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以向人民负责的精神提高产品质量
重庆南岸皮革厂依靠老工人做到优质高产低耗
重庆南岸皮革厂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依靠老工人勤俭办企业,取得了优质、高产、低消耗的新成绩。
今年一至六月份皮鞋产量比去年同期提高百分之十二点二,产品一等品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一七,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也有显著降低,多快好省地完成了上半年国家计划。
南岸皮革厂是一个老厂,老工人占全厂工人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他们牢记毛主席关于“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的教导,经常想到过去的艰苦岁月,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他们和全厂职工一起开展了节约一分面革、一线底革、一寸线、一颗钉、一度电、一滴胶水等的节约活动,使勤俭节约的风气得到进一步发扬。现在,制鞋工人的机台旁边,都放着一个“节约筛”,里面盛着各种边角余料,随时拿它来镶配使用。
这个厂的老工人心里还装着这样一本账:如果把每双皮鞋都做成经穿耐磨的一等品,使皮鞋的使用寿命延长,就等于为国家节省了皮子;相反,把好皮子做成低质皮鞋,不仅浪费了原料,而且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因此,他们把坚持质量第一,看做是贯彻执行勤俭办企业方针的重要方面。他们以身作则,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并且在每一道工序实行严格的检验制度,层层把关,不让一件不合格的产品出厂。在老工人们的带动下,今年以来,全厂基本上消灭了废次品,产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八。
很多老工人积极参加企业管理,清理积压物资,加快资金周转,建立和健全原材料领退制度和消耗定额,推行班组经济核算,从各方面堵塞浪费漏洞。今年上半年,全厂节约材料费四万九千多元。天津工农兵乐器厂职工一丝不苟,提高产品质量
天津工农兵乐器厂职工以向人民负责的一丝不苟精神,对待产品质量问题,使出厂的手风琴等乐器质量不断提高。
他们经常访问用户,有时还把顾客请到厂里,倾听意见,改进工作。有一次,外地一位顾客给女儿买了一台手风琴,发现音响有些问题,给厂里来了一封信。这个厂的党总支觉得这是一个进行质量教育的好机会,就由总支书记亲自带人去给这位顾客修理,并把父女俩接到厂里来,召开大会,让全厂职工直接听取工农兵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大家很受教育,更加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去年秋天,这个厂出产的一批手风琴在运往外地的过程中,由于长途搬运摔碰,有三台琴的贝司键钮发生了质量问题。厂里马上派人把这三台琴追了回来。经过检查,贝司键钮进去出不来了,工人们把这种毛病叫做“扎猛子”。怎样看待这个问题?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的教导,厂里组织了有领导干部、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小组,研究解决贝司键钮“扎猛子”的问题。小组经过一百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终于试制出一种新结构的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
为了解决手风琴音簧片生锈的问题,厂里领导干部带领工人和技术人员,不辞辛苦,跑了很多地方,终于找到一种适合的防锈剂,使音簧片的防锈能力大为提高,解决了这个多年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这个厂出产的手风琴远销各地。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气温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手风琴能否发出同样优美动听的声音呢?厂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不断进行实验。在严寒的冬夜,他们把琴拿到院子里试拉,然后又拿到室内炉火旁鉴定音响的变化。这还不够,想到世界上还有更冷更热的地方,又采取用电冰箱冷冻,用炉火烘烤的办法进行试验。一个音一个音地校正,确定每个音簧片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最合适的长度。就这样,经过反复试验,做到了在零上四十度到零下四十度的范围内,使手风琴的音质、音色、音响不发生异常变化。大连机床厂老工人司桂林装配机床部件精益求精
大连机床厂一号车间装配工人、共产党员司桂林,十几年来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对待产品质量问题,经他手装出的床头箱,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大家赞扬说,“他的产品质量保险合格!”
司桂林对装配工作十分重视。每次向库房领装配部件,他总是轻拿轻放,挨个检查。装配前,耐心地一件一件清洗干净,不让一个微小的铁屑沾在部件上。装配完,还要转一转,听一听,直到完全满意,才交给检查员检查。
司桂林对产品质量总是一丝不苟,从不马虎。床头箱装完后,要试验运转一个小时,如果一切正常,才算合格。有一次,他装配的床头箱试验运转到五十分钟的时候,突然停了。他熟练地调整了主轴铜孔,床头箱又重新运转起来,转到预定的一小时时间,检查员就把它作为合格品由吊车吊到下道工序去了。下班后,司桂林回家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总惦记着那台床头箱由于停转几分钟,实际试验时间不足一个小时,这是不符合质量检验要求的。第二天,他一大早就跑到车间,让吊车司机重新把那台床头箱吊回,重新放在试验运转台上试验了一个小时,完全合格后,才放心地交了货。
司桂林从不满足于一般的“合格”就算了事,而是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他常说:“合格的产品,不一定是高质量的,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质量。”有一次,他接到一项重要工程上急需的平面胎具的加工任务。按要求,胎具平面的平直度达到二道就算合格了。司桂林加工了一段时间后,用测验仪器一量,正好达到合格要求。但他没有马上交活,而是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继续进行加工,直到胎具平面的平直度达到了一道。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周恩来总理致电卡翁达总统
对他发来的唁信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八月十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八月十日打电报给赞比亚共和国总统肯尼思·戴维·卡翁达,对他就我驻赞比亚大使馆临时代办侯启文同志和翻译张鑫奎同志不幸逝世发来的唁信,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电报全文如下:卢萨卡赞比亚共和国总统肯尼思·戴维·卡翁达
阁下:
我国驻赞比亚大使馆临时代办侯启文同志和翻译张鑫奎同志不幸因车祸逝世,承蒙阁下发来唁信,并亲赴我驻赞使馆吊唁。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我本人和遇难者的家属均对此深为感动。
侯启文同志为发展和加强中赞两国的友谊尽了他应尽的职责。阁下和赞比亚政府对善后事宜的亲切关怀,充分体现了赞比亚人民对中国人民深厚的兄弟情谊。
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一九七二年八月十日于北京


第2版()
专栏:

卡翁达总统写信给周恩来总理
对侯启文张鑫奎两同志不幸逝世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八月十日讯 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八月五日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对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临时代办侯启文同志和翻译张鑫奎同志不幸逝世,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信的全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先生阁
下阁下:
临时代办侯启文先生和他的翻译同志张鑫奎先生在昨天,即一九七二年八月四日(星期五)因车祸悲惨和不幸去世,使我们深感悲痛。
总理先生,我希望你了解,这不仅对中国而且对赞比亚都是一个悲剧和重大损失。侯启文先生为建立、发展和加强我们两国之间的合作努力工作。他的去世是我们的共同损失。他致力于中国和赞比亚应继续努力争取实现的理想,我们是非常尊敬他的。
我代表赞比亚党、政府和人民请你向贵国党、政府和中国人民以及死者的家属转达我们最深切的惋惜、诚挚的慰问和哀悼。
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
一九七二年八月五日


第2版()
专栏:

我驻赞临时代办侯启文和翻译张鑫奎不幸逝世
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副总统乔纳等先后到我使馆吊唁
新华社卢萨卡一九七二年八月十日电 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临时代办侯启文同志和翻译张鑫奎同志,八月四日在前往卢萨卡—卡奥马公路卡富埃大桥途中,不幸因车祸逝世。
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获讯后,在八月五日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对侯启文和张鑫奎同志的逝世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卡翁达总统在信中指出:“侯启文先生为建立、发展和加强我们两国之间的合作努力工作。他的去世是我们的共同损失。”八月七日,卡翁达总统还亲自前往中国大使馆吊唁。中国大使馆新任临时代办林松对卡翁达总统和赞比亚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慰问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侯启文和张鑫奎两同志逝世的第二天,赞比亚副总统乔纳由国防部长祖卢、外交部国务部长坎卡萨、外交部常任秘书桑帕陪同,和朝鲜驻赞比亚大使金成国一起,特地乘飞机到蒙布瓦的中国公路小组的诊疗所,向侯启文同志和张鑫奎同志的遗体告别。八月六日,赞比亚政府还派专机把侯启文同志和张鑫奎同志的骨灰运回卢萨卡。
八月七日和八日两天,到中国大使馆吊唁的还有:副总统乔纳,代理外交部长卡曼加,国防部长祖卢,总统府秘书长米尔纳和夫人,动力、运输和工程部长穆利基塔,内政部长昌古富,财政部长姆瓦纳卡特韦和夫人,矿藏和矿业发展部长穆兰巴,工商部长索科,地方政府和住房部长马托卡,教育和文化部长尼伦达,劳工和社会事务部长恰库利亚,卫生部长契克万达,国民议会议长纳布利亚托,总统府国务部长布拉瓦约,外交部国务部长坎卡萨,动力、运输和工程部国务部长姆瓦勒,工商部国务部长坦博,教育部国务部长桑尼克罗夫特,土地和自然资源部国务部长西卡伦比,劳工和社会事务部国务部长西孔贝,总统特别助理马克·乔纳,土地和自然资源部常任秘书恩达拉马等。
前往大使馆吊唁的还有朝鲜驻赞比亚大使金成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驻赞比亚的外交使节以及非洲南部自由战士的代表。


第2版()
专栏:

郭沫若章文晋会见墨西哥朋友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八月十日讯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外交部部长助理章文晋,今天下午会见墨西哥墨中友协副主席维克托·雷耶斯及夫人,墨中友协执行委员、司库伊尔达·巴罗西奥及他的女儿,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墨西哥驻中国大使欧亨尼奥·安吉亚诺·罗奇会见时在座。
会见时在座的还有吴凡吾、岳岱衡、陈海峰、马家骏、曲琨、郭治等有关方面负责人。(附图片)
这是会见时合影。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大打矿山之仗的带头人
——记南京牛首山铁矿党委副书记李建树
在大打矿山之仗的日子里,革命战争时期的老战士、南京牛首山铁矿党委副书记李建树,继续保持和发扬了当年参加革命战争时的那么一股子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为了迅速发展祖国的钢铁工业,他把矿山当战场,哪里最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哪里艰苦往哪里冲。
李建树,这个从小给地主放牛、扛长工的穷孩子,在抗日烽火中参加革命队伍,在党的培养下迅速成长为共产党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在枪林弹雨中,他多次为人民立下了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曾被授予“华东三级人民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战鼓声,把李建树召唤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战场。转业时,由于他的坚决要求,来到了牛首山这热气腾腾的矿山建设工地。从此,他一个心眼扑在了矿山上,同矿工们一道上山抬矿石,推矿车……。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把李建树锻炼得更加坚强,一九六八年被全矿工人推选为革委会副主任,接着又被选为矿党委副书记。
艰巨的任务摆在矿山党组织、革委会和李建树的面前。在大打矿山之仗中,有人认为“牛首山铁矿矿体小而零乱,现有资源快采完了,没啥发展前途。”事实是不是这样?党组织和革委会决定进一步查清矿山资源。为此,李建树带领一些工人和技术人员,踏遍了牛首山附近的山山岭岭。清晨,他们迎着朝阳上山,一身露水一身湿;傍晚,他们披着晚霞下山,一身汗水一身泥。结果,在过去被宣布为“无矿地带”的山头上,打出了深达十多米的富矿样本,证明牛首山铁矿资源丰富。矿革委会决定把矿山发展规划交给广大矿工来讨论制订。从矿部到工区、班组,层层办起了学习班,山上山下都在学路线,谈形势,订规划。那些日子,李建树在采矿山头,在工区宿舍,到处同工人们促膝谈心,征求对矿山发展规划的意见。广大工人要求迅速改变矿山面貌的战斗意志,使李建树充满了胜利的信心。他激动地说,“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钢铁生产迅速跟上,我们矿山决不能拖后腿!”在全矿干部和工人的努力下,激动人心的牛首山铁矿发展规划制订出来了。
矿山的发展,急需建设选矿厂。矿党委下决心要在一个月之内建成选矿厂的主厂房。李建树自告奋勇,带领一支建厂小分队,开赴扬子江边的施工现场。当时正是隆冬天气,江风劲吹,滴水成冰。李建树对小分队的同志们说:“打矿山之仗,就得有那么一种拚命精神。再冷再冻,我们也要把主厂房拿下来!”
李建树坚持和工人们一起战斗在工地上。一天,搅拌混凝土的供水突然中断了,整个工程眼看就得停下来。正在现场的李建树,立即放下手中的铁锹,拿起工具包,跑到水泵房检查。电动机和水泵都没有毛病,肯定是水泵进水阀给污泥堵住了。他棉袄一脱,“扑通”跳进河沟。只见他在齐腰深的水中,顶着刺骨的江风,弯着腰,用脚一点一点地把进水阀上的污泥清除掉。当他爬上岸时,手脚都冻得发紫了。披上棉袄,他立即指挥工人开动水泵,江水又呼呼地抽了上来。
主厂房刚竖起来,寒流降临了,天空中飘起鹅毛大雪。如果不立即把屋面板铺上,刚浇筑的大梁、平台就可能冻坏。怎样把每块重一千五百斤的水泥预制屋面板架上三层楼高的房顶?到城里借吊车吧,已经来不及。李建树果断地提出:“用肩膀扛上去!”工人们齐声响应,立即搭好脚手架,铺好了跳板。雪,越下越猛,跳板刚铺上就被雪盖住了。李建树一面指挥扫雪,给跳板铺上稻草,一面和工人们一道扛起了屋面板。八个人身负重担,一步一声喊,一个劲儿往上扛。一天一夜,他们硬是把八十多块屋面板全部扛上了房顶。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选矿厂的主厂房就象一座小山一样,屹立在滚滚的扬子江边。
今年二月,又一场大风雪袭击牛首山铁矿。山上山下,茫茫皆白。已经到了二月十七日了,全矿还只完成月计划的百分之二十。有人提出:“二月份已经不行了,还是丢二月,保一季度吧。”李建树想:这不行!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尽办法完成国家计划。矿党委经过统一思想,向全矿发出了战斗号召:大战二月份,夺取新胜利!
露天采矿场上,矿车在茫茫白雪中来往奔驰;电铲扒开冰雪覆盖的土层,顽强地前进。整个矿山热气腾腾。李建树就象当年奋战在枪林弹雨中一样,哪里艰苦往哪里冲。排土场的运输线路遭到雨雪破坏,他就带头扛起湿漉漉的道木,同工人们一道填路基,铺道轨;破碎机旁积下一尺多深的泥浆水,往机器里送矿石很困难,他就带头踩着泥水运矿石。一天,大雨淋头盖脑而来。李建树跑到全矿生产的咽喉地带——三工区斜坡运输道旁,同干部和工人们一起,冒雨运送矿石,用肩顶,用手推,满载的矿车飞驶而去。棉衣被雨水淋湿了,衬衣也给汗湿透了,李建树迎着呼啸的山风,把棉衣一脱,越干劲越大。工人们感动地说:“老李干起活来,就象打仗冲锋一个样。”这一班,他们共放了一百六十七趟矿石,创造了建矿以来的最高纪录。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战风雪,斗严寒,终于提前一天超额完成了二月份的生产任务。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全矿工人和干部的努力下,现在牛首山铁矿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人们自力更生地调整和扩大了采矿场,建起了选矿厂、储矿槽,改革了运输系统,使生产连年上升,一九七一年的矿石产量比一九六六年增长了一倍半。李建树仍然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子劲,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奋勇前进。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