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在考试问题上来一场革命
——上海市钟山中学红卫兵小将给党支部的信党支部、教育革命组:
我们学习马列小组学了《青年团的任务》后,联系我校教育革命的实际,对什么是旧学校遗留下来的好东西和什么是旧学校遗留下来的坏东西,进行了分析讨论。我们感到现在的考试制度和旧学校的考试制度基本上没有什么两样,同样用对付敌人的方法对付学生,考试题目不公开,不可以看书研究,不可以交头接耳,不可以问别人,更不可以抄一遍。这次数学期中考试中遇到的一件事,正好说明了这一情况。
这件事是这样的:一位红卫兵由于考试时比较紧张,加上基础差,有几道试题不知怎么做。这时,他把同学的草稿纸拿来放在桌上,看了上面的解题步骤,得到了启发,一步步做了出来。这样,他对这几道题印象很深,类似的题目也会做了。然而,他的行动触犯了现在的考试制度,教师宣布他的试卷作零分处理,并要他写检查。这位红卫兵不服气,在周记中写了自己的想法:“考试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检查学生在这阶段学到的知识。自己不懂,问了别人,弄懂了就有收获,为什么要死记硬背呢?当然,我们并不提倡平时上课不听,轮到考试也不认真思考就抄一遍交帐的做法,这跟受到启发,弄懂问题是有区别的。当时我做不出试题,看了别人的草稿弄懂了,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联系这件事,我们小组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论述,并展开讨论。认识到在考试问题上两种教育思想、两条教育路线的斗争仍然非常尖锐。领导应该发动全校师生,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狠批林彪一类骗子的谬论,坚决落实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针,在考试问题上来一场革命。为此,我们建议党支部能组织全校师生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现在的考试方法是否符合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把“作弊”的试卷作零分处理,并要写检查,是不是用分数来压制学生?这样做,教师到底搞唯物论还是搞唯心论?
中三(11)班学马列小组


第2版()
专栏:

编者按:怎样改革旧的考试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是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发表的几篇文章,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为什么给他们打零分?
上学期,我校党支部在引导师生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运动中,就考试问题展开了两种教育思想的讨论。
事情是从中三(11)班引起的。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时,红卫兵顾曙鸣、郑新民由于思想紧张,有几道题目一时解不出,就看了红卫兵干部潘家平的运算草稿,得到了启发,解出了那几道题。这件事被监考的班主任发现了,她想:红卫兵干部这样公开作弊,太不象样了,如不严肃处理,以后怎么教育同学?于是按照学校考试制度规定,当场宣布三人的考试成绩都作零分处理,并要他们向全班同学作检查。
三个红卫兵对教师的处理很不服气。回家以后,他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论述,感到自己这样做并没有错,便由顾曙鸣写了一篇周记给老师。周记中写道:“这次考试,我被你认为作弊而得了零分,我觉得没有什么,因为关键问题不是分数,而是掌握实际知识。我是得到了启发做出来的。但是,教师在考场上不允许学生正当地交换意见,这是不符合毛主席的教育思想的。现在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应该彻底改革。”班主任看了以后,动笔批了如下的话:“是你作弊了,还是被我认为作弊?马列主义者应该是唯物主义的,要尊重客观事实!不是为了分数干嘛要去看别人的运算草稿?我们应该说老实话!正确理解毛主席的教育思想。”
小将们并没有被压服。为了弄清思想,划清界限,他们在班里展开了一场辩论。班主任也积极参加,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做作业要独立完成,不能互相对答数。你们长大以后,搞创造发明跟谁对答数?考试也不能问人家,不能抄。我国工人阶级造万吨巨轮,为什么不是买一艘外轮来照着样子造;而要自力更生,反对洋奴哲学呢?”潘家平等同学不同意这种看法,回答说:“老师改作业实际上就是师生对答数。为什么师生可以对答数,同学之间就不能对答数呢?我们对答数,错了改过来,搞懂了,不是很好吗?”他们又说:“造船工业反对洋奴哲学,提倡自力更生,这是对的。但是,万吨巨轮绝不是工程师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搞出来的。工人、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在造船过程中,不知交头接耳了多少次,在设计过程中对了多少答数才搞出来的!”小将们说:旧的考试制度基本上尚未改革,现在的考试,题目不公开,不允许看书研究,不可以互相商量,更不可以抄一遍,学生一进考场,好象成了“管制分子”。他们激动地说:“毛主席关于考试的指示,到底要不要贯彻执行?”
小将们的一席话,触动了班主任。她重温了毛主席有关教育革命的指示,认真读,细细想,越读越感到小将们领会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比自己深。这时,潘家平等主动找班主任谈心,希望她和同学们一起批判旧的考试制度。小将们自觉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精神,使班主任深受教育,她决心向小将们学习,积极投入批判旧教育制度的斗争。为了使更多的师生从中受到教育,班主任支持学生向党支部写的一封信,要求在全校公开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和教师的革命行动,得到党支部的支持。在全校展开讨论以后,大字报一批又一批,贴满了整个校园。许多革命师生深入调查研究,对如何改革旧的考试制度提出了不少积极的建议。如外语考试,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单词、语法编写短文,写好后在班里朗读。这样既考了运用单词、语法的能力,又考了口头表达能力。工业基础课考试,可以结合实际公开出题,让学生看书研究,同时利用实验室和校办工厂进行一定的实际操作。语文考试,可以请工农兵介绍三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例,让学生记录下来,再写成作文,允许讨论、修改,考卷贴出来,让大家评分,等等。
我们觉得,这场讨论对于学习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深入开展教育革命,是颇为有益的。我们建议报上就如何正确看待考试和怎样进行考试问题展开讨论。
上海市钟山中学教师 庄涛 赵玉璟 洪始 朱婉珍


第2版()
专栏:

改革考试制度的初步体会
彻底改革旧的考试制度,是教育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考试作为一种手段,总是为一定的教育路线服务的。旧的考试制度,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
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考试制度改革与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教”与“学”的方向,而且直接影响着其他教学环节的改革。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学校注意了开门办学,坚持走“五·七”道路;教学方法也有所改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行启发式,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如果考试制度仍是旧的一套,就会把学生拉回死记硬背的老路,实际上否定了其他方面改革的成果。因此,改革旧的考试制度,是教学改革中一个重要课题。
去年,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同时发动师生批判旧的考试制度,引导师生从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划清两条路线的界限。大家认识到,我们进行考试,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不能把考试作为卡学生的手段;考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应当提倡死记硬背。
在广大师生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又鼓励教师大胆实践。一年来,我们除减少了考试的科目和次数外,主要做了以下的改革:
在试题内容上,我们强调了试题的思想性、实践性、启发性和科学性,努力做到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不少学科结合学生的实践经验编题。如初三的数学试题,让学生亲自测算机械零件。初二用社会调查掌握的工农业增产和商品流通的数据,编写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一些班级的作文,以学生下乡锻炼为内容,让学生自己命题,体裁多种多样,生动活泼。
在考试方法上,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
开卷考试。属于检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行开卷考试。试题根据情况,有的提前公布,允许学生互相讨论,看书、看笔记和参考材料;有的当天公布,学生通过看书等独立完成答题。
口试。属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如外语会话,语文朗诵,就实行口试,由教师提问,或学生之间对话。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检查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实行初步改革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初三吴青玲同学在考语文朗读时,主动选读了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老师问她:“你为什么选这一篇文章?”她说:“我把考试作为一次练习的机会,这样才能检查自己的朗读水平。”平时学习较好的学生,通过考试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少数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同学的帮助有所收获。
师生一起评卷,鼓励答题有创见的学生。这就是由教师提出评卷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试卷进行评、议、改。学生说明自己答题的思路和结果,大家共同讨论,哪些题答得对,为什么对?哪些题答错了,为什么错?应该怎么办?在评、议、改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最后,再由教师评阅订正,并给予适当的分数等级。优秀的、有创见的试卷,在班上进行讲评,给予表扬鼓励;批判稿写得较好的,在全年级会上发言。这样做,相当一部分师生能正确对待考试和评分,他们说得好:“我们要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分数的奴隶。”“考试过程,是我们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北京市第二十六中学党支部


第2版()
专栏:

“岸上”指导与“下水”指导相结合
指导学生作文犹如教人游泳。游泳教练既要在岸上向学员讲清游泳要领,也要亲自下水指导。我们语文教师也应学习这种方法,不但要有计划地由浅入深地向学生讲授写作知识,而且要同学生一道习作,写点东西给学生看看,来一个“岸上”指导与“下水”指导相结合。教师“下水”,既可以提高教师本人的思想水平和写作水平,又可以使教师为指导学生写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还可以拿自己的习作作为学生的一种较为贴近的借鉴。
我除写了一些学习笔记、总结报告、通讯报道外,基本上做到学生写一篇作文,我也写一篇习作,象数学教师做习题、理化教师做实验一样。这些习作写好后,当然不能束之高阁,而要同学生交流、分析、比较。一次,我将三篇素材相同的作文发给学生,要他们加以分析比较。第一篇《记学农劳动中的一件事》,是一个学生写的,叙述两位同学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烧开水给大家解渴,没有把事情交代清楚。我根据学生作文整理改写成第二篇作文,但内容单薄,象张表扬大字报。第三篇是我经过调查研究后写的,题目是《他俩为啥“迟到”》,不但把事情交代清楚了,而且表扬了他们关心集体的高尚风格。学生边读边议,还共同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大家觉得,这样学习写作,效果比较好。
教师的习作,既要使学生有东西可学,又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故作惊人之笔。为了教育学生养成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好习惯,我还常常现身说法,将自己改得一塌糊涂的一稿、二稿以至七稿、八稿一齐拿出来给学生传阅,使他们体会到鲁迅先生所说的“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游泳教练下水指导,不一定每次都要游完全程,可以只做一两个示范动作。语文教师“下水”指导,也不一定每次都要写好一篇,也可以只写一点片断,或开头,或结尾,或重点段落,同学生交流。一次,我要求学生写小字报给我提意见。好些学生批评我有时着急,发火,一份小字报的标题就是《请别发火!》。这些小字报贴上墙以后,我在班会上热情地肯定了他们的意见,又在作文课上指出,有些文章对发火的危害性还分析得不足:有的只说到我发火会影响健康,劝我“保重身体”;有的只说到发火会引起同学反感,影响师生关系;有的说我有一次“拍桌子”,是“不爱护公共财物”,等等。我改写了一份小字报中的一段,其中引用了毛主席关于“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和“说话和气”等教导,分析教师对学生发火实质上是师道尊严的表现,不但不利于搞好师生的革命团结,而且不利于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这样,帮助学生学习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
一年多来,我坚持了“下水”指导。这比单在“岸上”讲讲写作常识,读读学生作文,要多花一点力气,多费一点脑筋,甚至还要多担几分风险。但是,我觉得,从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需要出发,还是应该经常不断地鼓足勇气搞下去。
江苏镇江四中语文教师 尤仿龄


第2版()
专栏:

 考试到底是为了什么?
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我让同学们研究一下语文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有个同学问我:“姜老师,考试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心想:叫你看看试卷,怎么扯到这个问题上。几个同学都看着我,等着回答。我便说:“这还用说,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学过的知识,同时,老师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和改进教学。”提问题的那个学生说:“既然这样,老师出题就应从这个目的出发才对!”另一个学生接着大声说:“老师,你出题净钻牛犄角,象‘讲词’这道题吧,偏偏从《故乡》一课中找出‘如许’、‘恣睢’两个比较生僻、古怪的词让咱讲,这两个词现在很少用,咱们也没太重视。”听同学说到这里,我不禁吸了口气:这个问题提得好尖锐啊!
我口头上好象对考试的目的非常明确,但一到考试的时候,却总是挖空心思地想找些生僻、古怪的题目,把学生考个懵头转向,自以为这样有能耐。经学生这么一提,我震动很大。于是,我和学生一道结合这次考试的试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开展讨论,提高认识,分清考试问题上的路线是非。
经过学习、讨论,大家认为,每一次考试题,不应出得太多、太繁,更不该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要出有代表性的、有思考性的试题,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出题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材实际,题目不能过深,也不能太浅。好的试题,能促进学生认真思考,是一般学生经过分析能够解决的问题。
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无论是平时学习还是考试,都应该把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目的。考试既要了解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情况,更要了解学生运用知识的情况。如果只考学生死记硬背的本领,考学生的记忆力,必然导致学风不正,学生死读书,严重脱离三大革命运动的实际。这样,会使学生花费许多不必花费的精力,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想用怪题、偏题把学生考倒,正是修正主义的“管、卡、压”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几道试题决非小事,里面也有两条路线斗争,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辽宁省盖县城关中学教师 姜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