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画卷
——评报告文学集《战海河》北京部队某部 前 军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集《战海河》,反映了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根治海河”战斗号令下,河北人民开展的波澜壮阔的根治海河的群众运动,为广大读者勾画了一幅“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壮丽画卷。
这个报告文学集,在反映“当代愚公”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表现根治海河战斗中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表现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精神风貌,以及组织群众创作反映重大题材方面,有比较鲜明的特点。
《战海河》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选择了重大题材的重大事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根治海河的斗争生活,热情地歌颂了“当代愚公”改天换地的宏伟气魄。当我们打开这个集子,就会立即被引入动人心弦的战斗场面:在那海河水系纵横交错的广阔土地上,处处红旗飞舞、龙腾虎跃;大清河上,清河县治河民工团“红一连”正在顶狂风、战恶浪,保护拦河大坝;永定新河工地上,秦皇岛市民工团先遣队正与特大海啸搏斗,舍身抢救施工物资和粮食;暴风雪里,馆陶县芦里公社治河先遣队顶风冒雪,正在破冻掘河;太行深处,灵寿县瓦房台大队女社员不畏艰险,攀上“阎王鼻子勾”,正在种树锁“龙”;……在这一个个战斗场面中,活跃着成千上万个“当代愚公”,即广大贫下中农、工人、革命干部和革命的技术人员。他们中间,有年过半百但却朝气蓬勃的老同志,也有英姿飒爽、敢想敢干的男女青年;有转战治河第一线的尖兵,也有全心全意、勤勤恳恳为工地服务的后勤战士。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团结战斗,共同向前,构成了一幅气势壮观的向大自然进军的画面。这幅只有在我们这个时代才能出现的宏伟画面,生动地反映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我国人民战天斗地的壮丽图景。《战海河》在着力描写海河工地战斗场景的同时,还尽情地讴歌了“当代愚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广大民工为了早日把海河根治好,“情愿吃尽千般苦”,“越苦越累越心甜”。面对重重困难,他们不动摇、不后退,“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把任务拿下来!”特别是《硬骨头排长》中写的范永田的英雄事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二十三岁的青年人,把海河带给世世代代穷苦人的灾难牢记心头。在工地上,他处处打头阵,挑重担。卸船上的施工物资,三百斤重的打夯用的碌碡,他抱起一个就咚咚地大步向船下走去。垫板上的钉子扎进脚心,疼痛难忍,范永田怕被同志们发觉让他休息,气没有喘,脚没有停,回头上船又抱走最后一个。紧接着,他又带伤参加了收稻、筑坝、挖河战斗。一滴水反映大海。象范永田这样的硬骨头战士,在海河工地上何止成千上万!
《战海河》还突出地描写了“当代愚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战胜在技术、物资、机械设备方面遇到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道路,夺取治河胜利的情景。作品中描写的一个个动人事迹,深刻地展示了“当代愚公”敢于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重理山河、艰苦创业的英雄风貌。
《战海河》在描写人和自然的壮阔斗争中,还突出反映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和两种思想的斗争。
这个集子中的二十六篇作品,就内容来说,有挖河、打井、筑堤、运料、技术革新等等,但作者并没有偏重于叙述事件的过程,或者孤立地去描写施工场面和技术操作,而是紧紧抓住了路线这个纲,通过对事件、人物、场面的描写,着重反映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和两种思想的斗争。
作品对围绕着要不要治河、怎样治河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就写得比较深刻。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令后,广大群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却胡说什么“下决心让河北再淹十年”,极力阻挠和破坏根治海河的伟大群众运动。在施工中,广大革命群众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决心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千年害河变利河,万顷碱滩变良田”。可是,却有少数人在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不是把计划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而是伸手向上,依赖国家。在缺设备、少技术的条件下,广大治河民工充分发扬革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了种种困难,极大地提高了工效,加速了海河工程的进度。而有的人却一味迷信洋教条、洋设备,搞“爬行主义”、
“洋奴哲学”,放慢工程进度。这使我们看到,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充满着尖锐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战海河》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反映根治海河的伟大斗争中,描写了一批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形象和无产阶级的英雄群象。《红心铸金堤》中被誉为
“修河治水的土专家”的侯晨明,《马玉琦的故事》描写的“老河迷”马玉琦,《硬骨头排长》范永田,《小老虎班》班长张德林,《白衣红心》中的医生刁景和,都给人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这些作品尽管选材不同,但是,作者都力求站在路线斗争的高度,来展示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小老虎班》班长张德林,带领全班在黑龙港河创造“碟形开挖法”,治服了两米多深的流沙;独流减河九十天任务二十五天完成;渤海之滨战胜特大海啸。在这样气势动人的背景下,作者用更多的笔墨,着重描写了班长张德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教育战友的事迹,在我们面前树立起一个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英雄形象。作者还通过张德林向越南水利考察团介绍根治海河的情况的思想活动,进一步展示了英雄人物身在治河工地,胸怀五洲风雷,为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崇高思想境界。《马玉琦的故事》则通过几件看来似乎平凡,却含义很深的具体事例,刻画了马玉琦这位人称“老河迷”的治河英雄。为了落实毛主席
“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指示,他把翻盖自己房子的事向后一推再推;为了试制“以空带重”的土滑车,他没有睡过“囫囵觉”,没有吃过“应时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治河工地上。作者通过对这些事例的描绘,揭示出了英雄人物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精神,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而战斗的英雄性格。
《战海河》在创作上,生动地体现了群众性。这个报告文学集子,是由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集体创作的。许多作者亲自参加了根治海河的战斗,本身就是那些战天斗地英雄中的一员。他们对治河生活最熟悉,对英雄最了解,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感情。他们以主人翁的身分,用文艺的形式,满腔热情地向人们叙述耳闻目睹的激动人心的事迹,歌颂自己的战斗生活,赞美自己所热爱的英雄。由于作者的生活丰富多彩,创作源泉雄厚,所以作品感情真挚,比较朴实、动人,有一定的感染力。由于作者来自群众,有比较丰富的群众语言,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报告文学集《战海河》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有些篇章情节比较简单,刻画人物比较肤浅,文章显得不够生动。作品没有正面反映工程技术人员在根治海河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写工程技术人员的思想改造、思想转变也比较勉强。个别作品用了一些脱离当时环境和人物性格的标语口号式的语言,代替了对人物的具体刻画。然而,这些缺点,都是前进中的缺点,比起它的收获来,毕竟是次要的。希望作者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第4版()
专栏:

让红星永远闪耀在青少年心中
——读中篇小说《闪闪的红星》
韩作黎
为了培养青少年一代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必须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他们坚持和发扬革命传统精神。从这个角度看,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篇小说《闪闪的红星》,就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好书。
这本书写的是一九三四年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以后,留在当地的一个红军战士的孩子潘震山(乳名冬子)的艰苦经历和斗争生活。作者用第一人称,以朴素流畅的语言,明快、亲切的笔触,刻画出潘震山这个深受革命教育、牢记阶级仇恨、敢于斗争而且逐步学会善于斗争、勇敢坚强的革命后代的光辉形象。
小说通过一连串感人的情节来塑造人物。潘震山在他爸爸参加红军长征的时候才七岁。爸爸走时留给他从挎包上撕下来的一颗红五星,还留给他一颗被敌人打进爸爸腿里由红军医生开刀取出来的带血的子弹头。爸爸告诉他,看见那颗红五星,就和看见爸爸一样;看见那颗带血的子弹头,就会想到红军、赤卫队为打白狗子流过血。要他长大了也去打白狗子。潘震山跟着妈妈留在当地。妈妈在党组织领导下坚强地干着革命。不久,妈妈为完成革命工作任务,掩护革命同志,英勇牺牲了。可是,幼小的冬子并不孤单。先是由当地党组织领导人把他留在游击队里,后来又由革命群众宋大爹、姚公公等收留下,把他作为红军的幼苗培育。在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四九年这十五年间,阶级敌人曾三番五次地要残害潘震山。宋大爹为了保护他不惜自己去坐牢;姚公公为了让他能顺利地找到人民解放军,不辞辛苦地爬高山采药卖钱给他作路费。就这样,在党组织和革命群众的竭力保护下,潘震山坚强勇敢地斗争,敌人始终没能害死他,而他却在激烈的阶级斗争的风浪里锻炼成长。他由一个为了替被敌人杀害了的妈妈报仇而敢于反抗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明白了靠一个人是不能打倒阶级敌人的,只有参加革命队伍,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才能打倒阶级敌人,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一直带着他爸爸留给他的那颗闪闪的红五星。这是毛主席领导的工农红军的红星,是革命的红星啊!这颗闪闪的红星给他信心,给他希望,给他勇敢,鼓舞和鞭策他顽强地生活和战斗。他挨饥饿,忍疼痛,顶骄阳,披星星,风里走,雨中行。他带着这颗闪闪的红星,黑夜里迎着北斗去找延安;他带着这颗闪闪的红星,在大风浪里横渡长江,去找人民解放军。他还一直保存着他爸爸交给他的那颗带血的子弹头,牢记阶级仇,坚决革命不回头。他终于找到了人民解放军,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而且经过一个时期的战斗锻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蒋家王朝已经土崩瓦解的时候,他回到家乡,看望了与他骨肉相连的亲人——党组织领导人和革命群众,同当地人民武装一起镇压了那个血债累累的大土豪、白狗子头子。同时,他也打听出他爸爸仍在革命部队的消息,并给他爸爸写信,约定共同乘胜追击敌人,到全国人民都欢庆胜利的时候,父子再见面。
作者在这部作品中生动地反映了革命群众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热爱,阐明了只有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人民革命才能得到胜利的真理。阅读这样的作品,会使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了解过去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学习老一代革命战士的坚强的战斗意志和自我牺牲精神,领会革命种子到处生根发芽的无穷生命力,接受深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教育,牢记革命的胜利和幸福来之不易,从而增强自己克服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锻炼自己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我们希望,同时也坚信: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今后定会创作出更多的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好作品。


第4版()
专栏:

阶级反抗的颂歌
——读长篇小说《矿山风云》
北京部队装甲兵某部 章沁生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矿山风云》,描写了几个矿工孩子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继承矿工富于反抗和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在同日本鬼子、汉奸、把头的严酷斗争中锻炼成长的故事。作者以爱憎分明的无产阶级感情,塑造了黑子等人的少年英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残酷压榨、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的滔天罪行,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强烈的革命反抗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小说集中地揭示了“中国无产阶级身受三种压迫
(帝国主义的压迫、资产阶级的压迫、封建势力的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因此,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来得坚决和彻底”这一光辉的主题思想。它在反映阶级压迫的同时,着力于刻画无产阶级的革命反抗精神。在作者笔下,劳动人民不是任人宰割的奴隶,而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作品中塑造的小英雄黑子,就是这样一批不屈不挠、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勇士的代表。他们为了砸碎旧世界,翻身求解放,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和斗争。压迫深,反抗大。黑子、雪梅、洪海、耳根和二楞子,家家都有一本血泪史,他们从小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饱尝阶级压迫的痛苦。这是他们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参加革命的阶级基础。阶级仇、民族恨,孕育了孩子们复仇的种子,锤炼了他们的反抗性格。他们恨透了鬼子和矿山资本家“座山狼”这些人,恨透了整个旧世界。他们满腔仇恨,全身勇气,一次次进行反抗斗争。在党的教育和指引下,黑子等人由最初夺筐斗争、痛打“座山狼”等一些自发的反抗斗争,走上了拿起枪杆子,进行武装斗争的道路。
黑子等人这种富于反抗、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正是劳动人民革命精神的生动表现。今天,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习、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同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作坚决的斗争。
《矿山风云》在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了党的正确领导,描述了矿工儿女在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历程。黑子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从一个自发反抗的穷苦孩子,成长为一个自觉革命的先锋战士的。
黑子是一个苦大仇深的孩子,又是一个刚强不屈的孩子,从小就受到老一辈的反抗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当他挨了汪家少爷的鞭子,又被把头夺走拣煤筐后,复仇的怒火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燃烧,他多么想学一身武艺,打一把刀,好给穷人报仇。当黑子知道自己爷爷被汪家害死,爹被汪家逼得跳了河,一家又被汪家逼得流落关东的悲惨情景后,阶级反抗的怒火从胸中迸发出来。他为了报三代冤仇,和耳根、洪海一起,把“座山狼”打了个半死。但是,一开始他心灵中只是一股朴素的阶级反抗的复仇烈火,没有认识到自己受压迫、受剥削的总根源是整个剥削制度,而不是一个“座山狼”。后来由于党的教育,生活的熏陶,严酷斗争的锻炼,他才逐步懂得了穷人翻身求解放,就要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干革命的道理。从此,黑子等人的自发反抗斗争,走上了正确的轨道:为八路军送制造军火的原料和燃料,给根据地传送情报,配合矿工们进行武装斗争。
在党的带领和帮助下,黑子等人从一个只想报三代冤仇而进行自发反抗的穷苦孩子,成长为拿起枪杆子,为天下受苦人翻身解放而斗争的自觉革命的先锋战士。它揭示了一个真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才能找到彻底解放自己的道路。
《矿山风云》是一本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阶级斗争教育的较好的文艺读物。它可以使广大青少年看到旧社会劳动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生活,加深对剥削制度的仇恨,增长对新社会的热爱,更深刻地体会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我们劳动人民的生命线,从而激励青少年一代永不忘本,永不变色,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茁壮成长。
我们希望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努力创作,不断提高,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有益于青少年一代的文艺作品,运用文艺武器,对青少年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使青少年一代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和培养下,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