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三周年

宝塔山下任驰骋
——记在延安地区农村插队的北京知识青年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毛主席的这一伟大教导,鼓舞着在延安地区农村插队落户的两万名北京知识青年。几年来,这批知识青年扎根农村,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
去年十二月,十七岁的杨恪敏初中毕业了。她怀着实行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强烈愿望,多次向学校领导递交申请书,坚决要求到农村去。恰在这时,延安地区北京插队知识青年赴京学习汇报团来了。听了汇报团的报告,小杨受到一次生动的路线教育,她决心到革命圣地延安去。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被她这种革命热情所感动,都支持她去。今年一月,杨恪敏自愿跟随汇报团,来到延安市河庄坪公社井家湾大队插队落户。
小杨刚到不久,生产队掀起了备耕热潮。她第一回参加担粪,开始干得挺欢,后来感到肩膀疼痛,两腿发抖,不禁有点泄气。可是看看贫下中农,他们越干越猛。队长放开嗓门,豪迈地给大家鼓劲:“千斤肥保百斤粮!”老支书走过来语重心长地鼓励她说:“今天,我们劳动是为了多打粮,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支援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要好好干啊!”
晚上,小杨在煤油灯下,反复学习和领会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教导,心中涌起无穷的力量。她在日记上写道:“扎根农村干革命,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敢不敢拿这个标准衡量自己,愿不愿朝这个方向努力,是检验我们阶级觉悟和路线觉悟的试金石。我决心听毛主席的话,走一辈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从此,小杨更加自觉地投身到艰苦的劳动中去。麦收季节,她拣大麦捆背。平时一有空,她就给烈军属和贫下中农担水。刻苦的磨练使她懂得了,只有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才能急贫下中农之所急,想贫下中农之所想,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杨恪敏和同学们在贫下中农指导下,刻苦钻研农业技术,坚持大搞科学实验。听说五四○六是一种很好的抗生菌肥,她们立即学习试制。第一次火大水小,净片上的菌种烧焦了;第二次湿度过高,菌种烂了;第三次试管进了水,菌种感染了……实验一次一次地失败,使小杨和伙伴们睡觉不甜,吃饭不香。为了加快延安的建设,有什么能阻挡青年们前进的步伐呢?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她们先后十几次步行到二十多里外的农科所求教,翻阅有关资料,终于在第七次试验成功了。
三年多来,北京知识青年在延安成长的过程中,自觉地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去。目前,全地区的北京知识青年,已建立了一千四百七十多个科学实验小组,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把知识贡献给贫下中农
一九六九年春天,钱民协和她的姐姐钱祖玄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陕北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她们的父亲,是个有名的科学家。在家庭的影响下,钱民协从小就喜欢钻研科学知识,向往着长大了为人民办些事情。
她们刚下乡的时候,一些人讲风凉话:“农村不是扶犁就是抡镢把,用不上你那些知识和文化。”钱民协她们却说:“农村大有用武之地,我们学的知识不是用不上,还怕不够用呢!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文化,全部贡献给贫下中农,贡献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
在实践中,钱民协和她的战友们也正是这样做的。过去,这个大队的猪场总是办不好,集体养的猪经常病死。有个阶级敌人幸灾乐祸地说:“集体养猪没啥名堂,别说给国家交猪,猪毛你们也休想捞到一根。”部分社员经受了几次挫折,对办好集体猪场也信心不足。钱民协想,这是一场严肃的阶级斗争,也是对自己的严峻考验。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她和姐姐承担了办猪场的任务。她们细心观察,认真研究,发现猪死的主要原因是卫生条件不好,病了又没有及时治疗。于是,她们勤打扫,勤垫圈,努力改善猪场的卫生条件。猪病了,她们就仔细检查,精心治疗。母猪下崽那些日子,她们又忙乎又高兴,四处请教贫下中农,日夜守候护理。在她们的努力下,猪场办得越来越兴旺。去年,她们喂了九头猪,给国家上交三头肥猪,为这个大队发展养猪业打开了局面,受到社员们的称赞。
今年,姐姐钱祖玄被贫下中农推荐,上清华大学了。钱民协高兴地接下了姐姐担负的大队会计职务。夏初,家里因为有事,来电催她回去,她请了二十天假,结果十五天就回来了。贫下中农关切地问:“家里有事,回去一趟这么远,咋不多呆几天?”她说:“眼看就要夏收分配了,我不能因为家里的小事误了集体的大事。”一次,她拉车子给队里卖菜,自己吃了五分钱的菜瓜,坚持把钱放进集体的钱包里。云岩大队的贫下中农,都十分信任钱民协,夸她是“咱们的放心会计”。
钱民协把知识贡献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也就是实行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过程。在延安地区插队的北京知识青年,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过程中,都为建设延安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有三千七百二十八人担任了学习毛主席著作辅导员,九百五十二人担任了民办教师,一百三十六人担任了赤脚医生,还有不少人担任了会计和其它工作。
共同理想是建设延安
“到农村三年多了,和我一起来的同学,有的进了工厂,有的上了大学,这都是革命的需要。我呢?决心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生根、开花、结果。建设好延安,这是大家共同的理想,也是我个人的心愿!”延川县关庄公社张家河大队北京下乡知识青年丁爱笛,在写给父母的一封信里,说了这么一段热情洋溢、表明自己远大抱负的话。
从丁爱笛下乡两年的实际表现中,贫下中农信任了他。一九七一年春节刚过,社员们一致推选小丁当了生产队长。不久,他们那里发生了一件事:正当春耕大忙时节,从县、社一些人那里刮来一股风,说要把各生产队的平川地,全部收归大队所有,然后从各生产队抽调劳力耕种。这样做对不对?符合不符合党的政策?小丁一方面学习党的有关政策,一方面倾听贫下中农的意见,组织群众进行讨论。大家认为,这种作法不符合毛主席关于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政策,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后,有人悄悄对他说:“小丁啊,你刚当上队长,可不敢太得罪人,这是上面传来的,你何必作对呢?”小丁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不作对不行!这是关系到贯彻不贯彻党的政策,执行不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事,我决不能因为怕得罪某些人,就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贫下中农的支持下,小丁坚决抵制了这股歪风。不久,县、社领导也纠正了这种错误作法。
小丁所在的生产队,生产比较落后。为了改变这种面貌,他同群众一起发奋苦干。送粪上山,他挑得多,走在前。打坝造田,他不畏艰险,在悬崖上抡镢掏土。去年和今年,都遇到卡脖大旱,他组织了抗旱突击队,光着膀子,带头担水。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他和群众一起,实行科学种田。去年,他们种的杂交高粱,亩产一千三百多斤,创造了张家河大队的高产纪录;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七○年增长了百分之六点三。今年,他们大队夏季农作物的产量,比去年大幅度增长,又获得了丰收。
在延安地区农村插队的北京知识青年,现在已有两千三百多人担任了生产大队党支部和革委会的领导职务,或者生产队长、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等职务,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增添了新鲜血液,为改变延安地区的面貌,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三周年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下欣欣向荣
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下,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焕发出了灿烂的青春,创作出了许多好的作品。广大工艺美术职工为丰富我国人民的生活,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文化艺术交流和扩大出口贸易,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近几年来,各地工艺美术职工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在雕刻、织绣、漆器、金属工艺、编织、美术陶瓷以及羽毛画、牛角画、贝雕画等方面,创作出许多内容健康,又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好作品。与此同时,我国的实用工艺美术也有了新的发展。广大工艺美术工作者把工艺美术应用于生活用品,生产了大量美观的花伞、折扇、陶瓷制品、儿童玩具、玻璃料器、竹木器皿、编织用品以及维吾尔、藏、蒙古、壮、苗、傣、布依等少数民族人民的饰物和刺绣服装,受到了广大工农兵群众的欢迎。
我国古老的工艺美术有数千年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期,我国的彩陶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战国时代的漆器,汉代的刺绣,明代的景泰蓝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在封建社会里,广大艺人费尽心血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却被剥削阶级所占有,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却得不到重视和保护。解放以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工艺美术获得了旺盛的艺术生命。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国工艺美术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显得更加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工艺美术职工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排除了“左”的和右的干扰,纠正了要么“全盘继承”,要么“全盘否定”的错误倾向,进一步端正了创作指导思想。他们坚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向,把创新和继承结合起来,在创新中注意运用传统的工艺特色,在继承中摒弃那些反动的、黄色的以及宣扬萧条没落情趣的题材,使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达到了新的水平。
各地工艺美术职工创作的新作品当中,有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人民新的精神面貌的作品,如漆器镶嵌《南京长江大桥》,湘绣双面绣《李铁梅》,苏绣乱针绣《王铁人》,彩塑《我爱北京天安门》,黄杨木雕《藏族饲养员》;有反映各国人民友谊的作品二十八层象牙球《友谊第一》;有反映明朗向上、生动活泼的山水花鸟作品绒绣《瞿塘峡》,挂毯《长城》,苏绣双面绣《白猫嬉螳螂》,石雕《咏梅》,玉雕《虾盘》;还有反映历代劳动人民反抗封建剥削,向往美好生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统题材作品,如牙雕《揭竿起义》、贝雕《嫦娥奔月》、牙雕《牛郎织女》等。各地雕刻行业在形象塑造上,还吸取了解剖、透视、比例的雕刻技巧,去掉了程规式的脸谱造型,利用新的开相技法,更好地表现出了人物的脸型特征和思想感情。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广大工艺美术职工深入生活,调查研究,许多艺人和美术设计人员投身于三大革命实践,学习工农兵群众的优秀品质,丰富自己的创作思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苏州刺绣厂的工人为了绣制《红旗渠》的壮丽图景,组织了一个“三结合”创作小组,专程前往河南省林县,向建造“红旗渠”的英雄们学习。他们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成功地表现了“红旗渠”的雄伟气势,歌颂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重新安排河山的英雄气概。
为了促进工艺美术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各地工艺美术部门还吸收了一些青年艺徒,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培训。去年,北京市和上海市有两千六百多名青年参加了工艺美术的生产创作队伍。这些青年艺徒认真看书学习,提高路线觉悟,热爱自己的工作,虚心向老艺人学习,刻苦钻研技术,正在迅速成长。
近年来,许多城市的街道工厂和农村人民公社,有大批人员参加工艺美术的制作,成为工艺美术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现在,山东省业余参加抽纱生产的人员共有四十万人,参加生产草编制品的有八十万人。新疆和田地区采取国营工厂生产和社、队集体生产相结合的办法,促进了地毯生产的迅速发展。目前,社、队办的地毯厂已发展到七十多个,参加织毯的社员达三千多人。一九七一年,仅和田、洛浦两县的社、队地毯厂的产量,就相当于国营工厂产量的百分之八十。
许多地区的党委对工艺美术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领导,注意落实党的各项政策,调动老艺人、设计人员和广大工人的积极性,并且经常对广大工艺美术职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为革命搞创作的思想,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各地还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工艺美术工厂开辟原料来源,建立和健全工艺美术研究机构,充实技术力量,组织经验交流,为工艺美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三周年

名贵药品阿胶新生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医药宝库中有一种名贵药品,名叫阿胶。它是滋补养身的佳药,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以珍贵健身的声誉闻名了。但是,阿胶这种珍贵药品,在解放前却成了枯萎之花。今天,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沐浴下,阿胶生产获得了新生。
山东省东阿县,素称“阿胶之乡”。古典医书《神农本草》中记载:“阿胶,一名传致胶,味甘平,出东阿。”这里生产的阿胶,畅销中外,享有盛名,并被历代封建王朝封为贡品。在旧社会,阿胶生产,一直被剥削阶级所垄断,当时的“阿乡”一片荒凉,阿胶工人家贫如洗,过着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散居民间的熬胶作坊,相继倒闭,阿胶几乎绝迹。
春雷一声震天响,驱散乌云见太阳。一九四九年阿胶之乡解放了!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阿胶生产的发展。中共东阿县委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伟大教导,决心迅速恢复阿胶生产,使伟大祖国医药遗产中的这朵枯萎之花,重新开放,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他们把散居阿乡的老阿胶工人请来,又吸收了部分优秀青年,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办起了东阿县第一座阿胶厂。被解放了的阿胶工人兄弟,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团结战斗,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熬出了完全合乎规格的数千斤阿胶。
为了大力发展阿胶生产,先后扩建厂房近百间,兴建了自来水塔,修筑了地下管道。过去泡皮用水全靠工人肩挑,现在使用自来水管,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工人们还以主人翁的姿态,敢想敢干,大搞技术革新。
过去,切皮、洗皮、切胶全靠手工操作,劳动条件差,生产效率低;现在使用自己试制的铡皮机、洗皮机、切胶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过去手工切胶,每人每天切胶不到一百斤,现在使用切胶机,提高工效四倍多。熬胶技术也不断改进和革新,破除了过去昼烧夜熄的旧习惯,点火后昼夜不停,一次熬成。过去熬一锅胶要用一百六十八小时,现在减少到四十八小时,提高劳动效率百分之三百五十。现在,这个厂每年都有十万多斤质地坚实,色泽美观的阿胶,和大量的鹿角胶、黄明胶、龟板胶等运往国内外,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阿胶工人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一九七二年度的阿胶生产计划,到今年五月份就超额完成,产品质量越来越好,深受广大工农兵和国外朋友的欢迎。
随着生产的发展,阿胶工人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抚今思昔,工人们无不感慨万千!老阿胶工人赵继田,回想起父亲在旧社会半辈子熬胶,一直是衣不遮体,食不饱肚,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深有感触地说:“想过去,鼻子酸;看现在,心里甜;两辈子当熬胶工,生活却大不一样,真是新旧社会两个天地啊!”
在党的关怀培养下,一些工人出身的干部正在健康成长。他们地位变了,劳动人民的本色不变;职位高了,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变;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建厂初期的老工人、共产党员赵明岐,被提为厂革委会委员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骄不躁,时刻同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坚持顶班劳动,并经常向工人们进行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
今天,东阿阿胶厂生气勃勃,一派兴旺景象。阿胶厂的广大干部、工人正团结一心,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高歌猛进。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三周年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村有线广播迅速发展
“一根银线连北京,隔山隔水不隔音;国家大事天天听,土寨苗乡方向明。”位于湘、鄂、川、黔交界处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党和毛主席的关怀下,农村有线广播事业迅速发展。现在,全州百分之九十四的公社建立了广播站,百分之九十八的生产队通了广播。与文化大革命前比较,广播专线长度增加五十五倍,舌簧喇叭增加十六倍。
这个州的各族广大干部和群众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努力办好农村有线广播事业。位于大山区的桑植县共有四十三个公社,一九六五年只有三个公社建立了广播站,百分之五的生产队通广播。现在,全县每个公社都建立了广播站,百分之九十八的生产队通了广播,百分之六十九的社员家庭安了喇叭。各公社建立广播站,大队、生产队架设广播线路,主要是由集体筹集资金。不少地方还就地取材,自己制造设备。永顺县采取土法上马的办法,办起了生产舌簧喇叭的小工厂,一九七○年和一九七一年两年就生产了四万多只,满足了全县农村广播事业发展的需要。吉首县边学边干,自己制造载波发射机和载波接收机八部,滤波器十二套,使全县基本上实现了广播载波化。
农村有线广播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全州各族人民学习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苗族聚居的凤凰县腊尔山上有五个公社,都建立了广播站,队队通了广播,社员每天能及时听到国内外的大事,党的各项政策和群众直接见面,推动了革命和生产的发展。
大庸县黄家铺公社安坝大队第三生产队,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学习了外地的先进经验,狠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群众,推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泸溪县小章公社的干部和群众听了有关党的养猪政策的广播以后,使养猪政策进一步落实。今年上半年小章公社生猪饲养量达到五千二百多头,平均每户三点二头,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多。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