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从三件事看陕西棉纺十二厂党委副书记林若时的思想作风
一句话引起的深思
有一天,林若时同志到离厂区较远的机修车间去了解情况。他刚走进车间大门,迎面碰见了老工人高全山。高全山笑着说:“林书记,是什么风把你吹来的!”老林听了这话,心里一楞,脸上火辣辣的。在大门口执勤的工人说:“你不要嫌林书记来得少,前两天他还来过呢,你没有看见。”这句话给老林解了围。
老林从高全山的那句话中得到了启发,怀着自觉革命的强烈愿望,深入车间、班组,召开座谈会,诚恳地征求工人群众对自己的批评意见。可是,座谈会开了一个又一个,群众却没提出什么意见来。一向性格开朗、脾气直爽的高全山也说:“老林呀!上次我在厂门口对你说的那句话是开玩笑的,你没明没夜地为革命工作,看累成什么样子,对你还能有什么意见呢?”
林若时很清楚,群众没给自己直接提出批评意见,并不等于自己的工作做得没有问题。有一次,老林到食堂吃饭,又一次碰到了高全山。老林同他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拉话,再次征求意见。高全山看到老林态度诚恳,很受感动,便说:“老林,要说意见我真没有,给你提一点希望。我们这些老工人没文化,学习理论有困难,你多给我们指点指点!”这几句话,使老林意识到,自己负责全厂的学习,但对工人群众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考虑得不多,帮助解决得更差。老林从此重视了这个问题,加强了领导,培训了学习辅导员,还同党委其他领导成员分头深入到车间、班组,同工人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使工人群众的学习运动更加扎实地开展起来。
一个决定作出之前
在工作中,老林自觉地遵守党委集体领导。有一个时期,厂党委书记孙励斋有病在家休息,老林主持工作。有个车间副主任,是个新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党委常委在讨论这个干部的问题时,多数同志提出要给以撤销党内外职务的处分,少数同志不同意。这时,有些同志看着老林,想听听他的意见。但是,老林没有急于表示态度。他想,少数同志所谈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是党委过去没有掌握的,应该予以重视。他建议大家对这个干部的处理问题不要匆忙作出决定,调查研究以后再议。
会后,老林遵照毛主席关于“对于人的处理问题取慎重态度”的教导,深入到群众中去征求意见。群众向他反映了许多新情况,使他了解到这个同志虽然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但检查的态度诚恳,认识较深,改正错误的行动也较快。老林于是肯定了少数同志的意见,把调查了解的情况和自己的看法,向党委常委作了汇报。经过反复研究,常委一致否定了上次讨论中多数同志的意见。这时候老林想,孙励斋同志不在,他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应该听听他的意见。于是,他又带着常委讨论的意见,向孙励斋同志作了汇报。老孙完全同意大家的意见。最后,常委经过再一次讨论,根据“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这个干部作出了正确的处理,达到了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
一次向上级的汇报
今年上半年,有一次,上级党委派人来检查工作。厂党委决定由负责抓中心工作的一个干部准备汇报材料。老林看了这个材料,发现讲成绩、讲优点、讲经验多,找差距、谈缺点、谈问题少,便向这个同志指出: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本厂的工作,有成绩就汇报成绩,有缺点就汇报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上级全面了解本厂的工作,及时得到上级的正确指示和帮助。在老林帮助下,那个同志如实地重新整理了材料。汇报完了,老林又领着检查工作的同志,既看比较先进的单位,又检查后进的单位;既向他们介绍工作做得好的一面,又向他们介绍工作做得较差的一面。当看到车间里有些纱管乱堆乱放的情况时,老林就谈到现在生产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看到有些棉布出现疵点,老林就谈到当前在产品质量上还存在着某些差距。
老林这样原原本本地汇报情况,受到了上级的好评。他们说:“你们对成绩不浮夸,对问题不掩饰,这正是一个先进单位应该具有的谦虚谨慎的作风。”
老林把上级的这一鼓励,看成是一个新的鞭策,学习上更加认真,作风上更加严谨,工作也做得更加扎实。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三改喜报
株洲冶金建筑二公司党委召开的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胜利开幕了。机械化施工站宣传员小向写了一张大红喜报,兴冲冲地请支部书记庄树志看一看。老庄看过之后,问小向:“事实都核对了吗?”
“没什么大问题罗!”小向有些不大自然地回答。
“事实要仔细核实了,才能写到喜报上去。”老庄接着又说:“据我知道的,机修车间那台设备,包括平台才价值一万多元,听说平台是买的成品,不能说是自力更生制造的。”小向听老庄说后,马上找机修车间的同志了解,情况同老庄讲的一样,便马上把喜报改了。
接着,老庄又问道:“四号机组吊装的是十六根屋梁还是管道?”
“反正十六根没错就是。”小向有点着急了。
“数目没错,是什么东西得搞清楚。”说完,老庄领着小向去找起重组的同志,问明白以后,小向把喜报改为:“四号机组创造了一天吊装十根管道的最高纪录。”
这时,老庄把喜报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对“最高纪录”这种提法又产生了疑问,便对小向说:“我想再去工地了解一下四号机组的最高纪录。”
“报喜要紧,这里离工地还有十多里路,来不及了。”
小向的回答,使老庄感到,喜报要改,小向这种热衷于报喜、不注意实事求是的思想更要“改”。便说:“报喜要紧,落实情况更要紧。共产党干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可不能虚夸啊!”
后来,经过查对,原来这不是四号机组的最高纪录。小向便对喜报作了第三次修改:“四号机组创造一天吊装十根管道的优异成绩。”这时,老庄才满意地笑了。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决不护短
在高达二十六米的脚手架上,紧张的大梁绑筋工作完毕了。太原钢铁厂基建一公司钢筋二班的全体同志,怀着胜利的喜悦心情,下了脚手架。但是,质量检查员、老工人吴天奎还在上面聚精会神地翻阅图纸。他看着图纸上的钢筋号,对着已绑好的钢筋梁,一根一根地量,一根一根地查,忽然发现一根弯筋和图纸上的要求怎么也对不上号,一量,差两毫米:原来图纸上要求绑二十二毫米的,绑上的却是二十毫米的。
这时,有人说:“算了吧,工程这样紧,上下一次很不容易,只差二毫米,就这样吧!”吴天奎十分严肃地回答:“同志们,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基本建设的工程质量可要严格,不能马虎啊!”同志们一听,对呀!是这个道理。于是,纷纷爬上脚手架,七手八脚地动手拆起来。
正在这时,住矿设计院的几个质量检查员也上来了。不知谁慌张地说:“别吵吵,小心设计院的人知道了信不过咱。”班长马师傅听到后,认为这种偏私护短的思想是完全错误的,立刻站起来如实地向设计院的同志反映了情况。这种“三老”、“四严”的革命作风,受到设计院同志们的赞扬。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在参加实践和钻研理论中前进
——记青年技术员宋永祥
在实践中寻求真知
一九六八年深秋,刚从东北工学院毕业的研究生、共产党员宋永祥,决心为发展祖国钢铁工业贡献一分力量,高高兴兴地来到东北某钢厂,担任薄板车间专职技术员。
他刚到车间就碰上了一个技术难题:在试轧一种新型合金钢薄板时,冷轧机的轧辊咬不住钢板,钢板常常被轧辊挤回来,操作很危险。
宋永祥凭自己学得的知识,出了一些主意,但没有解决问题。怎么办呢?老工人冯师傅看出了宋永祥的心思,一天晚上,找他谈心,说,理论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起作用。不结合实际,不熟悉生产,光凭书本知识,挖空心思去想,是解决不了技术难题的。
从此,宋永祥在车间吃,在车间住,钢板到了那道工序,他就学到那道工序,干到那道工序。什么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一次,他喂了几块板,已经累得浑身是汗,衣服透湿,手也被回座的钢板打青了。同志们都要替换他,劝他休息休息。他说:“不能换,我不多干干,就摸不透问题,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经过多次操作,他发现轧过三、四遍以后,钢板就容易被轧辊咬住了。这是什么道理?他反复试验,反复研究,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轧辊咬不住钢板,是由于热轧后、冷轧前,退火温度低、时间短造成的。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冯师傅说了,两个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为了确定这种合金钢退火的温度和时间,宋永祥和冯师傅日夜奔忙在退火炉前,一炉炉地退火,一批批地试轧,终于摸清了这种新型合金钢板的退火规律,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
虚心向工人请教
一次,在宽敞的冷轧工段的厂房里,一种难熔合金薄板在我国的首次试轧开始了。
第一块坯料板送上轧机,“光当”一声,坯料板变成一堆碎块。大家心情立刻紧张起来。宋永祥跟轧手商量,调整了轧机的压力。第二块坯料板送上轧机,又碎了。第三块、第四块……,一块一块都碎了。
面对一堆碎了的坯料板,大家都很着急,宋永祥更是着急。怎么轧制才能不碎呢?在工段,在宿舍,在轧机旁,在加热炉前,人们都在议论这个问题,宋永祥到处求教,逐个听取意见。
有的工人说:“这种合金的坯料质地很脆,掉在地上都能摔碎,要轧首先得让它不脆。”
有的说:“有一回坯料放在暖气旁,轧起来就好多了,是不是给它加点温?”
听了工人的意见,宋永祥心里开了窍。他想,加温能使坯料板在轧制时更好地发挥内部热力,改变脆的弱点。试验一开始,又出了毛病:加温的坯料板刚上轧机,润滑油失火了,原因是坯料温度过高。事实证明,温度高了低了都不行。这个矛盾怎么解决?一位老工人说:“温度不够,坯料发脆;温度高了,容易着火。是不是折衷一下,轧头几遍,不加润滑油,等温度低了再加,试试怎么样?”宋永祥听了,觉得有理。他们按这个办法继续试验,逐步改进操作规程,效果越来越好。
这是第五次试验了。随着班长“开车”的口令,巨大的冷轧机平稳地转动起来。远处的炉火,映着墙上贴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条语录,格外耀眼。人们屏住呼吸,几十双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满脸汗水、满眼血丝的宋永祥。只见他熟练地用铁钳从预热炉里夹起一块坯料板,送进轧机。坯料在轧辊间来回滚动,乖乖地变形、延伸,越轧越薄。人们不禁欢呼起来:“成功了!”工人们紧紧握住小宋的手,小宋激动地说:“还是老师傅的主意好。”
刻苦钻研科学理论
又一次,车间接受了一种轻金属板材的轧制任务。开始几道工序都很顺利,到最后一道工序碱洗时,着火了。
着火的原因究竟在哪?面对这一难题,白天,宋永祥和工人师傅共同研究,寻找原因;夜晚,在宿舍里查阅科技资料,翻看理论书籍。实践的需要使他感到,自己过去学到的一点科学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结合实际,刻苦钻研理论,才能对社会主义建设有更多的贡献。
为了解开“着火”这个谜,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厂资料室有关的资料,他几乎翻遍了;同志们手里的书籍,他也尽可能地借来看过了。一天夜里,他在一本资料上看到,这种轻金属板材碱洗着火,可能是电流引起的。接着,他反复回忆碱洗时着火的现象,觉得这个资料很有价值。夜已经很深了,宋永祥还在思索着,一个关于着火问题的推断和解决的办法,渐渐形成了。第二天,宋永祥一早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大家觉得有门。一试,果然成功了。
四年来,宋永祥为革命刻苦钻研技术,和全车间工人一起试制了四十一项新产品,其中有五项超过了国内先进水平。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老先进”
——记南京化肥厂老工人、共产党员徐长仁
在南京化肥厂硫酸一车间,人们都说清理组组长、共产党员徐长仁师傅是“老先进”。要问一个为什么,工人们可以给你讲好多故事。
冒险补漏
去年九月,有一段时间,尽管硫酸一车间一再增加投矿量,硫酸日产量还是上不去。卸下烟道管的盖板,只听得里面风刮得呜呜直响,原来是大闸板没有闸死,外边大量的空气通过闸板的空隙,冲进烟道管,稀释了烟道气,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浓度,产量怎么能上去呢?如果停车堵漏,就要影响产量。而开车堵漏,要冒一定风险。怎么办呢?徐师傅和组里的同志们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头也不回,就同郑师傅一起钻进了烟道管。在头抬不起、腰伸不直的管道里,他们勇敢地和强风作斗争,巧妙地用石棉砖、耐火泥和水玻璃把空隙堵住,并密封起来。不一会儿,炉子不冒烟了,矿渣不发黑了,烟道气的二氧化硫浓度提高了,硫酸日产量也上升了。
坚持堵洞
管道腐蚀穿孔在硫酸车间是个大害,往往管道上只烂穿一个小洞,引起空气内灌,就要少产很多硫酸。
十多年来,徐长仁和清理组的同志们经常手里提着桶,桶里装着泥,在车间到处巡视,见洞就堵。时间长了,有的人表现出厌倦情绪,说什么堵洞这玩艺是没完没了没意思。徐师傅就耐心地对这些同志说:“想想看,硫酸是国家建设急需的重要物资,我们用烂泥巴多堵一个漏洞,就可以多产多少吨硫酸。真是一把烂泥一吨酸啊!它对完成国家计划、支援世界革命,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可大呢!怎么能说没有意思?俗话说,小洞不堵,大洞吃苦。堵洞这项工作我们千万不可轻视啊!”
今年五月,在徐长仁的带动下,大家爬高下低,对全车间所有管道作了过细的检查,堵了大小三十个漏洞,使硫酸产量有了明显的上升。
回收废酸
一次,进行设备大修。快下班了,三氧化硫冷却器下面积存了不少废酸。有的同志说“人手紧张,没法回收”,主张用水冲掉。徐长仁马上劝阻说:“不能冲!别看这废酸杂质多,弄出来净化一下能派大用场。硫酸是国家的宝贝,来得可不容易啊!你看,要开矿,要运输,还要轧矿、配矿、烧矿,这些废酸,费了阶级兄弟多少劳动,我们哪能把它冲掉,平白地浪费了?”徐师傅一席话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想用水冲的同志也改变了主张。
第二天,同志们一上班就准备动手回收这些积存的废酸,却发现这些废酸已经装在三十多个坛子里整整齐齐地放在那里,足足有一吨半。原来,是徐师傅利用下班的时间,冒着呛鼻的酸雾,用合金勺子一勺一勺地舀出来装好的。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学习师傅好思想
郭历云是北京市第六建筑公司四工区一工段水暖班的青年工人。有一段时间,他认为自己有文化,也懂点技术,还有不小的干劲,就没把师傅放在心上。
一天中午,正在吃饭,突然大雨夹着冰雹哗哗地下起来。小郭端起饭碗就朝宿舍跑。“哎,我师傅怎么没来避雨?”朝四处一看,发现师傅几步一滑地正从陡峭的山坡上往山下跑,去抢救管子和水泥。
一样情况,两样行动,自己想的是个人,师傅想的是国家财产。这可触了小郭的灵魂。于是,他也飞奔下山,和师傅一块儿冒雨堵好了管子,盖好了水泥。
这件事使他懂得了光有和师傅一样的干劲不够,还要有象师傅一样的好思想。从此,他就虚心地向师傅学习,更认真地改造自己的思想了。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炉前冒险排故障
青年工人夏福华,刚到广州钢铁厂的时候,被分配当炼铁炉前工。他觉得这活太艰苦,工作不安心。有一回,为了搞好岗位责任制,需要固定人员在出铁口工作。这个岗位更艰苦,温度高,灰尘大,还有危险。老工人、副班长主动要求承担这个任务。小夏把副班长这种勇于挑重担的行动,同自己那种怕艰苦的思想一对比,显出了高下。在党的教育和老工人的影响下,小夏的思想慢慢有了转变,他从不安心当个炉前工,变到下决心当好炉前工了。
一次,出完铁水,小夏正在堵出铁口,突然坭炮上的拉动阀门失灵,炮坭打不进去,顿时,高炉里的热气卷着火苗带着大量通红的焦炭喷出来,情况十分危急。在这个冲上去还是退下来的紧急关头,小夏鼓起勇气,屏住呼吸,冒着危险,冲上去了。虽然他的脸和鼻子给喷出的火苗灼伤了,但仍毫不退缩。他终于在弥漫的蒸气中摸到了阀门,排除了故障,堵住了出铁口。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湖南湘潭风动机械厂老工人龙生芳,热情帮助青年工人接好革命的班。这是他在指导青年工人操作车床。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