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7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坚持唯物论 潜力挖不尽
——记吉林铁路分局党委领导干部深入调查研究的事迹
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怎样挖掘运输潜力,促进城乡物资的交流,这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吉林铁路分局党委的领导干部,结合运输实践,认真看书学习,用唯物论的认识论指导生产,把挖掘潜力的过程看做是唯物论的认识论同唯心论的先验论斗争的过程,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洗刷头脑里的唯心精神,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在调查中洗刷唯心精神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吉林铁路分局党委的领导干部,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在挖掘运输潜力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感到,不走出去作调查,坐在屋子里下判断,即使经验再丰富,在实践中也要碰壁。只有老老实实地去作实际调查,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对这点,一位党委副书记碰到的一件事,对大家很有启发。
有一段时间,蛟河煤矿派人来,急着要求增加车皮,说:“不多给空车,煤堆着运不出去!”他凭着多年在铁路工作的经验,心想:不会那么严重吧?说不定是想宽打窄用,多要几个车皮。他翻开计划表一看,心里更有底了:按蛟河煤矿的产量,每天的空车都配够了,有一部分空车还没装上,怎么还要车呢?煤矿的同志心急似火,他却不怎么着急,说:“没问题,保证给运出去。”可是,煤矿还是一再派人来反映车皮不够。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了弄清真相,他背起背包,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走出机关,来到了蛟河煤矿。他看煤场,下矿井,和矿山的同志一起座谈,耳闻目睹,才了解到:煤矿的广大工人和干部,以大庆工人为榜样,提出了“为国家多出煤,出好煤”的豪迈口号,以极大的革命干劲夺得了高产,使煤的日产量有很大增长。如果不多配车,煤真的堆着运不出去啊!可是,为什么又有一部分空车没装上呢?经过调查才知道,并不是煤矿不装,而是由于蛟河站机车动力不足,有的空车没有按时送到装车地点,使这部分空车没有发挥作用。
活生生的事实,使这位党委副书记和其他领导同志受到深刻的教育,大大地提高了挖掘运输潜力的认识。他们和蛟河站的同志一起研究,根据煤矿的生产情况,制定了一个切合实际的运输方案,并用挖潜力的办法给蛟河煤矿配足了车辆,调整了煤矿取送机车的动力。这样,就保证了正常生产和超产煤的运输。
在保证煤、木等重点物资运输的同时,怎样挖掘潜力,把农副业产品等一般物资运出去,是这个局经常碰到的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也是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逐渐找到的。
去年春天,铁路沿线集结了大量稻草、草袋、苕条、杂木杆及其它农副产品。有的站货场堆满了,放不下,还占用了路旁的农田。在保证重点物资运输的同时,能不能把农副业产品及时抢运出去?经过研究,党委提出了“保煤木,抢农副”的口号。可是究竟煤木怎样保?农副怎样抢呢?他们拿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有人说:“办法从群众中来,咱们走出去看看!”几个党委成员一起走了四个地区和二十五个站,他们边走、边看、边听取各站的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一路上,他们发现群众创造了许多挖掘潜力的办法。
双河镇是一个地处半山区的小站。货场里,稻草、杂木杆等堆积如山。可是,每天只有二、三个空车皮。当时,有一批长期闲置的家畜专用车,能不能用来运稻草?有人说:“三层楼式的家畜车,装猪、装鸡行,装稻草行吗?”多数人说:“不能让设备捆住手脚,想想办法就能装。”他们群策群力,二十几天时间就用家畜车运出去一百二十多车农副产品。群众赞扬说:“家畜车,巧装货,挖潜力,贡献多。”
下去走了一趟,使他们开了思路,办法也多了。他们在双河镇开了现场会,介绍了车种代用的经验。许多站把闲着的工程车、空回的保温车、企业的架子车等,都利用起来了。很快就运出了两万多吨农副产品。
这个分局的领导干部,在实践中体会到坚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性,在行动上更加自觉了。党委作出一项决定:机关经常抽调三分之一的人下基层,下厂矿,作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材料。这样做以后,使干部的主观认识更接近客观实际,挖掘运输潜力的工作更加扎实,更有成效。
掌握客观规律要下苦功夫
运输是为生产服务的。要在运输上挖掘潜力,还必须认识和掌握生产发展规律。这个分局,每天要用几百辆车给吉林热电厂运送燃料。有一段时间,热电厂卸车慢,车辆在厂停的时间长,造成了车辆积压现象。怎样压缩厂停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加速车辆周转?有人说:“货车进了‘交接线’,卸车责任就在工厂,派人勤去催催就成了!”人一次一次地派出去了,费了很大劲,却没见好转。
为什么主观上想压缩厂停时间,实际上办不到呢?分局党委一位副书记同分局的干部一起,深入到热电厂运输分场去调查研究。在调查中他们发现,车辆厂停时间长,原因很多,关键是在运输组织上。工厂是按一定规律生产的,有严密的科学性。铁路不了解生产规律,燃料运输有时过多,有时较少。结果,车多时卸不下来,只好拿车皮当仓库,车少时燃料不够用,只好用卸完的空车去倒运燃料,这样就拖长了车辆的厂停时间。
第一次调查,使他们认识到:运输是生产的继续,产、运、销是一环扣一环的有机整体。铁路的运输效率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只懂得自己的一套规律,不了解工厂生产的规律,就不能很好地为生产服务,就很难提高运输效率。
可是,搞运输的能不能认识和适应工厂的生产规律呢?有人说:“工厂那套规律挺复杂,情况千变万化,很难适应。”还有人说:“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车辆有一定的数,工厂想吃一口供一口,可不好办!”分局领导认为,只要下苦功夫,生产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也是能够想办法适应的。于是,他们又派人到工厂跟班劳动,了解生产的全过程。经过二十几天的调查和实践;他们终于摸清了燃料运输如何适应生产需要的规律。热电厂每天按一定的时间,分批投燃料进行粉碎,三个品种优劣搭配使用。只有使燃料的运输按时间、数量、品种均衡到达,才能便利生产,压缩车辆的厂停时间。他们在铁路局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组织了一个循环车组,定点、定线、定数量、定品种地为热电厂运输燃料。这样做以后,由于工厂积极配合,车辆厂停时间一下子缩短了三个半小时,加速了车辆周转。
循环车组开起来以后,为了更深入地摸清运输适应生产的规律,压缩车辆厂停时间,这个分局的一位党委副书记又一次和调查组深入现场,仔细观察卸车情况。他们发现,由于循环车组的车型大小不等,有的车辆对不准卸货的位置,列车到厂后还要一辆一辆地倒车卸货,影响卸车时间。这个矛盾的暴露,反映了过去的调查只注意了运输和生产相适应,而没有注意车辆和货位相适应,说明过去的调查还没有深入事物本质,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们又走出去,到厂矿,到其他铁路局、分局等十几个单位,经过共同协商,组织同一型号的车辆,完善了循环车组。这样,又使车辆的厂停时间压缩了将近四个小时。
三次深入热电厂调查研究,对生产规律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适应到比较适应,使车辆的厂停时间压缩了一半以上,仅一九七一年压缩的厂停时间,就相当于挖掘了九千四百多辆车的潜力。这件事给分局党委领导成员以深刻的启示:要充分挖掘运输潜力,必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不会一下子完成。这样,就必须下苦功夫,用大气力,反复调查,反复摸索。浅尝辄止,企图一蹴而就,是得不到预想结果的。
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认识能力
这个分局在挖掘运输潜力过程中,每当取得新的成绩,总结了经验以后,有些人就产生“潜力挖尽”的思想。他们说:“天天讲挖潜力,有那么多的潜力好挖吗?”可是,实践中却常常出现这种情形:那些被人们认为没什么潜力好挖,没什么办法可想的地方,由于广大群众的努力,又挖出了潜力,想出了办法,使人们受到深刻的教育:不是“潜力挖尽”了,而是“认识停顿”了。
去年春天,白城地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牧局,从永吉县一个公社调拨了一百吨优良稻种,向当地车站申请两辆车皮。这个小站每天配给的车辆很少,还有许多重要物资要运,他们想办法解决了一辆车皮,运走了五十吨稻种,剩余的五十吨,只好堆在货物线上。眼看水稻育秧季节临近了,再压下去,就要耽误农时,影响农业增产。怎么办?有人说,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再也挖不出什么潜力了。有一天,梅河口和磐石开往黄旗屯、吉林的一列车,到站后有两节车卸下几件大机器,一辆车里剩了六件货,另一辆还有两件货。按照平时的做法,两节车里都有货,可以直达终点。为了挖掘潜力,有人提议,把两辆车的货合并一下,节省一辆车装稻种。可是这两件货都是几吨重的机器,小站没有机械化装卸工具,不好卸又不好装。这个车站的职工群策群力,用铁棍撬,滚棒推,经过紧张的劳动,终于把两件笨重的机器集中到另一辆车上,腾出了一辆敞车,经过和调度员联系,装上了稻种,盖上篷布,当日运了出去。这个车站干部和工人的行动,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同志深受感动。他们称赞地说:“你们这一辆车皮,给我们县解决了大问题!”事后,他们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感谢铁路部门对农业的大力支援。
这件生动的事实使分局党委认识到,挖掘运输潜力是没有止境的。“潜力挖光论”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认识深入一步,潜力就挖出一分。挖掘潜力每取得一个新的成绩,总结出一个新经验,都反映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发展。但是,每一个新的认识,都是继续深入认识的起点,而不是认识的终结。如果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再继续研究那些还没有被认识的事物,思想就会僵化,主客观还会脱节。
有了这样的认识,吉林铁路分局党委的领导,在调查研究中经常注意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不断地充实和积累挖掘运输潜力的经验。这样,使领导的认识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并带动了广大群众为挖掘运输潜力而作出新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要抓第一手材料
广东省南雄县的晚造生产,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历来很低。县委虽然多次开会研究,始终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怎么办呢?
毛主席教导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县委书记魏世俊遵照这一教导,带着改变晚造低产面貌的问题,来到水稻亩产连续五年双季跨《纲要》的水西三队,深入群众调查了解,虚心请教。这个生产队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对寒露风和稻螟虫进行了认真分析。他们认为,大暑前插秧能避开寒露风,但正赶上四代螟虫的盛发期;大暑后插秧能避虫,但水稻吐穗扬花时正遇上寒露风,产量会受到影响。根据现有条件,虫可以治,风无法挡,因此避风是主要矛盾。他们采取了“避风斗虫”的方法,在大暑前插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水西三队的经验对魏世俊启发很大。但是,他们的经验在全县是否有推广价值?他决心多跑些地方,摸清南雄其他地区的实际情况,多掌握一些第一手材料。他不辞辛苦,翻山越岭,起早摸黑,跑遍了百顺、白云、湖口等公社的十几个大队,一时走到沟坎田间看地形,一时深入到贫下中农中间谈情况,还把水西三队的经验介绍给大家,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
经过调查,魏世俊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更清楚地看到,提高晚造产量,可以在全县普遍采用“避风斗虫”的方法。回去后,他把调查的情况仔细地向常委作了汇报,大家很快统一了认识,决定在全县推广水西三队晚造夺高产的先进经验。
避风的问题解决了,除虫的矛盾就突出了,魏世俊又迈开双脚,向有实践经验的群众请教,到虫害最严重的现场观察。在调查中,他口问手记,还和贫下中农一起喷药治虫,检查除虫的效果。除虫必须掌握虫的活动规律,否则幼虫钻进禾心里,药喷得再多也无济于事。为了掌握除虫的时机,魏世俊多次到水西等队调查了解,到邻省江西的大余、信丰等县学习访问。当地老农告诉他,虫卵变幼虫的过程肉眼看不见,虫卵孵出的幼虫只要两个多小时就钻进禾心,等发现幼虫再施农药就来不及了。为了抓准除虫时机,社员把虫卵摘回家里,屋里比田间温度高,幼虫孵出期早一些,发现屋内的虫卵变成幼虫时,马上到田间施撒农药,虫就会被全部杀死。
魏世俊通过反复调查,掌握了稻螟虫的活动规律和除治的时机,及时召开了全县晚造除虫现场会,推广了治虫先进经验,终于战胜了虫灾,保证了禾苗的茁壮生长。去年南雄晚造虫害虽然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年,粮食产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获得了丰收。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广西田阳县王村公社党委书记刘震候同志,在领导生产斗争中,坚持唯物论,亲自和农业科学技术人员一起,总结墩子育秧的经验。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看问题要全面
江苏省涟水县永兴大队农业科学实验站 尤希文
一九六八年农历十月间,种麦后天旱无雨,影响麦苗生长,理应对麦田灌水。可是有人讲:“俗话说‘干不死小麦’,小麦耐旱,用不着浇水。”我们觉得,这种看法不符合辩证法。看问题要全面。小麦固然耐旱,但并不能说它在生长过程中就不需要适量的水。我们对历年小麦生长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凡是农历八月、十月和来年三月雨水正常的年头,产量就高;反之,如果这三个月干旱缺雨,产量就低。这说明,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是需要适量的水分的。我们根据这一认识,进行了一昼夜灌水试验。不料,实验田低处土壤板结,高处全面返碱,灌水试验失败了。
为什么会失败呢?我们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的教导,反复研究,认真实践,才逐步懂得,灌水的麦田一定要平坦,沙碱地灌水后必须松土保墒,防止返碱。我们没有掌握这些规律,当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接受了这个教训,第二年种麦之前,我们首先平整了土地,做到能灌能排。小麦长到拔节时,碰上干旱,我们及时灌水,及时浅锄松土,加强管理。结果,灌水的小麦亩产达到三百五十斤,比没有灌水的麦田增产四成。
认识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一九七○年,我们只证明了小麦生长前期应该适量灌水,后期是否也应该灌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继续进行试验。
一九七一年,小麦生长进入扬花灌浆阶段,一个多月不下雨。每到中午太阳晒得麦叶发卷。我们准备灌水。有人却说:“尺麦怕寸水,小麦生长后期不能灌水!”到底能不能灌?经过仔细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这个时期小麦生长的特点是根系活动性能减弱,受水浸渍,影响根部的正常生理活动,麦棵头重脚轻,容易造成倒伏。然而,这不是绝对的,如果改善灌水方法,就有可能避免倒伏。这样,我们改变了大水漫灌的方法,采取小水沟灌,让水顺着水沟慢慢渗透,不让田间积水,使小麦既不受旱,又避免了倒伏。这一年,小麦亩产达到四百二十斤,比上年又增产二成。
在沙碱地试验小麦灌水的成功,使我们体会到,看问题要防止片面性,只有认识事物的本质,摸清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搞好科学实验,推动生产的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