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变失败为胜利
——毛主席哲学思想指导我们在盐碱地区打出甜水井
山东省寿光县水利局机井队
一年多来,我们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克服重重困难,在一向被认为“五十米,老海底,地下无甜水,打井白费力”的盐碱地区,一连打成了二十眼甜水机井。这不仅使一百二十多个生产队的广大群众喝上了甜水,使一部分盐碱地得到灌溉,而且为今后解决盐碱地区的人、畜吃水和灌溉用水问题取得了有益的经验。这一事实再一次证明:只有社会实践,才是认识真理的唯一道路;刘少奇一类骗子所鼓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完全是欺人之谈。
通过实践,逐步掌握打井的客观规律
寿光县地处渤海之滨,沿海五个公社是盐碱地区,十万多口人,过去祖祖辈辈靠咸水过日子。解放以后,虽然采取引河水、挖湾塘、建过滤井等办法,使人、畜吃水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因为水源不足,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过去也曾不止一次地找人勘察过,结果不是说地下无甜水,就是说地下水层复杂,有甜水也取不出来。
盐碱地区没有甜水层吗?真的是有甜水也取不出来吗?一九七○年九月,我们响应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关于全党要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的号召,组织全队同志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光辉著作,并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现在还是个未知数,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因为没有亲自实践过。要真正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亲自去试一试。在县委的支持下,我们派了三号钻机组,到盐碱地区有一定代表性的巨淀湖农场进行试验。
三号钻机组共有五人,都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在打机井方面,他们技术虽然不高,经验也不丰富,而且只有一部“二十二型冲击钻”,但是他们感到这是盐碱地区人民的迫切期望,便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们经过实地勘察,选择了一个点,就干了起来。钻到四十二米深的时候,尝一尝泥发甜,他们断定已经找到甜水层了,一个个都高兴得跳了起来。可是没有想到,打到六十几米深时,出现了塌筒现象,而且越往下钻塌得越厉害,打到七十几米就再也无法打了。这眼井只好作废。但是大家并不灰心,接着又选了一个地方,重新开始钻探。为了防止塌筒,他们创造了用粘泥护筒的办法,效果很好。当钻到五十四米深时,就在甜水层中找到了三米二的含水层。这时,他们觉得既找到了甜水,又没有塌筒,便匆忙下井管。可是,下管以后,安上机器一抽,却是先上咸水后上甜水,水长时间混浊不清。这一眼井还是没有成功。原因在那里呢?大家进行了分析,认为出现咸水与甜水混合的现象,主要是没有把咸水层封闭好;水混浊不清的原因是没有搞好“反滤层”。为了坚决在盐碱地里打出甜水井来,他们接着打第三眼井。在打这一眼井时,通过总结打前两眼井的经验教训,既用粘泥护井筒和封闭咸水层,又用石子、粗沙、细沙搞上“反滤层”,很顺利地把井建成了。可是抽上水来一尝,全是咸的。第三次又失败了。
三次钻探,三次失败,原因在那里呢?他们联系实际,学习毛主席著作。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大家认识到,打井失败是由于还没有认识盐碱地区打井的客观规律性。这三眼井虽然都失败了,但是每次失败中都有着成功的因素。第一,通过实践揭开了盐碱地区地下水层的秘密,找到了甜水层,打破了“盐碱地区无甜水”的错误结论,是个最大的收获。第二,初步积累了一些透过咸水层取出甜水的经验,如护筒、封闭、填砾等。第三,初步摸到了地下甜水层的来龙去脉:这三眼井证明,越往东北,甜水层越深。
通过学习,大家坚定了信心,重整旗鼓,投入了新的战斗。这一次,他们以前三眼井的失败为“向导”,从钻孔、护筒、下管到填砾、封闭,各个环节都搞得比较细致。这一眼井打了八十九米深,从五十四米以下有三层甜水层的含水层。下管时,每层都安上了透水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盐碱地区的第一眼甜水井终于胜利地建成了。安上机器一抽,清清的甜水从井管里喷射出来。
反复实践,不断完善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要完全地认识一个事物,必须反复进行实践;企图在一次实践中取得对事物的完全认识,那是不现实的,也是根本办不到的。对于这个道理,我们是在走了一些弯路,吃了很多苦头之后,才逐步认识的。
盐碱地区的第一眼甜水井打成以后,我们先后又打成了六眼机井。有了这七眼机井的实践经验,我们满以为在盐碱地上打甜水井已经有了经验,不会再出什么问题了。可是,恰恰事与愿违。在官台公社寇家坞大队,我们一连打了三眼井都失败了。这究竟为什么呢?大家又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毛主席说:“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毛主席的教导使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一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没有对具体事物作具体的分析。这里是在前七眼井的东北方向,距海比前七眼井近了十多里路,底下的甜水层更深了,上面的咸水层更厚了;而且土质松软,水位较低,井筒内水的压力较小。因此,把原来的经验照搬到这里,当然不适用了。
原因找到以后,大家都注意根据当地的特点进行工作。为了在甜水层比较深的地方打出井来,我们集思广益,研究了很多新的措施:一是针对这里土质松、水位低、容易塌筒的特点,在井筒上面用人工筑起一个两三米高的土台子,提高井筒,抬高水位,增加压力;二是将井筒的“压水”由灌清水改为灌泥浆,这样既能增加压力,又能起护筒作用;三是在钻井时,为了防止出现弯管和“错茬”现象,用方木把“机车”牢牢地固定起来。采取这些新措施以后,五个钻机组同时开钻,一连打成了十三眼井。这些井的深度,比前七眼井增加了四、五十米,有的甚至增加了一倍以上,都没有发生问题。事实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对于客观世界,不实践固然不能认识;实践过一次、二次,也还是不能完全认识。只有随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才能使认识不断深化。
一年来,我们对在盐碱地上打甜水井虽然取得了一定经验,但是,是不是所有问题都完全解决了呢?没有。从已经摸到的情况看,这里地下甜水层是越往北越深,而且地层下土和甜水层的分布情况相当复杂。我们已有的经验是有局限性的,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事实证明,那种认为认识可以一次完成的想法,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
我们在盐碱地区打井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我们决心遵照毛主席关于“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教导,认真读马、列的书,认真读毛主席的书,不断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尽最大努力,帮助这个盐碱地区的所有社队,尽快地打出甜水井来,不仅使这里的十万多人口常年喝上甜水,而且使渤海之滨的六十万亩盐碱地逐步变成麦浪滚滚稻米香的米粮川,为革命作出更大贡献。


第2版()
专栏:

有书本知识的人要向实际学习
铁道兵某部技术员 周国云
两年来,我对于防水施工,开始很被动,以后逐步取得了一些主动权。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源泉,书本知识要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开始我想,凭自己读了十几年书,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不会有什么困难。没想到一接触施工实际,问题就一个个摆到了面前。如何准确地作好使用沥青的计划就是其中的一个。在每次施工前,首先要提出使用沥青的计划,以便提早熬制备用。可是,多大的工程量应该用多少沥青,自己心里却没有数。起初,我从书本上找到一些根据,再根据防水面积,计算出用沥青的数量。但是,这往往与实际需要量不符,给施工带来了困难。施工的同志对我用沥青的盲目性,也提出了一些批评。作为一个技术员,感到没有很好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自己心里很难过。
如何才能准确计算使用沥青的数量呢?这时,我和同志们一起学习哲学。毛主席教导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我想,过去作使用沥青的计划不准确,就是因为只是坐在房子里计算,没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书本知识是重要的,但是对书本上一些原理不加分析,不研究实际情况,千篇一律地加以套用,那必然要在实践中碰壁。我决心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办事,深入实践中去,虚心向群众学习,作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打这以后,我就主动地深入现场,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虚心向战士和老工人请教,详细调查以往在防水施工中使用沥青的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观察、实践,把每一次施工的劳力安排、工程数量和消耗沥青数,进行比较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了每铺贴一百平方米防水卷材的沥青消耗量。这个从实践中得出来的数字,再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就比较准确了。
一次,正赶到冬季进行防水施工,我仍按照以往统计的沥青消耗量来作加热沥青计划,结果施工中出现了沥青不够用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通过现场观察、分析,找到了原因。原来自己以前统计的沥青消耗量,大多是夏天防水用沥青的情况。冬天沥青涂到基层面上流动性小,易于凝固,这样用沥青就增多。后来又通过多次实践,我发现在工程量相同的情况下,不仅冬天比夏天用沥青多,而且平面比立面用沥青多,基层面不平比基层面平整用沥青多。综合考虑到气候情况、防水部位、基层面平整程度等因素,终于找到了每铺贴一百平方米防水卷材需要消耗沥青的较准确数量。实践证明,用这个数字来作计划,就比较合乎实际。从此,沥青消耗量的计划工作逐步地改变了被动状况,取得一些主动权。
我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更加感到深入实践的重要意义。人类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许多理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纠正其错误或加以发展。按过去的老框框,铺贴立墙壁防水卷材,都是采取一张卷材挨着一张卷材循序渐进地铺贴方法。这样,第一张卷材铺贴完了以后,到铺贴第二张卷材之间的时间相隔比较长,立墙壁愈高,时间就拉得愈长。有的同志把这种施工方法,叫做“老牛拉破车”。能不能打破原来的旧框框呢?我深入现场,多次和战士、老工人一起商量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到过去不能加快速度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发生沥青烫伤事故。问题的结症找到以后,大家就从防止沥青烫人,提高立墙壁铺贴防水卷材的速度方面考虑,想出一些办法,进度稍微加快了,但还是不安全。后来我又跟施工人员一起,反复进行分析研究,终于找到一种交叉施工方法,就是铺卷材时,作业点之间拉开三至四米距离,当第一张卷材还没有送到立墙壁的顶部,下层作业的同志又在三四米远的地方开始了第二张卷材的铺贴工作。采用这样交叉铺卷材施工方法后,不仅保证了安全,而且提高了立墙壁铺贴卷材工效百分之五十,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仅有的书本知识是有限的,社会实践才是无限的。事实教育了我,斗争长才干,聪明靠实践。我要努力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深入三大革命运动中去,老老实实地学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2版()
专栏:

知识来自实践
云南省富宁县者桑大队“五四○六”菌肥厂 熊谱成
在实践中,只有运用辩证唯物论认真总结经验,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做好工作。去年三月,我们大队建立了一个“五四○六”菌肥厂。我们满腔热情地接受了生产菌肥支援农业生产的任务。可是微生物这东西大家谁也没摸过,对于菌肥生产技术都一窍不通。
我们找来了一份资料,可是上面介绍的办法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对不上号。造菌肥要有高压灭菌锅、保温箱、电冰箱等许多设备。我们农村现在还没有这些东西。去买吧,得花上几千元,很不经济。我们决心就地取材,用土办法代替洋设备。我们在寻找土办法中,经历了一个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过程。
拿培养菌种来说,书上规定要用保温箱培养。我们没有这种设备,开始就用烧火加温的办法,结果不是温度过高,把菌种烫坏,就是温度不稳定,菌种长不出来,搞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究竟是怎么回事,离开保温箱是否就一定不行呢?我们作了认真分析,认识到,培养菌种是要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保温箱仅仅是满足菌种温度条件的一种工具。看来利用别的方法提供这个条件是有可能的。有的同志联想到牛粪堆里可以捂谷芽的事,认为牛粪堆之所以能捂谷芽,是由于它有一定的温度条件,这跟菌种需要的恒温有些相似。但是否适合菌种生长呢?经过试验,终于在牛粪堆里把菌种培养成功了。这件事对大家教育很大。大家认识到: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土办法和洋东西是相互比较而存在的。事物的发展总是先土后洋的,洋东西都是在土办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更坚定了我们用土法造菌肥的信心。我们发动群众,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因陋就简,以土代洋,解决了设备问题。
在菌肥生产中,我们是用蒸饭用的甑子代替高压灭菌锅消毒的,但蒸过的饼土有时还会长出杂菌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是不是这个办法不行呢?我们把甑子与高压灭菌锅的消毒作用比较之后,从中认识到,压力小、温度低是甑子消毒不彻底的主要原因;因为消毒不彻底,未杀死的杂菌就会在饼土上很快繁殖起来。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就采取适当延长时间、多蒸几次的办法,终于达到了与高压灭菌锅一样的效果。开始由于我们忽视土办法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把它与洋设备同样看待,所以失败了。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掌握了这种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
杂菌是菌肥生产的大敌,为了控制它的侵染,历来都是采取消毒办法,企图把杂菌一个不剩地消灭掉。但事实上是办不到的。杂菌分布极广,要在较大范围内创造绝对无杂菌的环境是困难的。只要有少量杂菌存在,它们在适宜条件下便会迅速繁殖起来,侵染菌肥。因此往往使我们处于被动局面。
要有效地控制杂菌,必须化被动为主动。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同一环境下,凡是菌种生长好的,杂菌很难侵染;相反,菌种生长差,杂菌就多些。这说明,菌种与杂菌在生长中是互相制约、互相斗争的。“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要制服杂菌,就要创造条件使矛盾向有利于菌种生长的方面转化。我们通过研究菌种与杂菌各自生长发育的特殊要求,掌握了双方相互斗争的内部联系,采取了消毒与控制生长条件相结合的积极措施,创造一个有利于菌种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繁殖的环境,在一定时间内使菌种树立绝对优势,从而达到抑制、排斥杂菌生长的目的。通过实践检验,这一方法比较有效地控制了杂菌的侵染。
过去培养菌肥母剂需要设备多,生产效率低,主要是为了控制杂菌侵染。现在我们对控制杂菌有了新的认识和方法,为改革旧的方法创造了条件。根据变化了的条件,我们把原来用瓶、罐装饼土间接消毒改成用甑子装饼土直接消毒;把密封培养改成在灭菌的房子内敞开培养。这样操作方便,不要多少设备,一口锅、一个甑子、一间小房子就可生产母剂,效率比原来提高好几倍,同样保证了母剂质量。
我们对于菌肥生产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一条真理:知识来自实践。这是对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的有力批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