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首先提高县委“一班人”的路线觉悟
——陕西华县县委抓大事促大干的经验
陕西省华县,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少华山下,过去经常遭受旱、涝、碱等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长期踏步不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华县县委抓大事,促大干,首先提高县委“一班人”的路线斗争觉悟,加强党的思想和政治路线的领导,认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促进了全县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全县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九七一年,全县粮、棉生产达到了《纲要》规定的指标。生猪也有很大发展。一九七二年,在遇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粮棉产量还高于一九七一年以前任何一年。今年夏粮产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秋季生产又出现一派大好形势。
牢记历史经验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在刘少奇散布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的影响下,华县县委一些领导成员整天埋在生产圈圈里,眼睛里看不见阶级斗争,头脑里划不清路线界限,结果生产也上不去。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对修正主义进行了集中的批判,全县的革命、生产取得了不少成绩。于是,一些领导成员又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认为阶级敌人该批的批了,该斗的斗了,阶级斗争搞得差不多了,因而在一段时间里又出现了单纯就生产抓生产的倾向。一九七○年,棉花长势本来很好,但由于放松了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忽视抓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一些社队出现了资本主义倾向,许多劳力外出搞副业,影响了棉田管理,棉花产量仍然没有达到《纲要》规定的指标。在批林整风中,县委成员认真看书学习,总结了这段时期的经验教训,深刻地认识到:是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还是就生产抓生产,是领导农业生产中的两条路线斗争。只有县委“一班人”首先提高路线觉悟,率领广大干部和群众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才能把生产搞上去。这是必须牢记的历史经验。
大讲基本路线
在批林整风中,华县县委“一班人”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反复批判林彪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同时联系实际,分析本县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动向,不断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一九七一年秋天,全县的革命、生产形势很好,但是少数社队出现了一些歪风邪气,影响了学大寨运动的步伐。县委及时总结了一个大队由于党支部不抓阶级斗争,革命和生产受到严重损失的经验教训,调查了五个公社十六个大队阶级斗争的情况。他们发现,在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下,阶级敌人虽然表面上有所收敛,实际上并不甘心失败,还在进行破坏活动。县委立即抽调干部组成宣传队,进驻二十七个阶级斗争比较复杂的生产大队,大讲党的基本路线,狠抓阶级斗争,整顿基层组织,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教育了干部,团结了群众。
从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斗争实践中,华县县委进一步理解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必须落实党的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政策;而在落实具体工作路线和政策的过程中,又不能忘记党的基本路线。如果忘记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忘记了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忘记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这个目标,就会走到邪路上去。近两年来,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的时候,注意执行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各项具体政策;在落实现阶段人民公社各项具体政策的时候,又注意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不断向社员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倾向。这样,就较好地执行了党的路线和政策,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打击了一小撮阶级敌人,使革命、生产的大好形势不断发展。
坚决依靠群众
为了提高县委“一班人”的路线觉悟,他们在批林整风中认真看书学习,批判林彪一伙鼓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不断提高依靠群众、有事同群众商量的自觉性。一九七一年春,县委在讨论农业生产计划时,对全县夏粮增产指标是不是切合实际的问题,争论不下。县委决定下去调查研究,依靠群众订指标、订计划。他们分头到山区、旱塬、河滩、川道和重盐碱地区深入调查,同群众一起劳动,一起商量,虚心向群众学习。他们既看到了群众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争取全年粮食亩产上《纲要》的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又了解到要在夏粮亩产只有一百九十斤的水平上,实现一季产量超《纲要》,还缺乏必要的条件。于是,大家统一了认识,制订出既先进又切实可靠的计划,对当年实现粮、棉亩产上《纲要》,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革命团结
有一段时间,县委领导成员之间工作不大协调,没有把力量拧成一股绳。在批林整风中,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时候大家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团结一致,一股劲地搞工作,革命、生产就前进,否则就倒退。为了加强县委“一班人”的团结,除了注意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外,当“班长”的县委书记,特别注意按党委制的原则办事。他给自己规定了四条准则:一是不搞“一言堂”,虚心听取各种意见;二是勇于否定自己不正确的意见,愉快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三是坚决执行党委决议,不擅自更改;四是不包办代替,充分发挥各个委员的积极性。在讨论重大问题时,书记坚持做到会前与大家通气,交换看法;会上让大家畅所欲言;会后继续同曾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个别谈心,真正做到“一班人”的思想统一。现在,县委内部的革命团结不断增强。老干部与新干部之间,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之间,脱产干部与不脱产干部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从而增强了党的一元化领导。
本报记者(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依靠群众 力量无穷
——记中共砀山县委带领群众大办农业的斗争
安徽省砀山县,地处黄河故道,一直是个老灾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里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九七二年同一九六九年相比,全县粮食亩产由二百八十斤增加到五百九十二斤,棉花亩产(皮棉)由四十八斤增加到七十二斤,生猪由九万一千多头增长到二十六万七千头;有名的砀山酥梨产量也大幅度增长。从一九七○年起,这个缺粮县一跃成为余粮县。这个变化是怎样得来的呢?广大群众说,这是县委坚决依靠群众的结果。
方案从群众中来
砀山县委从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要改变砀山的落后面貌,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必须先把水利搞上去。但是,水利这一仗如何打?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有的说,应该以排为主,以蓄为辅;有的说,应该以蓄为主,以排为辅。两种不同的认识,到底那种对?县委决定带着这个问题,到村里去请教群众。
当时正是一九七○年秋天,秋雨连绵,县委调查组跑遍了全县。他们在群众中了解到,砀山的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海拔相差七、八米,全县十条主要河道,都是没有水源的季节河。解放二十多年来,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就有十八年,其中旱灾十五年,涝灾三年。
经过调查研究,县委“一班人”认识到,砀山县历史上虽然也曾有过涝灾,但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干旱。于是,县委因地制宜地制订了“以蓄为主,以排为辅,蓄排结合”的水利建设方案。
同群众一起战斗
一场以打井为中心的夺水战斗打响了,砀山大地到处是一派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县委绝大部分常委,深入边沿地区和后进社队,发动群众,兴修水利。
打井活动一开始,紧靠黄河大堤的城郊公社赵堤口大队由于缺乏经验,连打三眼机井都失败了。这时,有的人灰心泄气地说:“在咱这里根本就不能打井!”主张停下来。是停下来,还是继续干下去?在这关键时刻,赶来帮助工作的县委书记胡修道,一面用大寨大队社员“三战狼窝掌”的革命精神鼓舞大家的斗志,一面和干部、老农一起,调查分析了全大队的地势、土质和水层深度。这个大队的流沙层大部在四十米深的地方,分布在三十五到四十米之间。地势高的地方,流沙层深,地势低的地方,流沙层浅。根据这种分析,胡修道选择了一个较高的地方,和群众一起,终于打成了第一眼机井。这个胜利,增强了群众打井夺水的信心。他们在一九七○年秋冬和一九七一年春天一鼓作气打了二十七眼机井。同时,在低凹地方,开挖了三口水塘。这些水利设施一九七一年当年就发挥了效用。五月,这里遇到了“卡脖旱”,但是,由于打了机井,开挖了水塘,一向怕旱的堤上一千多亩庄稼仍然一片葱绿,堤下多年不立苗的老碱壳也成功地改成了水田。这一年,全大队的粮食亩产由一九六九年的二百一十多斤,猛增到五百八十五斤,棉花亩产(皮棉)由一九六九年的三十斤增加到八十三斤,一举跨过了《纲要》。
赵堤口大队的经验在全县推广以后,大大加快了全县的打井进度。目前,全县灌溉面积由一九六九年的十九万亩扩大到三十四万亩,为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发动群众挖潜力
砀山县委一方面抓紧新的水利工程的兴建,一方面注意发挥已有水利设施的效益,千方百计扩大受益面积。
为解决机井配套问题,砀山县委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他们深入工厂,发动群众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突击生产机井配套所需要的水泵、柴油机。他们和工人吃住在一起,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精神武装工人。群众发动起来了,技术难关一个个被攻破了。柴油机、水泵的产量大大增加,质量显著提高。全县机井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配了套,在抗旱中真正发挥了作用。
砀山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大搞土地平整。他们采取专业队和突击队相结合的办法,经过两个冬春的艰苦奋战,使全县九十八万亩耕地基本上平整了,平均每眼机井的灌溉面积由原来的四、五十亩扩大到八十亩。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把火热的心献给集体
——西藏那曲县红旗人民公社社员爱社爱畜的故事
西藏牧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红旗人民公社的草场上,布满了云朵般的羊群。看到这一派兴旺繁荣的景象,首先会想到那些把火热的心献给集体的牧民。这里介绍的,是几位社员爱社爱畜的事迹。
我永远不会放下“乌尔朵”
事情发生在去年入冬的时候。
一天夜里,五队老放牧员洛桑益西正在休息,突然被羊群的叫声惊醒。他立即翻身起床,向羊圈跑去。“呀!羊群跑散了!”洛桑益西赶快四处寻找,好容易把羊一只一只地找了回来。但是,有几只羊被狼咬死、咬伤了。洛桑益西气喘吁吁地坐在羊群旁边,连声埋怨自己:“真不该呀,真不该!”
自从人民公社成立以来,洛桑益西就负责放羊,这样的事故从来没有发生过。他看管全队近千只羊,每天总是起早贪黑,把羊群赶到很远的山上寻草放牧。有时,他忙得连拣牛粪烧茶的时间也没有,只能在山上喝点泉水下糌粑。夏季,高原上的天气变化无常,风雪雨雹一来,羊群时常被惊散,很容易被狼咬死。因此,老牧人一看天气不好,就整夜守在羊群旁边。
一九七一年夏天的一个夜里,暴风雨来了。洛桑益西左拦右挡地聚拢羊群。可是雨越下越大,把他打得睁不开眼,羊群也跑散到“那扎”草场去了。草场上坑坑洼洼,到处是泥水。洛桑益西高一脚、低一脚地跑去拦阻羊群,不时摔倒在泥水坑里,又连忙爬起来,很快就成了一个“泥人”。风过雨停,清点羊只,一只也不少。
社员们知道了他的这些事,感动地说:“老人家,你太辛苦了!”大家考虑到洛桑益西年岁大了,住在帐篷里冷,就给他修了一间房子。
这次,几只羊被狼咬死咬伤了,洛桑益西立即想到不该住房子。过去他一直把帐篷搭在羊圈门口,一有响动马上就能察觉。这回住在房子里,等他感到屋外的响声不对头时,狼已经把羊咬坏了。洛桑益西想着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连夜找到队长作了自我批评,回来后不声不响地把住房拆了,用拆下的草坯,一块一块地把羊圈墙垒高。然后把帐篷重新搭在羊圈门口。
社员们知道了这事,连忙赶来问他:“你为什么把住房拆了?”
“房子挡住了我的耳朵。”
“住帐篷冷呀!”
“只要公社的羊不受损失,人冷一点算啥?!”
“你这样会病倒的。”
“请放心。没闭上眼睛以前,我是永远不会放下‘乌尔朵’(甩小石头的羊毛鞭)的。”
象老阿依那样爱护羊群
老一代牧人爱社爱畜的好思想,在广阔草原上的新一代牧民心中播了种开了花。
今年四月,四队社员为了选一个放牧员接次旦老阿妈的班,讨论来议论去,最后选中了她的小孙女多吉玉珍。
小玉珍为什么被选中?话得从次旦说起。
老阿妈次旦不是一般的放牧员。她是专门负责喂养全队病、弱牲畜的“疗养员”。队里一发现病、弱羊只,就往老阿妈那里送,由她治好、喂壮,然后归群。一年中,她总要为队里救活几十或近百只病羊。
玉珍从小就跟着阿依(西藏牧区对奶奶的称呼)次旦放牧,阿依爱畜的一举一动深深地刻印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多吉玉珍渐渐地学着老阿依精心护理集体的牲畜。社员们逐渐地夸起小玉珍来了:“你看她,多象老阿依呀!”所以,这次大家选玉珍来接她阿依的班。
玉珍接过了阿依的“乌尔朵”,每天清晨赶着羊群到草场上去放牧。开始,次旦还不放心,每天总是走上高一点的坡地,观察小孙女怎样照料羊群,随时走到她身边指点。
夜里,老阿依把小孙女叫到身边,给她忆苦思甜,教育她要爱社爱畜。次旦说:“只有不忘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才能不忘自己养好牲畜的责任。旧社会,我给牧主放了几十年的羊,不知吃了多少苦,还是填不饱自己的肚子。现在不同了,多养活一只羊,就是给建设社会主义多出一分力量。不管多高的坡,多险的路,都要跟上羊群。这样才算对公社、对国家尽了心。”
果然,小玉珍学着老阿依的样子,细心喂养羊群,经常是太阳落山了才赶羊回家。阿妈问:“中午怎么不回来吃饭呢?”
“回来,羊会走累的!”
“不饿吗?”
“草场上有‘卓玛’(人参果)。”
刮大风,下冰雹,小玉珍为了照料羊群,也不回家。
就这样,一只只病羊弱羊经过玉珍的细心喂养,又健壮地归群了。
他有为革命养羊的高度责任心
不久前,在二队的草场上,队长索朗多吉给县里兽防训练班的学员进行了一次绵羊颅脑手术表演。他把一只得了“脑包虫”病的绵羊抓住,剪去角后头皮上的毛,用碘酒消了毒,用小刀割开头皮、颅骨,用钳子取出“脑包虫”的包囊,然后缝上头皮,使处于昏迷状态的绵羊,很快就站起来走动了。
在这个地区,羊脑包虫病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在旧社会,羊得了这种病,很难治好,而且传染很快。民主改革以后,也只能采取打针的方法防止扩散,不能根治。
公社成立后,索朗多吉下决心同脑包虫病作斗争。他向一个老牧民请教,问有没有治脑包虫病的方法?老牧民说:“牛的脑包虫可以开刀取出来,羊得了这种病是没有办法治的。”他把开刀的办法告诉了索朗多吉。
“牛能开刀,羊为什么就不能开刀?”索朗多吉想了又想,又找一些人研究。他想: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摸索出治牛羊脑包虫病的科学经验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了为革命养羊的高度责任心,索朗多吉很快就学会了给牛开刀取脑包虫的技术,逐步加以改进,试验成功了给羊开刀取脑包虫的方法。这个方法在全社推广后,救活了不少牲畜。
索朗多吉靠着这种高度的革命责任心和虚心好学的精神,学会了十多种常见牲畜疫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并且有所创新。他是生产队长,工作较忙,为什么还要钻研兽医技术?他说:疫病是发展牲畜的大敌之一。当队长,连战胜大敌的知识也没有,怎能领导好生产?他积极把预防和治疗牲畜常见病的知识教给了七、八个青年和队干部。从此,这个队无论在接羔或放牧中,牲畜疾病大大减少了。
在红旗公社,这样爱社爱畜的牧民是很多的。社干部告诉我们:全社一百八十一户社员中,去年被评为先进人物的有六十九名。他们都把火热的心献给了集体,献给了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事业!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农业学大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