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在反复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铁道兵某部九连炊事班
我们炊事班从一九六五年以来,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节约闹革命”的教导,运用唯物辩证法改灶节煤,先后经过四百余次的反复试验,成功地创造了双眼双板回风灶和快速做饭法,使全连平均每人每天耗煤量降低到七钱左右,每顿饭的做饭时间缩短到三十五分钟,为国家节约了煤炭二百七十多吨。我们改灶节煤的过程,再一次证明: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这个生动的事实,有力地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所鼓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任何人的知识都不是先天就有的。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获得,这是一条真理。我们刚开始改灶节煤时,班里大多数同志都是从农村刚入伍的新战士,特别是一些从南方来的战士,很少烧过煤,缺乏改灶节煤的知识。那时,我们班用的是“抽风灶”,一天要烧掉几筐煤,大伙管它叫“老虎灶”。每天眼看着不少煤从烟筒里白白跑掉,实在心疼。许多同志提出要革“老虎灶”的命。可是究竟怎么改法,谁也没有底。有的认为:“我们饭都做不好,改灶还能搞出什么名堂来?”但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反复实践,依靠集体的智慧,就能改灶节煤,为国家作出贡献。
改灶节煤一开始,大家热情很高。我们对使用的锅灶,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分析。抽风灶,炉条平放在灶膛里,一生火,呼呼地响,热量都被烟筒白白抽跑了。我们想,要省煤,就要使煤在灶里充分燃烧。这就要让火焰在炉膛里面回旋,延长在灶内燃烧的时间,热量得到充分利用,煤也就省了。根据这个想法,我们把单眼抽风变成双眼抽风,把以前大而稀、间隔不匀的炉篦子改成小而密、透风均匀的炉篦子,并且斜放在灶膛内,使风从风道进入炉膛后迂回进入烟筒,由直接抽风变成了回旋抽风。同时,我们还根据煤的火焰低,中间一层火焰热量最高的道理,大胆缩短炉篦子与锅的距离,并适当缩小灶膛,使火力高度集中在离锅脐不到一拳的小火槽里。改后一试验,灶膛里透风力强,火力旺,做饭的时间缩短了,煤也相应地节省了。可没想到发生了糊饭现象。同志们开玩笑地给我们编了个顺口溜:“炊事班不简单,一锅能做三样饭:上面稀,下面干,中间夹着黄米饭。”看着雪白的大米饭变成了黄米饭,大家心里很难过。这是怎么回事呢?毛主席教导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性。烧火做饭也是如此。我们的失败,就是光想到节煤的一面,没想到烧火与做饭的相互关系的一面,因此,还不符合烧火做饭这个客观事物的规律。于是我们又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试验,通过试验,同样多的水,烧开的时间,改灶后比改灶前缩短一半。这证明,把炉篦子和锅的距离缩短是对的。接着,我们观察和研究了烧火做饭的情况,发现火力过于集中,火苗不能均匀地分布到锅底的四周。这样,热量超过了做饭所需要的限度,与做饭的规律不合,饭就糊了。在反复比较鉴别中,我们把炉篦子与锅的距离和炉条的密度作了适当的调整。南方来的战士还创造了一个焖饭器,不仅有效地避免了糊饭现象,而且引火快,抽风大,受热匀,省煤多。经有关部门鉴定,命名为双眼双板回风灶。
“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煤的燃烧也有它本身的规律。要想多节煤,不仅要改好灶,而且还要烧好火。我们决心摸索出一套烧火的好方法。过去烧火时,因为急于把饭快点做好,就一个劲地添煤,火不旺就猛捅,结果火没烧好,煤也浪费了。认识到这点,以后我们在烧火时,就身体紧贴灶口,眼睛盯着炉膛,认真观察煤的燃烧过程,一小铲一小铲地比较,以便掌握煤在什么时候添,添多少才能适量又适时的规律。经过一连几十天的细致观察,发现煤在燃烧时,依次出现黑红、红白、蓝白三种火焰。当红白火焰出现时,锅里水直翻白花花,这时火最有劲;出现蓝白火苗时火力就变弱了。大家把观察的结果一分析,感到煤添早了烧不透,添晚了不能保持火焰炽热的程度。我们把观察分析的结果,总结成几句口诀,即:“黑红火苗呼呼起,烧到红白最有力,蓝火一出火焰低,正是添煤的好时机。”按照这个口诀,掌握火候添煤,火旺煤省。以后我们又摸索出一套烧火方法:即:“三勤两快一匀”:勤看火,勤加煤,勤捅炉;开关灶门快,加煤快;在勤加少添的基础上做到撒煤匀。在顶火通风时,做到:顶轻不顶重,顶黑不顶红,顶暗不顶亮。经过不断地摸索实践,全连每人每天的耗煤量由原来的一斤八两降到一两二钱左右。
回想我们改灶节煤的过程,大家感到:一切真知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不认识的事物,通过实践可以得到认识。这里充分说明了人的聪明、才智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群众中来,离开了实践就一事无成。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完全是欺人之谈。人 的
 认 识 是 不 断 深 化 的
双眼双板回风灶创造成功后,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五千多个单位先后来到我们班参观。面对一片赞扬声,有的同志产生了改灶节煤“差不多”的思想。这种看法对不对呢?毛主席教导说:“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能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只有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才能够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不知转化为知,由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不可能靠一二次实践就取得全部认识。我们改灶节煤虽然经过一段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去认识,去实践。
在继续实践过程中,我们对耗煤量有时回升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什么用同一个灶,同一个人烧火,耗煤量有时高有时低呢?经过反复观察,细心琢磨,发现这与烧火和做饭配合得好坏有关。如果锅上锅下配合不好就费煤。如锅里的水烧得哗哗响,米却没有淘好,只好干熬,这样煤也就相应地浪费了。问题的根源找到后,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认真摸索烧火和做饭的相互关系,保证烧火做饭,密切配合,灶上灶下,协调一致。烧火的知道每顿做什么饭菜,怎么供好火,心中有底,做到火不等人,人不等火。需要大火添块煤,需要小火添煤渣,不要火时提前告诉烧火的同志利用余热。例如:肉类,用急火;鲜菜类用大火;鸡蛋、韭菜用小火;有的菜炒七、八分熟就盛起来,在盆里让它焖熟,如果炒得太熟,反而不可口。为了控制火的大小,我们在烟筒底部安了一个活动风挡,来调节火的大小。
我们对每一铲煤能烧多长时间,做熟一顿饭需要多长时间,做什么饭,要烧什么火,也进行了多次的试验和摸索,初步掌握了做一锅大米饭的时间:按我们的烧火情况,一般冷水下米十七分钟上大气,二十五分钟做熟。我们以往做饭用水,由于掌握不准,不是水多就是水少,经常打开锅盖看看,结果使蒸汽白白浪费掉。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摸出了几个数字:一般大米每斤吃水一点四斤,粘米每斤吃水一点二斤。掌握这个数字以后,全连每天有多少人吃饭,吃多少米用多少水,心中都有数;米淘好后放到锅里把盖盖严,等闻到米饭香味再揭锅,做出来的米饭软硬适中,香气扑鼻。
对烧火、做饭、炒菜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使节煤又取得了新的成绩,耗煤量降到一两。这是不是又“到顶”了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烧火的时间长短和分工安排有密切联系。为了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缩短做饭时间,我们全班分成三个小组,即:烧火组、主食组和副食组。一上班大家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工作紧张而有秩序。如一顿饭要炒两个菜,一个土豆丝,一个大白菜。先炒那个?通过观察、比较,还是先炒大白菜省时间。若是先切土豆丝,由于土豆丝切起来比较费事,锅里油热了,土豆丝还没切好,浪费了时间;如果先切白菜,大家一会儿就可以切好,菜切出来锅里的油正好热了,这样衔接紧凑,省时,省火。经过几年改灶节煤的实践,加上我们采取“快速做饭法”和科学分工,全连每顿饭二菜一汤三十五分钟就可以做好,平均每人每天耗煤量降低到七钱左右。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要认识客观事物,就得不断实践,不断学习。那种认为认识可以一次完成的说法,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是地地道道的形而上学。我们改灶节煤才刚刚迈出第一步,还有许多东西没有认识,还有许多潜力可挖。我们决心努力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


第2版()
专栏:

学会分析的方法 正确对待技术干部
中共唐山四二二水泥厂委员会
要很好地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必须努力学会分析的方法,全面地、历史地看问题。
我厂有一位副总工程师,过去在设计上曾犯过错误。他参加设计的晾水塔,由于脱离实际,不能使用,浪费了人力、物力。对这样的技术干部,是让他接触实际,深入实践,不断提高路线觉悟,还是等改造好了再用呢?两种意见发生争论。有的担心,大胆使用他会走“专家治厂”的老路。
厂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的教导,对这个副总工程师的全部工作和全部历史进行了周密的调查研究。大家清楚地看到,这个副总工程师是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过去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他搞设计的出发点还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只是因为脱离劳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给国家造成了浪费。他有错误,但是这个账主要应记在刘少奇一类骗子身上。只要把他引导到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轨道上来,还是可以不断进步的,而且能够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这么一分析,大家心里亮堂了:技术干部也是“专家治厂”的受害者,应该区别情况,具体分析,划清界限,使用这个副总工程师并不等于重走“专家路线”。党委统一了认识,决定大胆使用这个副总工程师,并在使用中团结、教育、改造他。一个党委委员针对这个副总工程师的思想问题,多次找他谈心,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帮助他“一分为二”地看自己,与“专家治厂”的修正主义路线彻底决裂,鼓励他在“三结合”技术小组里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此,他比较自觉地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不断从工人群众中吸取政治营养,边劳动边设计。在一次施工中,他和工人紧密配合,大胆改进了设计,加速了工程进度,提前十五天完成了任务,受到工人的好评。
技术干部在工作上遇到了问题,我们应当具体分析,诚心诚意地进行帮助。去年,工厂安装石渣烘干窑电收尘,需要一种特制的水泥泡沫保温砖。这是一项新技术。领导把这个项目的研究任务交给了这个副总工程师。接受任务以后,他不敢翻阅书本和技术资料,也不敢大胆钻研技术,怕人家说他搞“技术第一”。党委发现后,就去了解他的想法。他说:“十年前,我照抄书本设计了一个运输水泥的斜皮带机,书本上说二十度以内就可以爬上去。我按十八度设计的,结果失败了,水泥爬到半坡就下来。”原来他片面地吸取了失败的教训,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否定了书本知识的作用。党委成员和他一起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我们许多同志缺乏分析的头脑,对于复杂事物,不愿作反复深入的分析研究,而爱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今后应该改善这种状况。”认真帮助他从思想上和理论上重新分析失败的原因,正确地对待书本知识。经过再次试验,使他认识到,刚从水泥磨磨出来的水泥温度高,比重轻,加上掺上了矸子石混合材料,所以爬不上去。原来,书本上的数据是根据实验室里用凉灰试验得出的结论。他不加分析就搬到生产上去,因而失败了。那次所以失败,不是因为翻了书本,钻研了技术,而是没有把书本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没有和群众结合起来。经过分析,使这个副总工程师正确地吸取了失败的教训,思想上获得了提高。他认识到,过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现在不敢翻阅书本、钻研技术,主要是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作怪,归根结底是路线觉悟不高,世界观没有改造好。从此,他努力走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认真改造世界观,树立了为革命敢于钻研书本,研究技术的决心。这次在试制泡沫保温砖的过程中,他深入群众,把书本知识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又参考了一些书本上关于配料方面的数据,和工人一起反复试验,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经过十几次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了我厂急需的特制保温砖,保证了石渣烘干窑电收尘正常施工。
由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工程技术人员逐步走上了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他们前进的道路还是曲折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积极帮助。
一次,这个副总工程师在搞一项水泥磨基台设计时,遇到一个问题:地下原先埋着一个十立方米的水泥墩子。他想,按照过去的方案,磨基地面以下的一切东西都要清除掉,才能施工;这样的设计已经搞过了多少次,用不着再找工人商量了。于是他就凭自己多年设计的经验,画出了挖掉这个水泥墩子的方案。没想到图纸拿出来,工人马上提出不同意见。有的说:“这么大的水泥墩子挖掉再铸新的费工又费料,多可惜!”有的说:“工程师就是大手大脚惯了!如果这么干,又得造成很大的浪费。”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他听了工人群众的批评,心里想,这次设计出了错,领导会不会批评自己,群众是不是还相信自己?思想上有了包袱。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认为,技术干部经过教育后,思想就再也没有问题了,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出现了反复,就应该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于是,党组织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洗刷唯心主义。然后和他一起到工人群众中去征求意见,研究修改设计方案。工人们提出,不把墩子取出来,用风钻打眼,浇铸钢筋。副总工程师一听有道理,就采纳了工人的建议。结果,节省了二百多个工时,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施工任务,使他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工程完成后,党组织不仅没有批评他,而且在群众大会上表扬了他虚心听取工人意见,和工人一起修改设计方案,为提前完成任务做出了贡献。党组织这样全面地看待他,热心地帮助他,使这个副总工程师深受感动,革命劲头更足了。
我们厂党委由于比较认真地学习了毛主席的哲学思想,积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了技术干部的作用,全厂革命和生产形势越来越好。一个机械工程师,已经五十多岁了,他担任了支农设计项目,帮助遵化县设计一个小型水泥厂。按照原来的方案,需要二百多张图纸,时间长,进度慢。他不怕劳累,十几次深入到一百多里的山区工地,调查研究,和工人一起修改设计方案,使很多问题在现场得到解决,结果只画了七张图纸就建起了水泥厂。
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知识分子的改造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对知识分子进行改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帮助他们逐步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这是一项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我们要用辩证唯物论观点观察事物,分析矛盾,做好转化工作,进一步团结、教育、改造技术干部,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第2版()
专栏:

北京部队坦克三营党委成员,经常深入连队,帮助干部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军事训练,提高指挥能力。图为三营长和九连指战员一起交谈学习毛主席哲学思想的体会。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