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湘潭雄姿
英雄的湘潭城,矗立在湘江之滨。这里烟囱林立,一幢幢厂房分布在湘江两岸的工业区。湘江大桥象一条壮丽的长虹,横跨江面。工人新村的一排排新建住宅,红砖青瓦,宽敞明亮。
今日湘潭,雄姿英发。潭州古城,换了新装。可是,人们不会忘记昔日的场景:几条麻石街道,坎坷狭窄;几家零散作坊,破败衰微。讲起工业,实在可怜,连一把茅镰,一块土铁也生产不出。
曾经在湘潭五里堆膏盐矿做过伢工的王德云,解放前流落异乡。解放后,他带着孩子回来探亲。踏上五里堆,旧地重游,却迷路了。原来这里已经兴建了一座拥有十万纱锭,三千多台自动织布机的现代化纺织印染企业。纵横交错的马路,来往如梭的车辆,使他辨不清方向。解放前的五里堆,一片荒山野岭。资本家发现这里有膏盐矿,骗来一些穷苦农民的孩子当伢工。这些孩子被吊到几十丈深的洞子里,肩上背根麻绳,后面拖个竹篓,伢工在不到两尺高的横洞子里,爬着挖石膏。时间久了,伢工的肩头、腿裆被麻绳勒成一条条肉槽,鲜血淋漓。许多伢工被折磨死在这黑洞洞的魔窟里。
幸免于死亡的王德云,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情不自禁地对孩子说: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是多么幸福啊!湘潭的变化多么巨大哟!
人们来到湘江大桥上,极目远眺,在规模宏伟的工业区,那高炉起伏,管道交织的地方,就是湘潭钢铁联合企业。它拥有采矿、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制品等生产设备。这里生产钢锭、钢材、钢绳等产品,还生产各种规格的高精度琴用钢丝。这种钢丝是制造钢琴和各种弦乐器的主要材料,又是国防工业、仪表工业的重要材料。
同这个钢厂毗邻的湘潭电机厂,不仅生产各种中、小型电机,还生产各种控制设备。这里制造的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一百五十吨大型矿用电机车,源源出厂,支援矿山建设。这里生产的电铲控制设备,绞车设备,轧钢设备,牵引电机,各种电器配件,以及大小机车,不但支援国内建设,还销往亚非拉许多国家。
随着大厂矿的建立,地方工业也蓬勃发展。在党的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方针指引下,湘潭新建改建的中小厂矿有两百多个。湘潭市二机厂工人奋发图强,在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的条件下,不但完成了国家关于生产各种油压千斤顶的任务,而且自行设计,制造出了多用机床。工人们称它为小农机厂。
紧靠雨湖公园南边,有一条宽阔的韶山路,两旁有几十幢楼房,其中百货大楼最引人注目。二楼中间的花布展销柜,万紫千红,吸引着大批顾客。站在展销柜前的两位女同志,是湘潭纺织印染厂派来的工人。她们征询工农顾客的意见,介绍新的花色品种。这个厂生产的金葵向日、孔雀开屏、红霞万朵、牡丹盛开等花色的花布,富有民族特色,很受欢迎。
浩荡的湘江奔流不息,湘潭的工人阶级不断创新,英雄的湘潭市,乘着东风不断前进!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上旺新事
浙江省绍兴县的上旺大队,是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这里是新茶乡。跨过进入上旺的山口,但见一山山的茶园,一蓬蓬的茶树,绿得发黑。修长的毛竹林,迎风摇曳。黑压压的松林和杂树,覆盖着高高的山峰。沿着山沟,向四周扩展开去,是一层层的稻田,风过处,泛起阵阵碧波。在一排排新楼房——社员的新居前面,是一片新建的茶厂,制茶机正在有节奏地鸣转……
上旺原来叫上王。解放前,人们都叫它“苦上王”。有一首民谣,描述当时的情况:“四周环山一条溪,光山秃岭无良地,十户人家九户穷,挑脚抬轿做长工。”“上旺”这个名字,是在它走上集体化道路以后改的。为什么要改名?看看上旺越来越兴旺的变化,就不难理解了。
一九五八年以前,上旺只有零星茶山近二十亩;现在已有五百六十九亩。这些新茶山都是在荒山秃岭上开出来的。茶叶年产量从一九五八年的十二担,上升到一九七一年的一千三百担,增加了一百零八倍。
上旺的耕地很少。一九六四年以前,只有一百五十七亩,平均每人二分二厘;现在已有二百八十亩,平均每人三分五厘。这些新造的田,都是在荒山、溪滩、废地上开出来的,人们叫它“大寨田”。还修起了十一个山岙水库,四个地下水库和许多渠道,大大地改善了抗旱防涝的条件。粮食亩产已由解放前最好年景的二百来斤,上升到一九七一年的一千五百零六斤,增加了七倍半。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程度逐年提高。大队办了茶叶制造厂,粮食、饲料加工厂。共有拖拉机、抽水机、电动机、稻麦脱粒机、碾米机、茶叶烘干机、揉捻机等各种机器九十四台。耕作、制茶、运输、灌溉、碾米等操作,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员收入逐年增加。一九七一年比高级社时增加四倍,比一九六四年增加一倍,平均每户每年收入八百零四元五角,其中现金收入平均每户四百五十元。社员的家庭副业和其他收入,还不包括在内。“好比顺头吃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
在绍兴县,人们十分称赞上旺大队的“五行稻”、“七分田”的精神。
这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就是大寨精神。就是凭着这种精神,上旺人民改造着上旺的山山水水,同时也改造着人们的精神面貌。
先说“五行稻”。那是一九六五年的事。上旺人民为了改变每人只有二分二厘田的状况,采取各种办法,寸土必争,造田改田。他们在山岙里的一块田边,砌石填土,缩小溪沟,扩大了田面。用了二百五十个工,只能种五行稻,收三十斤谷。以后,他们又在这“五行稻”的下面,造了一个地下水库。上面盖起石板,填上厚厚的一层泥土,还是种这五行稻。八年过去了,这“五行稻”已收获了好几百斤粮食。
以后,上旺人民一直在发扬这种“五行稻”的精神。
上旺有一条溪沟,弯弯曲曲地流过稻田中央,夏天涨水时,常常冲坏稻田。为了变水害为水利,同时把乱石累累的溪滩改造成“大寨田”,从去年到今年,上旺人民用两个春天的时间,起早落夜,顶风冒雨,把一段五百多米长的溪沟搬到了山脚下,并在两边砌起石坎。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沿溪一百多亩地的防洪抗旱能力。他们还垒石填土,在溪滩上造出了七、八亩“大寨田”。
在溪滩上造田,工程非常艰巨:先要把溪沟搞平,填上一层碎石;然后再填上一层从山上挑来的黄泥,把它砸实,以防渗水;最后是填上一层从屋基地挑来的肥泥。这样造一亩田要用一千多个工。今年春天造的田,早稻已经收获。
上旺人民还采取劈山造田、废地改田、渠道造田、坟墩改田等办法,尽量扩大田的面积。所谓渠道造田,就是在渠道上面盖起石板,填上泥土,上面种稻,下面流水,把渠道从地上移到地下。
就这样,几年来,上旺新造了“大寨田”一百二十多亩。
再说“七分田”。
去年是上旺历史上稀有的干旱的一年,连续八十多天没有下雨。从六月开始,一直在抗旱。到八月初,有的晚稻田还没有种下去。党支部决定党员带头,先种磨石岗的七分田,做出样子。
这磨石岗的七分田,在一个高高的山岙里,从山沟里的地下水库挑水上山,有一里多远。
经过讨论,群众都拥护支部的决定。组织了二百三十多人参加这场战斗。提水工具不够,女共产党员潘阿荷动员妇女们把家里的担桶、水桶都拿了出来。她说:“我们种田为革命,一寸土地也不能丢,一颗粮食也不能丢!”就在一个下午,每人来回走二十多里路,挑十担水。社员们一共挑了二千三百多担,合二十三万多斤水,把这七分田种了下去。
种是种下去了,可是,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边,每天都要挑水灌田。潘阿荷带领三队妇女,天天挑水上山。她们响亮地喊出:“一颗红心两只手,抗旱抗到天低头!”还有一些男人参加挑水。一天要挑三百担水,合三万斤。这七分田是漏沙田,“日日挑千桶,夜夜归原洞”,白天把水灌下去,夜里就干了。“赤日炎炎如火烧”,地烫得厉害,有时,水倒下去,冒起一股白气。人们挑了近百万斤水,终于保住了这七分田,获得了丰收。
去年十一月,又遇干旱,挑水种麦。今年春花又获丰收。
上旺的一个共产党员说:“我们上旺过去穷,穷得有志气,今天富了,要经常想到七亿、三十亿!”这就是“五行稻”、“七分田”精神的由来!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欢乐的草原
秋天的内蒙古草原,阳光灿烂,畜群如云。四子王旗和附近一些旗的牧民们喜气洋洋,在补龙河畔举行那达慕大会。素日宁静的草原,骤然热闹起来。
今年四子王旗举行的那达慕大会,规模之盛大,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前来参加大会的蒙、汉、回、满、达斡尔等各族人民共计约十八万人次。盟、旗在这里举办了路线教育展览会,向广大牧民介绍了牧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并组织了生动活泼的路线座谈会、生产经验交流会。用帐篷搭起的各种门市部,组成了一条条临时的草原“街市”。上市的各种商品达一万多个品种,反映了牧区经济的繁荣。电影、杂技、马术、马球等文艺节目,为牧区文化、体育生活增添了新的光彩。
牧民们穿着民族服装,乘马驱车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参观展览会,交流新经验;有的向国家、集体出售自己生产的畜产品和土特产;有的购买生产、生活上所需要的各种物品;有的兴高采烈地观看各种文艺、体育表演。
牧区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交通又不方便,一些边远社、队的牧民们参加那达慕大会有困难。
党时刻关怀着牧民群众。自治区党委指示解放军部队派来了两个汽车队,专门接送牧民参加那达慕大会。
一天,骤雨过后,道路泥泞。一辆绿色的军用汽车满载着牧民,奔向那达慕大会。在经过一片凹地时,汽车陷进了泥坑。牧民们一齐跳下车来,用手扒开车轮下边的泥巴,然后用臂膀推,可是汽车仍然一动不动。就在这时,白音朝克图公社社员云面女腋下挟着毡子,她的两个儿子扛着木板和铁锹,一起跑来帮忙。司机小王看着雪白的新毡子,上前劝阻说:“大娘,不用垫毡子了,用铁锹挖一挖就行了。”大娘哪里肯听,趁小王发动马达的机会,把毡子塞到了车轮下边;汽车一下子冲出了泥窝,继续奔驰在草原上。
雨后的查干宝力格草原,显得格外辽阔、清新。牧民们一早就来到赛马场。
起跑线上,六十名青少年骑手穿着鲜艳的蒙古袍,足蹬马靴,腰束彩带,手牵骏马,一字摆开。十五岁的小骑手毕力格巴特,英姿勃勃地站在一匹高大的黑花马前。人们议论说,毕力格巴特肯定会得第一名,因为在几次预赛中,他每次都跑在最前边。
一声炮响,众马如箭出弦,眨眼间变成了一个个小黑点。有几匹马争先抢道,拥到一起。巴图是参加比赛的唯一的青年骑手,他担心少年儿童被挤下马来,就将自己的马往一边勒。马失前蹄,一下子将巴图扔在地上。脱缰的马向另一个方向驰去。
小骑手毕力格巴特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焦急。他想:大家一起比赛,是为了交流经验,增强友谊,没有马怎么能比赛?他立即掉转马头,去追扑脱缰的马。那马窜得快,小骑手追得猛,在一个芨芨滩里,终于把它捉住了。巴图重新跨上马,继续参加了比赛。毕力格巴特回到跑道时,别的马已经跑出十多里远了,他扬鞭策马飞驰,一连超越了四十四匹马,最后获得了第十六名。
在查干宝力格公社白音查力格大队的畜群旁边,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吸引着观众。演员们激情满怀地为牧民表演着各种杂技节目,不断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喝彩。
白音查力格大队一部分牧民因为坚守生产岗位,不能去参加那达慕大会。内蒙古杂技团的同志们知道后,不顾疲累,特地从七十里以外赶来,为他们进行专场演出。演出结束后,牧民们纷纷把演员拉到自己的蒙古包里,拿出丰盛的奶食品招待客人。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沂蒙一村
鲁 新
走进沂蒙山区,就看到一排排电线杆,矗立在山巅峡谷,纵横交错,伸向远方。一座座电灌站喷吐着清水,扬上高山,灌溉着万亩农田。夜晚,登山眺望,只见深山峡谷中电灯闪闪发光,照亮远近山庄。丁家庄大队,就是沂蒙山区无数山庄中的一个。
丁家庄,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岱崮公社大崮山脚下,是一个二百五十户的山庄。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好年景粮食亩产也不过百十斤。全庄一百三十户人家,有六十六户逃荒要饭,二十三户为生活所迫下了关东,三户卖掉了自己的亲骨肉,十几户绝了后。
解放后,丁家庄变了样。在党的领导下,社员们在大小七个山头上植树造林,整修大寨田,闸山河,打塘坝,建水库,生产形势一天比一天好。
近几年来,为了尽快地发展山区的农业生产,国家又在沂蒙山区架设了高压电线。巨大的电流给丁家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去年干旱时,两座电灌站昼夜不停地抽水,灌溉层层梯田,战胜了干旱。后来,发生了虫害,社员们又在山上山下拉了电线,设立“夜光捕虫灯”,很快消灭了虫灾。全大队的粮、棉产量都跨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今年夏末秋初,这里近两个月没下透雨。但是,电灌站的电闸一开,清水顺着渠道流,满坡庄稼绿油油,丰收在望。
这个大队不仅浇地用上了电,粉碎、磨面等粮食加工也都用上了电,使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耕地、收割、运输,也实现了机械化。农业生产连年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全大队现有储备粮三万斤,公共积累十三万余元。
社员的生活象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家安上了电灯,街上有了路灯。社员劳动一天之后,有的到夜校学政治,学文化;有的到俱乐部唱歌、演戏;有的坐在电灯底下听着收音机,谈天说笑。
一个安静的夜晚,社员娄家礼一家子孙三代,坐在电灯底下听收音机里播送的革命样板戏。看到这个幸福景象,娄家礼老汉高兴地捋着胡子说:“我活了近七十岁,经历了几个朝代,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今天这样幸福的日子。这都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好啊!”他摸着身边小孙子的头,亲切地对他说:“你是不知道呀!解放前,咱这里的地是瓢一块,碗一块,山是秃山秃岭。如今梯田一层层,山岭穿上了绿衣裳。过去,咱穷人吃不饱,穿不暖,逃荒要饭。如今,冬有棉,夏有单,小囤流,大囤满,年年有余粮,手有存款。过去连个煤油灯都点不上,如今家家装上了电灯,夜里照得象白天。想想过去,比比现在,真是一个地狱,一个天堂!你长大了,要好好建设社会主义的祖国啊!”


第2版()
专栏:

乡渡
在珠江坦洲河上,有一艘机动木船破浪前进。船上坐满乘客,舱里装着一袋袋一箩箩的化肥、农药、种子和各种农副产品。这只船就是广东中山县坦洲公社坦机零二号船,水乡群众称赞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乡渡”。
乡渡每天往返于珠江坦洲河,早晨从坦洲公社群胜大队开往坦洲镇,下午又从镇上返回大队。坦洲公社位于珠江三角洲下游水网地带的沙田区(珠江口冲积平原肥沃的水田,当地称为沙田)。这里河涌纵横交错,社员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一九六九年十月,为了方便群众,支援农业生产,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公社的水上运输大队党支部决定开办乡渡。坦机零二号船便担负起了这个光荣的任务。
乡渡为了支援农业生产,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那里需要,它就出现在那里,几年来成了支农的“先锋艇”。有一次,地势低洼的珠海县小霖公社遇到了春旱,海里咸水倒流,一部分秧苗咸死了,要重新播种已经来不及。为了支援兄弟县,坦洲公社的安阜、南沙、蜘洲等大队决定向小霖公社提供秧苗。但是,正在生产大忙时节,这些秧苗怎么运去呢?乡渡知道这个情况后,他们决定白天照常往返于坦洲河,晚上利用休息时间加班突击运送秧苗,使小霖公社五百多亩农田及时插上了秧。
围基边,果树下,村前巷尾,贫下中农经常谈论着乡渡为人民服务的动人事迹。凡是群众需要的,对生产有利的,他们真是做到了有托必办,什么代购、代买、代运、代提货、代办粮食加工,样样都办,而且办得妥妥贴贴。
去年初冬的一个晚上,红五星生产队贫农社员梁根的肺部突然大量出血,昏迷不醒,需要急速送往坦洲公社医院抢救。已经是深夜一点半钟了,消息传到乡渡时,黎耀一骨碌从被窝里爬起来,叫醒其他职工,立即解缆开航。黎耀沉着地把好方向盘。女职工李妹一刻也没有离开病人,一路上细心地护理。他们及时把病人送到医院。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病人转危为安了。不久,梁根病愈,乡渡把他接送回家,又一次次地给他带药品,带食物……,使梁根感动得热泪盈眶。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欣欣向荣的甘南草原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各族人民,利用水力资源,兴办水电站,加速农牧业机械化的进程。这是白土坡水电站内景。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