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宿松湖山绿遍
长江北岸,大别山麓,安徽省西南部,有个宿松县。人们走到这里,就会看到,湖山明媚,绿林遍布,象是一幅幅美妙的山水画。
宿松县境内高山矗立,湖港纵横,耕地面积六十多万亩,宜林山场却有一百零三万亩,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好地方。传说,唐代诗人李白有一次路经这里,前往江西彭泽,因酒醉赶不到县城,便露宿在松林中。这个传说告诉我们,过去这里是个林木繁茂的地方。可是,在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下,到了解放前,这里已经是松城不见松,“人无蔽荫树,鸟无栖身处”了。
在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下,宿松县人民决心使全县荒山绿遍。宿松县委对林业生产十分重视。身患重病的县委书记田有余常说:“不干到宿松荒山绿,死也不甘休。”几年来,县委几个主要领导同志,风里来,雨里去,搞调查,作规划,每年冬春亲自上阵,同群众一起绿化荒山。几年来,男女老少,人人出动,组成一支又一支绿化大军,奔向广阔的原野,登上高耸入云的山峰,掀起一个又一个造林热潮。小伙子向老年人说,希望你们多活上几年,好在这树荫下歇凉!老年人说,我们一定可以赶得上在这树荫下歇凉,即使赶不上,还有你们呢!
罗汉尖海拔一千零一十一米,是宿松县的最高峰。人们来到这里,鸟瞰全境,一片葱绿。杉木长得比碗口还粗,株株行行,整整齐齐,从山脚下盘上了顶峰。过去,人们形容这里是“菜花垇,虎豹跳,芭茅割颈,石头绊腰”。现在,这里传颂着“十二英雄显本领,罗汉尖上安下家”的故事。柳坪公社红光大队十二个社员,登上了这个野兽出没,从来没有人烟的高峰,挖山造林。近八年来,他们在这里造林二千八百多亩,全大队平均每人造林两亩多。
过去山区没有造林的习惯,只靠风吹树籽自然成林。如今人们大量采集树籽,按照人们的意志,播种造林。目前,正是果实满枝头的金色秋天,山野里,树丛中,到处是采树籽的人群。一篮篮、一包包树籽送往生产队。每年全县要采集各种树籽十万多斤。有一个共产党员和三个老贫农,背着干粮,先后跑遍湖北、江西和本省六个县,采集各种树籽一千多斤。
这里人们喜爱栽杉种竹。杉树木质细腻油润,抗压防腐性强。杉苗下地,只要十年便长成六、七米高的杉木,正身可以盖房、架桥,枝丫是挺好的烧柴。而且,杉木的再生力很强,砍伐过后,能出许多嫩苗,只要抚养得好,隔几年又可再伐。毛竹的生长力更强,一根竹子每年至少出三、五支竹笋,出土后一年成材,一般能长十米来高,比水瓶胆还粗。
丘陵,在宿松县占着近三分之二的地面。以往,松竹世居深山;在黄土岗、白沙岭上能种活几棵马尾松就是喜事。现在,这里不仅要栽杉插柳,人们还把松竹请下山来。长湖公社长桥大队,过去多见石头少见土,滴水贵如油。可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群众手持两齿蟹夹锄,把石壳一层层打开,把沙石搬走,再把塘泥挑上来,一个冬春造林二百七十多亩。他们让五千多棵杉、竹在这里安家落户,桐、松、茶、果树长得枝繁叶茂。
柳树容易栽活,成长又快,江边湖畔,到处皆是。“百里江堤百里柳,百里柳林迎浪头。”这是宿松人民描写长江边四旁植树的诗句。程营公社在十八里的长江大堤外滩,就栽培柳树二十三万多棵,筑起了一道拦风挡浪的绿色长城。河塌公社鲁元大队所在的地方,雨水出奇的少,一刮风,五里黄岗飞沙走石,走路对面不见人。为了改变当地的自然面貌,广大社员除在六千多亩荒山造林外,还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栽树四十万棵,密密层层,每人平均二百零三棵。
植树造林是一场战斗,保护森林的任务更为艰巨。宿松县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护林模范。同马江堤有个护林员,名叫张贤友,六十多岁了。他日在柳林转,夜在柳林宿,爱林如命。在他的护理下,五里长的林带郁郁葱葱,惹人喜爱。
林业发展起来,对农业有很大的好处。毛坝公社横港大队,原来特别缺柴,每年要花上万个劳动日外出打柴。没有柴打,就挖草皮、烧牛屎,结果影响了水土保持,夺走了农业的肥料,占用了大量的劳力,束缚了生产的发展,粮食亩产不过四百来斤。后来,横港大队采取了抓粮带林、以林促粮的办法,大造三大林(薪炭林、用材林和经济林)。到一九七○年,仅三年时间,这里的农、林、牧全面发展,烧柴自给有余,用材和桐油基本自给,还把林业方面的收入五千多元用来发展农业生产,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八百四十多斤,生猪饲养量每户达六头。
现在,全县社队已办起了林场二百零四个,生产队普遍建立了育苗基地。全县绿化面积,占宜林面积的百分之九十,真是粮丰林茂,五业俱兴。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苗山跑铁牛
冯轩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部,有一片高山苗乡。每当晨曦初露时,人们就看到一辆辆东方红牌拖拉机开出村寨:有的挂着闪亮的犁头奔向田野,有的拖着满载苗山特产的拖车驶向山外的县城。这里就是被人们称赞为“苗山跑铁牛”的凤凰县腊尔山公社。
在解放前,腊尔山一片凄凉。苗族人民在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长期过着刀耕火种的贫困生活。他们一无耕牛,二无农具,只好用石锄开荒,用人拉着木犁耕地。“有女莫嫁腊尔山,人当耕牛去犁田,野菜树叶当食粮,包谷壳壳当衣穿。”这首歌谣,就是当时苗族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解放后,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苗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修起了一条通往外地的宽阔公路,改变了苗山长期与外界隔绝的状况,为苗山实现农业机械化开拓了道路。在国家的帮助下,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这里办起了拖拉机站。
腊尔山公社田土分散,有的散布在狭谷里,有的挂在山腰上,只有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可以通行,给实现机耕带来许多困难。苗族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偏远的苏马河大队为了早日让拖拉机开进村寨,在寒风刺骨的天气里,全大队男女社员齐出动,斗风雪,战严寒,开山修路。的贺大队在修建机耕道时,遇到暴雨,山洪几次把路基冲垮。但是,贫下中农毫不气馁。他们豪迈地说:“困难九十九,难不倒苗家一双手。”他们鼓起干劲,把路修好。拉仁大队在修路中遇到一段岩石,贫下中农就从山上捡来大堆柴草,架在岩石上,用大火猛烧后,泼上冷水,使岩石炸裂,然后用钢钎把它撬下了百尺沟壑。广大贫下中农在荒山乱石中劈出了一条条平坦大道,使拖拉机开进了苗寨。
当拖拉机进田翻土的时候,有多少苗家人民激动得喜泪纵横,百感交集啊!柳滚大队苗族贫农龙光庭抚摸着崭新的机器,不禁想起了解放前的悲惨岁月。那时,他整天背着沉重的木犁耕地,绳索勒进了他的肩膀,咬烂了他的肌肉,他多么渴望有一头耕牛!解放后,他分得了耕牛农具。而今,他又看到用上了拖拉机犁地,真是两个社会两重天啊!
现在,腊尔山公社有十二个大队,一万多亩稻田,都可以用拖拉机耕作。春天,年青的拖拉机手驾着铁牛奔驶在田垄里,翻耕着肥沃的土地;秋天,他们又驾着铁牛,把金灿灿的稻谷运往苗寨的粮仓。过去,春耕时节,苗族人民起早贪黑,还忙不过来;现在拖拉机往地里一开,大片的良田就翻了出来,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提高了复种指数。全公社的粮食总产量,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六百五十万斤上升到九百一十万斤。他们不仅改变了过去年年吃统销粮的状况,而且每年还交售二百一十多万斤粮食支援国家建设。过去,这里的苗族人民把农产品运出去,把农用物资运进来,全靠人肩挑、畜力拉;现在有了拖拉机,结束了长期以来肩挑背负的历史。
机耕事业的发展,把一大批劳动力从田间解放出来,促进了林、牧、副、渔的大发展。过去光秃秃的山上,现在造出了一片片葱翠的幼林。碧波荡漾的水面,白鹅欢叫,群鸭相逐。各大队猪只满栏,牛羊肥壮,到处是一片五业兴旺的景象。
今日的腊尔山公社,不仅有了拖拉机,而且还有了插秧机、脱粒机、抽水机、碾米机、饲料加工等机械。走进这个公社,到处都可以听到机器的??响声。苗族人民不禁满怀激情地唱起了美好的赞歌:
没有五彩的丝线啊,
那能绣出苗家绚丽的花边;
有了毛主席革命路线啊,
才有苗家幸福的今天!


第2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煤海青春
我们来到了鸡西滴道煤矿,只见座座井架高耸,排排厂房林立,满载乌金的矿车来往不绝。人变,矿变,井变,换了人间。
滴道煤矿,是黑龙江省鸡西矿区最大的煤矿,储量丰富,以盛产主焦煤而著称。但是,过去由于反动派的掠夺性开采,致使有的矿井煤层被破坏,坑道坍塌;有的因瓦斯爆炸而报废。解放以来,广大职工进行了艰巨的恢复工作。他们又大搞技术革命,普遍使用了康拜因、截煤机等机械开采,代替了原来的人工开采;还新建六对斜井,使煤炭生产成倍增长。在新井不断投入生产的同时,一些老井也焕发了青春。他们组织了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探煤掘进队,经过两个月的苦战,打通了八井的三百多米石牙,找到三个可采煤层。
现在,这个矿的领导干部,大都是由煤矿工人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参加各级领导班子的工人,就有二百三十多名,有三名工人还参加了鸡西市革委会的领导工作。今日的矿工,已成为矿山的真正主人。
李文德是经历过悲惨生活的老矿工,他在三十七年前,被地主逼得走投无路,从山东逃到这里下煤窑。那时节,李文德一家七口,为饥饿所迫,在短短几年中,就死去了五口。解放后,李文德在党的培养下,当了干部。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他被大家选为矿革委会主任,两次幸福地见到了敬爱的毛主席。他坚持调查研究,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多次解决生产关键问题。广大工人赞扬说:“老李真是咱们的好带头人。”他说:“矿工当了矿山的主人,做事、干活就得拿出主人翁的态度来!”
尚大珩是一个吃野菜长大的苦孩子,解放后在党的教育下不断成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担任了三井的领导工作。每当生产的关键时刻,他总是吃苦在前,迎险而上。一次,一一六场一段顶板突然下沉。在这紧急关头,尚大珩带领工人冲了进去,站在急剧下沉的顶板下,冒着危险串木头,打顶子。经过一场激战,排除了险情,恢复了正常生产。
我们来到了滴道河北工人住宅区,站在山坡上的工人之家向南了望,只见方圆几公里的地方,一片通红,全是整齐排列的砖瓦房。解放前,这儿是一片荒泽。那时矿工没有房子住,几百人拥挤在夏不遮雨、冬不挡风的大席棚里。解放后,象这样大的工人住宅区就建立了八个。在住宅区和住宅区附近,还建了一所矿医院,十六所保健站和红医站,三所中学,六所小学,十一所商店,四所俱乐部和一所敬老院。
在反动统治时期,滴道矿是一座人间地狱,四周层层电网包围,岗楼林立。工人忍饿受气,在把头和监工的刺刀和皮鞭下,每天要干十四、五个钟头的活。那年头,反动派、把头随意残害工人,加上繁重的劳动,疫病流行,不知有多少矿工惨死在煤矿上。滴道河北八万多平方米的万人坑,就是铁的见证。
看看现在,想想过去,滴道矿的广大职工,更加热爱毛主席,更加热爱共产党。他们日日夜夜,奋战煤海,决心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田七之乡
郑百安
立秋过后,正是名贵药材田七的加工季节。在一个云淡天高的日子里,我们访问了素称“田七之乡”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如画。一片片田七天棚,在秋阳的照映下,犹如一块块金甲,把游龙般的巍巍群山装点得更加秀丽。
同越南民主共和国山水相连的靖西县,是我国田七的主要产区之一。这里生产的田七坚实沉重,不空心,不泡心,被人们赞为“铁皮钢心”,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田七,又名三七,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能去瘀生新,消肿镇痛,止血治伤,滋补强身。靖西县夏日凉爽,冬季温暖,十分适宜于田七的生长。解放前,田七生产全被地主、富农所垄断。有些贫下中农种植田七,也是租种地主、富农的土地,受着地主、富农的残酷剥削。这里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田七名贵不易栽,穷人皱眉负重债。租种田七求活路,不如磨刀砍山柴。”
解放后,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靖西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田七生产逐年发展。到一九六九年,田七种植区域由解放前的几个山村扩大到全县十五个公社二百多个大队,种植面积增加到九千二百多亩,比解放前增加三百多倍。由于各级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全县获得了粮食、田七双丰收。一九七一年粮食生产比一九七○年增产近一成,交售给国家的田七就有三十三万四千多斤。
我们来到有近三百多年栽培田七历史的平莫屯。生产队的干部和田七老农告诉我们,过去,人们传说平莫地下住有“人七”,种上田七,“人七”出来护理,田七才长得好。不少人担心“人七”生气迁居,经常烧香拜佛,求“人七”保佑。可是,平莫的田七种植却是一造不如一造,一代不如一代,到解放前夕,只剩下四亩多,濒于绝种断根的境地。现在,这里有一个大队就种了七十多亩田七。晒场上的一张张竹箔,铺满了黄灿灿的田七块根,块块大头,颗颗圆滑,环纹粗大。带领大家发展田七生产的共产党员劳大武,曾经到过北京,向各地代表介绍种植田七的经验。
十多年来,这个田七老产区输出了一车又一车田七种子和幼苗,支援十几个省、一百多个县发展田七生产,还派出了四十三名技术能手,到兄弟地区作技术指导。
我们走到一个田七场里,只见田七翠绿粗壮,整整齐齐,惹人喜爱。棚下、林旁,自来水管纵横交错。这里原来是荒草丛生、野兽出没的地方,解放前有“野猪林”之称。解放后,人们开辟草莱,在这里种了田七。经过反复实践,这个田七场摸索出大畦深沟、剪花台、留老叶和推迟收获季节的先进经验,使田七亩产比过去增加一倍多,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同时,他们还试验林下种田七成功,打破了“有棚才有田七”的常规,为多快好省地发展田七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
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全县社员存款比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一九六六年增长了十倍。南坡公社汤峒大队粮食、田七连年增产。现在,大队已有抽水机、碾米机、粉碎机等农业机械十多台,兴建发电站三座。昔日点松明、桐籽的壮族农民,今天用上了电灯。全大队三百八十四户就新建瓦房一千多间,家家住上新房,户户挂上喇叭。社员购买的收音机就有三十多台,缝纫机四十多架,挂钟、手表二百多个,部分社员还买了自行车。
忆往昔,壮乡苗寨一片萧条;看今天,田七之乡欣欣向荣。生动的事实说明,壮乡苗寨的人民,能过上这样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


第2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新安江上的渔歌
辽阔的新安江水面上,渔歌到处飘扬。
收网,是一幅动人心弦的丰收场面。一群青年男女熟练地划着小荡船,满面春风,唱着歌儿,前来收网。随着网衣的步步收缩,鱼群的回游面积越来越小。不一会,条条鱼儿在水面上跳跃。青年们一个个卷起袖口,把一条条重达几十斤的鲜鱼迅速扔进舱里。鱼满船舱,机轮就随时拖回港去。
几年前,这支队伍中的知识青年们,都还是“只知鱼肉鲜和香,不知如何捕和养”的青年学生。他们来到浙江生产建设部队以后,不分白天黑夜,废寝忘餐,苦练各种基本功。在老职工的热情指导下,他们学会了游泳、划桨、摇橹,掌握了放网、收网技术,有的还能修船,观察鱼情。
解放前的新安江上,渔民一家一条破船,靠小型的丝网、滚钩、吊钩等作业。
“捕鱼捉鳖,衣裳打结”,渔民整年挣扎在饥饿线上。如今,这里的渔民不但有机轮和数十只用途不一的生产船,还有大型住家船,宽敞的食堂船。他们用的是尼龙网、聚乙烯网和尼龙胶丝网,又轻便,又结实。捕捞队来来去去,好比一个流动的水上渔村。他们采用“赶、拦、刺、张”的联合渔具捕鱼法,一次可围一大片水面,拦截几十米深的鱼群。去年,他们有一网竟捕捞了二十二万斤鱼。
新安江放养的鱼苗种,开始是从长江、杭嘉湖一带采购来的,不但成本高,而且经过长途运输,鱼的体质也受影响。在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如今已实现了鱼苗种“就地孵化、就地培育、就地放养”。他们坚持“以养为主,养捕并举”,并已做到鱼种四级放养。在深入开展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他们进一步摸索和掌握各类鱼的回游规律,改进和创造新的渔具,大搞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
不论是骄阳似火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新安江上的渔业工人,都在碧波万顷的江面上奋战,夺取新的丰收。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广东省从化县红江公社红江大队,今年荔枝又获得了好收成。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