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沈阳部队某师党委总结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的经验
看书学习贵在坚持 积以时日必有成效
新华社长春一九七二年九月十九日电 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某师党委,最近总结了师党委成员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的经验,大家的共同体会是:看书学习贵在坚持,积以时日成效自见。近一年来,他们除了坚持学习日的制度外,各人都挤出二百小时以上的自学时间,认真看书学习,增强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有一段时间,这个师党委有些成员在看书学习时,急于从马列的书中找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结果收效不大。党委认为,学习理论有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只有长期坚持看书学习,才有可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委总结推广了党委常委、副政委张玉新的读书经验,把大家的学习热情引导到长期坚持方面去。张玉新开始读书时,也是急于求成,后来他吸取了教训,把功夫下在扎扎实实读原著、一点一滴打基础上。为了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天才论”,他在一年多时间里,反复学习《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著作,从理论上和政治上对“天才论”的反动性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有了革命理论的武装,张玉新在实际工作中也能比较自觉地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办事。他曾经三下某团八连调查研究,及时解决了连队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中遇到的新问题。张玉新坚持读书,刻苦实践的经验,给了大家以启发,推动了党委“一班人”的读书学习。
为了保证党委成员坚持读书,学出成效,师党委还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学习内容上,党委引导大家把功夫下在学懂弄通马列的一些基本观点上,要求大家力求钻得深一些。在学习时间上,党委引导大家结合工作实际挤时间学;工作任务转换的间隙,多集中些时间学;党委成员分散在基层的时候,就分片编组,交学习任务,提学习要求,有布置,有检查,定期交流学习体会。今年年初,部队准备野营训练,各项工作十分繁忙,党委经过妥善安排,仍然挤出七天时间,结合学习毛主席关于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伟大指示,认真读了马列有关历史唯物论的教导;在野营途中,各人除坚持自学外,党委还利用部队整训的间隙,集中两次交流了读书的体会。
长期坚持看书学习,使这个师的党委成员逐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的理解,并且自觉地用于指导斗争实践。党委副书记、副政委侯德刚,有一段时间结合批修斗争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作为自己读书的重点,围绕这个重点,学习了马列和毛主席的许多著作。他把每本书有关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都摘录下来,集中起来学习,并且联系自己对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调查材料,进行思考,加深了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理解,在各项工作中狠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也就更加自觉。
师党委副书记、师长李永福,长期坚持学习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在理论上有了一些底子,平时就能较好地应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工作实践。一次,他同教导队的一个教员共同准备讲兵器课的讲稿,不仅详细讲解了兵器的构造、性能、使用、保管等技术,而且结合平时学到的理论知识,从兵器的起源说明兵器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只要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革命战士就一定要牢牢掌握手中的武器。学员们听了这堂课,一致反映:既学到了兵器知识,又学到了马列主义理论。


第3版()
专栏:

把党的关怀送到鄂伦春人的心坎上
——记战斗在多布库尔河畔的一支解放军医疗队
兴安岭的松树根连根,
边疆军民心连心。
毛主席的战士进山寨,
个个都是鄂家的知心人。
在祖国东北边疆多布库尔河畔鄂伦春族人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首称赞解放军医疗队的赞歌。这首赞歌赞扬的这支医疗队,是由沈阳部队二二九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的。
去年冬季,这支医疗队的指战员背着背包和药箱,跋山涉水,来到了多布库尔河畔的古里山寨。聚居在这里的鄂伦春族男女社员,听说子弟兵来了,纷纷迎出门来,有的帮助亲人解背包;有的给战士卸药箱。贫苦猎民乌大娘,为子弟兵腾热炕,烧开水,又端来取暖的炭火盆。
鄂伦春族人民的热情接待,使医疗队的队员们深受感动。他们挨家挨户地问寒问暖,接着就展开了巡回诊疗工作,一早一晚还帮助乡亲们劈柴、担水、扫院子。
一天,在多布库尔河南岸的马场上,鄂伦春族牧民乌果有被惊马踢伤了头部。古里卫生所的医生张英武立即拉马备鞍,准备出诊。医疗队的军医王润鹏知道了这件事,连忙赶来,同张医生一起,骑马奔向了七十多里外的马场。
大兴安岭的冬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他俩走出山寨不远,眉毛上就挂满了冰霜。王润鹏初次骑马,不一会儿臀部就磨破了,两条腿也冻麻木了。但他想到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是解放军的唯一的宗旨,想到处在危急中的牧民乌果有,便不顾臀部疼痛,不停地扬鞭催马,翻峻岭,穿密林,跨冰河,向马场飞奔。
到了马场,他俩顾不得休息,就为乌果有检查伤口,精心治疗。乌果有从昏迷中醒来,知道张医生和亲人解放军特地从古里山寨赶来为自己治疗,感动得两眼直转泪花。他说:“旧社会,鄂伦春人在深山里冻死没人管,病死无人看;如今党教导的卫生战士为咱送医上门,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党的恩情!”
医疗队来到古里山寨的时候,就了解到七十三岁的傲新川老大爷旧社会在山上打猎,冬天宿在树下,夏天睡在石头上,以致双腿瘫痪已有二十多年。他们经过仔细诊断,决定用新针疗法为这位老人治疗,并且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护士王淑清和女战士张静。她俩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每天给傲新川扎针、按摩,从不间断。有一次,她俩出诊回来已经很晚了,可是,一想到还没有给傲新川扎针,就饭也顾不上吃,又赶到傲新川的家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傲新川老大爷的双腿已经好转,能够下地走路了。
医疗队的队员们在古里山寨巡回诊疗期间,经常帮助鄂伦春族赤脚医生老孟提高医疗水平。他们针对当地的多发病、常见病,一遍又一遍地给老孟讲防治原理,并且手把手地教他掌握针灸等技术。在传授新针疗法时,老孟看着明晃晃的银针有点害怕,医疗队的同志们就在自己的身上给他作针刺示范动作。在医疗队的帮助下,现在老孟已经能够运用银针治病了。
医疗队离开古里山寨那天,全寨的人都来送别。多年不能下炕的傲新川老大爷也来到村头。他们望着已经走远了的医疗队,都依依不舍地说:解放军真是“恩德特拉拉(好得很)”。
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艰苦奋斗的赞歌

精心施工
某工地上,解放军某部一营指战员在紧张地修建一项重点工程。
这个工程是整个新建铁路线上的枢纽工程,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灌成。从基础到顶层要用几十万根钢筋,绑扎十几层,工程质量要求高。三连接受了艰巨的钢筋绑扎任务。
这项工程的圆柱高达十多米,十几层钢筋纵横交错,绑扎时必须钻进不到一米的孔隙内。一班立主筋时,新战士王友光一马当先,钻到圆柱最下层,弓着腰耐心地寻找绑扎点。他想尽办法把沙土扒开,慢慢地找到了绑扎记号,把主筋准确牢固地绑扎好。
攻克了圆柱,开始绑扎顶板横梁。一段梁有几十根主筋,上千根箍筋。三角形、梯形、弧形等钢筋种类很多,稍不注意,就会弄错。他们在每根钢筋上作上记号,标好绑扎点,用废铁丝做好模型。施工中一根一根地对,一片一片地绑,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着。当时,狂风卷着沙土刮来,影响视线,给绑扎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困难面前,他们坚决把好质量关,对每根钢筋都轻轻敲打,对每根钢筋上的铁丝节也要用手摸一摸,看看扎紧没有,是否符合尺寸要求。
绑扎钢筋的同志们一丝不苟,安装模板的同志们同样精益求精。一次,五连一排刚把一段二十九米长的木模安装好,紧接着进行了紧张的模板校正工作,左测右校,净空还差一点五厘米。按施工要求可允许误差二至三厘米。这时指战员已经接连作战十多个小时,十分疲劳。但是他们知道,战备工程只能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马虎。大家把二十九米长、四米多高的模型板一块一块地校,一个螺丝一个螺丝地紧,圆满完成任务。
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战,这项重点工程胜利竣工了。一营指战员又打起背包,扛起枪,满怀革命激情,高唱着:“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万里山河铺上铁路网”的豪迈战歌,踏上了新的征途。
本报通讯员
(附图片)
铁道兵在深山峡谷中筑路。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艰苦奋斗的赞歌

高温作业
解放军某部三连担负铺设某工程防水油毛毡的艰巨任务。铺毡首先要熬沥青油。七月,盛夏酷暑,指战员们一遍又一遍学习毛主席关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教导,互相鼓舞,团结战斗。
铺油毛毡,要把二百八十至三百度高温的沥青粘到毡上。为了防止滚烫的沥青溅到身上,必须穿上棉工作鞋和两层帆布的厚工作服,还要带上皮手套。同志们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精神,勇往直前,涂油铺毡。工作服被汗湿透了,把汗水拧干再穿上。油毡一块一块不断延伸,同志们踩在刚刚铺好的油毡上,有些同志的鞋变了形,脚烫起了泡,但大家越干越猛。由于工程结构高低交错,有的地方必须立起几层脚手架施工,在架子上涂油的同志直不起腰,时而坐着,时而跪着,在最低层作业的同志,稍不注意,就有被上面飞落下来的沥青烫伤的危险。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共产党员周铁生抢先到最低层,不顾飞落的油星,一个劲地涂油贴毡。
夏季常有暴风雨,给施工会战带来困难。工程底层的油毡如不及时铺上去,钢筋结构就不能绑扎,其它工序也无法进行,势必影响竣工日期。战士提出冒雨作业的意见。可是,雨水落到沥青油上,油毛毡贴不上,怎么办?大家集思广益,决定搭席棚挡住雨水,在棚子下面铺毡。顿时,一堆堆木料运来了,一捆捆席子搬到了,兄弟连队的架子工也赶来支援。棚子很快在风雨中支起来,大雨挡住了。三连指战员连续作战,胜利完成了铺毡任务。


第3版()
专栏:

我国向斯里兰卡提供贷款的一艘货轮
交接和重新命名仪式在广州黄埔港举行
新华社广州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日电 中国政府向斯里兰卡政府提供贷款的一艘货轮——“韩江”号的交接和重新命名仪式,今天在广州黄埔港举行。
参加仪式的,中国方面有:交通部副部长马耀骥,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黄荣海,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副总经理周秋岩等;斯里兰卡方面有:斯里兰卡航运代表团团长、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卡朗纳戈达,团员、斯里兰卡航运旅游部秘书兼斯里兰卡航运公司主席卡兰达维拉和夫人,团员、斯里兰卡航运公司商务经理贝格和夫人。
今天上午,黄埔港红旗招展。当卡朗纳戈达大使等斯里兰卡贵宾,由马耀骥副部长、黄荣海副主任陪同登上“韩江”轮时,群众挥动花束,高呼口号,表示热烈欢迎。
交接仪式开始,按照斯里兰卡的民族传统,由卡朗纳戈达大使、马耀骥副部长、黄荣海副主任、周秋岩副总经理依次用蜡烛点燃了斯里兰卡的传统灯。接着,奏中国国歌和斯里兰卡国歌,由卡朗纳戈达大使升起斯里兰卡国旗,并为新船名“兰卡·卡里亚尼”船牌揭幕。卡朗纳戈达大使和马耀骥副部长先后讲了话。仪式结束后,斯里兰卡航运公司主席卡兰达维拉为参加仪式的人员举行了招待会。
为庆祝“韩江”轮的交接和“兰卡·卡里亚尼”的命名,庆祝中斯联合海运航线开航,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今晚在广东迎宾馆举行招待会。卡朗纳戈达大使等斯里兰卡贵宾,“兰卡·卡里亚尼”轮的船长、轮机长、大副等应邀出席了招待会。在充满友好气氛的招待会上,宾主频频举杯,共祝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合作和友好关系不断发展。专程前来参加交接和命名仪式的以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卡朗纳戈达为团长的斯里兰卡航运代表团,是十八日由马耀骥副部长陪同,乘飞机从北京到达广州的。当晚,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黄荣海举行了欢迎宴会。十九日,斯里兰卡贵宾参观了工厂、农村人民公社,游览了广州市容。


第3版()
专栏:

日本日中备忘录贸易办事处负责人
冈崎嘉平太和秘书高向巖到京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日讯 应中国中日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邀请,日本日中备忘录贸易办事处负责人冈崎嘉平太和秘书高向巖于今天上午到达北京。
到机场迎接的有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以及中国中日备忘录贸易办事处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刘希文、孙平化、经普椿、吴曙东、陈抗、林波、丁民、石志毅。
正在中国访问的日本朋友古井喜实、田川诚一、松本俊一、大久保任晴、金光贞治以及日中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驻北京联络处首席代表安田佳三等也到机场迎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