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7月3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我国考古发掘工作中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
一座两千一百多年以前的汉墓在长沙市郊出土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七月三十日讯 一座距今两千一百多年的西汉早期墓葬,最近在湖南省长沙市郊的马王堆出土。在这座古墓葬里,从尸体、棺椁到大批的随葬器物,都保存比较完整,是我国考古发掘工作中一项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对研究西汉初期的历史、文化、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医药、防腐等方面都有极重要价值。现在,我国的文物、考古和科学工作者,正在对这一重要发现进行研究和整理。
这座古墓埋葬女尸一具,外形基本完整。尸体包裹各式丝绸衣著约二十层,半身浸泡在略呈红色的水里。经研究,尸体的皮下松结缔组织有弹性,纤维清楚。股动脉颜色与新鲜尸体的动脉相似,出土后注射防腐剂时,软组织随时鼓起,以后逐渐扩散。估计死亡年龄在五十岁左右。
墓的结构复杂,从突起地面的墓顶到椁室深二十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三椁三棺层层套合。木椁四周及上部填塞木炭,厚三十至四十厘米,共约一万多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六○至一三○厘米。可能是由于木炭和白膏泥密封层的防潮防腐作用,以及其他防腐处理,使尸体、葬具以及大量的随葬器物得以保存完整。
这座墓的随葬器物,数量很多,共有千余件,多放在外椁与棺之间。其中有丝织品、漆器、竹木器、陶器以及粮食、食品、明器,等等。丝织品包括目前所了解的汉代丝织物的大部分品种,有绢、罗纱、锦、绣、绮等,花纹鲜艳繁缛,制作技术精巧。最珍贵的是覆盖在内棺上的一幅彩绘帛画。呈“T”字形的画幅长两米多,上宽九十二厘米,下宽四十七厘米,角上缀有飘带。帛画内容丰富。整个画面,从下到上,表现了地下、人间、天上的景物。这些景物有的出自神话传说,如“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等故事。有的出自当时阶级社会的生活。有的想象,有的写实,线条流畅,描绘精细,色彩绚丽而对比强烈。不知名的画家把这些极为丰富的内容如此完美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实为我国古代帛画中的前所未见的杰作。这是我国现存的两千一百多年前唯一的一件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珍品。内棺的四壁和盖板上,分别贴有一层铺绒和羽毛贴花绢。铺绒用于镶边,羽毛贴花绢作菱形纹,由金黄色、黑色、翠绿等色彩的羽毛制成。这种装饰在木棺上的铺绒和羽毛贴花绢,迄今还是第一次发现。
竹木器中,主要是木俑、竹简和竹笥(竹制的箱子)等三大部分。其中比较珍贵的是一百二十多个身穿彩衣或彩绘的木俑。有二十六个木俑组成了一个奏乐歌舞班子,在它们的对面,放置着漆几、屏风、手杖、香囊、奁盒和满盛食物的漆案。竹木器中,还有一个二十五根丝弦的木瑟,一个前后两排,共二十二管的竽和一套十二支竹管制成的音律管。这三件保存十分完好的管弦乐器,为我国古代音乐史增添了实物资料。
漆器有一百八十多件,绝大部分是木胎,光亮如新。彩绘的花纹变化多端,线条勾连交错,构思巧妙,造型异特。陶器的种类很多,长沙西汉墓中常见的陶鼎、陶盒、陶壶、陶钫等,在这墓中成批发现。很多漆器、陶器中,有的盛有糍粑、酱菜、桃、梨、杨梅、瓜、鸡蛋、稻谷等粮食和食品,出土时还可以清楚地辨认出来。
随葬品上,有写着“轪侯家丞”“轪侯家”字样的封泥和墨书题字。据《汉书》和《史记》记载:“轪侯”是惠帝二年(公元前一九三年)封,传四代即废。墓中女尸极有可能为第一代“轪侯”——利仓侯的妻子。《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记载:“轪侯黎朱苍,以长沙相侯,七百户……”(《汉书》的黎朱苍即《史记》的利仓)由此可见,轪侯是汉初诸侯王中一个封地仅有七百户的小侯。他的妻子死后,动用这么多的人力,消耗这么多的财物,这就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及其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榨。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创造财富和创造文化的基本的阶级。”使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这是一件很要紧的事。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珍贵随葬物品,出自汉初劳动人民的精心创造,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几千年以前的地下珍藏,在广大文物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的努力下重见天日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回到了劳动人民自己的手里。(附图片)
图为棺内女尸,身长一五四·五厘米,保存完好,尚未腐烂。
棺椁及随葬器物出土情况。三椁和三棺层层套合放置在墓底的三根垫木上,外椁与中椁之间留有空间(“边箱”),存放着随葬器物。外椁外面是木炭和白膏泥层。
图为以铺绒和羽毛贴花绢装饰的内棺盖。这样装饰的木棺迄今还是第一次发现。纳锦用于镶边,作棕色的花枝形几何图案。羽毛贴花绢作菱形纹,是在绢上贴金黄色和黑色等彩色羽毛而成。
这是墓中出土的外棺。它的四壁和盖板均髹漆并加彩绘,用白、红、黑、黄等色彩绘云气纹,云气间缀有许多互相追逐的怪兽、飞禽等,盖板和棺壁四周饰十四厘米宽的几何图案花边。
墓中出土的竽,分前后两排,每排十一管。出土时装在锦袋中。
墓中出土的一件木瑟,四个弦纽、二十五弦及其弦柱都很完整。出土时,瑟上罩有锦衣。
这是墓中出土的一套十二音律管,竹质,长短不一,插放在绣花袋内。
这是覆盖在内棺上的彩绘帛画。图象采用单线平涂的技法绘成,线条流畅,描绘精细。整个画面内容丰富,从上到下,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物。这是我国古代帛画的前所未见的杰作。
东“边箱”(外椁与中椁之间的空间)中部彩绘木俑出土情况。
墓中出土的木俑中,有一个二十六件木俑组成的奏乐歌舞班子,其中有的持有乐器。在这些奏乐歌舞俑的对面放置漆几、屏风、手杖、香囊、奁盒以及满盛食物的漆案。这种设置,当为模拟墓主人生前歌舞宴饮的场面。图为其中的几个奏乐木俑。
本栏照片均为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青田石雕欣欣向荣
人们一走进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青田石雕艺术陈列室,就被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所吸引:雪山绵延,冰峰重迭。在悬崖峭壁之间,飞舞着红旗。一支工农红军威武雄壮地向曙光映照的雪山高处挺进!引人注目的是那队伍中间站在岩石上的几位指战员,他们精神抖擞,瞩目眺望战斗的行程,表现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英雄气概和坚决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钢铁意志。
这幅艺术作品,就是大型青田石雕《更喜岷山千里雪》。
青田位于浙南括苍山区,这里石雕艺术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是,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青田石雕才真正获得了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解放前,青田石雕艺术处于冷落悲惨境地,艺人们受尽剥削和压榨。解放后,石雕艺人翻了身,青田石雕艺术获得了新生。现在,青田县有五百多名专业石雕艺人,分布在四个石雕工厂。还有三千多名人民公社社员组成的许多石雕小组,在农闲时节,拿起雕刀、凿子从事石雕副业生产。
老艺人张仕宽的亲身经历,就是新旧社会的鲜明写照。张仕宽擅长雕刻的《葡萄山》,因色取巧,工细过人。但解放前,他的生活却穷困得锅里无米,床上缺被。以后不得不带着一家老小离乡背井,到一个山头破庙里靠砍柴编草鞋度日。解放后,他翻身做了主人,又回到石雕队伍。党和政府关怀他的生活,治愈了他在旧社会患了多年的疾病。他精心雕镂的《葡萄山》也更加鲜艳美丽了,受到中外人士的赞誉。他参加了国庆十周年观礼,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石雕行业的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职工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光辉著作,狠批了刘少奇一类骗子从右的和极“左”的方面摧残、破坏石雕艺术的种种罪行,提高了广大艺人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有力地促进了青田石雕艺术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蓬勃发展。
几年来,艺人们遵循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创作了许多现实题材和传统题材的优秀作品。现在雕刻的山水是峥嵘崔巍,明媚秀丽,气象万千,反映出社会主义祖国河山壮丽,欣欣向荣。擅长雕刻传统题材松树、梅花的林如奎,已从事石雕艺术四十多年。毛泽东思想给他的艺术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他学习毛主席的诗词《咏梅》以后,心头豁然开朗。他根据这首词的意境,构思了一幅百丈悬崖,银冰倒挂,梅花抖擞花枝、蓬勃报春的生动图景。他选择了一块色彩明朗悦目的蓝花白玉石,经过精心布局和雕琢,石雕《咏梅》终于成为深受广大工农兵和国际友人喜爱的艺术作品。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广大艺人们还满腔热情地创作出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成就的石雕艺术。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青田石雕艺术,现在有一百八十多名年青艺徒跟着有实践经验的老艺人学习。老艺人朱振良、毛进岩、朱正甫等,自己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传授技艺上一丝不苟。现在,许多青年工人已经能独立创作出较好的作品,有些人雕刻的山水、人物等不仅可与老一辈艺人媲美,而且在艺术上还有所创新。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老艺人和青年工人正在携手前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石雕艺术作品。


第4版()
专栏:

无锡惠山泥人展新容
惠山泥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风格独特,形象逼真,深受群众的喜爱。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个古老的艺术更加焕发出青春。从无锡惠山泥人厂的作品陈列室里可以看到,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金光大字前面,陈列着许多社会主义现代题材的泥人作品。其中有反映革命样板戏里英雄形象的《杨子荣》、《郭建光》、《高举红灯》,有反映亚非拉人民革命斗争的《越南军民痛歼美国飞贼》、《冲绳人民的斗争》、《赤道战鼓》,有歌颂工农兵战斗在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的《炼钢工人》、《大寨之花》、《海防前哨》。还有一组《人民公社好》的泥人作品,十分引人注目:一队女社员怀着喜悦的心情,挑着满筐金色的稻谷,正在向国家送余粮;青年们围坐在田埂旁倾听着老支书痛诉家史;下放干部、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赤脚医生身背药箱穿山越岭访治病人;一群幸福儿童在欢庆农林牧副渔全面丰收;社办工厂欣欣向荣。一幅人民公社生气蓬勃的图景,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惠山泥人厂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创新活动的同时,仍然重视传统产品的生产。他们对传统产品采取具体分析的态度。内容健康、艺术完美的,继续生产。有一定缺陷的,给以必要的修改。如传统产品《大阿福》,根据群众的意见,剔除了其中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服饰装束,又从现实生活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使这一胖娃娃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天真活泼,健康可爱,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