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红色乡邮员
在辽宁省昌图县宝力邮政支局,人们经常看到一位身穿绿色工作服的老工人,戴着一副七百多度的近视镜,深夜在灯下聚精会神地学习毛主席著作。他,就是这个邮政支局的乡邮员、共产党员惠国泰。他十多年如一日地全心全意地做好乡邮员工作,被当地群众称为“红色的乡邮员”。
一九五八年十月十五日,惠国泰兴高采烈地来到宝力邮政支局当乡邮员。由于他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第二年的七月一日,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天晚上,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黑暗的旧社会,惠国泰很小就跟着母亲讨饭,还不到成年就被迫给资本家、日本鬼子扛大活、当劳工。过度的劳累,使他失去了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也受了伤,近视到七百多度。是毛主席领导人民闹革命,才把他从火坑里救了出来,如今又成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想着这些,惠国泰更加热爱毛主席,更加热爱共产党,决心当个好党员,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一九五九年以前,惠国泰负责的那条乡邮路上,曾经有一个“乡邮代办点”。后来在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这个点被撤销了。当地的社员群众买一张八分钱的邮票,也要跑三十多里路。惠国泰看到这种情景,感到这不符合毛主席教导的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想:“我是个共产党员,不能看着不管。”他多次主动找社员群众商量,研究出一个办法:大家把这一带的五个中心屯定为办事点,他约定好到每个中心屯的具体时间,社员群众要送信、寄东西就在这个时间找他来办。这样,虽然撤销了一个“乡邮代办点”,却有五个新的“乡邮代办点”建立起来。
社员们非常欢迎惠国泰这样做。每天当人们看到惠国泰背着邮包到来,便高兴地喊道:“老惠来了!”“老惠来了!”很快便把他围拢来,有的取报,有的寄信,忙个不停。群众的信任和鼓励使惠国泰增添了力量,他在邮局其他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又在自己跑的那条乡邮路上,把隔日班改为当日班;把邮件原来只送到大队改为送到生产队和各户。除了按时送报、投信以外,他还帮助群众带汇款,捎东西,办理特种挂号信件和寄邮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几年间,他把这条邮路延伸了一百多华里,扩大投递网点一百多个。群众看到他每天浆糊、邮票不离身,汇款、包裹送上门,电报、特挂及时传,都一致夸他把邮局办活了。
惠国泰常对人说:“送毛主席的指示,传工农兵的心愿,得迅速及时,准确无误。”
他刚开始当乡邮员的那阵,不会骑自行车,就刻苦地练习;不熟悉邮路,就走屯串户画地图;识字有困难,就请别人把邮路上的地名、人名写在纸上,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一个字一个字地记。经过两个月的苦学苦练,他终于突破了这些难关。
天气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乡邮员的投递工作。可是,惠国泰无论是在烈日当头的盛暑,还是在风雪弥漫的严冬,都能出色地完成邮件投递任务。去年二月,一场大风雪把从县城到宝力的公路封住了,公共汽车不能通行。
“邮件送不来怎么办?”局里有的同志问。
“我们步行去取!”惠国泰斗志昂扬地说。
大家一致同意惠国泰的意见。他第一个报了名。同志们见惠国泰年岁大,眼力又不好,都劝他说:“你留下吧,跑路不缺你一个。”惠国泰却说:“跑路不缺我一个,可我缺不了跑路啊!”惠国泰坚持要去。最后,他和几个同志一起迎着寒风,踏着没膝深的积雪,往返一百多里,赶到县城邮局取回邮件,又连夜把邮件投递出去。
多年来,惠国泰先后使局里一百多封“死信”复活的事迹,是大家特别难忘的。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天,局里收到一封从黑龙江省寄来的信,信封上写着:“昌图县宝力区,王刚收”。地址不详,一时无法投递。惠国泰揣着这封信,跑遍了附近三个公社、两个农场的所有生产大队和企事业单位,打听过上万人,人们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这封信还是没有着落。惠国泰毫不动摇,继续废寝忘食地查找。他这种精神,感动了当地的群众,人们纷纷地帮助他查找,终于找到了收信人。
原来,这封信是王刚的女儿写来的。在旧社会日伪统治时期,王刚的女婿为了躲“劳工”,全家逃跑在外,一直杳无音信。现在,王刚和他的儿子都已经去世了。当王刚的孙子,从惠国泰的手里接过这封信的时候,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握着惠国泰的手说:“日本鬼子逼得我们的亲人下落不明,感谢人民的乡邮员给我们找到了亲人!”
每当人们问起惠国泰“你这种为人民甘愿吃苦的劲头哪里来”的时候,他总是回答说:“是毛泽东思想给了我力量。”
惠国泰从担任乡邮员那天起,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好好为人民服务一辈子。十多年来,他坚持一边学文化,一边学习毛主席著作,以惊人的毅力,通读了全部《毛泽东选集》,还读了《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等马列主义原著。
惠国泰学习毛主席著作,是从学《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著作开始的。起初,他拿着这篇只有八百多字的文章,吃力地翻看了小半夜,才只认下一百多个字,急得脑袋上直冒汗。
局里的同志看到这情景,十分感动,热情地对他说:“别着急,我们教你认字,你一定能读下来。”
同志们的鼓励,使他心里热呼呼的。他坚定地向大家表示:“毛主席给我们写书,同志们教我读书,我一定要把毛主席的书学习好。”
打这以后,惠国泰就开始刻苦学习。白天,投递邮件时,他把《为人民服务》揣在怀里,把书里的一些生字照葫芦画瓢地描在手背上,遇上识字的人,他就虚心地向人家请教。每天都坚持边走边问,边问边背。夜里,他怕影响别的同志休息,就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学习,用手指在胸脯上划,练习写字。天长日久,他终于掌握了一般汉字,能读书看报了。
去年,惠国泰担任了宝力邮政支局革命领导小组组长。他学习更加刻苦,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做。局里的同志考虑他领导工作忙,身体又不好,建议他跟车押运,他说什么也不肯,照常坚持做乡邮投递工作。
新华社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宣化木器厂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从人民生活需要出发生产日用商品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 河北省宣化木器厂党支部领导广大职工,从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生产人民生活所必需的日用商品,受到当地广大群众的欢迎。
这个厂一九五六年建立的时候,是一个以生产小型日用商品为主的厂子。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能力、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有的同志产生了轻视日用商品生产的错误思想,认为日用商品“产值低、利润小,没有发展前途”,一度使笼屉、风匣、饸饹床等传统产品的生产受到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这个厂的党支部组织全厂干部、工人,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的教导,讨论了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的重要意义。大家认识到,日用小商品的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有些商品是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忽视日用商品的生产,势必会给人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革命和生产的深入发展。那种认为日用商品“产值低、利润小”的思想,是刘少奇一伙的“利润挂帅”的流毒没有肃清的反映,必须坚决加以克服。
全厂干部和工人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本着从人民生活需要出发的原则,调整了生产计划,并且在投资、设备、原料材料供应等方面,采取措施,尽量保证日用商品的生产。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个厂的干部和工人经常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断增加日用商品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几年来,他们始终坚持生产型号大小不同的风匣、笼屉、饸饹床、菜擦子、擀面杖、面板、炕桌、方凳等二十多种日用商品,光笼屉的型号就有三十多个。他们还根据季节的变化情况,经常适时生产一些群众急需的用品。与此同时,他们还抽调一些有经验、有技术的老工人,到木器门市部负责修理风匣、笼屉等用具,受到群众的赞扬。


第4版()
专栏:

精心培育革命后代
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某部“三八”保育院院长、老红军战士黎明二十多年来,在培养、教育儿童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精心地培育革命后代。从这个保育院成长起来的年青人一批接一批,遍及祖国各地。他们正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工作着。
黎明同志一九三七年初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她为党为人民作出了贡献。一九四九年三月,党组织分配她担任保育院副院长,她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当时,环境艰苦,为了使孩子们健康地成长,她把一颗心完全倾注在工作上。冬天,没有火炕,也没有暖水袋,为了不让孩子们受冻,她就把青砖用火烤热,用布包好给孩子们取暖。
有一次,保育院收了一个刚满七个月的孤儿李兴国。这个孩子是在他的父母牺牲后,经党组织从敌人的魔掌里营救出来的。由于敌人的折磨,小兴国已奄奄一息。黎明双手紧紧抱着骨瘦如柴的小兴国,义愤填膺。她含着热泪对同志们说:“这些孩子是革命的后代,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把他们抚养成人,继承革命,给死难的烈士报仇!”她和同志们日夜操劳,想尽各种办法,保证孩子们的营养,使他们健康成长。有的孩子生病,她就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日夜精心护理,直至孩子痊愈。
新中国成立以后,黎明仍然在保育院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她一直踏踏实实,努力实践着“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培养接班人”的誓言。她常想,要培养孩子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就要教孩子们懂得革命的道理。她经常组织保育人员结合工作的实际,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提高大家用毛泽东思想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自觉性。通过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也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争夺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只有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他们,才能使他们逐步成长为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在黎明的带动下,保育院的同志们一齐动手编写新教材,采用新的教育方法,在儿童教育方面作出了新的成绩。
有一段时间,黎明发现有些保育员错误地认为让孩子吃饱、睡好,干干净净不生病就算尽到了责任。为了端正这些同志的思想,黎明就给大家讲述她在延安亲眼看到毛主席头戴八角帽,身穿带补钉的灰色粗布衣,脚上穿着草鞋的情景,讲述毛主席亲自培育和倡导的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要求大家一定要把革命传统传给孩子们。同志们听了都很受教育。从这以后,大家都自觉地给孩子们讲红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教育孩子们要节约每一粒米、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并领着孩子们去打猪草,进行适当的生产劳动。孩子们自豪地说:“从小爱劳动,长大不变修。”
在毛泽东思想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从“三八”保育院里成长起来,走进了学校,走上了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战斗岗位。看到孩子们的成长,黎明真是打心眼里高兴。但是不是到此就算尽完了责任,对孩子们就可以不管不问了呢?黎明的回答是否定的。她时时刻刻都在关怀着他们的进步。有一次,已经成长为人民解放军干部的烈士的儿子李兴国,特意到保育院来探望他的革命的“老妈妈”。在谈话中,黎明对小李的成长和进步,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对小李思想上存在的某些缺点,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小李听了“老妈妈”的亲切教诲,深受教育,决心更好地做好革命工作。还有一次,黎明收到郭长清从部队来的一封信,说他入伍一年多来,积极要求入党,但同志们说他有骄傲情绪,他有些想不通。黎明看着小郭的信,感到他思想上有些问题,便马上给他写了回信,既肯定了他的成绩,又严肃而亲切地指出了他的缺点。她最后写道:“要做一个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首先要从思想上争取入党,用共产党员的五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后,黎明又多次写信帮助小郭,小郭也经常向“黎妈妈”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反骄破满、改造世界观的情况。在黎明和连队同志们的帮助下,小郭有了很大的进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现在,黎明已经六十多岁了。她仍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忠心耿耿为党为人民精心培育着革命的后一代。
新华社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姬鹏飞部长会见罗伊尔政务次官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六月四日讯 外交部长姬鹏飞今天下午会见了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政务次官安东尼·罗伊尔,及其随行人员和记者,并同罗伊尔及其随行人员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英国驻中国大使艾惕思参加了会见。
外交部部长助理章文晋、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宋之光、王栋、马毓真、高健中、张毅君、唐闻生、廉正保等会见时也在座。
(附图片)
这是姬鹏飞部长会见罗伊尔政务次官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李先念副总理会见汉森大使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六月四日讯 丹麦驻中国大使汉森即将离任回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今天上午会见了他,并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丹麦驻中国大使馆秘书皮德森参加了会见。
外交部欧美司副司长王栋,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吴钟骏、徐尔维、李志洁等,会见时也在座。


第4版()
专栏:

缅甸联邦政府经济代表团离广州回国
新华社广州一九七二年六月四日电 以计划和财政部部长吴伦为团长、计划和财政部对外经济司长吴清海为副团长的缅甸联邦政府经济代表团,结束了在我国的友好访问,今天乘火车离开广州回国。
前往车站欢送的有,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袁德良,广州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黄业,以及陪同贵宾到广州访问的我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局长乔贵元等。
缅甸联邦政府经济代表团是六月一日从上海乘飞机到达广州的。当晚,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袁德良举行欢迎宴会。三日晚上,缅甸联邦政府经济代表团举行答谢宴会,袁德良、黄业、乔贵元等应邀出席。宾主共祝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不断巩固和发展。缅甸贵宾在广州期间,还参观了工厂和农村人民公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