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认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
广西大学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学员 孙秀清
毛主席教导我们:“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
开始,我是带着朴素的阶级感情来上大学的。我每天全力以赴,加班加点,一心想把功课学好。但是,由于自己没有从路线斗争的高度树立为革命而学的思想,过了一段时间,心里的那股热劲便慢慢地凉下来了,感到上大学吃亏。每天上课、复习,还要开夜车,要干十多个小时,差不多等于工厂上两班的时间;自己文化程度又低,如果将来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回厂怎样交差?思前想后,动摇起来,想打退堂鼓。
正在这个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学习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指示。我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认识到我们上大学,不能图舒服,也不是为了将来向本单位交差,而是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如果没有这种正确的思想,就不能自觉地把上大学和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联系起来,学习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动力。认识提高后,我决心为革命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正确对待困难,才能一步一
个脚印前进
我原来是一个只念过小学的工人,上大学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开始,在困难面前,我产生了“急”和“怕”的情绪。看到别的学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自己呢,讲义看不懂,作业做不出,心里真急死了。手里捧着讲义,恨不得一下子把里面讲的东西全部学会。但是,越急,思想负担越重;越怕,越丧失克服困难的信心。我认真地总结了学习中的教训,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作指导,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认识到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才子”和“蠢人”;一个人只要勇于实践,善于学习,就会变得聪明起来。想到这里,我向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就增加了。
我分析自己学习上产生困难的原因,除了思想上的问题外,主要是文化基础差,对课程内容领会慢,作业不会做,每天都感到紧张、忙乱和被动。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毛主席说:“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文化低,学习就困难,一定要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一步一个脚印,绝对不能急躁。上课听不懂,下课后我就认真看讲义,一遍、二遍、三遍地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慢慢能看懂讲义了,听课的效果比较好了。做作业,开始错误很多,但我并没有灰心。每错一次,我就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如果是由于计算不熟练,我就将算错的地方反复进行演算,直到比较熟练为止;如果是由于基本概念没有搞清楚,我就重新复习基本概念,对照所产生的错误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认识。这样,经过有意识的锻炼,逐渐培养了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情绪高了,信心足了。
努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学习实践中,如何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的体会是:
第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自学。开始,我在学习中遇到大小问题都要问老师,觉得这样既省时间又少费脑筋。后来我慢慢察觉这样做效果不好:许多问题,听老师解答时似乎懂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弄懂。这是什么原因呢?检查起来,主要是自己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只稀里糊涂地请老师把问题从头到尾讲一遍。毛主席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老师的帮助是我们学好功课的外因,但是否能真正把知识学到手,主要还是靠自己,靠内因起作用。因此,我改变了先前的做法,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首先自己进行认真的思考,并阅读有关参考书,学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大部分问题不用问老师,自己就可以弄懂了,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便带着自己的想法和难点去问老师。由于事前经过了充分思考,有些问题老师提示一下我就懂了;有些疑难问题老师作了详细解答后,我又反复思索,对照自己原来的想法,找出问题的关键,求得对问题的透彻了解。
第二,要养成分析的习惯。毛主席说:“多想出智慧”。在学习中,不能靠死记硬背,满足于对问题的机械的、表面的理解,一定要学会对问题作深入、全面的分析,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一次上制图课,练习从装配图拆零件图,要把混砂机的十字头的零件图画出来。有些同学画的视图和装配图是一样的。我觉得这样画虽然比较容易,但视图不太清楚。于是,我进一步对零件作深入的分析,从零件的另一个方向画出了较清楚的零件视图。这样,头脑里对零件的结构、形状就有了更清晰的印象。
第三,要认真学习理论,并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自然科学的理论,是前人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探索自然规律取得的结果,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有很大作用的,我们一定要切实掌握它。在理论学习中,要逐步培养连贯的、抽象的思维能力,善于掌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对于一些经常运用的理论和公式,要着重加深理解,加强记忆。这样,在用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


第3版()
专栏:

为革命刻苦学习
广东工学院自动化系计算机专业学员 郭锡扬
端正思想,刻苦学习
我刚接到上大学的通知时,心情非常激动,几夜都没有睡好觉。我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学习任务。
可是来到学校,一接触业务学习,问题就不断出现。刚开始学时,感到学的东西很新鲜,也比较简单,还可以学懂。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讲的东西深了些,我就感到有些吃力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就渐渐地落在同学们的后面。这时思想问题就来了:认为自己既没有别的同学那样好的文化基础,又缺乏实践经验,这个大学是上不好了。有了这种想法,学习就不怎么刻苦。
正在这时,党支部根据毛主席关于在全党“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指示,对我们进行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使我认识到,我们工农兵今天能上大学,这个机会来得不易。旧社会,我家几辈子没有一个人读过书。解放后,在刘少奇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干扰下,我们工农兵进大学是受到歧视的。经过了激烈的反复的斗争,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取得了胜利,工农兵才真正成了大学的主体。我深深感到:我们来大学学习是肩负着阶级的委托,绝对不是个人的私事。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了,学习的精神和效果也就不同了。从此,对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我专心去听;对老师留下的作业,我认真地对待;对不懂的问题,一定坚持搞懂,绝不轻易放过。一道作业题,我把它当作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对待,困难再大也要完成。我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学习成绩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
我体会到,如果只想到自己的基础差,学习困难大,而不去努力,不仅不能使差变好,而且会越来越被动。只有树立无产阶级的雄心壮志,有为革命刻苦学习的精神,承认困难,向困难作斗争,才能使差变好,使难变为不难。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来源于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来源于对党、对人民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现在,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外,还适当利用一些休息、课余时间来复习功课或学习一些有关书籍。我还根据每天的情况,给自己适当安排复习业务的时间,即使是假日也坚持下去。
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有了为革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方法不对,同样也收不到预想的结果。在这一方面,我也是走过弯路、吃过苦头的。就拿记公式来说吧,开始,我只知死记硬背。这样,公式少时,还可以记住;后来公式越来越多,当时记住了,过不多久就又忘了;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就更不行了。这时我感到光靠死记不行,必须解决学习的方法问题。公式为什么记不住,不会用?主要是对一些公式的概念和实际意义还没有真正理解。实践使我认识到:对从一些概念推导出来的公式,应首先弄通概念,明了它的来龙去脉,才能记得牢,用得活。
就拿以前我感到难度最大的高等数学来说吧,学微积分时,开始由于对微分的实际意义不理解,一个概念几句话,我背了几天,还没有记住。后来,我对微分这个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深刻地理解了微分的真实含义后,就不仅记住了微分这个概念,而且还会实际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使我感到高等数学也并不神秘,只要我们有了为革命刻苦学习的精神,再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高等数学也是可以学好的。


第3版()
专栏:

开卷考试好
河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学员 张经彦
去年期末,我们系对有机化学课实行了开卷考试。这次,我的考试题是:“分析石油裂解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可以提高烯烃的生产率?”为了圆满地解答这个问题,在同学和老师的启发帮助下,我曾先后三次对试卷进行了修改。每次修改都有新的收获。考试的过程是这样:在笔答的时候,我认为自己已作了周密的思考,要点基本都答出来了,就交了卷。可是拿到小组里讨论时,我刚讲完自己的答案,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有的说:“我们现在学的是热裂化,应该说明反应温度。”有的说:“分析主要矛盾,应该先说清它的反应原理。”听了同学们的意见,我深受启发,感到自己考虑问题不够深入。裂解过程是吸热反应,温度就是这一反应的主要矛盾方面,而这点我就没讲清楚。吸取了大家的意见,我对一些主要反应原理和数据作了补充和修改,觉得比原来答的更确切、更全面了,便重新交了上去。老师看了以后说:“基本问题都答出来了,应该努力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把问题阐述清楚。”听了老师的意见,仔细地看看自己的试卷,确实是干巴巴的。于是我又联系考试所遇到的问题,学习毛主席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等论述,进一步认识到:虽然高温、高速、急冷、低压等操作条件对烯烃的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可是因为是吸热反应,这就决定了温度在生产中的支配作用。但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向它的相反方向转化,如果高速、低压、急冷的条件控制不好,温度仍起不了它的支配作用。我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对所答的问题重新进行分析,最后交了卷。
这种开卷考试,提高了大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了所学的知识,也促使我认识和克服不求甚解的缺点。


第3版()
专栏:

在实践中建立新的考试制度
吉林大学化学系
一九七一年初,我们系试办班有些课程的教学即将结束,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和总结;同时,对学生也需要有一个鼓励先进、帮助后进的制度,以便不断增强学生为革命而学习的自觉性。在这种情况下,就提出了要不要考试的问题。大部分师生认为应该考试,但也有部分教师划不清两条路线的界限,怕说自己对学生“管、卡、压”,因此回避矛盾,不想考试。在领导班子中,也有些同志由于怕这怕那,下不了决心,不敢考试。
面对这种情况,系领导同师生一起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指示,使大家认识到,旧考试制度的要害,一是把考试作为惩罚学生的主要手段;二是使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成为思想僵化的书呆子。这种考试制度是为资产阶级培养接班人服务的,必须废除。新的考试制度是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个目标服务的,目的是通过考试帮助学生巩固、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借以检查教学效果,以便研究和改进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认识统一了,师生表示一定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改革考试制度,而不是取消考试制度。
明确目的,落实措施
怎样进行考试呢?有的同志主张开卷考试,有的主张闭卷考试。究竟怎么考试效果好,我们让大家讨论。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认为两种考试形式,采用哪一种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要求,服从于考试目的。通过开卷考试,在指定时间内,让学生集中精力独立思考,自己去分析和解答问题,这样便于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少数学生在答题确实有困难时,可以和别人共同研究,使之通过考试也能有所收获。有的课程内容需要记忆,则可通过闭卷考试巩固学习成果,便于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对这样的课程,以实行闭卷考试为宜。
今年一月,我们系对物理和有机化学这两门课,进行了考试,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平时没有深入掌握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考试可以进一步掌握,并能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怎样出考试题目呢?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出考题时应当注意:
在可能的情况下使考题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例如,有机化学的题目,是结合师生在吉林电石厂进行的非汞触媒试验项目而出的。过去,由乙炔水合生产乙醛时,长期沿用资本主义国家汞触媒的生产方法。这种方法,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非汞触媒的试验,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汞法与非汞法优缺点的比较,学生既掌握了有机化学中主要官能团(炔、醛)的性质和反应条件,同时又受到一次深刻的路线教育。
考题要具有实践性。去年高分子化学专业学生到吉林市第四化工厂,进行“的确良”典型产品教学,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学习理论。课程结束时进行了一次考试,让学生用已学的化学原理,设计一个“的确良”生产中回收、综合利用钾盐的工艺流程。价格较贵的钾盐,在过去的生产中都顺着下水道流走浪费掉了。考试中,师生和工人师傅一道,共同努力把这个问题合理地解决了,为开展综合利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学生也学得了一定的实践知识。
考题要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例如,有机化学考试中,有一个题目是:醋酸乙烯酯在稀碱的条件下,生成那些主要产物?掌握知识全面、能灵活运用的同学可以写出三种,而学得不太活的同学,就可能只写出两种、甚至一种产物。这样的题目能鉴别同学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研究改进教学。
总结经验,发扬成绩
考试评不评分?这是改革考试制度中斗争比较尖锐的一个问题。我们系领导思想上主要是担心评分容易走“分数挂帅”的老路;一些教师还怕成绩不好评,评出来后,思想工作也难做;有些学生则怕成绩不好难以交代。为此,考试以前,我们发动广大师生对要不要评分的问题开展了一次大讨论。大家认为:考试评定成绩,好比工厂产品必须有质量规格一样,对质量要进行检验;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须有质量标准,要又红又专。这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分数挂帅”,是根本不同的。
我们在评分时,采用民主评卷的方法,并且把它与评教、评学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
第一,把民主评卷与不断增强学员为革命而学的自觉性相结合。一部分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学员,开始认为自己学得还不错,没有做到认真复习总结,在考试中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在民主评卷时,同学和教师就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第二,民主评卷与总结交流学习经验相结合。在评卷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介绍自己是怎样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共同讨论,相互提高,交流了学习经验,使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方法,效果很好。
第三,民主评卷与检查教学相结合。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应教育革命深入发展的要求,从结束课程的考试中,基本可以检查出来。因此,民主评卷有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