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加强党的领导 办好城市民兵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的经验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党委,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大办民兵师”的号召,把民兵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他们以路线教育为纲,根据城市特点,发挥民兵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的作用,认真搞好民兵工作的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
对于办好城市民兵的重要意义,海曙区党委是通过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指示和在实践中逐步明确起来的。过去,有的党委成员一度忽视城市民兵的建设,对城市民兵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后来,他们深入学习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大办民兵师”和民兵工作“三落实”的指示,提高了办好民兵的自觉性。大家认识到,宁波是一个海防城市,加强民兵建设尤为重要。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在当前三大革命运动中能发挥很大作用,在可能发生的反侵略战争中,更能肩负起坚持生产,支援前线,保卫城市的重要任务。
随着认识的提高,海曙区党委把城市民兵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检查、有总结、有交流。党委经常组织基层党支部和机关人员学习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提高对搞好城市民兵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办好民兵的积极性。
海曙区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民兵首先要搞组织的教导,狠抓一年一度的整顿民兵组织工作。党委对这项工作有布置、有督促、有指导。党委主要成员深入基层,搞好试点,以点带面。其他党委成员结合本职工作,分头到民兵连进行路线教育,开展革命大批判,提高大家对城市民兵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着重抓好民兵干部的选拔、培训和教育,使民兵队伍组织健全,干部配备整齐。
这个区有十几个民兵连,分布在工厂、专业队等二十多个单位。民兵们住在方圆十多里的市区和近郊,点多、面广、人员分散。民兵组织怎样才能适应战备要求呢?党委成员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发现合成纤维织造厂民兵连,根据民兵居住区域,编成若干小组,一旦有事,由组长分别通知三个民兵,再由每个民兵分别通知三人。这样一传三,三传九,……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联络网,即使在工余时间和节日假日里,也能迅速地把全连民兵集合起来。海曙区党委总结、推广了这个民兵连的经验。今年春节的一天,区里向四个民兵连发出紧急集合的命令,虽然民兵们都在放假过节,但只用了四十六分钟,就全部集合起来。
海曙区党委还注意加强民兵的军政训练。他们经常向民兵进行人民战争思想教育和战备形势教育,邀请革命老前辈、老工人、老贫农,对民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阶级教育,不断提高大家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加强民兵的思想建设。他们还针对城市特点,根据小型、就地、分散的原则,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军事训练,搞好劳武结合。
为了适应工厂多班作业的特点,区委和民兵连一起研究,以生产班组、车间为训练班排,使训练组织和生产班次相适应。并合理安排了训练时间。
区委还采取办集训班的办法,经常集中训练民兵干部。每次训练,都使大家掌握一、二个训练课目。两年来,区委先后举办了五期集训班,受训人数四百余人次,有效地推动了民兵军事训练的深入开展。
在搞好基础训练的同时,区委还根据海防城市的要求,对民兵进行水上训练和反空降、防空袭、单兵巷战训练。平时则组织民兵参加巡逻,放哨,城市警备,节日保卫,协同公安人员,搞好社会治安工作,让民兵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他们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军事训练,较好地解决了训练与生产的矛盾。今年一到八月份,全区各民兵连都已完成全年的训练课目;全区上半年的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四,做到了训练、生产两不误。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在武装群众的道路上
——记江西万年县武装部大办民兵的事迹
江西省万年县人民武装部,勤勤恳恳、满腔热情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在落实毛主席的“大办民兵师”的号召中,作出了显著成绩。
热爱民兵工作
万年县武装部的同志热爱民兵事业,全县民兵工作做得很出色。
这个武装部的同志,为了搞好民兵工作,多少年来,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年过半百的李继贤政委,参加革命三十多年,就有二十多年从事民兵工作。他无论开会、下乡,还是做别的什么工作,总要宣传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他身体有病,但仍坚持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深入基层。盘岭生产队是全县最高的地方,上下三十里,他也要亲自去看一看。大家劝他说:“盘岭山高路远,你又有病,还是我们去吧。”但李继贤想:过去轻伤还不下火线,现在有一点病又算得什么!第二天,他涉水爬山,步行来到盘岭生产队,汗水未干,就到民兵中去了。
每当新同志来到万年县武装部,总要先让他们到基层去锻炼,在实践中提高对民兵工作的认识,使他们热爱民兵事业。干事杨少初,刚到武装部时,对民兵工作认识不足,思想不够安定。副政委董崇乾便带他到裴梅公社蹲点,请老同志讲当年裴梅人民组织民兵、赤卫队,配合红军坚持武装斗争的历史。杨少初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在煤油灯下学习了毛主席《井冈山的斗争》、《将革命进行到底》等著作,深深认识到:革命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兵民是胜利之本。打这以后,杨少初以战斗的姿态积极地投入了民兵工作。
到下面去工作
万年县武装部的同志热爱民兵事业,发扬扎扎实实、艰苦奋斗办民兵的优良作风。
人们到县武装部,常常看不到几个人。除了值班的外,大家都下基层去了。他们跑遍了全县所有的大队、生产队,把工作做到了每一个民兵连队。
副部长刘文歧在万年工作近十年了,全县许多地方都跑过了,但他仍经常到群众中去,深入细致地做民兵工作。去年十一月,刘文歧从外地支左回来,领导上安排他休息一段时间,可是他第三天就下去了。今年七月,齐埠公社暴雨成灾,许多早稻被洪水吞没,晚稻又栽不下去。就在这抗灾斗争的关键时刻,刘文歧来到齐埠,板凳还没有坐热,就到灾情最严重的齐埠大队去了。他组织民兵和社员学习大寨精神,发动群众抗灾夺丰收。尽管他左腿神经长期麻木,还是带领民兵,那里困难那里上。经过二十多天的战斗,洪水退去,全大队晚稻比去年扩大一百二十多亩。
马家林场民兵排就在万年县城附近,骑上自行车用不了十分钟。但到这个民兵排去开展军事训练的解克利,却打起背包和民兵们住在一起,同他们一起学政治,一起搞训练。在解克利的热情帮助下,这个民兵排的实弹射击,取得了优秀成绩。
在斗争中前进
正当万年县武装部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大办民兵师的时候,林彪反党集团却反对民兵制度,破坏民兵建设。多年的斗争实践经验,增强了万年县武装部同志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决抵制林彪一伙刮起的这股妖风。武装部长张绍臣同志看到裴梅公社党委书记亲自做民兵工作,为了勘察地形,跑遍了全社的各个山头;公社党委副书记背背包,穿草鞋,亲自参加民兵拉练,全公社的民兵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张绍臣认真总结、推广了裴梅公社以路线为纲,党抓武装的经验。在林彪一伙疯狂鼓吹取消民兵工作的时候,万年县出现了民兵工作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长城脚下练兵忙
——解放军某部帮助民兵训练的故事
长城脚下,北京市昌平县桃洼公社松峪大队民兵连,紧张地进行“土法”打坦克训练。当你走进训练场,会听到解放军同志热心帮助民兵训练的许多动人故事。

女民兵刘淑贞,刚刚十七岁。她年龄虽小,但练武的劲头可真大。有一次训练用挂钩法打坦克,她的炸药包不是偏左,就是偏右,怎么也挂不到坦克上去。淑贞十分难过。解放军同志也为她着急,都在想办法帮助她。
一天晚饭后,某部副团长李青山,看见刘淑贞还在训练场上独个练习,心里十分感动。李副团长走过去,手把手地给她纠正动作,并亲切地对刘淑贞说:“打坦克要有个猛劲,还要有个巧劲,要注意掌握动作要领。”经过李副团长的指点,刘淑贞练起来顺手多了,可还是掌握不准动作要领。李副团长接过炸药包,亲自做起来。他一会儿卧倒在土坑里,一会儿跃起向坦克飞奔过去。到了坦克前,他把药包挂上去,摘下来,再挂上去,再摘下来,一边做示范,一边耐心地讲解。刘淑贞一丝不苟地用心学着。
在李副团长的热情帮助下,刘淑贞经过几天刻苦练习,已能熟练地往坦克上挂炸药包,掌握了在地形条件复杂的情况下,用土办法消灭坦克的本领。

一次,民兵孟宪生把炸药包准确地夹在“敌”坦克的叶子板上,“敌”坦克凭借地形,猛地颠簸一下,把炸药包甩下来,继续向我军阵地疯狂冲来。小孟抱起炸药包还要冲上去,可是“敌”坦克已经跑远了。
解放军战士赵增楼看到这种情形,心想:“敌”坦克把炸药包甩下来,说明夹板禁不起剧烈颠簸,打起仗来就会放跑敌人。怎样想点法子,制造出适合坦克运动特点的夹板呢?小赵找到小孟,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小孟没有完成训练任务,心里很难过。听小赵一说,高兴地叫道:“对,决不能叫敌人的乌龟壳活着爬回去!”
从此,小赵和小孟就成了“改革迷”。吃饭时,两个人还用筷子摆起来研究。几天以后,两个人眼熬红了,办法还没想出来。一天,小孟忽然想起钓鱼的钩上有一个倒刺,只要鱼上钩,任它怎么挣扎,也跑不掉。他紧皱的双眉顿时舒展开了。对!在夹板两侧各安上一个倒刺,不是就不怕坦克颠簸了吗?他把这个想法和小赵一商量,小赵也说:“好!”两个人立即动手,很快制出了样品。下午,他们带着改装好的炸药包来到训练场。“敌”坦克拖着一股浓烟,又轰隆隆地开过来,小孟准确地把炸药包夹在坦克叶子板上。这一回,炸药包就象铁钉钉木板一样,死死地咬住不放。尽管“敌”坦克拚命地左摇右摆,不住地上下颠簸,终究逃脱不了毁灭的下场。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海上风浪二十年
——记沈阳部队某部海运大队艇长崔庙林
一九五一年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共产党员崔庙林带领全班操纵着机帆船正在海上训练,突然与蒋帮美制炮艇遭遇。崔庙林立刻停车降帆,悄悄靠近敌艇,没等敌人弄清情况,他早已带领战士猛扑上去,用冲锋枪和手榴弹炸毁了敌炮艇,消灭了敌人,扬帆而归。
崔庙林,今年四十三岁,在三○四艇当艇长。二十多年来,这个用木船打炮艇的老战士,永葆战斗的青春,一直以艇为家,驾驶着运输艇风里来浪里去,日夜战斗在祖国的海防线上。战士们经常说:“崔艇长对战艇有特殊的感情,一出航还是当年木船打炮艇那种拚劲。”
去年夏初的一天清晨,海上突然起了大风。三一四艇的干部有事外出了,有项紧急任务需要马上出航。刚响过起床哨,中队长就把崔庙林叫去,对他说:“临时带三一四艇出次海怎么样?”老崔二话没说,回艇打起背包,连早饭也没顾上吃,就登上三一四艇起锚出航了。一出港,艇就在风浪中剧烈摇摆起来。他双手紧紧地把着主罗经,仔细观察着海面。大浪象小山一样接连向小艇扑来,四周弥漫着一片白烟,能见度很差,有时浪头盖过指挥台,他的全身衣服都被海水浇透了。航行中,战士们都轮流休息,崔庙林却一直坚守岗位。等过了复杂海域,风势稍减后,大家劝他下舱休息一会,他却说什么也不肯。这已是他多年航行中养成的习惯了。经过两天迎风斗浪的航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崔庙林在三一四艇代职四个多月,艇很少回港,偶尔回港一次,他也是吃在艇上,住在艇上,忙着下个航次的准备工作,很少回去料理家务。他常说:“艇就是我的家。”一次,崔庙林去上海接船,他的老家距码头只有几十里路,也顾不上回去看看。同志们劝他回去一趟,他说:“新船说不定就到了,宁等百日,不误一时。”在等船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老崔始终没有到老家去看看。
在海运大队流传着许多崔庙林爱兵的故事。一次,崔庙林率艇执行战备运输任务,他们与风浪搏斗了一个通宵,拂晓时,艇才靠上码头。不少同志由于晕船都很疲劳,崔庙林亲自给大家做好饭,然后又一个一个把战士按在床上,盖好被子,自己背上枪到甲板上站岗去了。象这样关心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事例何止一次!盛夏的晚上,他怕战士们热着,亲自解开住舱的风桶盖;严冬的夜里,他怕战士们冻着,亲自给大家盖被子,压大衣。自己患有慢性病,却从不吭一声,而战士的一点头痛脑热,他都忙着请医生,做病号饭,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艇上人少,每天工作很多,他就和战士一样抢着干,战士们说:“老艇长,岁数不饶人,你比不了我们棒小伙子,少干点吧!”崔庙林笑呵呵地回答:“老战士更应该有朝气,毛主席教导我们‘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嘛!”战士们从他手中抢走了帆布桶,他又拿起刷子;抢走了刷子,他又拿起拖把擦甲板,整天也不见他闲着。今年年初,三○四艇上坞修理。敲船底锈是最脏最累的活,崔庙林就带头钻进船底下。船底离地面很近,人在下面坐着都直不起腰来,躺着又使不上劲,身体魁梧的老崔就半蹲半躺地在那里一锤一锤地敲打,铁锈沫子落了一脸,刺得双眼生疼,他毫不介意,还不断鼓励大伙说:“加油干,争取早日下坞!”战士们在老艇长的带动下,加快了坞修进度。大家打心眼里敬佩他,都说:“老艇长心里想着战士,行动象个战士。”
崔庙林一九四八年参军,在大风浪里度过了二十三个春秋。从一九五○年初部队成立船管团起,他就在三桅船上当“老大”,以后又驾驶机帆船,缴获过敌人的登陆艇,大家都说他是船运部队的活档案。在海战和执勤中,他先后立过八次功,负过伤。可是他有功不居功,兢兢业业地干革命。他艇上的战士一茬接一茬地提升起来,有的还当了中队干部,成为他的直接领导。可崔庙林处处尊重他们,坚决听从指挥。他说:提升年青有朝气的新干部是革命事业兴旺的表现,是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干部路线的大事,咱打心眼里高兴。大家用“老艇长的风格”来赞誉他宽阔的革命胸怀。
一天早晨,崔庙林带领战士出早操,中队的一个干部来到操场,崔庙林马上停止操练,前去报告。他发现有的战士没有立正站好,不符合队列要求,就立刻转身跑回去,重新整理了队列,然后敬礼做了报告。这个中队干部在老崔当艇长时还没有入伍,看到这种情况很受感动。事后他遇到崔庙林时说:“老艇长,你太认真了。”崔庙林严肃地说:“这是部队的制度,是革命传统。我多当几年兵,受党的教育时间长,对我要求更应该严些。你当领导的,要去掉顾虑,大胆管理,才能把部队带好。”
今年春季,崔庙林带领全艇战士参加中队冲锋枪实弹考核。中队长黄守栋看到他们艇一连几个同志打的成绩都不好,当场提出批评,命令他们撤出射击场地改日再打。崔庙林带领大家回艇时,听到有的战士对中队长的批评不服气,议论说,看在老艇长面上也不能这样。崔庙林立即把全艇战士召集到一起,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他带头作了自我批评,检查了自己在训练中要求不严。接着,对大家说:“成绩不好,说明咱们艇训练中还存在问题,领导批评是应该的,我们要好好找找成绩不好的原因。”崔庙林处处维护新干部的威信,把领导的批评当成前进的动力。经过一段苦练,第二次参加考核的同志取得了总评优秀的成绩。
同崔庙林一起战斗的青年艇长,和老崔有着深厚的革命感情,有事就同他商量。在这种情况下,崔庙林也从不放过向新干部学习的机会,新老艇长之间互帮互学,共同前进。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某岛群众的一只小舢板出海没有返回,领导上把巡救任务交给了崔庙林。老崔考虑到天气恶劣,艇上没有导航设备,自己的夜航经验不多;而另一艇的艇长王宝岩,航海、气象等业务知识比自己懂得多,崔庙林便把王艇长请到自己艇上,虚心求教,共同拟定航行计划。出航后,雾中夹着细雨,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这个海域,流急暗礁多,弄不好就有触礁的危险。崔庙林和王宝岩并肩站在指挥台上,遇到情况,崔庙林总是虚心听取王艇长的意见,终于闯过一道道难关,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崔庙林这种谦虚谨慎,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优良作风,给新干部做出了好样子。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在毛主席关于“大办民兵师”的伟大号召鼓舞下,首都民兵朝气蓬勃,威武雄壮,结成钢铁长城。这是北京化工三厂民兵,结合城市特点,进行对空射击训练。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