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党的生活

帮助干部分清路线是非划清政策界限
甘肃成县县委针对干部的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分清路线是非,划清政策界限,使他们从思想上得到真正解放,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成县县委的这一经验值得参考。
——编 者
甘肃成县原有相当于公社一级的领导骨干一百二十七人,在落实干部政策中,已有一百二十四人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其中百分之九十充实进各级领导班子中。这些同志回到战斗岗位以后,大部分朝气蓬勃,斗志旺盛,执行政策比较坚决、比较准确。也有少数同志在执行政策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问题:有的怕犯错误,不敢坚持执行政策;有的划不清政策界限,执行了错误的政策。群众对这些干部有意见,这些同志本人也有思想负担。
县委分析了这些现象,认为:从组织上安排、使用干部,这只是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干部的路线斗争觉悟,使他们在路线上分清是非,政策上划清界限,从思想上得到解放。
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来,县委组织各级干部认真看书学习,多次举办批修整风学习班,揭发、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妄图篡改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他们把批修整风和落实政策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家认识到:农村工作中两条路线的斗争,总是通过执行具体政策来展开的;如果不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就不可能正确地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就必然犯错误。
一九七○年冬,县委发现在农田基本建设中,一些社队的劳动计酬仍然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主要原因是这些社队的领导干部,有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老干部认为,刚批判了“工分挂帅”,现在又要实行评工记分,拿不准对不对,想等一等再说;新干部认为,经过文化大革命,社员觉悟提高了,采取哪种计酬办法都可以。为了统一干部的思想,县委负责同志带领各公社书记到两河公社南山大队参观学习。
两河公社的同志介绍说:开始,我们也感到有些大队的劳动计酬有平均主义的倾向,想要纠正;但有人受了极“左”思潮的影响,不愿意纠正。后来,我们把各大队干部找来,专门讨论“到底哪种计酬办法好?”大家对照党的政策和实际效果,经过反复的争论,终于认清了:南山大队按劳动的质量和数量确定定额,按定额计算劳动报酬的办法,符合“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在农田基本建设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受到社员们的欢迎;它同干活不问目的,不讲质量,一味追求工分的“工分挂帅”根本不同。一致感到应该学习南山大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经验,纠正平均主义的作法。
各公社的同志们听了介绍,看了南山大队农田基本建设的现场,心里开朗了。县委及时指出:我们不仅要学习南山大队劳动计酬的具体经验,而且要学习两河公社的同志们敢于对错误倾向作斗争的精神,学习他们善于从思想上分清是非的做法。如果怕犯错误,不敢对违反党的政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不敢从路线上分清是非,实际是回避客观存在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结果必然犯更大的错误。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是不能回避的。只有从私心杂念和怕这怕那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认真按照党的路线和政策办事,才能做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
对于土地改革、合作化时期参加工作的县、社、队干部的思想状况,县委专门作了多次分析,认为这些同志工作时间较长,斗争经验比较丰富,虽然不少人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他们绝大多数在旧社会受过剥削压迫,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党的感情较深,能够联系群众,是愿意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据这一分析,县委特别注意帮助他们分清是非,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轻装前进,大胆工作。
支旗公社枣儿沟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国泰,联系群众好,执行政策慎重;在长期工作中,也犯过一些错误,文化大革命中受过多次批判。因此,在一个时期,李国泰工作不够大胆。一九七○年,县委书记在枣儿沟大队蹲点,耐心帮助李国泰分清是非,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扬成绩,改正错误;同时,在群众中也把这些讲清楚,支持他大胆工作。他在县、社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越干越欢,积极地抓革命、促生产,带头参加批修整风,领着全大队干部、群众修梯田,建水库,大搞科学种田,较快地改变了枣儿沟的面貌。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党的生活

使他们在理论上提高一步
本文着重介绍帮助新干部看书学习的经验,但文内提出的问题,是新、老干部都迫切需要解决的。爱护干部,重要的一条是帮助干部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提高理论水平,提高路线斗争觉悟。为此,要给干部读书的时间,要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还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一些具体困难。
——编 者
福建松政县杨源公社党委很注意帮助新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把坚持认真看书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培养新干部的一项根本措施。
这个公社党委九名成员,有五名是新干部。他们朝气蓬勃,工作很热情,但往往忙于工作,放松了革命理论的学习。有一个新干部在一个大队工作,整天催耕催种,忙得不亦乐乎。社员问他:“‘定额记工’与‘工分挂帅’的区分在那里?”他说:“我也弄不清,反正上面管线我管干,上级指示照着办。”这些事使公社党委认识到,不帮助新干部学习革命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他们就分不清两条路线和政策界限,就会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
为了帮助新干部提高认真读书的自觉性,公社党委的老干部以身作则,在看书学习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党委书记徐熙同志是一个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锻炼的老干部。他多年来带头刻苦读书,不管工作多忙,每天都要戴上老花镜坚持学习。党委委员、老干部陈西梓年老多病,仍坚持每天学习,晚上开会回来,不论时间多迟,总要坚持学习一段时间。老干部为革命刻苦读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新干部。他们说,老徐、老陈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还这样刻苦读书,我们更应该加强学习。公社党委还很注意帮助新干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由学习得较好的同志担任辅导员,定期组织讲评,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公社党委教育新干部注意把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同现实斗争结合起来,用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在实践中反复学习,加深对基本观点的理解。新担任公社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的吴英华在坂头大队蹲点。为了摸索高寒山区种双季稻的经验,他学习和运用实践第一的观点,亲自参加试种,摸索出了山区种双季稻的经验。党委副书记、新干部叶代梓在一个老大难生产队蹲点。开始,他手不闲脚不停地工作,局面总是打不开。党委书记徐熙帮助他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醒他要走群众路线,终于查清了躲在背后捣乱的阶级敌人。通过斗争实践,这些同志再次学习唯物论的反映论和阶级斗争观点,倍感亲切,理解得深了,尝到了学理论的甜头,进一步巩固了学习的自觉性。
公社党委不仅要求大家学习、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工作,还要求大家认真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党委委员、新干部叶明赐有一个时期怕挑重担,到先进队多,到后进队少;到近村多,到偏僻山村少。老干部吴美焕帮助他用毛泽东思想解剖自己,使他认识到这是怕艰苦怕困难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此后,他切实改进领导作风,主动到偏僻的地方蹲点,锻炼自己。
由于杨源公社党委坚持看书学习,新老干部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他们团结一致,较好地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近年来,这个公社由缺粮社变成了余粮社。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党的生活

让干部放手工作,敢于负责
保定市砖瓦厂党委举办学习班,帮助干部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并根据他们的特长,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在工作中具体指导他们。这样,就做到了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切实把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编 者
河北保定市砖瓦厂的五十七名干部,已有五十三名安排了工作。厂党委没有满足于这个成绩,而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检查落实干部政策工作中的缺点,发现有些干部虽然安排使用了,但是他们在工作中不够大胆,不敢负责。经过分析,认识到这主要是由于前一段重视了组织上的解放,忽视了思想上的教育;有的则是因为工作安排不很适当。这个厂党委分期分批地举办学习班,针对一些干部的糊涂思想,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正确接受过去的经验教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老干部许德良一度产生了“当干部吃亏”的错误思想,通过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纠正了错误认识,焕发了革命朝气。他担任车间主任后,虽然身体有病,还每天坚持白天处理工作,晚上跟班劳动,得到了工人的好评。
厂党委鉴于有些干部有比较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合理安排了他们的工作,在工作中具体帮助他们分清两条路线和政策界限,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原车间主任王福全同志被调到生产处做质量检查工作,一度工作缩手缩脚,怕管严了被人说成是“管、卡、压”。党委帮助他学习毛主席关于“管理也是社教”的教导,划清了合理的质量检查制度同“管、卡、压”的界限。从此他积极工作,大胆管理。今年初,王福全同志和工作组一起到二车间蹲点,改革和制定了一整套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强了企业管理。党委推广了这些经验,使全厂产品质量合格率由百分之九十四,迅速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点零四,每万块砖耗煤量由五百八十六公斤,下降到一百八十公斤。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党员来信

党员来信
编辑同志:
党的组织生活,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活动。定期过组织生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单位的党日活动,常被其他活动挤掉;党内不能正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领导干部也不严格要求自己,常不参加组织生活。这些情况应当引起重视。我们希望各级党委把这件事提到议事日程上,认真加以研究,制订必要措施,切实保证正常开展党日活动,使我们的党员永远保持朝气蓬勃,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 邢 福
这封来信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我们欢迎同志们来稿介绍支部、小组和党员个人在这方面的经验。
——编 者


第4版()
专栏:

对领导干部也要监督
我们党小组里有战士,也有团党委书记、政治委员。对一般党员,大家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帮助。对领导干部应当怎样呢?开始,有人认为,党委书记的党龄超过了小组里一些党员的年龄,论什么都比大家强,工作又忙,参不参加小组生活都可以,到小组来开会,给大家指点指点就不错了,大家还给首长提什么意见?有的人则认为,从行政上看,政委是首长,我们应尊重他的领导;从全团的党组织系统看,我们党小组应接受团党委的领导;但在党小组里,团党委书记是一个普通党员,每个共产党员在党组织内都是平等的,对政委也不能例外。
大家经过争论,同意了第二种意见。一致认为,党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应参加党的一个组织过生活,这是由党的性质和组织纪律规定了的。我们一些同志在一般党员之间能开展思想互助,对政委却不提意见,正说明了我们头脑中还有残余的资产阶级等级观念,是党的观念不强的表现。
认识提高后,大家就自觉地按党的原则办事。一次,一个党员发现团党委个别成员读书不刻苦,就在党小组会上对党委书记提出意见,批评他抓“一班人”读书不够。他虚心作了自我批评,并改进了工作。由于对领导和普通党员都能积极开展思想斗争,我们的党小组会开得更有生气了。
解放军驻云南普洱某部队
机要股党小组


第4版()
专栏:

克服自满情绪 虚心接受监督
一次,我向党小组长、干事郑青同志汇报工作后,他严肃地对我提出:你批评同志有时不注意场合,态度生硬,使人不好接受,这个缺点同志们多次向你提出过了,但还未认真改正,应该引起注意。听了党小组长的批评,我觉得很不是滋味。心想,我的党龄都快有你的岁数大了,向你汇报工作就不错了,可你还批评我。
晚上,我躺在床上反复琢磨:以前,领导对我也有过类似的批评,话也很尖锐,我觉得很正常,为啥党小组长一提出批评,就感到不自在呢?这里的根本原因是党的观念淡薄,摆错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把自己凌驾于党组织之上了。第二天,我在支委会和支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
接受党组织的监督是无条件的。工作有缺点错误时要这样,工作做出成绩时也要这样。在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活动中,我们政治处受到了上级党委的表扬。党支部总结经验时,我引导大家着重从党委重视、机关作风深入等方面进行总结。一个同志冲着我说:“有的同志看成绩多,看缺点少;当书记的不能老把眼睛盯在成绩上!”这个意见使我吃了一惊,心想,大家都在总结经验,你却泼冷水。但又很快觉得这种情绪不对头。因为我过去确实常常因为工作有了成绩,头脑发胀,自以为是,结果犯错误。想到这里,就感到这个同志的意见非常中肯。在后来的经验总结会上,我检查自满情绪,请同志们批评,并请大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了前一段的工作,还制定了进一步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具体措施。
北京部队某团党委常委政治处主任 娄 玉


第4版()
专栏:

老“长征”从不特殊
广西那坡县原商业局局长王少武同志,是一九三五年入党的长征干部。现在他虽然退休了,但他总是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组织生活。
有一次要开党小组会,他去医院看病了,党小组长替他请了病假。小组会刚开不久,王少武同志手扶拐杖,满头大汗赶来参加会议。同志们说:“你有病,回去好好休息吧!”他说:“过组织生活,是每个党员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只要我活着,就不应该有什么特殊”。
老“长征”定期、主动地向组织汇报思想情况,并提出一些工作建议,受到了同志们的好评。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党日、党课 风雨无阻
湖南黔阳地区电信局洪江班党小组有三个党员,他们和六个工人在三县一镇的六个维护哨维护线路,彼此相距几十里。在高度分散的情况下,这个党小组仍然坚持过好组织生活。他们在中点线路的一座高山上搭起一个草棚,作为过组织生活的地点,既利于集中,又不妨碍生产。
一年多来,他们风雨无阻地定期到草棚去过组织生活,每月上一次党课。每次活动,都结合形势、任务和小组思想动态,以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为中心内容,进行学习讨论。党小组会还经常请群众评论党员。小组长还到各维护哨征求意见。
由于严格了组织生活,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去年春,二十四米高的过河飞线发生故障,一个党员不畏严寒和危险,带头在杆上作业一整夜。党员的模范行动,教育和带动了群众。这个班自去年以来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线路质量很好。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