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通过一系列决议
表达了不结盟国家政府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歧视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坚强决心
新华社乔治敦一九七二年八月十三日电 八月十二日在圭亚那首都乔治敦闭幕的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通过一系列决议,表达了不结盟国家政府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歧视,维护民族独立的共同声音和坚强决心。
会议通过的《关于印度支那的决议》说,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谴责美国的侵略政策和它在印度支那的严重战争升级行动,并且重申会议衷心支持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人民为争取自己的民族独立和自由而进行的正义和英勇的斗争。”
决议说:“会议要求美国政府结束在越南南方的战争,结束推行所谓战争‘越南化’政策,停止对越南民主共和国港口布雷和封锁、破坏堤坝和其他水利工程,停止轰炸以及其他一切战争行动。美国政府应对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提出的七点建议作出认真的回答,让越南南方人民在没有任何外国干涉的情况下处理他们自己的事务。
“会议要求美国政府立即结束它对柬埔寨的武装干涉以及所有其他形式的干涉,特别是停止对柬埔寨领土的轰炸,全部撤出美国和西贡的军队;柬埔寨问题应当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一九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布的五点声明以及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政治纲领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决议说:“会议要求美国政府立即停止推行其干涉老挝的政策。”
会议通过的《关于中东的决议》说:“以色列继续占领三个不结盟国家的领土,构成对联合国原则的违反、对不结盟目标的挑战和对和平的严重威胁”。
决议“重申不能容许凭借武力获得领土,和利用对这些领土的占领作为施加压力以便把某些解决办法强加于人的手段”;“再次重申:在中东取得任何持久和平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完全尊重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
决议说,外长会议“要求以色列立即无条件地把它的所有军队从它所占领的所有阿拉伯领土撤回到一九六七年六月五日以前的边界”;会议“宣布它完全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民的自决权,和重返家园的权利”;“支持包括巴勒斯坦人的阿拉伯各国人民,为收复他们被占领的领土和被剥夺的权利而进行的正义斗争”;“敦促全体成员向阿拉伯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帮助实现以色列立即和无条件地撤出一切阿拉伯领土,和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
会议通过的《关于非殖民化的决议》表示:外长会议“决心向为自决和独立而斗争的一切殖民地人民提供有效援助”;“重申它决心消灭殖民主义、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外长会议“赞同一九七二年六月在拉巴特举行的非洲统一组织第九届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各有关决议”;“宣布它坚决支持为反对殖民和外国统治而战斗的一切国家的人民”。会议要求不结盟运动一切成员,立即和坚定地承担义务,通过非洲统一组织解放委员会或直接地向在非洲为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而战斗的解放运动提供包括财政、军事和物质的具体援助,并且请世界其他国家为这一事业作出贡献。会议决定给予所有那些作为来宾被邀请参加卢萨卡会议和乔治敦会议的解放运动以观察员身份。
会议通过的关于波多黎各的决议、关于津巴布韦的决议以及关于所谓西(班牙)属撒哈拉的决议,表示声援这些地区的人民为反对殖民统治而进行的正义斗争。
会议还就协调不结盟国家间行动等问题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第6版()
专栏:

参加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后
柬埔寨代表团离开圭亚那
新华社乔治敦一九七二年八月十三日电 以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人民教育、青年大臣江裕朗为团长、外交第二副大臣万比尼为副团长的柬埔寨代表团,在参加了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之后,八月十三日下午离开圭亚那首都乔治敦。
前往机场送行的有,圭亚那政府的代表肯达尔和圭亚那外交部主要助理次官乔治·弗雷泽。
机场上举行了欢送仪式。江裕朗大臣在肯达尔和乔治·弗雷泽的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
中国驻圭亚那大使馆临时代办聂功成、正在圭亚那进行访问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友好代表团成员金英植等到机场欢送柬埔寨代表团。


第6版()
专栏:工农兵论坛

坚决同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
北京大学工农学员 郭正熙 陈嘉程
历史进入伟大的七十年代,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强大的潮流: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的国家正在联合起来,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奋起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争取在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地位。这一潮流滚滚向前,势不可当,定将战胜两个超级大国妄想称霸世界的反动逆流。
第三世界的兴起,不是偶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独立。曾经被称为帝国主义战略后方的亚非拉已经成为反帝斗争的前线。但是,帝国主义并不甘心失败。美帝国主义凭着战后膨胀起来的势力,疯狂地向外侵略扩张,拚命争夺中间地带。随后,社会帝国主义也加入了争夺的行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两个超级大国的侵略、颠覆、控制、干涉和欺负,激起了亚非拉国家和人民的强烈反对,推动着他们联合起来,共同抗霸。可以说,第三世界各国的团结和斗争,是亚非拉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必然趋势。
第三世界有几十个国家,几十亿人口,无论从国家来说,从人口来说,都占世界的最大多数。超级大国自以为“超”人一等,其实它们只占少数。它们横行霸道,欺凌弱小,在世界上极不得人心,非常孤立。第三世界国家反对两霸的斗争,代表了正义的、进步的事业,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同情和支持。我们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就是站在最大多数一边,也就是站在正义的、进步的事业一边。
一两个超级大国,从来不把中小国家放在眼里。可是,正是这些长期受人欺侮的弱国、小国,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上一股重要的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拿联合国来说,过去联合国是美国说了算,后来又被美苏两家操纵和垄断,中小国家很难有发言权。现在,这种局面开始改变了。在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先后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决议和要求印巴双方停火、撤军的决议,就是对超级大国强权政治的当头一棒。联合国发生的变化,生动地说明了第三世界的重大作用,也说明了由强国任意摆布弱国,由大国任意宰割小国的那种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受过帝国主义的长期压迫和奴役。我们和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共同的遭遇,面临着共同的斗争任务。中国仍然是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也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中国是属于第三世界的。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我们坚决反对大国高一级,小国低一级的帝国主义理论,坚决主张世界上国家不分大小,民族不分种族、肤色,一律平等。中国人民坚决同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为反对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而斗争。


第6版()
专栏:阿尔及利亚通讯

独立十年
阿尔及利亚独立已经十年了。
阿尔及利亚人民是具有反帝反殖斗争传统的人民。他们在取得独立以后正在继续为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而努力。
阿尔及利亚的面貌十年来确实变化不小。从地中海之滨到南面的撒哈拉大沙漠,正在出现一座座新的工厂,有的正在破土动工。殖民者留下来的烂摊子,在阿尔及利亚人民手里迅速地改变着面貌,在辽阔的阿尔及利亚土地上,一些新的工业区正在建设之中,其中有的是建立在受尽战争摧残的城镇,有的建立在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区。在抗法战争中有着光荣的斗争传统的英雄城市斯基克达,独立前只是一个小渔港,现在已成为拥有十几万人口的新兴工业中心。以迈斯达为起点的油管和哈西鲁迈勒为起点的天然气输送管就直通到这里。阿尔及利亚新建的现代化国营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就建立在这里。这座联合企业拥有一座天然气液化工厂,每天能液化天然气四十五亿立方米,这些产品通过专用码头由巨型天然气运输船运销国外。在君士坦丁附近的韦德哈米明,正在加速建设一座拖拉机和发动机的大型综合工厂,这个非洲第一座拖拉机厂在今年底建成投产后,所生产的拖拉机将满足阿尔及利亚本国的需要。在安纳巴省的盖尔马,一座年产三万辆摩托车的工厂也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此外,在迈奈勒港,将兴建一座建筑材料厂。在布维拉,一座新建的面粉厂将于今年底投产,这个厂每天可加工小麦四百吨,将成为北非最大的面粉厂。德拉本赫达纺织厂在进行扩建,工程完成后工人人数将从现有的二千四百名增加一倍。现在在阿尔及尔的商店里,人们已可以买到阿尔及利亚自己出产的各种日用消费品。
在殖民统治时期几乎是与世隔绝的边远荒芜的沙漠地带,几年来,由于阿尔及利亚政府和人民进行大量的投资和建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许多地区,已经有了电和自来水,并且建立起了工厂、医院、学校,一座座新村相继出现,成为沙漠中的绿洲。目前,在戈莱阿到因萨拉赫之间,国家服务队的青年们响应政府的号召,正在加紧修筑一条穿越撒哈拉大沙漠的公路。
为了改变农业的单一经济状况和增加粮食生产,阿尔及利亚大力实行种植改革。在殖民统治时期,阿尔及利亚沿海的大片肥沃土地被用来栽种葡萄和橄榄树,以便为殖民者供应葡萄酒和橄榄油,而阿尔及利亚人民却不得不以高昂的价格进口小麦。阿尔及利亚农民再也不能忍受单一作物给他们带来的困难。他们响应政府的号召,从一九七一年开始把一些葡萄园改种粮食作物或其他作物。一九七一年,改种面积已达十万公顷。从现在起到一九七三年,每年还计划改种二万五千公顷。去年种植的小麦,今年取得了好收成。丰产的事实,鼓舞了广大农民种植改革的积极性。
随着工农业建设的不断发展,文化教育工作也在加快进行。独立后建立了各种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不少干部和科技人员。在独立后的十年中,小学生人数从七十七万增加到二百万,中学生人数从八万多增加到二十多万,大学生人数从二千八百名增加到二万四千多名。我们参观过的阿尔及尔行政学校,是一所在一九六四年建成的为国家培养干部的设备完善的学校。这所学校到去年已经有五期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弥补了阿尔及利亚干部的不足,使一些部门摆脱了外国人的控制。
独立后这十年,阿尔及利亚的确起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在同阿尔及利亚官员和干部的接触中,感到他们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而要响应布迈丁主席在独立十周年时向全国发出的号召,继续艰苦奋斗,努力建设阿尔及利亚。新华社记者


第6版()
专栏:

斯里兰卡邮电事业获得发展
据新华社科伦坡一九七二年八月十二日电 两年来,斯里兰卡的邮电事业获得了发展。
据斯里兰卡邮电部最近发表的公报说,一九七○年五月,斯里兰卡全国有二千二百十四个邮电支局,现在已增加到二千三百九十四个;主要的邮电局从二百七十六个增加到三百十六个。邮政投递系统扩大了,许多农村地区现在已具备了信件投递所需要的设施和人员。
斯里兰卡邮电部为了加快邮件的投递而建立了地区邮件分类站。
公报说,在一九七○年五月,斯里兰卡同九十五个国家建立了国际长途电话业务关系,现在已增加到一百二十三个国家;同斯里兰卡有国际电传业务关系的国家从五十五个增加到一百十六个。一九七○年同斯里兰卡互寄邮政包裹的只有六个国家,现在已增加到二十二个国家。


第6版()
专栏:

巴基斯坦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据新华社拉瓦尔品第一九七二年八月十三日电 巴基斯坦的棉纺织工业是这个国家独立后发展较快的工业部门。
据巴基斯坦官方统计,在一九七二年三月,巴基斯坦有一百一十六家大型纺织工厂,拥有二百六十万多纱锭和三万台织布机,产量为七亿多磅棉纱和八亿多平方码棉布。
在一九四七年巴基斯坦独立的时候,巴基斯坦只有十七家纺织厂。这些工厂总共有十七万七千纱锭和五千台布机,而在西巴基斯坦只有近七万八千纱锭和三千台布机,总产量仅能够满足巴基斯坦对棉布的全部需求的百分之三左右。但是,目前仅西巴基斯坦已拥有二百六十万多纱锭和三万台布机。
由于纺织工业的发展,巴基斯坦已从输入纺织品转变成输出纺织品。


第6版()
专栏:

努力增加生产 克服种种困难
智利工业生产有较大增长
新华社圣地亚哥电 由于智利人民努力增加生产,克服美帝国主义给智利经济造成的种种困难,使一九七一年的生产有了发展。
据智利官方宣布,一九七一年智利的国民生产总值比前一年增长了百分之八点五,这是智利近十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一年。
这一年,智利工业生产增长了百分之十四点六,是近四十年来的增长最高的一年。其中铜的产量达到七十三万吨,比一九七○年增长了百分之六;硝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三;煤增长了百分之二十;电力增长了百分之十六;纺织品生产增长了百分之十五;钢、石油、水泥和电子工业等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去年,智利政府为发展民族经济,把长期受美国铜公司掠夺的智利大铜矿和主要被美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硝、煤等矿业全部收归国有,使每年可为智利提供百分之八十以上外汇收入的矿业回到智利本国手里。


第6版()
专栏:

坦桑尼亚第一届全国乒乓球赛闭幕
坦桑尼亚第一届全国乒乓球赛七月三十日在达累斯萨拉姆闭幕。出席闭幕式的有:新任命的非洲统一组织解放委员会执行秘书哈希姆·姆比塔,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委员会秘书长多西,坦桑尼亚乒乓球协会主席克莱门斯,坦桑尼亚桑给巴尔乒乓球协会主席理查德·马贾利瓦等。
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参赞李则望也应邀出席了闭幕式。
姆比塔在闭幕式上发表讲话,鼓励坦桑尼亚乒乓球运动员今后参加更多的比赛活动。他说,在比赛中取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群众性地参加比赛。


第6版()
专栏:

圭亚那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历史文物
圭亚那政府最近决定采取措施,保护历史文物。据圭亚那报纸报道,七月二十四日圭亚那议会通过一项法案,规定成立一个九人组成的国家保管委员会,负责保护历史文物。受到保护的文物包括十四处史前遗迹、三十八处古迹和一些珍贵的建筑。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成立“鲜花艺术团”
阿富汗为了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新近成立了一个“鲜花艺术团”。它在首都喀布尔已经公演了四十场次,观众达二万五千多人。这个艺术团演出了富有民族色彩的阿富汗民间舞蹈和用普什图语和波斯语演唱的民歌,受到阿富汗人民的热烈欢迎。
艺术团表演了在阿富汗人民中间流行的阿丹舞。一些穿着颜色鲜艳的民族服装的舞蹈演员由民族乐器伴奏,表演了表现阿富汗人民的活泼、豪放和热情性格的舞蹈。


第6版()
专栏:

伊朗电台电视台决定停播色情歌曲
伊朗国家电台和电视台决定停播一些被认为是下流和色情的歌曲。这个决定是由伊朗国家电台和电视台组织的音乐委员会作出的。这个组织的一位发言人告诉当地新闻界,所有由国家电台和电视网广播的歌曲以后都要进行仔细研究。认为有损于公共道德或民族音乐传统的歌曲将从广播节目中删去。


第6版()
专栏:

缅甸医务人员使用针刺麻醉成功
缅甸医务人员七月二十七日成功地用针刺麻醉的方法进行了一次外科手术。病人是一位六十七岁的妇女,患甲状腺病已有十六年。这次手术的麻醉医生吴温貌在病人颈部两侧刺入两根联通一个电刺激箱的银针,银针是缅甸医学代表团最近访问中国时得到的。手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病人始终不感到疼痛。缅甸医务人员的这项新成就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祝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