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在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主席的英明领导下
朝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机械、煤炭、钢铁和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十月五日电 朝鲜机械、煤炭和钢铁工业部门的职工,大力开展技术革新,生产不断取得新成就。
机械工业部门的职工,今年以来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品种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熙川、龟城、万景台机床厂的职工,大破技术神秘主义和保守思想,在群众性技术革新热潮中,相继试制成功了许多种新型的高速万能机床。熙川机床厂职工克服了许多技术上难关,制成了齿轮磨床、多刀车床等精密机床。龟城机床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通力合作制出了液压仿形车床、新型铲齿车床等多种新产品。龙城机械厂职工今年为新建的金星拖拉机厂生产了几十台大型机器设备,目前正在为另一工厂赶制成套机械设备。
煤炭工业部门不断提高生产进程的机械化,产量显著提高。阿吾地煤矿今年以来月月完成生产任务,八月份又超额百分之二完成了计划。为了贯彻劳动党五届七中全会决议,这个矿的许多采煤中队提出了今年年产一万吨煤的战斗目标。
鹤浦煤矿煤炭产量节节上升。今年上半年提前二十天完成了生产计划。这个煤矿的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学习金日成主席的教导,批判了消极保守思想以后,各采煤场普遍使用了新式的采煤机,不仅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而且成本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煤产量有了大幅度增加。
钢铁工业部门职工也正在努力提高产量,扩大生产。黄海钢铁厂一号高炉的扩建工程正在顺利进行。这个厂的炉体装配、制管作业班的工人们为争取一号高炉早日投产,开展了技术革新,过去装配炉体,一天只能装一节,现在可以安装三、四节。高空、焊接、管道工人也天天都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同时,这个厂作到扩建和生产两不误,使钢铁产量不断得到提高。
目前,朝鲜其他工业部门的职工,也正在掀起一个新的生产高潮,决心以优异成绩提前完成今年的生产计划。
据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十月九日电在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朝鲜的教育、医疗和保健事业不断得到发展。
目前,在朝鲜不仅建立了许多全日制学校,而且还建立了许多夜校和函授学校,这就使在职人员获得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去年,朝鲜政府宣布在全国普遍实行十年制高中义务教育和一年制学龄前义务教育。这一新的学制使广大青少年得到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更好机会。
朝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朝鲜的工程师、技术员和专家已经有六十万人。
朝鲜在发展医疗保健事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医务人员的队伍不断扩大,医疗器械和药品已逐步作到基本自给。在城市居民点和农村合作农场中,普遍设立了诊疗所,组成了医疗网,改变了解放前广大劳动人民缺医少药的悲惨状况。


第4版()
专栏:

新共政治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
热烈祝贺我党十大的成功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月八日讯 据新西兰共产党机关报《人民之声》周报九月二十六日报道,新共政治委员会最近举行会议,并通过决议,“对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成就表示最热烈的、革命的致意和祝贺”。
决议说:“这次团结胜利的大会标志着毛泽东主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又一次突出地战胜了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路线。
“这次代表大会,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光荣的共产党领导下,为战胜建成社会主义社会道路上的一切敌人和障碍,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世界社会主义和革命的最强大堡垒所进行的斗争中的重要里程碑。”


第4版()
专栏:

利比亚总理贾卢德电贺我国庆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月八日讯 利比亚总理阿卜杜勒·萨拉姆·贾卢德十月五日致电周恩来总理,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四周年。贺电全文如下: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阁下:
在贵国国庆的时候,我代表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人民向你表示祝贺,并致以我的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和幸福,祝友好的中国人民进步和昌盛。
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总理 阿卜杜勒·萨拉姆
·贾卢德少校
一九七三年十月五日
于的黎波里


第4版()
专栏:

我一些使馆举行国庆招待会招待华侨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月八日讯 中国驻墨西哥大使姚广、驻法国大使曾涛、驻荷兰大使郝德青、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彭光伟、驻蒙古大使许文益、中国驻比利时和驻苏联的大使馆以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最近分别举行招待会或放映电影,招待旅居所在国的华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四周年。
在招待会上,中国驻外使馆成员和爱国华侨畅谈国内外的大好形势,畅谈伟大祖国二十四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光辉成就,畅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深远历史意义。他们频频举杯祝愿伟大领袖毛主席健康长寿,祝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他们还互相勉励要为解放台湾,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而共同奋斗。
招待会都是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的。


第4版()
专栏:

朝鲜各地劳动人民青年学生和著名人士
谴责朴正熙集团野蛮镇压南朝鲜青年学生
汉城大学生继续示威游行反对朴正熙集团法西斯暴政
据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十月八日电 据此间报纸报道,最近,朝鲜各地劳动人民和青年学生以及著名人士纷纷举行集会和发表谈话,谴责朴正熙集团对南朝鲜青年学生进行野蛮镇压。他们还表示声援南朝鲜人民和青年学生的爱国正义斗争。
十月七日,平安南道、清津和开城劳动人民和青年学生举行集会,谴责南朝鲜当权者对青年学生正义斗争进行法西斯镇压,对南朝鲜青年学生的爱国正义斗争表示战斗的声援。
金星拖拉机厂装配工人朱明洽发表谈话,呼吁南朝鲜工人阶级为释放关在监牢里的爱国者和青年学生,为反对法西斯暴政和争取民主,为争取祖国统一而勇敢地斗争。
金策工业大学学生郑兴景在《劳动新闻》发表文章说:“朴正熙集团必须立即停止对奋起斗争的南朝鲜青年学生的镇压,无条件地立即释放被捕的青年学生。”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代表、牧师康良煜等十一名朝鲜政界和社会著名人士,就朴正熙集团加紧迫害南朝鲜民主人士金大中和镇压青年学生运动,十月八日联名写信给南朝鲜政界和社会著名人士,呼吁他们为反对南朝鲜当权者的法西斯暴行、争取释放金大中以及被捕的爱国民主人士和青年学生、争取民主自由和祖国自主和平统一而斗争。信中说:“今天,在南朝鲜青年学生中燃起的反对法西斯、争取民主化的斗争烈火,是对劫持、监禁金大中的可恶犯罪者的严厉警告,是南朝鲜人民希望在南朝鲜实行民主以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热烈愿望的明显表现。”在这封信上署名的还有最高人民会议代表黄长烨、洪起文、许贞淑等。
据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十月七日电 汉城大学生继续示威游行,反对朴正熙集团的法西斯暴政。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十月六日下午,汉城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一万多名学生又举行了反对法西斯统治的大规模示威斗争。学生们不顾反动警察和特务的镇压,打着标语牌,高呼口号,列队前进。示威队伍通过汉城街道,交通为之停顿,示威学生象怒潮一样涌向了汉城“市政厅”。
另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南朝鲜民主统一党的负责人梁一东十月五日会见记者时,揭露和谴责了朴正熙集团的分裂祖国的阴谋和法西斯罪行。他说:“现政权的南北统一政策不过是使分裂固定化。”他对朴正熙集团劫持金大中并企图对他判刑的阴谋,表示愤慨。


第4版()
专栏:

中国绘画展览会在平壤闭幕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十月八日电由朝鲜文化艺术部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绘画展览会”,十月八日在平壤朝鲜美术博物馆圆满闭幕。
这个展览会自九月二十五日开幕以来,每天都有一、两千名观众前往参观,最多一天观众达四千多人。由于观众络绎不绝,许多人从外地远道赶来观看,以致展览会取消了中午休息的规定,甚至晚上也得推迟闭馆时间。
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绘画展览会”是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朝鲜举行的第一次绘画展览。共展出了七十多幅专业作者和工农兵业余作者创作的油画、国画、年画、版画、宣传画和连环画等。绘画展览受到朝鲜美术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朝鲜《劳动新闻》十月六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这次中国绘画展览会“由于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大大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朝中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传统的友谊团结,更加密切了两国美术界间的联系。”


第4版()
专栏:

《人民日报》代表团抵平壤进行友好访问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十月九日电以《人民日报》负责人鲁瑛为团长的《人民日报》代表团应朝鲜《劳动新闻》的邀请,十月九日乘飞机到达平壤,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友好访问。
到机场欢迎的有: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际部部长金永南,《劳动新闻》总编辑李用益、副总编辑郑河千、严在彦,朝鲜中央通讯社社长金声杰,《民主朝鲜》报总编辑蔡俊炳,朝鲜劳动党出版社社长董载铉,《朝鲜人民军》报总编辑尹致镐,《劳动青年》报总编辑金东国,《平壤新闻》总编辑金正焕,朝鲜记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赵容南,朝鲜中央广播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忠根,《勤劳者》杂志社副主编沈尚进,外文出版社副社长韩范稷,外交部参事兼第三局局长崔尚默、报道局局长柳荣珏等。
中国驻朝鲜大使李云川也到机场迎接。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月九日讯 以《人民日报》负责人鲁瑛为团长的《人民日报》代表团一行七人,应朝鲜《劳动新闻》的邀请,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朝鲜进行友好访问。
到机场送行的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申健,《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王揖、潘非,以及新闻界和外交部有关方面负责人戴征远、王珍等。
前往机场送行的还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玄峻极和使馆外交官员,朝鲜《劳动新闻》、朝鲜中央通讯社驻北京记者严泰龙等。


第4版()
专栏:

千里江山迎丰收
新华通讯社访朝代表团
进入九月,朝鲜北半部广大农村,一望无际的稻田已经由绿变黄,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微风吹来,如波似浪。就在这秋收季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代表团以平壤为中心,访问了附近的五个道,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迎接丰收的景象。
在我们访问过的地方,从成川江畔的咸州平原,到三八线附近的开城地区;从西海岸的港口城市南浦郊区,到风光如画的金刚山山麓,人们提起今年的庄稼,无不兴高采烈。我们访问了咸兴郊区的洙兴合作农场,农场的负责同志说,他们今年的水稻预计每町步(约合十五市亩)可收六吨到八吨,玉米每町步可收五吨左右。我们来到平壤郊区的宅庵朝中友谊合作农场,农场主人高兴得数着稻穗的籽粒对我们说:“没想到今年的水稻长得这么好,看来每町步至少可以比去年多收一吨谷。”
为了做到颗粒归仓,“九·九”国庆前夕,各地农村格外忙碌。定州郡的农民提前检修了农业机械,修整了道路,力争收获季节一到就可以下地抢收。黄海南道所属白川、延安、青丹等郡的农民,整修和新建了一批批小粮仓,准备用来储备新粮。咸兴联合农机厂和咸兴地区的农机工人,不断革新技术,提高工效,决心赶在秋收之前制造出一批农业机械支援农村。
记得是在访问咸兴的时候,咸镜南道的一位负责同志就曾说过:“今年的丰收不是轻易得来的,这是农场场员们艰苦奋斗的成果。”我们在朝鲜各地的所见所闻,使我们深深感到朝鲜农民是勤劳勇敢的。在金日成主席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农村问题的提纲》的指引下,他们正在战天斗地,改造自然,不怕艰苦,勇往直前。
就说平壤市郊万景台区七谷合作农场第三作业班的郑焕琪吧。他为了夺取今年丰收,冒着严寒带头改造水田的革命精神,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七谷村前有三十多町步水田,今年的水稻长得比其它水田都要好。这些水田就是在郑焕琪的带动下,从去年冬天开始整修出来的。天寒地冻,土挖不动了,怎么办呢?郑焕琪说:“强调困难不是一个劳动党员的态度!”他同群众一起很快想出了解冻的办法:把稻糠铺在冻土上烧。冻土层太深,烧稻糠也只能化开几厘米。活儿越干越费力,可是他不动摇,继续带动大家挖。地面表土肥力大,土地要深翻,就得注意把表土和生土分开放。地冻得深,分土很困难,可是郑焕琪不怕困难。他和拖拉机手一起坚持把翻出的表土运到整好的田里去,又均匀地摊在地面上。在郑焕琪的带动下,他们就这样大干了一个月,终于战胜了天寒地冻,赶在春耕之前把原来的七千二百多块小水田改造成为二百五十多块的大块田,按时插上了秧。这只是一个例子。在朝鲜广大农村里,郑焕琪式的人物何止千万!
在朝鲜人民喜迎丰收的时候,我们每到一个合作农场都听到这样的话:感谢劳动党的领导,感谢国家的支援。这些话反映出一个重要事实:近几年来,朝鲜劳动党和共和国政府在发展社会主义农业方面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特别是在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化学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据朝鲜同志介绍,朝鲜农村在七年计划期间就基本实现了水利化,现在水利设施仍在继续增加。战后二十年来,全国先后建成了许多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保证了水田的稳产高产;不少旱地也建立了喷水式灌溉系统。我们参观过的平壤附近的岐阳灌溉工程,就是这些新建工程当中的一个。这一工程于一九六一年底完工。它把大同江水抽上六十米高的山岗,注入巨大的台城水库,然后灌溉着附近六个郡、市的六万多町步土地;而在这一工程建成之前,这个地区的水田总数不超过三千町步。有了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农民再也不怕天旱了。他们高兴地说:“劳动人民当了家,水都可以往高处流!”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从一九五八年起,朝鲜工业部门就以自己生产的拖拉机和汽车供应农村。到一九七二年止,全国平均每一百町步耕地已经拥有一点八台拖拉机(每台按十五马力计算)。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党和国家建成了金星拖拉机厂。这个工厂已在今年七月正式投入生产。
我们参观这个工厂的那天,厂里的负责同志在生产现场向我们作了详细介绍。这是一个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大厂。我们看到,在一个面积为六万多平方米的巨大厂房里,从加工到装配,同时摆下了十多个生产车间。在厂房里面,从空中到地面,交叉架设了几十条自动运输线和自动加工流水线。你想沿着这些流水线走一趟,两个小时都走不完。这个工厂是在原来岐阳拖拉机厂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据厂里的同志说,为了加快对农业的支援,在建厂过程中他们继续坚持了生产。单是在今年一到四月份,他们就装配了几千台拖拉机运到农村支援春耕。金星拖拉机厂在今年七月投入生产后,厂里立即采取了提高生产效率的措施,力争做到在明年七月的一年内为农村生产出两万台新型拖拉机。
朝鲜化工部门的职工,正在为农村提供着越来越多的化肥和农药。到一九六九年,全国水田的平均化肥施用量就已达到每町步六百七十四公斤,旱地四百七十八公斤。今年全国的化肥产量又有了很大增长。现在朝鲜的化学工业不仅能够为农业提供大量氮肥,而且可以大量生产磷肥、钾肥等肥料,还有除草剂和各种农药等。
在我们离开亲密的战友之邦朝鲜的时候,那里全国上下都在热气腾腾地迎接秋收战役的到来。领导机关在紧张地安排秋收计划,平壤市区人民准备组织下乡助收的劳动大军。朝鲜同志说得好:“我们大丰收,是对那些想卡我们脖子的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我们怀着深切的兄弟和战友之情,衷心祝愿朝鲜人民今年在农业战线上取得的又一次伟大的胜利!(附图片)
平壤市郊区的宅庵朝中友谊合作农场场员,为夺取今年水稻丰收,积极进行田间管理。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