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立大志 抓大事
——湖南安乡县以路线为纲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事迹
一踏上湖南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安乡县的县境,我们就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图景吸引住了。高压输电线从东南方向飞来,象顿然撒开的银网,把四面八方的电力排灌站连接起来。条条水渠纵横交织,把稻田划成整整齐齐的方格,恰似一幅棋盘。走在这园田化的大地上,只见禾苗如茵,渠水似镜,绿树成行,鸡鸭成群,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
近几年来,安乡县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推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发扬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鼓足干劲,改变生产条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一九六九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就达到了一千一百零四斤,总产量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增长百分之四十九。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虽然都是百日大旱,粮棉双双大丰收。今年在持续一百多天阴雨低温的不利情况下,早稻又获得好收成,亩产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六点六。近四年来,全县棉花每年平均亩产九十斤。全县平均每人有树一百一十多株。一九七二年的生猪饲养量每户平均四头多。养蚕、养鱼、植莲也有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县多种经营收入已占农副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五。去年,他们向国家交售的商品粮达二亿零二百万斤,皮棉七万担。全县平均每人已储备了四个月的粮食。
有意气风发的革命群众,有大干苦干的革命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何愁安乡面貌不能改变!
安乡,过去是洞庭湖滨的“渍水桶”,水害频繁,农业产量长期不稳不高。经过多年不断改善水利条件,一九六六年,全县粮食亩产第一次跨过了《纲要》;但是随后又降下来了。能不能迅速改变农业生产不稳不高的状况呢?当时,意见纷纷,首先在县领导成员中就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些同志认为,只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好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鼓足干劲,大干苦干,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安乡就一定能跨大步。但是,有的同志摇摇头说:十多年来,肩没歇过,汗没干过,搞到这个样子,就很不错啦!还有人说,安乡人少田多,负担重,农田建设只能慢慢来。
是小干慢干,还是大干快干?是满足于“过得去”,还是从根本上来一个大变革?这是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安乡县三次派人到大寨去参观学习,领导成员同时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以求迅速统一思想。县委书记李顺到了他当年搞土改的安丰公社铁路湾大队。当时,已是数九寒天,铁路湾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却在开渠道,平沙丘,植树造林,干劲十足,热气腾腾。他深深被群众这种巨大的干劲所感染,立即卷起裤脚,拿起铁锹,参加开渠。他一边铲土,一边关心地问:“这样冷的天气,大家受得了吗?”老贫农雷保安指着弯曲零乱的小沟,回答说:“你看,这些旧东西,你不动它,生产怎么上得去!改变旧面貌,就得要苦干,天再冷,心也是热的!”李顺听了很感动。他想:多么可贵的革命进取心啊!多么可贵的革命干劲啊!有这样意气风发的群众,有这种大干苦干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又何愁安乡面貌不能改变!
铁路湾大队原是一个“五墹十眼一片沙,庄稼不长人搬家”的穷地方。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干部和社员群众焕发革命精神,艰苦奋战四、五年,把原来四千多块零乱的土地建成棋盘式的农田,基本做到了旱涝保收。一九六九年,粮食亩产超千斤,皮棉亩产过《纲要》,都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翻了一番。
那时正是一九六九年底,安乡县委在铁路湾大队水利工地上召开了全体会议。他们从这个大队活生生的具体变化中,接受了一次很深刻的思想上和政治上的路线教育,认识到安乡面貌变化不快,不是条件差,更不是群众不愿干,而是领导上路线觉悟不高,因循守旧,不思创举,缺乏远大的革命理想和雄心壮志。县委全体会议认真总结了铁路湾大队的经验,并且作出决定:在保证加固大堤的前提下,大搞垸内农田基本建设,建立稳产高产农田。随后,全县由下而上地制订出了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安乡的五年远景规划。
办社会主义大农业,不仅是一场改天换地的战斗,不能只抓上多少人,进多少土,必须抓大事,抓阶级斗争。
远景规划表达了安乡全县四十三万人民的心愿。一场改天换地的战斗打响了。到处红旗招展,人声沸腾。十二万精壮劳力,撒开在五百五十多处水利工地上。青年民兵,组成一个个突击组,争赴难工险段,妇女们更不示弱,一支支“铁姑娘”队,你追我赶,抢挑重担;老年人也闲不住了,到工地上修锄头,补土箕,争作贡献。
为了保持旺盛的革命干劲,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安乡县委领导成员自始至终抓紧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抓紧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教育,并且身体力行,带头苦干,领导全县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同大自然斗,同阶级敌人斗。战斗刚开始不久,县委就在修渠工地上,召开了有公社党委书记参加的扩大会议,大讲党的基本路线,大讲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家边劳动,边议论。许多同志说,怕苦怕累学不了大寨,舒舒服服改变不了面貌,社会主义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总路线精神就是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会散后,县社干部立即分头深入第一线,向群众进行路线教育,带动群众大干苦干。
大溶湖激战,是安乡人民大干苦干的缩影。这是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也是同阴险的阶级敌人作斗争。大溶湖地势很低,传说是八百里洞庭的“锅底”。安武公社横贯东西的排灌大渠,要从这里穿湖而过,跨度一千八百米。这里湖草多,淤泥深,人没有地方站,土没有地方取,工程十分艰巨。安武公社党委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动员,组织了三千民兵大战大溶湖。一百二十名共产党员和一百名共青团员挺身而出,成立了突击队,开到最难的工段上。多次被评为治湖模范、联合大队的共产党员庞文烈,带领五十一名党员,首先冲向湖心。他们不顾淤泥没顶的危险,纷纷下湖,一手抓住船帮,一手拨开淤泥,把一捆捆芦柴和稻草迅速压入泥中,为施工开辟立脚点。可是,刚一进土,芦柴和稻草顿时就被淤泥吞埋了。怎么办呢?庞文烈他们毫不气馁,继续想方设法,用扎成的木排垫在淤泥上,然后再进土,终于战胜满湖淤泥,加快了工程进度。
但是,斗争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困难还在前头。没料到,第二年湖水一泡,筑起来的堤,又全部沉下去了。正当民兵们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阶级敌人以为有机可乘,向工地上吹起了一股冷风,说什么“沟从湖心过,劳民伤财罗”,“搞农田基本建设不合算,不如多搞副业赚现钱”。公社党委一看风头,立即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不仅仅是一场改天换地的战斗,而且是一场政治上思想上的革命。不能只抓上多少人,进多少土;必须抓大事,抓阶级斗争。党委及时在工地上召开了群众大会,大讲党的基本路线,大批刘少奇、林彪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唯生产力论”,刹住了阶级敌人煽起的冷风,进一步激励了广大社员的斗志。他们连续苦战四年,终于战胜了淤泥塌陷,修好了破湖而过的长渠。
路线走正了,干部带头了,群众发动起来了,过去认为难办到的事,现在在很短时间内就干完了。四年来,安乡县农田基本建设共投工二千多万个,完成土石方六千多万方,相当于前十年工程量的总和。安乡人民就是这样用勤劳的双手在大地上绘出了一幅壮丽的图景:四百多公里长的防洪大堤,挡住了洪水的侵袭,成为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坚强屏障;新开的三千八百多公里长的渠道,密布田间,保证了排灌畅通;二千八百多座水闸、涵管,星罗棋布,使机、电排灌设备更好地发挥了灌溉效益;降低了地下水位,平整了土地,改良了土壤,……百分之八十以上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4版()
专栏:

迎鱼汛〔木刻〕 杨麟阶作


第4版()
专栏:

群众批评大有益
河北武邑县苏正大队,有二千亩耕地,过去多是寸草不长的死碱地。根治海河以来,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学大寨,努力改造碱地,粮食产量不断上升,一九七一年亩产上了《纲要》。这时,部分干部产生了“碱窝不比其它,上了《纲要》到了家”的自满思想,一度放松了对农业生产的领导。贫下中农看了不满意,向党支部提出了三条尖锐的批评意见。
第一条意见是“干部要干活”。
这条意见首先是提给大队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的。一九七二年,他们两人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都不到五十天。他们表示要接受贫下中农的批评;但又原谅自己说:“一百四五十户的队,六七百号人,多少事?不是我们不干,而是忙得团团转。”
大队干部的事情多是事实;但能不能更多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贫下中农同大队干部一起谈心。他们说:“一九六八年,咱们齐心向碱窝开战,干部带头干,顶寒风,披雪花,每天两头见星星,苦干三个冬春,建成八百亩平坦坦的园田,粮食亩产上了《纲要》。现在,干部还是你们这些人,可这二年出出进进,不干活。社员干得如何,你们看不见;群众说的话,你们听不到;指挥不到点子上,怎么会迈大步呢?”
这一番话,说得大队党支部成员个个点头。党支部书记吕长春说:不参加劳动,就脱离了群众,不仅忙不到点子上,还可能走上修正主义邪路呵!
党支部成员借着群众批评的东风,狠批了林彪一伙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反骄破满,纠正了脱离实际,脱离劳动等不正之风,坚持到生产中领导生产。
第二条意见是“劳力要集中”。
这条意见是督促干部划清“以副养农”和“以副伤农”的两条路线界限的。当时“三夏”大忙当头,劳力分兵作战,支配不开。看到这种现象,贫下中农与大队干部算了这样一笔账:全队劳力共三百一十七人,其中副业、林业和养猪就用了一百多劳动力,占百分之四十左右。他们一针见血地说:“去年‘三夏’大忙时有教训呵!当时副业上的六、七十个劳动力本应抽到农业上来,可是,支部舍不得动。结果夏季播种晚了几天,秋后收成受到了影响。咱们要‘以粮为纲’,‘以副养农’,可不能‘以副伤农’,叫钱蒙住眼睛呀!”
大队党支部很受启发,大家领会到,千忙万忙,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路线这条纲。他们立即对劳力进行重新安排,保证百分之九十的劳力集中到农业战线上,同时加强了对林、牧、副业的管理。
第三条意见是“当家要理财”。
这是贫下中农平日很关心的一条。他们批评说:“咱们干部这二年是当家不理财,有钱乱用,没用在刀刃上。”
贫下中农这样说是有根据的。过去,队里家底薄,干部处处精打细算,那怕是一分钱也要掰成两半花。队里要置什么东西,都经过社员讨论,千方百计往农业上用。现在,部分干部有大手大脚现象,财务管理松了,花多少钱也不与社员商量,不该买的也买上了。比如原来计划打一眼机井,扩大浇地面积,可到打井的时候,却把准备的资金用于别的地方了,结果井没打成。当时,社员尖锐指出:支部不管好财务,光想在八百亩水灌田上过小日子,不想在二千亩上创高产。
群众的尖锐批评,触动了大队党支部,他们组织干部认真总结了近二年财务管理上的漏洞,一笔一笔地细算,发现贫下中农的批评是合情合理的。
他们建立和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并且规定凡是购买较大物件,都要经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讨论,集中财力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喜看巫峡新山乡
——记湖北巴东县泉口公社艰苦建设山区的斗争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在长江巫峡北岸荒僻的丛山峡谷之间,如今令人惊喜地看到:一层层梯田,一座座药园和茶场,一坡坡经济林和用材林……,这里就是湖北省巴东县泉口公社。这是当地人民辛勤建成的社会主义的新山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泉口公社用石头垒了水平梯田一千零五十亩,梯形茶园八百五十多亩,粮食产量增长了将近一倍,平均亩产量跨过了《纲要》,集体储备的粮食,够全社人民吃一年。
建设山区,不单是一场改造自然的斗争,更主要的是一场改造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要冲破私有制遗留下来的狭隘、自私、保守的思想羁绊,要战胜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干扰,才能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大踏步前进。泉口的基层干部和贫下中农就是从这样的艰苦曲折的斗争中走过来的。
干社会主义,不走邪门歪道
泉口公社所在地区,山大坡陡,地域辽阔,人烟分散,自然条件很不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三自一包”的黑风,也刮到了这个大山区。当地的党组织率领党员和贫下中农,和这股黑风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他们抵制了错误路线,打击了那些煽动搞单干的阶级敌人。广大干部和群众说:“我们要靠集体,干社会主义;不靠单干,不走邪门歪道。”
这场尖锐的斗争一直延续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时起时伏。农业学大寨运动在这里深入开展的时候,一小撮阶级敌人又进行了顽强的挣扎,妄想破坏“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他们以山区副业资源多为幌子,煽动搞副业单干。泉口公社党委认为,要彻底粉碎这股歪风,必须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他们抓住一件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向干部和社员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在修正主义路线“三自一包”黑风影响下,这里曾发生个别人迷路的现象。社员张前茂,就是一例。他有一套采药的“绝技”,能够攀悬崖,走峭壁,把生长在绝壁的贵重药材采到手。这“本事”,使他当时摆不脱单干的引诱,竟把全家搬上了老高山,独自采药谋生去了。但是,三年之后,张前茂又搬回了泉口。这三年,是张前茂走单干道路碰壁回头的三年,也是泉口广大社员群众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的三年。这三年中,泉口的集体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摘掉了缺粮帽子,开始有了集体的储备粮。
大家没有嫌弃一时迷路的张前茂,而是满腔热忱地欢迎他回来一道干社会主义。从此,张前茂的“绝技”才为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生产作出了贡献。一九七一年,为了多积肥,大家想上老高山一个崖洞掏燕粪。洞子在悬崖峭壁,攀登上去很危险。这时,张前茂自告奋勇去探路。他冒着危险,爬上崖壁,钻进崖洞,向燕子栖息的地方爬去,终于找到了大量的燕粪。这一年,全社从洞里背回了五万多斤燕粪作肥料。
泉口的干部和社员从张前茂的教训中认识到,路线是决定一切的。当一个人不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事,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不管他有什么“本事”,都是没有出路的,甚至会起破坏作用;当他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他的“本事”才能成为有用的东西。从此,泉口人民越发爱国家爱集体,越发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抵制歪风邪气。
靠大寨精神,穷山变富山
泉口的山,一座座都是“老虎山”,又高又大又陡;那里的地,一块块都是“阎王地”,挂在陡坡上,挤在崖隙中,没有一块是平的。过去,出坡(到地里)干活,得一手揪着树桩,一手挥动月锄(高山锄),劳动时,稍不小心,就会摔伤。
这样恶劣的生产条件能不能改变?过去很多人连想也不敢想。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激起了广大贫下中农的斗志,他们开始提出建设梯田梯地的建议。可是,有人认为这是痴心妄想,说:“除了用原子弹炸,别想办到!”公社党委引导了这场大辩论,他们用党的路线教育群众,调动了大家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使大家深深懂得,梯田梯地非搞不可,这是建设山区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需要。广大贫下中农意气风发地说,有毛主席指路,有大寨作榜样,坡地要变成良田,穷山要变成富山。
一场大规模的劈山造田的群众活动开展起来了。它显示了泉口人民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冲击着一切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懦夫懒汉思想。人们八年如一日地奋战在陡坡峡谷之间,吃大苦,耐大劳,为革命劈山造田。
女社员杨自秀,刚结婚就上了建设工地,一干就是几年。她从崖上摔下来,不等伤势痊愈,又重返战场。在垒石坎的过程中,她的指甲一次又一次地被打掉,新的指甲又一个个地长出来。就这样,她的那一双普普通通的手,成了改天换地的铁手。
解放前被迫住崖洞、解放后才下山的舒显贵,年纪大,身体弱,本应安度晚年。但是,当她一听到劈山造田的号召,立刻走上她长期走熟的山路,带领一班人转战一个又一个陡坡,开辟梯田梯地。有人问她为啥这样“老拚命”?她说:“我是共产党员,这老命是党给的,我要把它献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山乡的事业!”
泉口人民就是这样靠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征服了一座又一座穷山,建起了一层又一层梯田,粮食产量成倍地增加。不少坡地变成了林园,多种经营也蓬勃发展起来。
一心向集体,革命靠自觉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泉口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山乡的斗争中,改造了自然,也改造了自己的思想。他们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一心向着集体,自觉地为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增砖添瓦。
为了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泉口公社派共产党员荣祯贵带着两个社员,上了方圆数十里的高山白龙观办茶场。几年时间,他们三人不仅开出了六十四亩茶梯,还开辟了二十亩药园,栽了近万棵杉、桐。办药园,植杉、桐,本来不是他们的任务。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要多找“麻烦”?荣祯贵回答得十分简明:“事情该那么办嘛!”他们刚上白龙观种茶的时候,只有三把锄头,一点资金也没有。他们主动到外山突击采药,卖给供销社,解决办茶场的资金问题。从这里,他们想到在白龙观办起药园不是更好吗?于是寻来药苗,办起了药园,随后又种植了杉、桐。
象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别的。许多泉口的贫下中农,只要看到对党、对人民有利的事,他们就自觉地去干。民办教师,主动兼起了“赤脚医生”的部分职责,采点中草药,捎带给学生、家长治点小伤小病;饲养员,也是附近农田、林园的义务管理员。五保户赵婆婆,队里给她盖了新房,生活一点也不用她发愁、操心。可她却一声不响地把野蜜蜂诱到箱箱里、桶桶里,家养起来,逐步养到了十七群!她把蜜糖交给队里说:“别的我干不了,养几群蜂子不费劲,算我对集体的一分心意吧!”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