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希望有更多的好歌
——赞陕甘宁边区革命民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 洪流
我们高兴地听到了经过重新整理、加工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五首陕甘宁边区革命民歌,它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浓郁的地方色彩,从几个不同的历史侧面,反映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热气腾腾、欣欣向荣的景象,热情地歌颂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它们是一组“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的好歌,是一束为工农兵、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红艳艳的山花。
陕北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歌颂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崭新景象。陕北人民从自己斗争实践中懂得一条真理:“为了革命得胜利,跟着咱领袖毛泽东”,毛主席指方向,紧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是胜利。在毛主席哺育下的陕北儿女,千歌万曲,第一支歌就是歌颂咱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陕甘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支热情、欢乐的迎亲曲,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到达陕北,受到陕北人民热情欢迎的热烈、壮观的场面。悠扬的笛音,把我们带到了山最青、水最美、人最亲、花最红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它倾注了陕北人民对党对毛主席,对工农红军无比真挚的深情厚意。陕北人民有了毛主席,有了工农红军,斗争胜利的信心更足了: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陇东民歌《军民大生产》,是描绘陕北解放区军民开展轰轰烈烈大生产运动的壮阔画卷。银锄起落,纺车飞转,在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下,陕北军民紧紧团结起来,用劳动的双手,坚持抗战,粉碎了敌人对边区的封锁,战胜了重重困难,发展和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陕北道情《翻身道情》,道出了陕北人民翻身后饮水思源、忆苦思甜的心情。翻了身的农民,看到根据地春光明媚、喜气洋洋的景象,想到毛主席和共产党把穷苦人救出苦海,翻身做了主人。旧社会的苦,解放区的甜;往年的苦难,翻身的幸福,一齐尽情地倾泻在这首民歌里。
陕北民歌《工农齐武装》这首威武雄壮的抗日战歌,深刻表现了八年抗战的历史。当时,解放区军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积极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平原、山岗,密林深处,青纱帐里,到处摆下了游击战的战场。在《工农齐武装》的末段,高唱“跟着毛主席,跟着共产党,万里征途上,握紧手中枪,前赴后继为人民,迎着胜利向前方。”表达了陕北人民跟着毛主席继续革命的坚强决心和钢铁意志。
这五首革命民歌,原来就是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这次在整理工作中,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锤炼提高,使它们更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浓郁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军民大生产》、《工农齐武装》,这些反映边区崭新风貌的歌曲,在工农兵中流传极广。大生产,打江山,闹翻身,游击战,这些都是鲜明地标志时代特点的典型历史事件。在《军民大生产》中,用唢呐伴奏下的陇东劳动号子,短小明快,气氛热烈,节奏强劲,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翻身道情》表达了广大贫下中农翻身解放后的政治热情。由于这首歌的曲调是陕北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道情”,加上锣鼓的伴奏,使歌曲别具特色,生动感人。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这组民歌中比较突出的一首。歌曲的前奏,就以高亢、悠扬的竹笛奏出具有浓郁陕北风味的“信天游”曲调,加上扬琴清泉流水般的伴奏,在人们眼前展现了巍巍的宝塔山,开阔清澈的延河水,随之双簧管奏出一段平缓、优美的乐音,把人们带到深情的怀念和回忆之中,通过音乐形象,又引出了丛山峻岭中的由远及近,威武雄壮的红军队伍。接着,词曲的第一段叙述着红军到达陕北。在优美抒情的慢板中,出现人声伴唱,它随着具有陕甘特色的主旋律轻缓起伏,重重迭宕,烘托出极为深情的气氛,表达了陕甘人民迎接亲人的深厚感情。第二段极力描述陕甘人民迎接红军的热烈场面和欢快心情。由“信天游”的抒情曲调,转为陕北特色的锣鼓秧歌,紧凑交替出现的男女声齐唱,加强了节日的气氛。最后一段是歌颂红军到达陕北以后在毛主席领导下革命形势的发展。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这句是篇末点题。这句比兴准确、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组革命民歌,虽然短小,但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和八年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题材,歌颂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成为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生动教材。它们既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又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既是普及的作品,又是提高的作品。它们不同于在右倾错误路线干扰下出现的消极、低沉、软绵绵的东西;又跟在“左”倾错误路线干扰下出现的简单、粗糙的标语口号式的货色完全不同。这些作品是正确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创作原则、正确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产物。它们以清新、健康的格调,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歌颂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对王明、刘少奇一类骗子的有力鞭挞。
为正确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文艺作品,最能紧密地和当前的斗争实际相结合,为当前的政治斗争服务,从而能很好地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和“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的作用。这一组革命民歌,象红艳艳的山花一样,永远放出革命的光彩。
我们广大工农兵欢迎这样好的革命歌曲,并且热烈地希望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工农兵中去,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勇于革命,勇于实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园地里,开放出更加红艳艳的山花。


第4版()
专栏:

中央民族学院第一批工农兵学员,是来自祖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年一代。他们欢聚在一起,用不同民族语言,放声高唱革命歌曲。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