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5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靠《实践论》培育良种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拨道洼公社车站大队党支部
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我们认真学习《实践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反复认识,培育出“秦农一号”、“秦农二号”两个旱稻新品种。这不但解决了我们大队长期以来旱稻品种退化、粮食低产的问题,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旱稻良种。
我们大队多年来一直种粳稻,但是产量不高。一九六二年,我们从外地引进了几种优良品种,繁殖推广。开始,产量都比较高,后来,有的品种由于土质、气候、水、肥等条件的影响,逐步退化,产量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党支部提出自己动手,培养新品种。当时,有的人说:“咱们庄稼人粗手笨脚的,搞不了这个行道,育种是专家们的事。”大队党支部为了解决这个思想问题,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哲学著作。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一切知识都是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但在万恶的旧社会,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成果,都被剥削阶级剽窃去了。今天,在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人,有信心培育出良种来。
我们组成了由党支部成员、老贫农、技术人员参加的良种实验小组。头一年,我们引进了“秦选一号”旱稻良种,繁殖推广。这个品种是科研部门从“小白仁”旱稻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我们想,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不能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既然从“小白仁”旱稻中能选育出“秦选一号”旱稻,能不能从“秦选一号”旱稻中,再选育出新的旱稻品种呢?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来的。要得到真知,就必须投身于变革现实的实践。我们从播种的“秦选一号”旱稻良种中,选出一百五十个穗大粒饱的稻穗,大胆进行试验。把稻粒一个一个摆在地里,一穗一行。从幼苗出土,分蘖,拔节,吐穗,扬花,一直到稻子成熟;从稻株高矮到叶片大小;从开花时间到成熟早晚,都作了详细的观察、记录,插上各种标记。经过长时间的比较分析,发现其中两行旱稻与其他旱稻有明显区别,最主要的是这两行穗大,粒多。具体情况如下:一行旱稻秸秆粗矮,叶片宽大,分蘖二至三个,穗大粒多,饱满,千粒重三十二克,无早衰现象,不落粒;另一行植株高大,叶长而窄,单株分蘖四至五个,穗也大,粒也多,千粒重二十七克,无芒,不落粒。
为什么在同样的条件下,穗行生长得不同呢?我们认真研究、分析了种子的遗传和变化规律。“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旱稻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但也有天然杂交现象。在一般情况下,旱稻的特征是比较稳定的。但事物的稳定是相对的,暂时的,变化是绝对的。有时,旱稻由于水、肥、土质、气温、光照等条件的影响,在同一个花朵里的雄雌蕊发育不一致,或者雄蕊本身退化,或遭到破坏,失去了自花授粉的能力,加之风力的媒介,容易接受外来的花粉,造成个别的旱稻发生异花授粉,使稻粒内因发生变异,稻粒从本质上发生变化,出现杂交优势,产生了新品种。上面提到的两行稻子所出现的变异,就是这个情况。
我们对变化了的两行稻子,连续几年进行精心培育。我们在同样的面积、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这两个品种比原来引进来的“秦选一号”单位面积的产量,分别增长百分之十一、百分之三十三。最好的地块亩产达七百八十斤,比本地旱稻增产一至二倍。实践证明,这两行旱稻的高产的优点比较稳定,可以确定为新的品种。
但是,人的正确认识要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完成。有了好的旱稻种子,是增产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水、土、肥等条件和良种自身的纯度不同,也会影响旱稻高产性能。那么,怎样保持新品种高产稳产呢?我们遵照毛主席亲自制订的农业“八字宪法”的要求,首先进行了肥效试验。在同一块土地上,每一品种搞了四块试验田,分别用人粪尿、硫酸铵、过磷酸钙、圈肥作底肥。结果,旱稻扬花后,用人粪尿、硫酸铵作底肥的都倒伏了,而用圈肥和过磷酸钙作底肥的没有发生什么倒伏。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大伙在一块琢磨。毛主席教导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稻子后期倒伏,是我们的田间管理违背了旱稻的生长规律。原来,旱稻在早期水肥过大,会促使它迅速生长,人粪尿、硫酸铵含氮质多,氮质是长叶、茎的,用其作底肥,早期茎部第一节迅速拔高,茎皮薄了。后期经不住叶、穗的重压,强风吹袭容易倒伏。以后,我们又在试验田里使用同样的肥料分别试验。结果,施人粪尿和硫酸铵作底肥的那两畦又倒伏了,其它两畦长势茁壮,没有倒伏现象,产量很高。事实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不论干啥事,都要摸索、掌握它的规律,这样办事才能有根据,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得到预想的结果。
为了摸清这两个新品种的生长规律,培育它的适应性,我们又连续进行试验,在培育良种抗旱、抗涝、抗风中,不断提纯复壮,精心培育。我们在天气干旱、烈日当头的中午,选择不打卷的植株;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选择低洼积水地里的不烂、不倒的植株;在刮大风的时候,选择不倒伏的植株。对这三种植株作上标记,单收单种,连年提纯,逐年培育,使得这两个新品种对于风、涝、旱等外界条件的适应性不断增强,保证了高产、稳产。从一九六九年以来,通过在秦皇岛市郊区六个生产队的不同地段、不同土质推广试种,一直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河南、广西、山东等地试种的一些地块,亩产达到了九百多斤。经过多年的实验,它们的特性一直比较稳定。根据有关科学研究部门鉴定,命名为“秦农一号”、“秦农二号”。
为革命育良种,既要敢于实践,又要善于实践。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要不断探索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提高认识能力,才能掌握改造客观世界的主动权。


第4版()
专栏:

停钻和打钻
大庆油田一二六八钻井队副司钻 姜国林
“争取时间就是争取胜利。”这是我们钻井工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所以大家一上钻台,就争分夺秒地干起来,真是一分钟也舍不得停。但是有时候事与愿违,还是被迫停钻。有的同志埋怨说:“真倒霉!为什么坏事总碰到我头上。”
是坏事有意找到头上来吗?我们联系这个问题学习《实践论》。毛主席教导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不是倒霉的事找到头上来,而是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客观规律发生了矛盾。“停钻”和“打钻”是矛盾着的两方,既对立又统一。为了多打井、多出油,支援国家建设和世界革命,就要使钻机日夜不停地打。但是,设备在连续运转中又需要停机维修。没有这短时间的停,就不能赢得长时间的打。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果我们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使停机维修的时间尽可能停得适时、停得短些,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就能增加打钻时间。
一次,我们班开钻,我在泵房里管泵,眼看着钻杆哗哗地往地层里跑,心里可真是乐极了。这时我想,顺利的时候可不能忘乎所以,于是,我就围着泵仔细检查。当走到三号缸的传动部分时,听见里面有响声。响声在哪里?飞速旋转的皮带轮挡住了视线,一时搞不清楚。这时,停钻与不停钻在我脑子里斗争很激烈:停吧,一分钟就是好几米;不停吧,设备可能出事故,那影响就大了。是不顾客观实际硬着头皮干,还是停下来进行检查?经过全面考虑以后,我立即按电铃,通知司钻停下来。泵一停,我很快爬进皮带轮,打开盖板一看,大拉杆已经脱了好几扣。一旦完全脱扣,一台大泵顶就毁了。我马上把脱扣的拉杆紧了进去,几分钟后,钻杆又运转了。
这件事给我很大启示:磨刀是主动地去磨,还是等刀用坏了再磨,两者效果是不一样的。经常磨刀,用不了多少时间,刀刃就锋利了;生了锈再磨,虽然也能磨快,但要费很大的工夫。对待“停”和“打”这对矛盾也是这样,抓住设备运转的规律,自觉地小停,就能停得短,收到争分夺秒的效果。违反事物的规律,就会因小失大。
通过这件事,我又进一步实践、琢磨,发现停和打是可以有机地统一起来的。我们钻探时,有很多工序之间的衔接时间。这些时间,给“停”提供了机会。如果我们掌握了停钻的主动权,就能做到停不误打。例如,泥浆泵经常发生刺泥浆的现象。我们事先把工具准备好,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在停钻、接钻杆停泵时,就抓紧把它换好。这样就掌握了“停”的主动权,使“停”和“打”统一起来。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遵循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停”和“打”的关系,就能真正做到“争取时间就是争取胜利”。


第4版()
专栏:

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广西灵山县人民坚持唯物辩证法种棉成功
灵山县属于桂南丘陵山区,历史上没有大面积种植棉花的习惯,一九六九年才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棉。两三年来,很多生产队亩产皮棉突破了百斤关;有的生产队,还创造了亩产皮棉三百八十五斤的纪录。
灵山人民的实践,打破了桂南地区不能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说法。它表明,桂南丘陵山区一样可以大面积种植棉花,一样可以高产。关键在于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一)
“三月棉花四月麻。”这是说,棉花播种季节在春分前后。一九六五年,灵山县引种三千亩“岱字十五号”时,照搬北方地区和江淮流域的这个经验,在春分前后播种。结果蕾铃脱落和烂铃现象十分严重,真是“枝叶秀茂不结桃”,大面积引种失败了。这时候,有的人便认为,桂南丘陵山区高温多雨,春天播种,开花结铃期正是高温多雨的五、六月,所以落花落铃、不能结桃是必然的。他们的结论是:“淡水不能养海鱼,桂南不能种北棉”,“时不由人”啊!
但是,石塘公社塘美大队第三生产队的贫下中农却不这样认识。他们觉得,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庄稼的生长受季节气候影响,确实是“时不由人”。然而不同的作物有它不同的生长规律,需要不同的水土气候条件,“时”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且这个因素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应把事物看死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们对“枝叶秀茂”的棉株进行分析。瞧,棉枝这样“秀茂”,不就证明桂南地区具备了棉花生长所必需的条件吗?可是怎样使它能结桃呢?经过仔细研究分析,发现棉花从成苗到现蕾开花,一般是四十至四十五天左右,如果把播种期由三月推迟到五月底六月初,生长期恰好是南方高温多雨季节,对棉花的生长十分有利;花铃期又正好是晴朗暖和的八、九月,不但可以避过高温多雨季节,而且开花和结铃都能够获得适宜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于是他们大胆实践,把棉花春播改为夏播,终于成功地解决了蕾铃脱落和烂铃的难题。从一九六六年到现在,这个生产队年年种棉,平均亩产皮棉都超过一百斤。
北方地区和江淮流域的种棉经验,有些只适合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自然气候条件不同,把别人的经验照搬过来,必然失败。而当人们一旦找到了棉花在桂南地区的生长规律,并且按照这个规律办事,事情就成功了。灵山县革委会总结推广了塘美三队的先进经验,一九六九年试点,一九七○年大面积种植,全县都把春种改成夏种。更改了播种期,解决了种棉成败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把粮棉争时间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每年春分、清明前后,正是桂南早稻种植大忙季节,如果这时也种棉花,那就产生粮棉争劳力的矛盾。推迟了棉花播种期,这个矛盾也就解决了。
(二)
在产粮地区大面积种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粮棉争地。灵山平均每人只有一亩多耕地,其中水田不到八分。水田要种稻谷,山坡要种杂粮,那里有种棉花的地盘?有些人对大面积推广种棉总是摆手摇头,说:“一手不能抓两蛙,种粮就不能种棉花。”
粮棉争地是客观存在,如果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粮棉争地的矛盾就可能得到解决。石塘大队井塘生产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井塘生产队的坡地,历来是春头种玉米,晚秋种蔬菜。一九六九年开始种棉花时,不少人认为:要种棉花便不能种玉米。后来,生产队队委会广泛征集贫下中农的意见,大胆进行棉花玉米套种的试验。试种的第一年,玉米仍旧长得很好,棉花却长不起来。生产队种棉小组周密地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在套种地边的棉株长得特别好,花多桃大,在套种地中间的棉株却长得很差。他们从玉米、棉花生长期间所需要的阳光、水分、肥料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到棉花生长不好的原因,主要是玉米播种期迟,棉苗被玉米遮盖,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第二年,他们提早播种玉米,把迟熟品种改为早熟品种,并对播种规格也做了适当的改变。这一改,玉米由原来的每亩一千二百株至一千三百株增加到一千八百株,而且由双株改为单株,遮光面分散。玉米授粉后马上剪去雄花扎起底叶,也大大增加了透光度,使棉花获得了充足的阳光。玉米需要充足养分的孕穗期,正是棉苗的松土期,棉苗的松土可以保持肥料不流失,玉米的施肥又可以供应棉花养分。当年皮棉平均亩产一百二十多斤,玉米平均亩产也达到三百五十多斤(干粒),比套种前还高。
粮棉争地的矛盾,就是这样在井塘生产队贫下中农的革命实践中解决了。以后,各公社在推广井塘经验的实践中,普遍在棉花地套种花生、玉米、高粱、黄豆等作物,也都获得了成功。
(三)
灵山北部和西部山区,一般只有水田和山地,能不能在山地大面积种棉呢?丰塘公社榃朴大队回答了这个问题。
丰塘公社榃朴大队是个山区,平均每人仅有七分水田,开垦的山地也是土薄石厚,干旱缺水。大队要在这些砂石山上种棉,一些人开初缺乏信心,说:“棉花能上石头山,除非太阳西边升!”
不错,种植棉花要求土层深厚,土地肥沃,不易受旱。有了这样的条件,棉花才能发棵大,结铃多。这正是山区所缺乏的。但是,条件差不等于没有条件,更不能说我们不可能创造条件。毛主席教导说:“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凡是经过努力可以办到的事情一定要办到,否则就是保守;而且通过主观努力,比较差的条件可以变为比较好的条件,没有条件可以努力去创造。
大队党支部尊重唯物辩证法,多次到石塘公社去调查研究塘美三队的经验,把那里的条件同自己的条件进行比较,发现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同的地方。塘美三队也是在山上种棉,不是在田里种棉。但那里山矮、土厚、日照好、灌溉方便,这里的情况恰恰相反,是山高、土薄、日照短、灌溉困难。山高易旱,土薄棉难发根,日照短不利于开花结铃。
根据这种情况,党支部发动群众,共同制订了方案。山高易旱,就采取套种玉米的办法:先种玉米,到了玉米灌浆期再种棉花,棉花一出土,就得到玉米遮阴;进入花铃期后,在棉花地上铺稻草,以保持水分和增加土壤肥力。日照时间短,就尽可能选择比较开阔、太阳西斜时阳光能照到的地方。土薄泥瘦,就把河泥、垃圾挑上山去改良土壤;并且开垦梯田,平整畦面,挖排水沟,以防水土流失。同时采取密植的方法,增加株数,以便夺取棉花高产。在实施这个方案的过程中,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去年八月,正是棉花的花蕾期,这个大队没有下过透雨,社员们天天挑水上山抗旱保苗。旱灾未过,虫害又大量发生,他们又实行药物喷杀和人工捕捉相结合,很快地消灭了虫害。经过大半年的艰苦奋斗,几十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达到八十多斤。榃朴大队山地种棉的成功,又一次打开了全县人民的眼界。
灵山人民改变了棉花传统的播种季节,解决了粮棉争地的矛盾,使棉花在桂南的平原、坡地种植成功,逐步地在高岗、瘦瘠的山区开花结果。这说明,认识是没有止境的,只要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