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踏遍巴山育新苗
——记老红军战士宋国仕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做好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的先进事迹
一个五十多岁,发不白,腰不弯,精神抖擞的老同志,总是身穿褪色军装,背着雨伞挎包,风雨无阻地行走在大巴山的丛山峻岭中,出没在下乡知识青年插队的地方。
这个人是谁?只要一说这模样,落户在大巴山区的知识青年们,马上会喜笑颜开地告诉你:“这是我们的好领导、老红军战士——宋国仕。”
一九六四年,宋国仕受党的委托,负责领导四川省达县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他觉得,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重要方面,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一个途径。所以,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投入到这一工作中去。开始两年,他翻山越岭,不辞劳苦,跑遍了全区一百多个安置知识青年的社办农(林)场,配合干部、家长和广大贫下中农,使下乡知识青年做到了政治上有人抓,生产上有人教,生活上有人管。同旧思想作斗争寸步不让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夜晚,广播里传来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
刚从省里开完会回来的宋国仕,路过山城重庆的时候,亲眼看见广大青年学生、家长和群众热烈欢呼毛主席这一指示发表的情景,心里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想:“毛主席的指示,是对知识青年的极大关怀。自己是一个党的干部,应该带头执行毛主席的指示,把三个够下乡条件的孩子,都送到农村去!”
回到家里,宋国仕把这些想法和爱人商量,爱人同意了,他们就给在家里的两个中学毕业生做动员工作。孩子们学习了毛主席的指示,心情非常激动,坚定地说:“爸爸在我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早就参加了红军,跟毛主席闹革命。我们坚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决心到农村干革命去!”老红军战士看到下一代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样自觉,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老红军战士送子务农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在达县县城广泛传开了。地区安置办公室的干部们,考虑宋国仕同志年纪大了,决定把他的孩子安置在离城近、条件好的达县郊区。宋国仕同志知道这件事以后,笑着说:“决不能因为我负责这项工作,就把我的子女安置在条件好的地方。雄鹰要向高山飞,革命青年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磨练!”不久,宋国仕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大巴山区的南江县曙光公社山村里。在成都读完了高中的大儿子,也在父母的教育下,愉快地落户在江油县农村。老红军战士宋国仕带头送子女上山下乡的模范行动,影响和鼓舞了许多家长,纷纷把自己初中、高中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
前一段时间,由于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贫下中农推荐了一些下乡知识青年进工厂去当工人。有人劝宋国仕说:“你是地区分配小组的负责人,好几个孩子在农村插队,就不想个法子,调两个回来当工人!”在农村插队的孩子也写信来,女儿还特地跑回来,要求爸爸想个办法,好回到城里当工人。这时候,他的爱人思想上也有些波动起来。
“反映旧制度的旧思想的残余,总是长期地留在人们的头脑里,不愿意轻易地退走的。”学习了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宋国仕深刻认识到,迁就爱人和孩子,就是向旧思想让步,就是走邪门歪道,就是干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语重心长地对爱人说:“孩子是革命的幼苗。如果我们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不按党的分配原则,把他们从后门弄走了,未来的革命的大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门,他们就进不去。即使进去了,根子不牢,经不起风吹浪打,也会动摇落伍。假如都这样干,老一代所开创的革命事业就会后继无人!”
宋国仕说服了爱人,一起教育女儿听毛主席的话,以在农村干革命为荣,不忘劳动人民的本色。女儿听了爸爸的话,高高兴兴地回到了生产队。他们还写信给两个儿子说:“你们是革命的接班人,进工厂和留农村都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应当由贫下中农来挑选。你们要把一生交给党安排!”在家庭的教育下,孩子们都安心扎根在农村。从各方面关怀青年的成长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我自己的子女一样,都是党和人民的后代,都是革命的接班人。”宋国仕同志以这种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努力实践着毛主席关于“要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的教导。
为了从政治上关怀知识青年的成长,宋国仕深入到南江县,走遍了安置下乡知识青年的八个公社,进行调查研究,配合贫下中农做好再教育工作,鼓励青年们认真看书学习,积极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实践,努力改造世界观。平岗公社林场的知识青年们,在老红军战士的带动和鼓励下,扎根山区农村,在五百亩林地上闹革命,农、林、牧、副全面发展,革命和生产搞得热火朝天。这里的知识青年们,决心在山区农村继续锤炼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心,做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在工作中,宋国仕十分重视知识青年的思想反复,坚持向他们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次,在达县罗江公社插队的六名重庆知识青年来找宋国仕,他们说:“犀牛山又高又大,我们不适应那里的生活,希望能给调个地方!”看着眼前一张张年青的面孔,宋国仕想到:孩子们久住在大城市,靠惯了父母。他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农村,这是一个可喜的起点。但要扎根农村,还需要作长期的努力,经过一番痛苦的磨练。如果今天迁就了他们,明天他们遇到困难又会产生动摇。
他说服青年们回到山区之后,不久自己就打起背包来到犀牛山。白天,他和青年们一起劈柴、种地、煮饭,还亲自找驻地解放军医疗队给青年们检查身体,治疗疾病。晚上,他辅导青年们学习毛主席《青年运动的方向》等光辉著作,给他们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讲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宿野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北上抗日夺取胜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一次,宋国仕指着窗外隐约可见的犀牛山顶,意味深长地对六名知识青年说:“你们刚从大城市来,看到这小山头就以为又高又大,但比起红军翻过的雪山就不算啥了。你们青年人要继承老一代的革命传统,要下定决心在农村滚一辈子泥巴!”在老红军战士宋国仕的关怀下,这六名青年现在有的成了学习模范,有的成了队里骨干,有的成了养猪能手。
今年夏天,宋国仕到万源县去检查工作,发现在茶垭公社插队的三个女知识青年的住房还没有解决,生产和生活用具也不全。个别新落户的知识青年,还没有按国家规定领到供应的食油和口粮,给他们生活上带来一定困难。宋国仕感到,这些实际问题如不及时解决,直接影响着青年们扎根在农村,妨碍他们政治上的进步。他在鼓励这些青年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刻苦改造世界观的同时,及时向公社党委反映了这个问题,引起了公社党委的重视。为了提高社队干部和群众执行党的政策的自觉性,宋国仕向他们反复宣传党的有关政策,使大家认识到,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一些实际问题,是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一个必要条件。认识提高以后,公社党委放手发动群众,认真组织检查,逐个进行解决。这些插队知识青年受到党组织的关怀,更加从政治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决心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宋国仕八年如一日,遵照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系列教导,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同下乡知识青年交朋友,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青年们的心坎上。看到广大知识青年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一批批加入了党组织和共青团,参加了县、社、队的领导班子,成了阶级斗争的闯将,科学种田的尖兵,建设山区的突击手,宋国仕更加激起了对毛主席的崇敬和热爱。他发自肺腑地说:“伟大领袖毛主席高瞻远瞩,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确很有必要,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确实大有作为啊!”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云南生产建设部队某部二连党支部
注意帮助知识青年提高路线觉悟
据新华社昆明一九七二年八月八日电 云南生产建设部队某部二连党支部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知识青年,卓有成效。一九六八年以来,他们先后接纳八批知识青年,共一百二十七人。已有九人被培养成为连、排干部,三十九人被提升为班长,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三十六人加入了共青团。一批又一批的骨干被输送到了兄弟连队。
这个连队是个新建的连队。成立不到两年,就接纳了一批又一批的知识青年。这个连队的党支部书记邓竹青看到这些新生力量,心里非常高兴,但同时也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和连队党支部的同志们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指示,决心把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任务很好地担当起来。
知识青年刚到连队时,不少人山坡爬不上,锄头落地轻,有的看起来还很“调皮”。一些老战士心里着急,找到邓竹青说:“我们这儿是要完成国家生产任务的,这样娇手嫩脚的人能行吗?”邓竹青和党支部研究后就组织老战士们学习,讨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意义,明确连队不但要教育知识青年好好劳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通过学习,大家思想开了窍,确定每个老战士负责带两三个知识青年,在政治上教育他们,劳动上锻炼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
不久,有的老战士看到知识青年愈来愈多,有些骨干又纷纷调到别的连队工作去了,担心“连队质量降低”,生产上不去,会丢掉先进单位的荣誉。针对这些思想情况,党支部又组织老战士办了两期学习班。反复说明:革命要有后继人。这个问题搞不好,国家还会变颜色。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放开眼界,看到未来。要切实负起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责任,不能离开党的路线来考虑小集体的“荣誉”。
经过学习,老战士们的路线斗争觉悟迅速提高。大家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按照毛主席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要求,热情地给知识青年言传身教。党支部书记邓竹青更是以身作则,循循善诱。
知识青年王志明一度不安心,想另外找个自己“理想”的工作,经多次谈心,思想仍有反复。邓竹青就和连排干部一起,专门讨论了如何教育王志明的问题。王志明是工人家庭出身,来边疆后有过较好的表现。邓竹青就亲自找他忆苦思甜,同时热情地教育他,不应当离开阶级的利益去找个人的理想,帮助他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连里开展革命大批判时,王志明也激动地起来控诉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他的毒害。从此,他有了显著的进步。连队为了进一步培养他,把他调到比较艰苦的后勤班去锻炼。由于王志明进步很快,不久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知识青年沈树灿,原来是全连有名的“调皮鬼”。有一次连里开大会,几个干部在会上讲了意思大体相同的话,会议开得较长。刚散会,沈树灿就找到邓竹青,问支部还要不要劳逸结合。看到这个情况,有人认为他就是“调皮”。邓竹青想:毛主席教导我们:“对于任何问题应取分析态度”。沈树灿是有些“调皮”,但是不能从成见出发,拒绝接受他的正确批评。党支部经过统一认识,不仅接受批评,改进工作作风,并且表扬了沈树灿敢于向领导提出批评的精神。沈树灿从中也受到了教育,决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工作。
知识青年张双其,是全连顶呱呱的劳动能手,重担他挑,重活他干,可是学习不那么认真,对于阶级斗争的事不大沾边。邓竹青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差距。她就主动跟张双其一起劳动,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给他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启发他不仅要“拉车”,而且要“看路”。从这以后,张双其积极参加连里的“小评论组”,在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风浪中锻炼自己。


第4版()
专栏:

在实践中认识北羊南繁的规律
广西天峨县拉岩茶场知识青年小组
一九六九年五月,拉岩茶场从新疆引进了五十头绵羊,由我们知识青年小组负责放牧繁养。面对着高山峻岭和酷热的天气,许多人当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北羊南繁能成功吗?
为了攻克难关,贫下中农组织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主席的这一论断,辩证地说明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我们想:对养好绵羊缺乏信心,感到没有把握,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饲养绵羊的实践,不懂得绵羊的生活规律。如今场里把养羊的任务交给我们,这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在贫下中农的热情帮助下,我们坚定了为革命养好绵羊的信心。
起初,我们以为羊是吃百草的,为了让它们吃好吃饱,那里有茂盛的杂草,就把羊群往那里赶。可是,羊很不听呼唤,总是东奔西跑。到了中午,羊全都跑到树林或树荫底下去睡觉。我们看到,这种放法羊吃不饱,就设法把羊赶出树林,让它好吃饱点,但它还是吃不饱。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毛主席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遵照毛主席这一教导,我们每天跟着羊群到处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羊喜欢吃矮嫩茅草,不喜欢吃高杂草;中午气温高,羊受不了,它就到树林躲阴。掌握了这个特点,我们就把牧场选在茅草坡。在炎热的夏天,为了使羊避开高温,我们根据本地上午九时至下午二时气温较高,下午三时至七时气温较低的情况,采取上午和中午放阴坡、下午放阳坡的办法,保证羊有充裕的时间吃草。这样,羊每天总是吃得肚子鼓鼓的。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们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原来,我们对绵羊的疾病没有医治经验,有时眼看着一些羊不吃草、不反刍、拉痢疾、下颌起肿泡,一天天瘦下去,直至死亡。有一次,几天内就死了三头,大家心里很难受。毛主席教导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为了弄清绵羊死亡的原因,我们亲自动手解剖,发现羊的肝脏上有柳叶虫。兽医说这是羊肝片吸虫病,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对羊群逐个进行检查,发现百分之三十的绵羊患有这种病。为了保住羊群,我们一方面请教兽医,一方面登门向老农求教。贫下中农介绍了许多医治羊肝片吸虫病的草药,我们亲自上山采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终于把羊的病治好了。
人的正确认识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多次的反复实践,反复认识,才能接近完善。开始我们繁殖绵羊,不分季节。尽管我们费尽心血精心护理,仍然避免不了羊羔的死亡。后来,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发现九至十二月出生的羊羔成活率高;二、三月气温低,雨雾连绵,不适宜羊羔的生育;六至八月天气炎热,羊羔受不了,也容易死亡。我们又仔细计算,母羊从怀胎到下羔需要八个月。掌握了这些客观规律以后,我们就给绵羊实行定期生育,在二月至四月进行交配,使绝大多数羊羔都出生在九至十二这四个月。从此,羊羔生一头保一头,成活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三年来,我们繁殖了七十多头羊羔,先后向国家交售羊毛两千多斤,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一份贡献。


第4版()
专栏:

科学种田 越种越甜
河南省内黄县胡庄大队下乡知识青年
胡庄大队第六生产队,承担着大队良种推广实验的任务。我们到这里插队不久,贫下中农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知识青年科学实验小组。几年来,我们为革命推广良种,坚持进行科学实验,取得了思想、物质双丰收。我们深深感到:科学种田,越种越甜。
开始,我们试种“新单一号”自交系玉米,因天旱造成了严重缺苗。看着那参差不齐的幼苗,真叫人心里发急。这时,我们既怕玉米长不好队里受损失,又怕领导批评、群众埋怨,觉得还不如不搞这个事省心。贫下中农看到这种情景,就和我们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鼓励我们为革命坚持科学实验。生产队长还帮助我们分析玉米的生长特点,指导我们移苗补栽。
中伏天气,顶着烈日蹲在地里移苗,晒得人头晕眼花。我们想到这是为革命搞科学实验,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这样一直坚持干了四天,缺苗断垄的地方都移栽上了新苗。在贫下中农的支持下,我们精心进行管理,“新单一号”玉米终于获得了丰收。这两年,全大队普遍推广了这个良种,对促进粮食增产起了较大作用。
我们这个科学实验小组,还管有棉花、红薯、花生、土豆等各种作物。在棉花管理中,我们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棉花生长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及早抓住了治虫这个关键。炎热的盛夏,我们身背喷雾器,战斗在棉田,与棉虫作斗争。早晨露水,上午汗水,一天到晚闻药水,弄得我们睁不开眼,喘不过气。但是,想起毛主席的教导,看到丰收在望的棉田,大家觉得有说不出的喜悦。
现在,我们大队粮、棉、花生、红薯和蔬菜等作物全都换上了良种,粮食平均亩产跨过了“长江”,棉花平均亩产皮棉超过百斤。


第4版()
专栏:

在浙江省新昌县大市聚茶场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们,决心长期扎根农村,沿着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奋勇前进。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