的。七日晚,随同基辛格在开罗访问的美国助理国务卿西斯科到以色列同以色列总理梅厄进行了会谈。十一月九日,白宫宣布埃及和以色列接受这一协议。
但是协议的墨迹未干,以色列总理梅厄十一月十三日就在以色列议会上叫嚷:“以色列绝不准备从它目前的军事阵地撤退到被称为十月二十二日线的那条想象的和虚构的线上去。”


第6版()
专栏:

军费剧增 债台高筑 通货膨胀 生产下降
以色列发动侵略战争使经济严重恶化
据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四日讯 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第四次侵略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军费剧增,债台高筑,通货膨胀,物价高涨,劳力匮乏,生产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问题。
以色列财政部长萨皮尔十一月一日透露,在战争的第一周,花费了将近八十亿以色列镑(约等于二十亿美元),超过了全年的国防预算。据以色列贴现银行总经理丹尼尔·里坎蒂预计,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将损耗四十多亿美元。以色列人口为三百二十万,平均每人摊到一千二百多美元。以色列国防开支本来就高得惊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八,是世界上最高的。
庞大的军事开支,使以色列债台高筑,从一九六七年“六·五”战争以来,外债连年增加,到去年底已达四十亿美元。
目前,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已经蔓延到以色列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吃的到穿的,从住的到用的,无不大幅度涨价。由于物价飞涨,以色列的生活费用十八个月来增加了一倍。
以色列统治集团还巧立名目加重捐税,力图把侵略战争的沉重负担转嫁到人民头上,加紧对劳动人民的搜括榨取。在这次战争前,以色列人所付的各种税已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在这次战争爆发的十月份,又增税百分之七作为国防公债。从十一月四日起,消费税和进口税又增加百分之五。以色列财政部宣布,到十一月一日止,已经发放了一亿零五百万美元的国家公债。以色列政府还决定以“义务公债”的名义要老百姓再拿出二亿七千万美元,纳入国库。
由于大量人力应征服兵役,劳动力严重缺乏,致使大批工厂和农场停工,生产大幅度下降。据以色列财政部长的经济顾问费赖姆·多夫拉多估计,到十二月份,生产损失将达五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