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1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踏着铁人的足迹前进
——大庆青年工人认真学习王进喜迅速成长
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王进喜同志生前整整战斗了十年的大庆油田上,无论是在机器轰鸣的钻塔下,还是在原油上喷的采油树旁,无论是在沸腾的工地,还是在紧张的车间,人们都会看到很多青年人在忘我地劳动着,为建设和发展祖国的石油工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是一个铁人百炼成钢,万千新人茁壮成长。他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高举铁人扛过的大庆红旗,踏着铁人的足迹奋勇前进。
勇于实践的副指导员
在大庆采油一部北三队里,人们热情地赞扬年青的副指导员刘国君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深入实际,勇于实践的先进事迹。
刘国君今年二十五岁,是一九七一年担任副指导员的。开始他同一个青年徒工谈话,由于对情况了解不够,又缺乏经验,话说不到点子上,没谈几句就崩了。事后,他带着一肚子畏难情绪,找指导员老于说:“我不行,你有经验,还是你去谈吧。”老于满怀热情地问他:“如果说我有经验,我的经验又是从那里来的呢?”老于向小刘介绍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同小刘一起回顾了王进喜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由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党的一名优秀干部的模范事迹。然后,恳切地对小刘说:“只要我们象铁人那样,努力看书学习,认真刻苦实践,就会不断取得做好工作的经验。”这一席话,使小刘很受启发。不久,刘国君经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了那个青年徒工的情况,然后针对他的特点,多次主动找他谈心,终于解决了他怕苦怕累的思想问题。这以后,那个青年徒工进步很快。
去年八月,领导上要求大家挖掘潜力,增产原油。北三队处在开采了十几年的老矿区。这里的油井不增加,产量能不能增加呢?对此,有些人信心不足。刘国君就和其他干部一起,一边组织大家学习《实践论》、《矛盾论》,一边对全队每一口油井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了挖掘潜力的七条措施。接着,他又组织了一个青年突击队,把原来三口油井使用的一条输油管线改成两条,从而大大提高了出油量。他经常对大家说:“我们学习铁人就要在斗争中学,如果只是坐在板凳上喊,是学不到‘铁人精神’的!”
刘国君担任副指导员以后,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一直坚持参加劳动,密切联系群众。他对他原来的老师傅说:“我当了干部,照样是你们的徒弟。”工人们一直亲切地喊他“小刘”。
斗争不息的小闯将
深夜,隆隆的机声响彻四方。一二○五钻井队的工人正在开动钻机下套管。突然,刹把对钻机失去了控制作用,只见十多吨重的套管、游动滑车等钻井设备,从高空风驰电掣般地向下滑,钻台在剧烈地震动。眼看井要毁坏,人要伤亡。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青年猛喊一声:“快闪开”,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一个箭步冲上去,在其他同志配合下,拚出全身力气,用一百五十多斤重的安全卡瓦卡住了飞速下滑的套管,避免了一场重大的事故。这个青年就是钻井队的一班班长、共产党员高金颖。
高金颖是一九六六年从学校分配到一二○五钻井队的,曾多次直接受到铁人王进喜的教育和帮助。王进喜一次说的几句鼓励他的话,他铭记在心,永志不忘:“小伙子,好好干吧!要快快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就需要你们这些有文化的年青人。钻井工作虽然艰苦,却是一个锻炼人的好地方。”几年来,高金颖时刻用铁人的话,鼓舞自己,鞭策自己。
去年,一二○五钻井队的工人们,决心攀登年钻井进尺十二万米的新高峰,实现铁人老队长未竟的遗志。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战斗中,高金颖为了多打井,快打井,常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不下井场。一天早上,完钻后正要卸钻杆的时候,井架电梯突然被天车卡住了。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不能按时“搬家”开钻。当时,六、七级的大风卷起飞沙,摇晃着将近四十米高的井架,在空中作业很危险。小高想起铁人王进喜生前常常说的一句话:“时间是党的,国家的,谁也没有权力浪费!”他毫不迟疑地上了井架,及时修好了电梯,保证了正常生产。就这样,高金颖和全队工人一起奋战,去年一年打井十二万七千多米,创造了我国年钻井进尺的最新纪录。
认真负责的新瓦工
在铁人精神的鼓舞下,油田建设二大队三中队的张天国也是一个迅速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他一当泥瓦工,就满心想干出个名堂来。一天,他同工人们一起砌一座围墙。他学着老工人的样子,拉开架势,不声不响地猛干起来。但是,在完工时,发现他砌的那面墙比规定高出将近半块砖,只得推倒重来。当时,张天国心里十分难过。老工人唐万顷看到了,一面帮他返工,一面和他谈心,向他讲述铁人王进喜在打井时精益求精,为油田建设负责一辈子的好思想。还对他说:“我们泥瓦工整天和砖瓦、砂石打交道,看起来是粗活,可是粗中有细呀!要是一瓦刀泥抹得不均匀,一块砖砌得不端正,就会影响一面墙的质量,就会给油田建设带来损失。”铁人的事迹,老工人的帮助,对张天国教育很深。从此以后,他遇到每一项工作都认真对待了。
去年六月,在给一个大罐体打地基的时候,他发现支承罐体的中心柱的坑底有几根杂草和一些污水。他想,如果不及时除掉,钢筋混凝土打进去,结合面不严密,就会出现原油渗漏现象。可是,中心柱的坑底将近一米深,坑口窄小,下面又隔着一层网状的钢筋,人下不去,打捞工具也用不上。这时,为革命认真负责的精神,促使他毫不犹豫地趴在坑口,把杂草一根一根地拣上来,把污水一点一点地舀出来。
今年年初,大地冰封。一次,小张在检查一口油井的输油管线时,发现有大约一块砖大的地方刮掉了防腐、保温沥青,如果不及时浇上,就会影响几千米管线的寿命和正常输油。可是,因为作业面在管线的下部,离地面很近,施工十分困难。小张就和大家将焊接在管线两边的铁夹板用泥土堵死,然后在一端开一个小孔,把化开了的沥青一滴一滴送进去,终于解决了问题。
张天国对工作处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负责精神,受到了油田建设指挥部的表扬,成为青年工人学习的榜样之一。
勤俭节约的女青年
王进喜同志在生命垂危的时刻,还一再嘱咐自己领导过的回收队,嘱咐“勤俭大院”的工人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光荣传统。这个“勤俭大院”,就是人们对十几年前几个家属和职工靠一顶帐篷、两把榔头办起的机修厂修旧车间的亲切称呼。
“勤俭大院”的老工人高凤久,是油田上艰苦奋斗的一名标兵。一次,青年工人张春荣在打扫工房时,把掉在地上的一颗螺丝钉一忽拉就扫走了。高凤久看见后,从扫帚下面把这颗小小的螺丝钉拣了出来,又把小张叫到跟前,给她讲了这样一件往事:一天傍晚,有个采油工人送来几块压力表,让高凤久修理。他修好后就送回采油队去,快到油井房时,发现有一块表缺少一个螺丝,只好又返回车间把螺丝配好,再送回去。讲到这里,老高耐心地对小张说:“要修好一块表,缺少一个螺丝也不行。螺丝钉虽小,也是国家财产,不能随便就扔了啊!”老工人的言行对小张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从此,小张向铁人学习,向老工人学习,经常把螺丝、垫圈、胶皮等等收拣起来,用木箱分类装好。在修理工作中,她坚持废材利用、旧材代用、小材大用。两年来,她修复了各种仪表九百多块,其中小的零配件都是使旧的,用废的,从没有领过新的。张春荣还经常热情地向新来的青年徒工讲一颗螺丝钉的作用和意义,把勤俭节约的精神传下去。
这样,张春荣就成了“勤俭大院”中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好工人。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北京第一机床厂小批车间的共产党员、老工人杨学孔在帮助青年徒工学技术。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群众拥护又欢迎的人
——记辽源市棉织厂党委书记柯志明思想作风的几个片断
在吉林省辽源市棉织厂有一个领导干部,几年如一日,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生活在工人群众之中,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群众“拥护又欢迎”的人。群众亲切地叫他老柯。他就是这个厂的党委书记柯志明。下面记述的是有关他的思想作风的几个片断。
熟悉群众关心群众
一天,几十个老工人围着老柯聊天。有人问:“老柯,你能把我们的名字都叫出来吗?”老柯不假思索,就把所有在场工人的姓名和家庭住址一一说了出来。这时,青年女工小杨刚好路过,就插了一句:“柯书记,你熟悉老师傅,可不一定熟悉我们这些新工人!”老柯笑了笑说:“你呀,叫杨俊英,织布车间的挡车工,家住在电机厂斜对门第二条胡同。你爸爸叫杨德仁,在第二副食品公司工作;你妈妈叫王玉香,在冷库上班;你妹妹在二中读书;你姥姥在家看小弟弟。全家就这么六口人,对不对?”这一番话说得小杨“咯咯”直笑,连连点头说对。在场的工人都说:“老柯把全厂七百人的名字都装在脑子里了!”
老柯对工人这样熟悉,是几年如一日和群众打成一片的结果。一有空,他不是到车间参加劳动,就是挨家逐户访问职工。节日和假日,更是他做群众工作最忙的日子。这些年来,他一共访问了近五百名职工的家庭。
新工人吴淑华,父亲病重,家里有困难。老柯知道后,三次到医院探望小吴的父亲,帮助解决困难。小吴的父亲极为感动,叮嘱孩子说:“可要好好听党的话,努力工作呀!”小吴把党的关怀化为力量,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工作干得很出色。
遵守纪律从不特殊
一次,老柯正在织布车间二班跟班劳动,厂部来了通知,要他回去处理一件急事。他赶忙去找二班长。二班长见老柯来找,以为有啥事,想不到是向自己请假的,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老柯,你是厂党委书记,有事就走,还跟我说啥?”老柯却认真地说:“我在你们班跟班劳动,就是你们班的一个成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怎么行呢?”这件事很快在全厂传开了。这引起老柯的思索。他想:领导带头遵守组织纪律,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呢?在群众的印象中,领导可以不受组织纪律的约束,这种特殊化的表现,是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的恶果。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自己要好好吸取教训,自觉地遵守组织纪律,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把自己摆在普通一兵的位置上,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密切干群关系,做好领导工作。
老柯在生活上也从来不特殊。他的办公室是单层玻璃,冬天透风,屋子很冷,木工班的工人想到他身体不好,就合计着要给他加上一层窗户。可是,他发现后立即加以劝阻,说:“咱厂里的房子都是单层玻璃窗,工人同志能住,我也能住。如果单独给我加上一层窗子,冷风虽然挡住了,生活上图舒适的特殊风却会吹进来。”木工师傅听了以后感叹地说:“老柯当‘官’不象官,跟咱工人真是心连心啊!”
在辽源棉织厂,无论问到谁,都能说出老柯模范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许多生动故事来。工人们说:“对这样的好带头人,我们打心眼里拥护,打心眼里欢迎。”
爱惜人民一针一线
有一回,老柯正在缝补自己的衣服,突然接到电话,要他马上去开会,他就急急忙忙地走了。和他在一起工作的小高和小韩,觉得老柯整天为革命操劳,连个补衣服的时间也没有,应该帮他补好。于是,拿着衣服,就往有缝纫机的检查布小组走去。检查布小组的工人听说是老柯的衣服,都说,老柯经常参加劳动,给他工作服也不要。现在,衣服破了,应该帮他好好补一补。不一会儿就补好了。
老柯开会回来,看见衣服叠得板板整整,补得密密实实。问明情况后,他立即来到检查布小组,恳切地说:“工人们对我的关怀,我十分感激,但是,用厂里的针线缝补个人的衣服,这是很不应该的……”没等他把话说完,有的工人便说:
“老柯呀,这么丁点的小事算个啥,还值得你检讨?”老柯却语重心长地说:“一根针,一根线,看来不值啥,毛主席却把它作为一条纪律订下来,让我们严格遵守。我诚恳地请求大家对我在思想上作风上要严格地要求和监督,帮助我不折不扣地执行毛主席制订的革命纪律。”
老柯的一席话,使大家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路线教育。过去,用厂里的机器缝补个人的衣服是常有的事。现在这种现象没有了。这都是大家向老柯学习的结果。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卑贱者最聪明
——九江市木器厂试制木屑齿轮前后
江西九江市木器厂,利用木屑代替钢材或棉布制造齿轮成功了。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木屑齿轮性能良好,符合使用要求,同时还具有成本低、重量轻、防腐防锈、消音耐磨等特点。这又一次证明了一条真理:卑贱者最聪明!
求学
早在一九七○年春,青年工人丁传吉、饶阳清为了给木屑综合利用找门路,走访了市里的有关部门,翻阅了许多资料。一天,他们从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小常识:木片浸胶后,经过热压,用途很广,可以代替钢铁造齿轮……。看着,看着,两个小伙子都惊喜地叫了起来:“木片造齿轮,真对路!”回厂后,小饶向兄弟单位要了几斤树脂胶,小丁从车间里提来了大半桶木屑,大伙儿七手八脚地就试验起来了。结果,热压出来的齿轮,看起来不错,装上机床转三天,便“剃了光头”。
试验虽然失败了,工人们的首创精神却得到了党组织的支持。厂党支部书记庄仕民亲自带领小丁、小饶和老工人胡树根,到一个胶木齿轮厂参观学习。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厂子。学习小组的同志们走进车间,只见大小管道纵横交错,各种仪表星罗棋布,填料全部用的是新棉布。看看人家,想想自己,原材料一个是棉布,一个是木屑;设备条件一个是现代化,一个是土家伙。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向胶木齿轮厂究竟学什么?经过热烈的讨论,小丁说:“我们两个厂虽然条件大不一样,但木屑和棉布都是木质纤维,工艺流程完全相同,只要用脑筋,就能学到有益的东西。”老胡接着说:“对!就要学会当‘翻译’,把大的翻成小的,把洋的翻成土的,用穷办法解决问题。”
第二天,他们又来到胶木齿轮厂,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看,一台设备一台设备地问,一位师傅一位师傅地请教,每个人的小本上都记满了准备“翻译”的第一手资料。
“翻译”
在一间低矮的木板房里,灯光彻夜通明,试验小组的同志们,正在聚精会神地
“翻译”恒温上胶这个关键环节。有的说,人家那么多的管道和阀门,归根到底无非是使胶池保持一定温度。有的说,当“翻译”,就是要用土办法取代蒸气管道,达到恒温上胶的目的。方案一个个提出,又一个个否定,人们送走了黑夜,迎来了黎明。
一天,小饶从他父亲用热水烫酒的事受到启发,提出一个方案:在一个装开水的大木盆里放上一个盛胶水的搪瓷盆,再用两根小竹筒,一根接在开水桶的龙头下,使开水源源不断流进木盆里,一根作为排水管道,把降温了的水排出去。一试,木盆里的水果然保持着一定温度,解决了恒温上胶这个关键问题。
胶木齿轮厂的主要设备是油压机,工人们就用“洋翻土”的办法,根据千斤顶的原理,利用废旧钢铁,自行设计制造了六台油压机,解决了主要设备的问题。
胶木齿轮厂使用大型反应锅熬胶,用真空泵吸收水蒸气,使树脂胶脱水。工人们就用“大翻小”的办法,自建两座小炉小灶熬胶,用排气风扇吸收水蒸气,解决了脱水的问题。
前进
接着,就剩下热压工艺问题待解决了。当时正是炎夏,工人们一直在高温下坚持试验。开始,他们把成型温度定为摄氏一百八十度,压出来的齿轮,象烧焦了的锅巴,满是裂纹。后来降为一百三十度,又因温度不够,成不了型。于是,他们从一百三十一度起,温度上升一度,试验一次,一直试到一百五十度,还是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们看着一个个废齿轮,热火朝天的试验棚,变得一片寂静。
就在这个时候,党支部委员会的几个同志来到试验棚,把大家招呼在一起。支部书记庄仕民问大家:“一个汽车正时齿轮需要用多少棉布?”大家答:“一丈四。”
又问:“生产一个纺织机上的过桥齿轮需要用多少钢铁?”大家答:“十六斤。”
“对了!”老庄站了起来说:“如果木屑齿轮试验成功,半斤木屑就能顶一丈四尺布,两斤木屑就能顶十六斤钢铁。我们这个小厂出的木屑,要是都利用起来,每年就可为国家节约七百四十多万米棉布,或三千二百吨钢铁。这是一个多大的数目啊!”人们越听越振奋,心想:是呀,这么大的事,失败几次算什么?
试验棚又活跃起来了。老工人胡树根把试验失败的二十几个齿轮拣起,按次序排列起来。大家都围拢来“会诊”。经过仔细对比分析,发现一百三十五度以下的不成熟;一百四十度以上的炭化了;一百三十六、七度的有些夹生;一百三十八、九度的又过火起泡。小丁灵机一动:为什么温度低一点就夹生,高一点又过火起泡?热压齿轮是不是跟做饭一样,也要有个“闷一阵子”的工夫?他这个想法,大家觉得很有道理,立即进行试验。经过反复实践,他们终于掌握了热压工艺:在温度上升到一百三十六度时,切断电源,“闷一阵子”,这样热压出来的齿轮既不夹生,又不起泡,坚硬美观,完全符合要求。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