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都是互相支持的。


第1版()
专栏:

热烈祝贺罗马尼亚解放二十八周年
毛泽东主席、董必武代主席、周恩来总理致电齐奥塞斯库总书记和毛雷尔主席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讯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董必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八月二十二日打电报给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扬·格奥尔基·毛雷尔,热烈祝贺罗马尼亚解放二十八周年。电报全文如下:布加勒斯特罗 马 尼 亚 共 产
 党 总 书 记、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同志,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扬·格奥尔基·毛雷尔同志,亲爱的同志们:
在罗马尼亚人民欢庆祖国解放二十八周年的时候,我们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你们,向罗马尼亚共产党、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和全体罗马尼亚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
二十八年前的今天,兄弟的罗马尼亚人民,在罗马尼亚共产党的领导下,拿起武器,举行了英勇的“八·二三”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尼斯库的反动统治,从此罗马尼亚人民成了自己国家的主人。解放以来,勤劳勇敢的罗马尼亚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奋发图强,战胜重重困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当前,兄弟的罗马尼亚人民,在以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同志为首的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提前完成新的五年计划而努力奋斗,我们衷心地祝愿你们取得更大的成就。
罗马尼亚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贯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为捍卫自己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进行不懈的斗争。我们对罗马尼亚人民的这种正义立场和敢于斗争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支持。
近几年来,中罗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上的革命友谊不断发展,各方面的互助合作关系日益加强。我们相信,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我们两国人民将一如既往,互相同情,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祝中罗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 董必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二日于北京


第1版()
专栏:

乐山地委认真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工农业相互促进 生产进一步发展
据新华社成都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二日电 中共四川乐山地委认真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工业和农业互相促进,生产不断发展。去年,全区在遭受干旱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比历史上最高的一九七○年增产百分之七;多种经营也有了发展。地方工业发展也很快,全区办起的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煤矿、小水泥厂、小机械厂、小有色金属矿以及为城乡人民生活服务的轻化工厂,由过去的三百多个,发展到现在的一千一百七十多个,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三点五,初步形成了一个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体系。
在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关系上,乐山地区曾经经历过一段曲折的过程。有一个时期,这个地区由于受刘少奇形“左”实右的错误路线的干扰,又加上缺乏经验,没有把工业的发展放在农业的需要和可能的基础上,既影响了农业生产,又影响了工业的发展。他们总结了这一历史教训,认识到,必须正确地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既大力发展农业,为发展工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又积极发展地方小型工业,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工农业生产,全面地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
乐山地委在发展地方工业的过程中,首先注意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如他们发展了一批为农业机械化提供原材料的小钢铁厂,发展了专门生产和修配农业机械的小机械厂。尽管建设小氮肥厂投资多,利润少,甚至在短期内还可能亏本,但是,乐山地委仍然坚持发展小化肥工业。他们组织四十一个厂矿企业互相协作,自己设计、制造和安装小化肥设备,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批分期地建起了六个小氮肥厂,初步改变了化肥工业的落后状况。
乐山地委遵照毛主席关于“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的教导,要求工矿企业各尽所能,积极为农业服务。全区凡是有条件的厂矿,都主动派人到农村为社队安装和修理农机具,发展各级农机修造网。仅一九七○年和一九七一年,全区各厂矿企业就为农业提供总功率达六千瓩的电动抽水机,配套水泵四千六百多台。
在发展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乐山地委严格控制工业各单位抽调农村劳动力。一九七○年,乐山高桥磷肥厂进行扩建,原来计划从农村抽调一批劳动力。以后,这个厂党委的领导成员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认识到,发展工业不能与农业争劳力,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于是,他们从内部挖掘潜力,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仅使磷肥年产量从三万吨增加到十万吨,而且还抽出四百多名工人支援了兄弟企业单位。
乐山地委在实践中体会到,发展农业也必须考虑到工业的需要。前几年,这个地区粮食大幅度上升,但忽视了经济作物的发展,使一些糖厂、丝厂等轻工业工厂,由于缺乏原料而开工不足。以后,各级领导认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安排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动群众改造河滩种植甘蔗,开辟荒山发展茶园,利用田边地角栽桑养蚕,扩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支援了工业生产。


第1版()
专栏:

大田县领导干部紧密联系群众模范地遵守党的政策和纪律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参加劳动,勤俭节约,带领群众建设新山区
新华社福州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二日电 福建省大田县领导干部,继承和发扬当年苏区干部“日穿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的光荣传统,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朝气蓬勃地带领全县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
大田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根据地。解放后,这个县的历任县委主要领导干部,都注意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一位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担任了十多年县委书记的老干部,经常赤脚下田,背粪筐拣粪。工作调动离开后当地群众还一直怀念他。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个县的领导干部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原县人民武装部长朱德英,在担任大田县革委会主任期间,把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带到了地方,他经常向干部、群众讲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并且以身作则,与群众建立了鱼水般的关系。新来的县委书记葛云飞,一到大田县,就翻山越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到两年时间,他跑遍了全县所有公社和多数大队。去年春节那天,葛云飞还出现在桃源大队第十二生产队社员的积肥队伍中间。“班长”的模范作用,带动了县委“一班人”。县委七名常委大多数时间都在乡下,加强对基层的领导。
均溪公社有条环城河,每遇山洪暴发,它都要冲毁、淹没大片良田。过去,县里计划修筑一条防洪堤,因为需要投资较多,迟迟没有动工。新县委成立以后,决定发动群众和机关干部,自力更生,劈山取石,修筑防洪堤。一九七○年冬天,寒风凛冽,河水刺骨,县委领导干部亲自带领机关干部参加筑堤劳动。他们和群众一起,上山抡锤打石,下河挖土挑泥。在县委领导干部带动下,广大群众日夜奋战,终于抢在洪水之前,筑起了六里长的防洪堤,使环城河两岸的三百多亩良田解除了洪水威胁。
这几年,大田县工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县委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没有变。县委领导成员经常学习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牢记毛主席关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教导,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地遵守党的政策和纪律,不搞特殊化。他们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把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发展工农业生产。县里原有一个小招待所,有的干部嫌它太小,建议县委新建一幢楼房。县委认为,这不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没有同意。由于厉行节约,从一九六三年以来,全县共节约经费八十万元。县委从节约的经费中,拿出四十九万三千元用于支援农业和发展地方“五小”工业。现在,全县共建起了一百四十多座小水电站,发电能力达三千八百五十多瓩,所有公社和多数大队都有了电。另外还新建了小铁厂、水泥厂、糖厂、煤矿、农机厂等一批厂、矿。去年,这个县粮食产量比丰收的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八,今年早稻又获得好收成,多种经营也有较大发展。


第1版()
专栏:

工程兵某部十连做到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变
千方百计为国家节省资财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讯 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某部十连,两年前从风雪高原来到山青水秀的某地执行施工任务。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情况下,指战员们继续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努力做到环境变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不变;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好。
十连是一个以艰苦奋斗闻名全军的英雄连队。他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奋战在祖国的西南和西北高原,出色地完成了参加修筑康藏、青藏、天山公路等任务。一九七○年,连队从风雪高原调到青山绿水的山区。这里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物资供应充足,施工和生活条件都大大改善。为了使连队永远保持我军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党支部经常给战士们讲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讲连队的老战士奋战风雪高原的事迹。连队的干部带头做艰苦奋斗的模范。这个连队干部办公用的两张长桌,是几年前在风雪高原用两块废旧的木板拼成的,又笨重又难看。一次山洪暴发,战士们从河里打捞起一些木料,有的同志就建议用这些木料做几张桌子。指导员朱明仓结合这件事,给大家讲述了连队的老战士几次到边疆大森林里执行施工任务,从不动用国家的一块木料,用石头作凳,双膝当桌的生动事例,要大家把打捞的木料全部交给国家。
在风雪高原,由于运输比较困难,这个连队的干部战士珍惜一颗铁钉、一粒米。到了新的施工地区,尽管供应充足多了,大家仍然自觉执行勤俭节约的原则,千方百计地为国家节省资财。他们每向前铺设一段倒渣用的架空铁轨,都把前一段用来支撑铁轨、后来被石渣埋了十多米深的方木,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反复使用。施工需要大量的道钉和两爪钉,战士们架起烘炉,冒着四十多度的酷暑,用废铁自己打钉子。工地上需要筐子,战士们就利用工余时间,上山砍荆条编筐子,满足全连使用。战士们作业穿的水靴破了,按规定可以交旧领新,但他们为了给国家节省开支,就买来补鞋的工具和胶水,随破随补。一天深夜,副班长张继云和两个新战士推车倒渣。在倒最后一车石渣时,突然听到有铁器和石块的碰击声,他们断定是挂斗车的插销掉了。他们借着远处微弱的灯光,找了半个多小时,把一根小插销找了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