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巧”字三论
——记陈屯生产队的一次学哲学讨论会
认识来自实践。有实践经验的人,一旦认真学习哲学,就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通唯物论的反映论。辽宁省新金县花儿山公社二道岭大队陈屯生产队的干部群众,联系实际学哲学,很有收获,就是一例。
凡事靠碰“巧”行吗?
陈屯生产队学哲学讨论会上,围绕着“黄泥压碱”夺高产的事争论开了。
这个生产队座落在海边,有三百多亩碱地。多年治碱效果不大,平均亩产只百八十斤。近两三年,搞了“黄泥压碱”,平均亩产达到七百五十多斤。
“黄泥压碱”这个办法是怎么来的呢?多数人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盐碱窝里出高产。但是也有人说:“黄泥压碱”是老队长巧遇上的。两种意见争论不下。这时,大家分析了那次“巧遇”的情形。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为寻求“解碱”的办法,老队长一有空就蹲在碱地里看看庄稼。一天早晨,他和几个社员穿过地边的一行棉槐时,发现有几簇长得油黑油黑,特别壮实。拨开枝叶一看,土变了,碱地里掺合着黄泥,抓一下觉得挺有“筋力”,舔一下还甜丝丝的。除了这几簇,别的都长得干黄,根下的土还是碱卤卤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头年冬一辆满载黄泥的大车路过这儿,车出了毛病,黄泥不得不就地卸下来。从地里回来,他们提出:碱地里掺了点黄泥长出了好棉槐,那么“黄泥压碱”是不是可以长出好庄稼呢?大伙答:“试试看!”
“黄泥压碱”就是这样开始的。
提起这档事,许多人才想通了,说:这看起来是“碰巧”,但偶然性里面有必然性。常到地里走一走,看一看,抓把土掂一掂,闻一闻,舔一舔,用黄泥攒粪下碱地,还扬巴了一车黄泥,这些都是实践。实践长见识,不经过实践那会碰着“巧”!
讨论到这里,大家联系发现“黄泥压碱”的实际,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等论述,弄懂了这样一些道理:“巧”从实践来。“巧”的偶然发现是实践的必然结果。人有时是自觉地实践,有时是不自觉地实践。人从不自觉的实践中得到一些知识时,常常认为是“碰巧”。我们应该自觉地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如果一味想“闯运”、
“碰巧”,不仅碰不着“巧”,还会滑到唯心论方面去。
不懂“巧”的道理行吗?
实践出真知,“巧”从实践来。这个道理大家弄明白了。讨论还在继续,这时有人流露出这样的想法:“看来也容易,我们发现了‘黄泥压碱’这个方法,以后照着办就是了。”
“照着办,俺看不中,要懂得‘巧’的道理。”一个老贫农讲了选定花生播种期的经验教训。他说:“咱这里一般的是槐树开花就种花生,收成较好,这里有它们之间的联系。可这方法不是年年都管用。记得有一年咱队槐树开花种花生,下种后遇上天旱,减了产。邻队在槐花未开前抢墒播种,苗出得齐壮,产量比我们高。后来,经过总结经验教训,才明白,虽然槐树开花体现了一定的气温、地温、土壤湿度等条件,但是什么时候种花生最好,还得主要根据气温、地温、土壤湿度来决定。”
联系这件事,大家又回顾了“黄泥压碱”成功的过程,受到了更深刻的启发。“黄泥压碱”这个“巧”发现后,干部群众情绪高昂,要求大干一场,把三百亩老碱地一朝治好。生产队领导觉得大家的革命干劲高,这是大好事,但是对于黄泥治碱的道理在哪里,还没有弄明白,大干一场是否能获胜,还没有把握。这都需要进一步去实践,去研究。队里组织群众学习《实践论》。毛主席指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大家认识到:黄泥可以治碱,虽然已被发现,但发现的还只是表面的东西,还没有认识它的本质,不能莽撞行事。必须在实践中,下分析研究的功夫,提高到理性认识上来。
在分析研究黄泥能治碱的道理的日子里,大家都开动了脑筋。青年社员小孙找到老队长说:“碱土是碱性的,黄泥是酸性的,用黄泥压碱是‘酸碱中和’,起解碱作用。”“啥叫‘酸碱中和’?”有人一时不甚明白。一个老贫农讲了发面的事,使大家很开脑筋。他说:
“咱们日常发面蒸馒头,发出来的面是酸的,调面时加上点碱,酸味就解了,蒸出的馒头又甜又香。发面加碱是碱解酸,黄泥这酸东西掺到碱地里不是酸解碱吗!”大家一听这话说的是理,用黄泥治碱的信心更大了。
这样,他们经过在不同土质的十八亩碱地上进行黄泥压碱的试验,掌握了一些黄泥治碱的规律之后,大规模治碱才开始。两个冬春,大面积治碱取得了成功。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才取得了改造盐碱地的主动权。
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如果碰巧成功了就干,不提高到理性认识,这还是有盲目性,还是会犯错误,走弯路。只有按辩证唯物论办事,才能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取得自由。
“巧”是绝对的吗?
讨论会越开越活跃,有人说:黄泥压碱,一亩地打二亩地的粮,真是治碱的绝招。
“巧”是绝对的吗?这个问题又成了讨论的中心了。一个老贫农摆出治碱斗争中的一件事,较好地回答了问题。
那是三百亩碱地全面搞“黄泥压碱”以后的事。头一两年治碱效果普遍良好,可是后来出现了新问题,有的地块开始板结。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对队里的碱地进行了一次普查,发现碱地虽然都有含碱量大的共性,但有的地块沙性大,有的地块粘性大。沙性大的地块掺上黄泥,土质“成棒”了,地力增强了,庄稼就长得好。粘性大的地块掺上黄泥,粘碰粘土壤板结,地力减弱了。针对这种情况,大家对毛主席关于“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的教导,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采取黄泥掺沙子压粘性碱地的办法,使一些粘性大的碱地既解了碱,又不板结,同样长出了好庄稼。
这件事使大家受到了教育,说:看到“黄泥压碱”有效应,认为这是个治碱的“绝招”,现在来看,这个
“绝招”还不完善,已经不绝了。世上就是没有绝顶的事情。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走不完的路途,绝不了的“巧”。客观世界变化不停,我们对真理的认识就永远不止。 辽宁省新金县革委会报道组


第4版()
专栏:

反映论是我们的照明灯
部队从营房到坑道进行训练,发生了许多困难,最突出的是照明问题。我们坐在办公室里接连开会,想点子,出主意,也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
当我们拿不出办法的时候,一连制成了“吸烟照明灯”,为解决坑道照明摸出了门路。于是我们到一连去取经。原来一连进驻坑道后,发动群众想办法,土法上马,制成了十几种照明灯。经过试验,发现放在通道里的灯,风一吹就灭。后来,大家把白色酒瓶的底打掉,代替灯罩,罩在墨水瓶制的小油灯上,用纸壳或铁皮卷成吸烟筒,制成了“吸烟照明灯”,在通道里隔十米挂一个,很起作用。
为什么一连能想出好的点子,我们却想不出来呢?毛主席说:“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从一连指战员的行动和我们的工作作风,可以看出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一连坚持实践第一,我们却关起门几个人苦思冥想。大家说,要解决坑道照明问题,必须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
吸取了教训,我们和群众一起在实践中找解决坑道照明的办法。坑道拐弯多,灯少了达不到照明的要求;灯多了,耗油量大,不符合节约的原则。这是个矛盾。我们把矛盾交给群众,让大家来解决。一次,孙班长在坑道口训练时,发现海滩上一个东西在闪闪发光,他下去一看,原来是块碎玻璃在太阳照射下反光。他想,既然玻璃能反射阳光,用镜子反射灯光也一定可以。他谈了这个情况,我们和他一起反复试验,把吸烟照明灯放在坑道拐弯处,两边墙壁上挂上很多小镜,制成了小镜反光灯,一个灯头反射到十几个小镜上,成了十几个灯头,远远看去好象一团火。这样,既增加了亮度,又减少了灯数,节约了用油。但是,在一次火炮射击时,挂在坑道口的反光灯被强大的气流吹灭了,灯罩也被震碎了。这个情况使我们懂得,根据战时的需要,必须做防风防震灯。
我们又和战士们一起研究分析:灯要防风就要下面不透风;要防震就得使灯座与灯罩不相撞。大家开始了试验。起初,有的同志把小油灯放在大瓶里,盖上盖,四面不透风,用来解决防风问题,结果失败了,原因是没有出气的地方。后来,在灯罩的瓶盖上开一个洞,一试验,也不行。同志们从分析防风打火机得到了启示:防风打火机之所以能够防风,是因为罩壳内有小孔,形成空气的对流。而我们第一次试验,因瓶子没有留孔,缺乏氧气,所以灯灭了;第二次只有灯罩上面一个口透气,别的地方都密封着,形不成空气对流,仍然缺氧。找到问题以后,我们就在瓶盖上钻了一些小孔,解决了氧气助燃问题。为了防震,我们把照明灯固定在大瓶里,这样,震动时灯与外面的玻璃不会互相撞击。防风防震灯终于试验成功了。这种灯能够在七级风里不熄灭,坑口打炮震不碎。
从小镜反光灯和防风防震灯的诞生,使我们进一步弄清了这样一个道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投身于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认识能力,才能获得真知。
人们的认识是一次又一次地深化的。我们不断破除停止不前的观点,对照明灯继续研究改革。由于防风防震灯大瓶套小瓶,亮度不够,烟又多,大家决心继续改进。一天,战士蒋成显从手电筒得到启发,提出能不能用灯罩来聚油灯头的光呢?大家都认为有道理,进行了试验。我们试做了个聚光灯,谁知点燃以后不到五分钟,镜面熏黑了。我们认真观察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灯头大,油烟多熏黑了镜面,热量大烧坏了镀光。于是,我们采用小灯头,使镜面与镀光在一般情况下不受影响,保持灯光发白、明亮。我们又根据防震灯的道理,制做了一个小木盒,前面安上一块能够抽动的玻璃,终于制成了聚光防震灯。这种灯有几个优点:亮度大,用油少,防风防震,适合战备。
事实就是这样:照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坑道,反映论照亮了我们的思想;反映论就是我们的照明灯。 解放军某部战勤小组


第4版()
专栏:

要善于调查研究
中共湖南省岳阳县委员会
一九七一年春天,我县步仙桥区有八千劳力参加了全县围垦灭螺,还集中了六千劳力修建岳坊水库。备耕在即,围垦任务没有完成,岳坊水库大坝也还未筑起一半。一旦山洪暴发,大坝就会溃决,后果将不堪设想。有的县委常委建议调一部分围垦灭螺的民工到水库工地去,集中力量把岳坊水库大坝建成。当时,大多数同志不同意,他们认为,现在春耕生产迫在眉睫,各区的劳动力都很紧张,无力支援外区。如果步仙桥区的围垦任务完不成,整个围垦大堤要留下缺口,将来外河水位上涨,全县十二万人苦战一冬春围垦的农田,会前功尽弃。我们开了一整天常委会,争执不下。最后,只好派两位常委到水库工地作调查,再作决定。他们同干部、群众爬山越岭、实地勘察,发现水库上游有一个比大坝低的天然隘口,可以作水库的临时隘洪道。这样,大坝即使只筑起一半,遇到山洪也不会发生危险。了解到这个情况,县委很快统一了认识,决定步仙桥区参加围垦灭螺的劳力不撤下来,岳坊水库大坝工程今春完成一半。这个区参加围垦和建水库的两地民工,开展劳动竞赛,都在春耕前提前完成了任务。
一个关在房子里争论不休的问题,为什么一经调查研究,就顺利解决了呢?列宁指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主张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主张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毛主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领导的计划、办法、决定,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想象出发,这是两条认识路线的斗争。离开实际调查,自作聪明,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反映,必然要产生唯心主义的工作指导,滑到偏离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邪道上去。许多同志解剖自己,认识到不尊重客观实际的主观主义的危害,从此比较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不断洗刷唯心精神。
我们在制订围垦区种植计划时,发现钉螺尚未彻底消灭,决定头年不种水稻,种黄豆。这个决定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呢?播种之前,我们又去仔细察看,发现这里电动排灌系统尚未全部建成,有些地方积水没有排干,因此不能一律都种黄豆。县委重新修改计划,决定高处种黄豆,低洼地带改种黄麻等作物;确实不能耕种的地方,则暂时不种。去年,这片土地上新种植的黄豆、黄麻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今年开春,县委再一次来到围垦区调查,了解到这里经过一年耕作和药杀,一部分地方钉螺已经消灭,排灌系统已建成。于是县委决定扩种八千亩水稻。扩种的这片早稻,长势很好。回顾这三次调查的过程,同志们说:“领导的主动权,不是靠主观愿望和个人的聪明才智,而是来自刻苦的实践,来自周密的调查!”


第4版()
专栏:

节约的新路又打开了!
去年,解放军某部六班副张洪起和战士刘昌运担负铁工任务。他俩劲头可大啦,每天除完成打铁任务外,还到工地去拣“废料”。后来,人人都注意节约,掉在地上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时,小刘觉得节约的门路快没有了。副班长了解到小刘的心思,便对他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打道钉,钢筋没烧热,连砸几锤也不见效,重新回炉,既费时间又耗煤。第二次烧过了火,一锤下去,铁打得四处飞溅,成了“豆腐渣”,白白浪费了原料。小刘听了很受启发,高兴地说:“干啥活,都有节约和浪费的矛盾,有矛盾就有斗争。只要我们不断认识新矛盾,节约的门路总是会有的。”
俗话说:“什么铁吃什么火。”认识“火候”,是能不能节约用铁的关键。但对这两位刚学打铁的战士,是有很大困难的。有一次他俩去请教一个老铁匠。老铁匠告诉他们,要想认识“火候”,全靠两眼看,也就是实践。从此,他俩就在实践中观察、分析各种不同材料的吃火性能。一次,工兵二连送来了六根断钻杆,要铁工组接起来。接钻杆需要什么“火候”?他俩谁也不摸门,就反复进行试验。钻杆是中间空心的六棱优质钢,接火时,棱面要对正,内孔要保持畅通,还要牢固,否则装到风钻上一钻就断。刚接的时候,他们用普通接火方法,没烧熟,失败了。后来,火烧得太快,表面一层已经熔化,中间还是生的,又失败了。总结失败的教训,使两个铁工变得聪明起来,懂得了掌握接钻杆火候的诀窍:在开始时,必须慢火烧,使钢材的内外温度均匀上升;当烧到内孔发红时,用大火烧,使钢温迅速增高;快接的时候,要稳住火,防止猛火烧化。对于接火的方法,他们也作了些研究。在接火前,要把两个断头用錾子劈开,稍加修理,使开口互相咬住,然后回炉加温;到了“火候”,先在炉内从两头对敲几下,等粘住后,迅速放到铁砧上轻锤快打。这样接,速度快,质量好。
材料不同,吃火性能也不同,
“火候”是较难掌握的,但也不是不可认识的。他们刻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懂得,观察“火候”的主要方法,是看钢材在不同温度下的颜色变化,其次还要看表面冒火花的密度、氧化层脱落的状况等。就拿施工常用的钢筋和钻杆相比较,钢筋要烧得雪白,火花冒得比较密集,氧化层成油腻均匀状,才能接火;而钻杆只要烧得红里有点发白,冒出少许火花,氧化层成油腻小包状,即可接火。另外,按部件加工的不同要求,
“火候”也不相同。一般钢材,弯曲时吃红火,打平时吃红白火,接头时吃白火。他们掌握了这些规律,节省了不少时间和原材料。
认识是不断深化的。铁与火有关系,认识了铁的“火候”,还得在火上找找门路!他们为了把火烧得又稳又旺,总结了“起火开小门,中间开大门,到了火候开中门”的经验。同时为了充分发挥一炉火的作用,采用勤翻铁、勤添煤,边烧、边熟、边打、边续的办法,使火“闲”不着。这样,节约的指数不断上升。
节约的新门路又打开了!这使他俩进一步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